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风云录-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渊急怒攻心,想:“你不敢?你不肯才是吧!这当儿明知道我非求你不可,竟是将自己居为奇货的向我喊起价来!”口中却万分温和的道:“为什么呢?”
  “父皇也说了,那杨文干是事奉大哥的。儿臣……处境尴尬,不便领兵!”
  此言一出,李渊心头恍然,心下叹道:“原来如此!”李世民这么说,分明是在暗示父亲,他身为秦王,不能与身为太子的李建成的手下对战,否则就是有违藩王效忠储君之道,是为名不正言不顺。除非李渊能为他正名顺言!李渊又能如何给他正名顺言呢?当然只有让他李世民做太子,废了李建成!这一来,李世民就是以储君的名份去对付一个藩王的部将,那还有什么“尴尬”的呢?
  自李建成“忤逆”之事发生,李渊就已想到这一点。李建成犯下这弥天大罪,决难再居东宫。而李建成一废,这太子之位自然而然的便应落到李世民头上。他一想到这个,就心烦意乱,不欲多思,一直便置之脑后,不去想它。但事到如今,自己要靠李世民出征,李世民又已暗言相求,自己再不作出决断,面临这异姓起兵作乱危机,不要说太子之位,一个不小心连自己的皇帝龙座也会给掀翻在地!
  他心中虽明白,但见李世民竟在这要命的时刻要胁自己,真是敦可忍?敦不可忍?他这皇帝的威严还要不要?但转念间又想到,此时自己有求于他,可万万不能开罪了他。这可如何是好?彷徨之间又祭起驾轻就熟的“动之以情”之法,柔声的叫道:“二郎!”
  李世民此时也是心乱如麻。
  这企盼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了!他却禁不住在心底涌起阵阵疑惑和不安:“我这么乘机要胁父亲,是不是太也不孝?”但每当这念头一涌现,他马上就狠狠地闭一闭目,竭力将它压下去:“不,不!我只是要回我应得的东西!我只是要回我应得的东西!”这时忽听父亲唤起小名,心头一震,抬眼一望。大殿外的阳光从自己背后射进来,已是暗淡之极,照在父亲满面苍老之上,更显出加倍的虚弱和凄凉。父亲眼白腊黄,眼角不由自主的一抽一抽,那一副衰老之态,真是教人惨不忍睹!
  他心中一软,几乎便要说:“好吧!”但话到唇边,又狠狠忍住,仿佛有人在耳边警告他:“不要心软!不能心软!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李渊见他眼中神色动摇、双唇颤动,便似马上就会答应自己,但等了好半天,始终没有开口,又叫一声:“二——郎——啊!”声音中满是惨痛哀恳之情。李世民只觉这声声呼叫便如锉子似的在他心上绞纽磨擦,自己快要受不住了,急将头扭到一旁,闭上眼,一咬牙道:“请恕儿臣无能为力!”
  李渊心中一冷,双眼望向外面,只见殿外阳光耀眼,殿内却是一片灰冷。他这么呆了半晌,渐渐的回过神来,低声道:“好,好!既是如此,朕就废了建成的太子之位!你灭平杨文干回来之后,朕会下旨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听他忽地改口称朕,心底一酸,知道父亲已不念父子之情,失落之下,竟忘了这时应叩头谢恩,仍是怔怔的跪在当地。
  李渊见了,只道他仍不满足,心中更是伤心气恼,想:“我都已答应封你为太子了,你怎么还不知足?难道你非要逼我亲手杀了建成,这才称心快意?”便道:“我不能效法隋文帝杨坚那样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建成……我会改封他为蜀王,贬他到蜀地去!巴蜀的军队羸弱,他若服从你,你也该顾念一点兄弟之情,留他一个生口;他若不能服你……唉,你要制服他还不容易?”
  李世民犹是失魂落魄的望着李渊,答不上话来。李渊忍不住发作出来道:“你到底想怎样呢?是不是要我这做父亲的跪到你面前,求你放建成一条生路?”
  李渊语气如此激昂,登时惊得李世民从痴痴迷迷之中清醒过来,这才听明白李渊说了些什么,忙连连叩头道:“儿臣万万不敢!父皇但有所命,儿臣自当凛遵圣意!”
  李渊软倒在龙座上,轻轻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道:“你去吧!”
  李世民又叩了一头,这才退出。
  当夜,李渊因仁智宫处于万山丛中,一旦效忠李建成的军队发动突袭,只怕难以抵御,于是留李世民驻守宫中,自己领着侍卫下山过夜。
  李世民收拾好次日出征的物事,已是夜深人静之时。他推窗仰望长空,只见天星象宝石一样镶嵌在黑天鹅绒似的夜幕上,欢快地眨巴着眼睛。他长长地吸一口夏夜里的气息,凉风带着花香直透入心底,真是爽快极了!
