《大唐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风云录-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一惊,道:“什么陷阱?”
  王氏道:“太原与突厥近在咫尺,近年来突厥屡次犯境都从太原下手。舅父若真的到太原上任,第一件头痛事就是对付突厥。但突厥向来骁勇善战,我军抵御,几乎从无胜算。若皇上当真有意陷害舅父,只要在突厥来侵时不加增援,太原兵微将寡,如何抵敌?一旦打了败仗,皇上就可以借舅父没有尽力御敌为名将之治罪。到时舅父百口莫辩,岂不危险?”
  李世民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果然好毒的计谋!我乍一听升任,只觉此事实在太好,简直是不可能,不免要疑心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听表姐这么一说,才知道其中关键。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君命不可违,爹爹若不赴任,那是抗旨的大罪,祸患立至;可若赴任,难道明知前面是陷阱也踩上去吗?”
  王氏微笑道:“舅父智谋过人,他教你进宫来找我,必已猜到皇上此举不安好心,只是让你来求实一下。他既已心中有数,定是早在谋划对策。以舅父才智,未必不可想出万全之计。否则皇上就不会对他如此猜忌,却又始终扳他不倒了。”
  李世民听了,笑说:“闻君一席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表姐,我这就去回报爹爹,和他商议对策。”
  王氏再三叮嘱他小心出宫,忽又想起一事,问:“世民,你认识出云公主吗?”
  李世民一怔:“出云公主?那是谁?我不认识。”
  王氏心中疑惑,但想到此时不是细谈的时候,便道:“那么,你一切小心了,去吧!”
  李世民虽对这句无头无脑的话感到奇怪,却也无暇多想,悄悄的出了寝殿,向御花园的宫墙奔去。
  他正打算攀树越墙而出,忽见远处两人提着灯笼走来,忙隐身树枝之中。只见二人慢慢走近,灯火中看得分明,左首那少女一身公主打扮,竟是昨天打猎时遇见过的。他发梦也想不到会在深宫之中遇见她,惊骇之下几乎叫出声来。
  自从那天这少女惊鸿一瞥的出现又离去,他已无数次回想那一刹间的情景,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真切,仿佛历历在目;却又总有一种如在梦中的迷离,仿似一切都不真实。但摸摸箭囊,又分明少了一支箭,不知真耶?幻耶?如今竟在此处见到她,是不是又入梦中?
  他正望着吉儿半痴半迷,忽听得对面一棵树上“咔”的一声轻响,心中一惊,戒备之意顿生,忙收敛心神,凝神向对面望去。借着朦胧月色和微弱火光,隐隐见到有人伏在对面树枝上,一双眼睛闪闪烁烁,竟也在忘情地看着吉儿。
  只听又是“咔”的一响。这次他看清楚了,只见那人伏着的那条树枝已裂开了口,似乎承受不住那人的重量,马上就要折断。那人却仿佛完全迷醉在吉儿的绝世容姿之中,一点不晓得大难将要临头。原来宫中为了安全计,在靠近宫墙处都挖了壕沟,沟内矛戟密布,不知情的刺客若贸然翻墙跳入,往往就掉进沟中被矛戟刺死刺伤。那人所伏之下,正是一道壕沟,树枝一断,他掉下去时毫无防备,只怕会轻则受伤重则送命。
  李世民正犹豫不决,既想提醒那人,又不欲暴露自己的行藏。那知心念未定,“咔啦”一声大响,树枝已然折断,那人直往下堕。下面的吉儿忽见从天降下一人,只吓得尖叫一声。李世民此时哪里还顾得行藏是否败露?忙伸手一把扯住那人的脚踝。那人危急中下意识地伸手向下一撑,掌心一阵剧痛,已被矛尖刺破。他只道这次必死无疑,忽觉脚上一紧,身不由己的已被抛上墙头。忽听得锣声大作、火把乱舞,宫中侍卫听到吉儿尖叫,纷纷向这边赶来。
  这时又是“咔啦”一声,原来李世民将那人抛上墙头时,他身下的树枝如何受得了二人重量一压?当即也断了。但他早有准备,伸手在树干上一推,越过壕沟,正落在吉儿面前。吉儿猛然见到他,脑中轰的一声,仿佛全身血液一下子全涌了上来,不禁双脚发软,摇摇晃晃的几乎站立不稳。
  与此同时,侍卫的“捉刺客啊!”的叫声由远而近,脚步声杂沓而至,眼看李世民已来不及翻墙远逃了。他低声叫道:“公主救我!”吉儿精神一振,往身旁的假山山洞一指。李世民会意,弯腰钻进了洞中。吉儿与荷香使了个眼色,二人拾起折断的树枝,抛进壕沟中。吉儿坐在洞口的边缘上,用身子遮住了洞口。
  才刚安排好,大队侍卫也冲了过来,一见公主,忙躬身行礼:“刺客犯驾,属下来迟,罪该万死!”
