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出身传灯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达摩出身传灯传-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王思慕达摩
  且说异见王,自别达摩以后,无日不卷卷而语其西福也。一日,备办贡仪,谨□□□□而书一通,遣使南渡。一则进贡中国以□□,一则迎接达摩以还国。时魏庄帝永安元年正月五日也。魏帝览其奏问,收其贡仪,问来使曰:“汝国王欲接达摩西渡,现今达摩客居少林,去往少林寺,旦暮遇之矣。”言讫,宴待来使于五凤楼,诏宋云出使西域。
  国王遣使南渡诗:自忆当时别叔尊,海堧祖饯两语谶。悬悬终日空张望,冥冥数载雁无影。
  春去春来人不见,修书遣使渡南滨。一来贡献中华主,更欲觅访骨肉亲。
  宋云奉诏西域诗:一自丹凤下九重,宋云整冠答圣聪。奏请天朝因终事,遣汝赍诏往西戎。
  少林寺访师
  宋云奉诏往西域,武王偕西域使同尘少林寺,访问达摩。达摩在少林寺,面壁而坐。西域使臣,将见王之书奉达摩。达摩览之,不胜欢欣曰:“国王安否?”使臣曰:“无恙。”达摩又曰:“功完行满有定,何劳远来以受此奔波之苦乎。”使臣曰:“此职分之所当为,何足恤哉。”达摩又询问宋云曰:“差大夫往西域封王耶?”宋云曰:“然。但西域风俗事宜,未之窃领问焉,明以示我。”达摩曰:“风俗事宜,纷纷繁杂,一语不足以竟其毫未矣。大夫乞言于来使可也。”宋云领此语,虽慧悟于心灵,亦不能洞达其旨镜。“达摩嘱来使,恭身都辞师去:”莫待予言而后何。但予有数语,留为后验。“遂说谶曰:火另勿生心,山具令人寻。两木不同根,目久亦非真。有诗为证,诗云:禅师语句意玄玄,心中踌蹰不情然。今日少林分别去,未知相逢是何年。
  志欲西归
  达摩师在少林寺别了宋云,面壁九年,功完行满。一日,欲西返天竺,乃谓从游众门人曰:“吾十年遇般若师传授,谓六十年以前当在本国行化,所谓时未至不敢出。六十年以后,当往震旦行化,所谓时已至不敢违。且曰,震旦之地,所获法器菩提,不可胜纪。从游众生,令之契悟神明,勿规规徇有。为功业南渡,未几即可西归,无得久住。今我兢兢佩服师训,六十年前在西竺,六十年后在中华。自南渡登岸,接见萧昂,金陵获瞻帝主,嵩山知遇汝辈,一味在契悟神理上发挥,勿令众生浮慕。有为事业虽班班皆我之身教,实源源遵师之心法也,果南方法器菩提不可胜纪,第佛化少弘。功行小满,吾能久拘此哉。归欣欣,可止则止,可行则行,时不我与,汝诸生其谓之何。”众徒曰:“愿师久住中华,济渡万方群品。”有诗为证。
  达摩遵师训诗:般若曾将道授予,时行时止作从违。渡南广有菩提器,也合西归勿滞濡。
  又诗:忆自登舟达海南,萧昂梁武及诸□。皆令性地参圣理,不在施为事业繁。
  又:中邦演教已多年,法器菩提满座筵。震旦不能留迹住,洞庭湖里驾归帆。
  初授慧可
  达摩师欲将如来衣钵传与诸徒,不知何人可膺重托,又谓众徒曰:“时至矣,菩提将不久去矣。汝等从游有年,欲将正法付汝行持,汝勿谓隔世难言,试各言所得,我将采焉。”一门人名道副者先言曰:“如弟子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意者可以传正法乎?”达摩曰:“子之所见,徇外遗内,得吾之皮矣。可与共学者也。”次一人名尼总持者白其所得曰:“某亦恶乎见哉。弟子今日所解如庆喜见阿问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如此而已,意者如来正法属我行持乎?”