  他已有多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胸怀欢畅了?自李建成灭平刘黑闼以来,他眼睁睁的看着李建成一点点的侵蚀他的兵权,自己却一分分的失势。宫中张尹二妃日以继夜的在李渊面前轮番说他坏话,三天两头就给他找点小麻烦,令他疲于应付,经常挨李渊的斥骂。他气在心头,几次三番要略施小计反击李建成一下,总是被长孙无忌等三人按住。他们在他面前不住的重复那一句:“不发则已,一发必中!”都说在这些小事情上不妨忍一忍气,让一让李建成,待他得逞一下,正好麻痹东宫!东宫既见秦王府只有招架之功、似无还手之力,便会掉以轻心,他们就可争取时间布下天罗地网,一举置李建成于必败之地。这岂不胜过事事跟李建成相争,见招拆招,受制于人?于是他忍!忍!忍!直忍到今天!果然各事几乎都一如他们三人预料的那样发生了。李建成没有占据长安起而作乱,反奉旨前来面见李渊,倒稍稍与他们原来设想的不太一样。但如今已逼反了杨文干,李建成这教唆主使属下叛变的罪名终究是逃不过去的。再说,李渊根本不听李建成的申辩,那就更中他们的下怀了。连李世民自己也忍不住在心中惊异:“原来父皇如此恋栈权位,连自己最信任的长子稍现逆心也勃怒如狂至此!”
  正浮想联翩之间,忽见三人联袂而来,正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他迎出门去,道:“三位还没睡吗?”
  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一齐跪下道:“臣等参见皇上,愿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双手一虚托,道:“三位何出此言?如今大事未成,前途仍有艰险啊!”
  长孙无忌道:“大王已得皇上一诺千金、许为太子。灭平杨文干区区万余叛众,于大王只是举手之劳!大事已成一半,属下等实是衷心之喜啊!”
  李世民微笑行了一礼道:“世民能有今日,全仗三位大德!”
  三人忙都还礼。
  扰攘一番后,杜如晦道:“今次之事确如大王所言,只是成功了一半,前途仍有艰险,许多事情还未了结,其中尤以……善后的事情最为棘手。”
  李世民一时不明所以,蹙眉道:“善后的事情?什么善后的事情?”
  “大王打算如何处置太子?”
  “哦,建成的事情。”李世民胸有成竹的一笑,“此事我早已心中有数。”
  三人惊喜交集,齐声道:“原来大王早有筹谋!”
  “正是!”李世民得意的做了个手势,“他平素处理朝政,倒也事事精细,是为官的一把好手。”
  三人吃惊的互望一眼,房玄龄忍不住道:“听大王口气,似是要让他仍领旧职?”
  “以建成之能,难道不可再加擢升,接我的尚书令之位么?”李世民说着,哈哈大笑,志得意满之情表露无遗。
  三人更惊。
  尚书令之职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乃官阶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李世民这么说,竟是要重用李建成!
  一刹之间,三人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李世民见他们面露不以为然之色,忙道:“怎么?三位以为这样有什么不妥吗?”
  杜如晦咽一口气,吃力的道:“恕属下直言,大王此举,大大不妥!”
  房玄龄见李世民双眉一轩,便要发话,忙抢先道:“杜兄言之有理!太子今次受挫,必定对大王怨望极深,大王提防他尚且来不及,岂可反而要给他加官进爵、许以重任?”
  长孙无忌朗声道:“依我之见,大王应趁如今皇上不在这里,仁智宫全在我们掌握之中,杀了太子,永绝后患!”
  “杀了大哥!”李世民急抽一口冷气,再也想不到他们会说出这种话来,“不!决不可以!”
  “大王!”三人齐声急叫。
  李世民双掌向下虚压:“噤声!”
  三人忙屏息凝气,但摇唇鼓舌,均是急欲说话。
  李世民定一定神,道:“骨肉残杀,无论古今,都是大恶!各位有此一劝,难道没想过自己的身后之名?”
  三人心中却都在想:“你又想夺得大位,又要爱惜身后之名,天下事岂有如此十全十美,让你称心如意的?”
  房玄龄道:“我们只为大王着想,身后之名这样遥不可知的东西,大王何苦要念念不忘?”
  李世民仰首望月,道:“不然!古往今来,夺位之人,何止千百?能够不酿成流血的,屈指可数;彼此双方能够相安无事的,更是寥寥无几;至于胜者于事后尽去前嫌、重用对手的,则是从所未有!当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与其兄争位,管仲辅助他长兄,曾亲手箭射小白。小白得位后杀其兄而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传为千古美谈!但以小白之豁达大度,虽能包容管仲,终于还是容不下兄长,这是形格势禁、无可奈何之事!如今我之处境,有如小白;但今日情势,却比他好多了。小白不杀其兄,不但得不到大位,反会性命不保;而我大位在手、指日可待,何以竟要急于杀害兄长,不仅污了一世英名,更失却了立下这前无古人、善待乃至重用废太子的先例的大好之机呢?”