  吉儿强笑道:“不是什么刺客,只是刚才一只野猫突然跳下来,吓了我一跳,所以叫了出来,倒教你们虚惊了一场。这里没什么了,都回去吧。”
  那侍卫头领将信将疑,道:“既然如此,请公主回宫歇息,以免再生意外,惊动了鸾驾。”
  吉儿道:“刚才吓了一跳,这下子双腿还在发软,还是在这里先坐上一会儿再回去。你们快快离去,别吵我了!”最后一句有些声色俱厉起来了。
  那侍卫不敢再多说,匆匆一瞥间也没注意到旁边的树枝都断了一截。既然不见刺客影踪,也乐得偷闲,当下躬身行礼,都退了出去。
  吉儿见侍卫全走远了,向荷香使个眼色。荷香会意,走到远处去看风。
  吉儿站起来,低声道:“没事啦,出来吧!”
  李世民钻出洞口。二人相对而立,月色溶溶,一时俱各无言。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低声道:“多谢公主救命之恩!”
  吉儿低头道:“你……你犯险进宫来看我,我……我真是……高兴!”她平日矜持,这下子费了好大的劲才说完一句,早已羞得红到耳根去了。
  李世民一怔,不想她竟误会自己是为了她而进宫,心中暗觉不妥,却又不愿说出真相。只觉如此良夜,玉人在前,心中又涌起一阵迷惘,一阵欢喜,禁不住伸手去拉她左手。
  吉儿一惊,轻轻一挣。不料李世民正往里一扯,她一个立足不稳,竟一跤跌进他怀中。李世民抬头便欲往她唇上吻去。吉儿大惊,忙一侧头避开,说:“你……你想干什么?”
  李世民紧紧拥着她,道:“公主,自从昨日一见,我……我已是心不由己。今天好不容易才见到一面,公主好歹要成全我。”
  吉儿大怒,道:“我断不苟且,还望你自重!”她真的有些生气了,觉得此刻的李世民和她心目中的李世民像是两个人。
  李世民悚然一惊,不觉松开了她。
  吉儿见他一面沮丧之色,心中一软,道:“我视你为当世英雄,这才……这才不顾礼法,私心相许。若你如此相逼,就不是英雄所为,也负我相许之意!”
  李世民深自羞惭,道:“公主责备得是。刚才实在是情不自已,还望公主见谅。”
  吉儿见他自责,更添怜爱,低声道:“我已从你王表姐处得知,你父亲与我父皇原是姨表之亲,那就好极了。你……你若真心想要……要我,何不请你父亲求我父皇的恩准?父皇向来仁厚,又极看重你李家,此事应无不成之理。我……我总是在这里,日夜等候你的佳音。”
  她终于将憋在心中的话吐露出来,只道李世民必会大喜若狂,满口应承。不料却听到他冷笑两声,笑声中满是讥嘲愤慨之意,不禁大为骇异,抬头看他。却见他一脸气恼伤心的神色,指着自己道:“好个‘父皇一向仁厚,又极看重你李家’!公主殿下,你恨我举止轻薄,骂我禽兽不如,我李世民自知德行有亏,不敢奢求得你原谅!但你又何必将我爹也骂上,将我李家上下都骂上?”
  吉儿一听,只觉句句都如天崩地裂一般,骇得她半晌作声不得。她贵为公主,何曾被人说过半句重话?更何况这是由他的口中说出?这真是作梦也不曾料到会招来的一顿好骂!她指着李世民,颤声道:“你……你怎么这样说……我……我……”话未说完,只觉胸口处一堵,眼前一黑,竟尔晕了过去。
  李世民大吃一惊,忙上前扶起她。
  吉儿悠悠醒来,不禁放声大哭,用力要推开他的手,叫道:“你还来管我干什么?我……我不顾礼法,你……你瞧我不起,以为我是无耻女子,配不上你李家二公子,是不是?”
  李世民长叹一声,道:“公主,难道您当真不知道您那‘好父皇’向来痛恨我李家,无时无刻不想将我父亲置之死地吗?您刚才那番话……唉,我只道您是心存刻薄,在说反话来故意刺我,才说出这样的赌气话。公主也不必放在心上了。”
  吉儿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什么?这……这……你王表姐明明说我父皇看重你们李家,怎么会变成这样……?”
  李世民见她天真无知、不明世事,心中又是一声长叹,瞬时已明白自己跟她终是镜花水月梦一场,只觉万念俱灰,把她扶起来,退后一步,说:“公主,告辞了!”也不等吉儿回答,转身就要走,却又停住,问:“我真糊涂,竟还未请教公主芳名。”
  吉儿忙道:“我叫吉儿。”
  “吉儿公主,再见……不,不会再见了!”言罢翻墙而去,只剩吉儿独立夜风之中,泪流满面。
  李世民向着家中方向急奔,忽从小巷中蹿出一人,拦在当道。他吃了一惊,退后一步,右手已按住了腰间配剑。却见那人纳头便拜,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李世民定睛一看,认出正是刚才隐身树中的“刺客”,忙上前扶起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何必如此多礼?”