达摩曰:“子之所见,入而未深,得吾之肉。可与适道者也。”断二子之后,一门人名道育者,第三进曰:“育也,其庶乎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而我所见处,无一法可得。此可以传正法乎?”达摩曰:“子之所见,非得吾皮,非得吾肉,大而未化,乃得吾之骨也。”最后,达摩问慧可曰:“尔之见何如?”慧可曰:“异乎三子者之择。”达摩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慧可本日默默不言,只顿首礼拜其师毕,依位而立。三子哂之曰:“不白所将书言,惟示所为于身,吾不知其所长也。”达摩喟然叹曰:“必如子之见,始得吾之髓,子其达权人哉。吾与可也。”遂以如来正法眼,嘱授慧可,且示以偈云:吾本来敬土,传授救迷情。一花可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问三子所得诗:时至予将别尔归,如来法眼孰行持。诸徒各白心中得,以便传灯与授衣。
  道副陈所得诗:道副开先白所长,只从文字作行藏。不知纸上皆糟粕,非执非难象亦忘。
  总持陈所得诗:总持解见亦无他,一见阿罗即玉家。释氏正宗堪付托,秤星莫认定盘差。
  道育陈所得诗:四大本空五蕴无,正宗寂灭庶几乎。秤星见处法无得,可作沙门一嫡嗣。
  慧可陈所得诗:慧可恶乎撰异哉,向师礼拜效捐埃。少回依位从容立,不见言谈缓烦腮。
  达摩评三子诗:道副襟期亚总持,总持道育莫平提。二子仅得吾皮肉,道育侵侵及骨拨。
  独与慧可诗:看尔雍容不垢浮,真宗妙悟几回头。依吾立处如登岸,笑指慈航法水流。
  江北龙吟虎啸
  达摩之归,不特众生欲期留,百物亦不利其去也。江北自达摩潜回以来,闻说少林寺有龙来礼师说法,有虎来伏地听经。如此者数年,师不为怪,人不为异。及达摩师志欲西归,物亦效灵。江北父老,夜夜见空中一龙,不兴云,不布雨,只一味吟跃,其声悲悯,殊有可怜之色。夜夜只见山中一虎,不呼风,不攫物,只一片嘶叫,其声哀号,殊有不忍之情。父老相谓曰:“迩来龙虎微声吟啸,非关国家气数,必应伟人去留。不出月旬,定有效验。”
  龙吟诗:灵物空中彻夜吟,想应曾听达摩经。知师不久西归去,故尔徬徨为阻行。
  虎啸诗:咆哮山君彻夜号,亡因失侣啸江头。少林伏虎人将去,不吝哀鸣为挽留。
  父老诗:龙跃于渊世道亨,渡河虎比政声清。进来龙虎相吟啸,必为高人兆生死。
  嵩山鹤唳猿啼
  嵩山,中岳山也。其上有太屋、石室为高人修养之所。往时,有志人将去,旬日,猿啼鹤唳。达摩在此少林寺面壁九年,妖魔摄伏,□动好修,达摩昔日讲经,猿猴也曾献果,仙鹤也曾衔花,一旦归去,猿鹤失去主人,若无所依。猿声啼破天边月,鹤唳悲残五更风。叫者心寒,听者酸鼻,太室、少室、石室修待释道,虽互相惊疑,却不知其为面壁推奖,以功有菩萨将行达摩也。唯达摩自知之,自后,不告门人,一面修洁,以待其时之所至。有诗为证。
  猿啼诗:喜与悲离物有然,至人感化效修缘。玄宾何为啼长夜,面壁山翁整别筵。
  鹤唳诗:羽衣修整号仙胎,不去玄门觅侣侪。彻夜枝形声唳历,讲经人去几时来。
  释疑诗:猿声啼罢鹤声连,应验吾侪行果圆。人去此山谁是主?终宵惊破客心禅。
  灯幡迎接达摩
  且说嵩山好修之人,闻猿啼鹤唳,搅乱禅心,不安昼寝。有数步登高以占紫气者,适见少林寺外,灯烛耀煌,旗幡纷队,张盖司香,羿舆掌驾,全集如林,不可胜纪。少顷,又见山行外,投刺者投刺,递简者递简。不逾时即布散而去。如此者数晚,众人始知少林寺面壁之师不次日。诸人洁己趋前,愿求普渡。达摩俱为讲经说法而罢。
  美达摩诗:搅乱禅心寐不安,效占紫气出蓝关。