  三人心下一片亮堂,想:“原来你如此雄心勃勃,不仅要做一国之君,还要开风气之先,作流芳千古的名君圣贤!这也未免太好名了吧?也太看轻了这宫闱之争的凶险!眼前明明是置李建成于死地的千载难逢的良机,竟白白放过,难道不怕他日后反噬?”
  “再说,”李世民又道,“我与建成实无深仇大恨。我只是图他的太子之位,不是希罕他的性命。”
  “可是,”长孙无忌低着头似是嘟囔给自己听,“所谓‘位在人在,位亡人亡’,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大王只顾自己心肠好,可今日若是大王落在太子手上,他又会是怎么对待大王?”
  房玄龄也道:“大王还请三思!今日皇上一时不明所以废了太子,难保他以后不会从一些蛛丝马迹上生出疑惑来。若大王现下干净利落的一刀解决了太子,那皇上再怎么后悔,也奈何不了大王。但大王怀着这种妇人之仁,不但不杀他,反而大大的重用他,他日变生肘间、祸患无穷啊!”
  李世民望着他三人,实在不明白这些心腹何以竟不能象他那样放长一点目光来看事情,只会老盯着一个太子之位,全不理解他的用心良苦!此时他心中满怀狂想,甚至可以想象出后世史家将如何盛赞他的功业、盛赞他的仁者之德可直追尧舜的“禅让”之风范!他常痴想:“秦皇汉武之辈,功业之盛、绵沿万世,却欠了德名令誉;孔孟诸葛之人,品德高雅、上比日月,却缺了功名伟业。古之帝皇贤者,都难以两全其美,令人扼腕!”如今眼前就是一个自己来实现这“两全其美”的千古良机,他已被这美梦迷住了心窍,哪里还能听得进三人之劝?
  三人见他面上神色,知道他并未被说动,欲待开口再劝,李世民却忽向三人深深一揖。三人一见,大惊失色,忙都闪到一旁,不敢受他的礼,道:“大王何以行此大礼?可折煞属下了!”
  李世民道:“我知道三位都是为世民着想,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但残杀兄长此等十恶不赦之事,世民不忍为也不敢为,望三位见谅!”
  三人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只有相对摇头的份儿。他们身为僚属,顶多只能做到晓之以理,李世民却用到这一招“动之以情”,那还有什么道理可讲?
  冰儿和燕儿赶到仁智宫,迎面便见李元吉走来,一见她们就叫道:“你们终于来了!”
  冰儿忙问:“建成现在怎么样了?”
  李元吉摇头叹道:“他就惨了!给父皇囚在帐幕之中,只有麦饭充饥,当真成了阶下之囚!”
  冰儿急道:“张尹二位娘娘怎么不帮他说一句话?”
  “唉,她们怎么没说?早就说了一大箩好话啦,但父皇不听啊!父皇今次这一气可真是非同小可,那横眉怒目的样子,便是阎罗王见了也要吓个魂飞魄散!两位娘娘只消说出‘太子’二字,父皇就要喝骂,说:”你们老说什么‘太子仁厚’,他真的是仁厚又怎会作出这等犯上作乱的事来?你们再敢给他说情,朕就连你们也问罪!‘吓得人人噤若寒蝉!“
  冰儿暗暗心惊,又问:“那么李世民呢?他有没有乘机落井下石?”
  李元吉一听她提到李世民,马上转作面若死灰,道:“说起李世民,我们今遭可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父皇已向他许诺,改立他为太子!”
  “什么?”冰儿撕心裂胆的大叫一声,“不,这不是真的!皇上怎能这么做!”
  李元吉愁眉苦脸的道:“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但此事千真万确。那杨文干狗急跳墙,真的反了。父皇一见就慌得手脚都软了,差点没跪下来哀求李世民给他去抵挡这作乱的兵将。你说李世民还有不乘机自抬身价的吗?他开出价码来,要父皇改立他为太子,他才肯出战。父皇正吃着他的牙软,难道能不听他的?就这么着,他轻轻巧巧的便一脚踢了大哥下来。听说他还想得寸进尺,要父皇下旨杀了大哥呢!总算父皇还有点良心,死活不肯。李世民大概也怕担上个胁逼君父的丑名,也就见好便收。否则这会儿你们再来,大哥早就给他逼死啦!”
  冰儿咬牙道:“他现下人在何处?”
  “早出发去了宁州打杨文干啦!”
  “糟了!”冰儿一跺脚,面上一副大难临头之色。
  “怎么了?”
  “李世民亲自率军,他要杀那杨文干灭口还不容易?杨文干一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