  那人喜道:“这句话说得再好也没有了。我刚才得脱大难,却反而累您陷身宫中。我本打算再进宫去,无论如何也要助您脱险,幸好您已脱身。您我今夜共历患难,何不结为异姓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李世民原是少年心性,好交朋友,一听之下,喜不自胜,刚才的心灰意冷早已一扫而空,道:“那真是好极了!”
  于是二人撮土为香,结为兄弟。那人自称史利,年纪略幼,便居了弟弟之位。
  李世民问起他入宫的因由。史利说:“我父亲本是当今皇上当晋王时的部属,不小心触怒了他,全家惨被诛杀,只有我逃了出来,我如今是回来报仇的。”
  李世民又问他是否打算再入宫行刺,史利说如今已惊动宫中侍卫,暂时不能再入宫,眼下只有先出城躲避一下再作打算。于是二人互道珍重分手。
  李世民回至家中时,天已微亮。他入房合了会儿眼,见天已大亮,便又到书房去向李渊请安。他将昨晚进宫之事说了,吉儿之事自然只字不提。
  李渊听了道:“果然不出我所料,皇上此举另有用意。”
  李世民急道:“这如何是好?难道明知皇上要将我们置诸死地也坐以待毙?”
  李渊微微一笑道:“君命不可违,眼下只有到太原上任。二郎,你昨天刚听到任命时不是很高兴吗?”
  李世民面上一红,道:“那是孩儿考虑不周之故,如今听表姐一说,才知皇上用心险恶。”
  李渊摇头道:“然则你当初到底认为去太原有什么好处才这么高兴?”
  李世民想了一想,才说:“孩儿以为,爹爹在京中做官,天天看那皇帝的面色,当真气闷之极;若到了太原,爹爹就是一方之主,要做什么都不必太顾忌会给皇上知道,办起事来可就痛快多了!”
  李渊轻轻一拍几案,说:“着啊!到太原赴任固然有弊,却也有利,若然利大于弊,则又何乐而不为?再说大可趋利远弊、扬长避短啊。”
  李世民喜道:“我明白了!皇上要借突厥来打击我们,我们却也可以暗中与突厥结交,皇上便想用什么诡计也是白费心机,我们反而可以乘此机会在太原做一番在长安不便公然做的大事。到时,皇上见我们势力大盛,反而不敢向我们轻举妄动了。”
  李渊微微一笑,道:“这下子你又将我们的处境想得太好了。皇上既存心对付我们,岂会猜不到我们的打算?所以我准备将家眷留在长安,以安皇上之心。我孤身赴任太原,或许皇上反能因此而体谅我的一片赤胆忠诚,延缓他的谋划。”
  李世民一听大急:“爹,我可不愿再留在长安,我要去太原!”
  李渊侧头打量他,笑道:“怎么?你一人去太原?弟兄们可都留在这儿,你独个儿在那里不寂寞吗?”
  “去到太原,还怕结交不到新朋友吗?”
  李渊点点头,肃然道:“太原人杰地灵,英雄豪杰极多,你到那儿,确实是要多多结交朋友了。”
  李世民喜道:“这么说,爹爹是答应带孩儿一起去了吗?”
  李渊颔首微笑。
  李世民一声欢呼,叫道:“多谢爹爹!”
  当下他退出书房,忽想到这一去太原,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长安来,这下子要见到吉儿,可就比留在长安要艰难多了。言念及此心中一阵难过,但随即想到这段情缘本已无望,多想何益?眨眼之间,一颗心已飞到太原去了。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秋季,杨广率领大批官员出塞巡边。他这次巡边完全是炫耀国力,那里是借以督促边境战士加强防备?反倒带了一大串文武百官、妃嫔彩女,吉儿亦有随行。
  巡边大队每到一处,必催逼地方官献上美酒佳肴,侍卫随从更是横行霸道、随意鱼肉百姓,所到之处如蝗虫经过,无不弄得天怨人怒。杨广等人深居华厦之中,对这些怨恨自然一无所知,目之所及,只是威仪慑众;耳之所闻,只是歌功颂德,但觉国力空前强盛、皇威空前广被。杨广得意非凡,发梦也想不到危机正在逼近。
  原来突厥的始毕可汗听说杨广巡边,所带护卫不过数千,余者尽是不能上阵厮杀的文官和女人,不禁喜出望外,决意在雁门关突袭巡边大队,活捉这大隋皇帝,从此可以操控中原、入关为帝!
  幸好始毕的妻子是隋室嫁去和亲的义成公主,得知此事,急忙暗报巡边的杨广。杨广闻报大惊失色,急忙率众火速逃入雁门关,总算赶在突厥偷袭之前闭关拒敌。但突厥马上将雁门关重重围困,切断消息和援军。
  杨广此次巡边,带的兵马不多,如今又被困在一座孤城之内,眼见兵尽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