  少林寺外多灯烛,面壁岩前簇宝幡。
  张盖司香人队队,羿舆掌驾卒班班。
  寺人投了恭迎刺,标拟今年十月还。
  告众人诗:昨夜岭头望少林,门前车马簇如云。达摩面壁东来阻,愧煞庸愚不识人。
  土神望问岳帝
  中岳帝王,遵常例每年会集四岳一度,朝天,本日,岳帝自玉京朝罢归来,询本山土神曰:“朕往上界觐君,下方有何妖魔为祟?”土神曰:“遵大王约束,俱奉命唯唯。”帝又问曰:“面壁玉人无恙否?”土神答曰:“面壁至人,匆匆有行色。”帝惊回曰:“怎见得?”土神曰:“龙虎彻夜啸吟,猿鹤终宵啼唳。且迩来士卒填门塞道,闻本上标拟十月西归。只今,从游三子数上恳留修养,诸朋纷纷上乞济,不知挽得至人车辙否?”帝曰:“吾方会集四方岳帝,待从经筵听讲,如何顿舍其去。孤明日化为坊厢耆老,苦情留之,看他何如。”有诗为证:朝罢归来满袖香,稽查妖祟属猖狂。土神复命均供职,惟有高人去得忙。
  又诗:闻说禅师决意归,仓忙谁命侯车行。诸经未讲心殊欠,挽作蒸民济渡师。
  岳帝挽留达摩
  次日,岳帝果化为苍头耆老,竟入寺中来,参谒达摩。达摩接见,知是前番参谒老儿,乃以上宾之礼待之。问曰:“君侯谒见玉皇,玉皇有何顾问?”岳帝惊讶,伏地请曰:“弟子果本山岳神,昨日天上归来,闻至人整旅西归,不肖特来恳留。上人久住此山,裨下神得终其证修之业。”达摩曰:“吾业未完,何能去得。汝欲听经,何须□闹。”遂为岳神说偈曰:幻作苍头一寿翁,时法逐人□□□。解则识揖色□迷,则□□分别计较。
  息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取必本寂。灭□多一动念处,各是正觉□□□。
  岳神得此偈,遂礼谢师而去。有诗为证:幻作苍头一寿翁,谒师顶礼诉情衷。此来本为留行计,不意高人□迹踪。
  达摩问岳神诗:君候昨自玉京回,亲领天皇顾问来。地上妖邪多评遍,传灯佛子若知谁?
  岳神辞达摩诗:我本嵩山一岳神,被师慧眼见分明。闻师证果将归去,幻作耆民挽驾行。
  达摩再授慧可
  达摩师既授慧可以正法,又密唤慧可叮嘱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流传几十代至般若多罗。般若多罗师知我可为法,遂揭残灯而授之于我。我来南土,转求法嗣,惟子可膺重托,又将此遗照而付之于汝。汝当体我之心,善为护持,勿令统绪断绝。又授汝袈裟一领为法信。二者表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言吾系西方之人,汝乃南方之子,从何得法,凭何证验。汝今受此衣法,庶却后日所生疑难。但此衣法,用以表明化无窒无碍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则少。潜符客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有诗为证:迦叶初膺衣钵传,源流般若几经年。多罗复把灯传我,我揭余光托子沿。
  又诗:法师袈裟并授尔,好宣持护受灵符。纵他浇薄生疑虑,法衣凭依可却除。
  又:吾道流通二百年,法周沙界眼无传。潜子密证方扬阐,□拮胸中善与言。
  达摩三授慧可
  达摩师授慧可法印袈裟,又唤叮嘱之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付与汝。此经关系非小,乃如来心地法门,令汝后日开讲,众生裨得从谈入悟。且吾自西天到此,五毒中旁门之毒出而试之,置石石裂,其毒太苦,汝盍慎之防之,勿令毒我者而毒子也。南印东土,地之相去或千余里,吾今离南印而至东土,岂无谓哉。见赤县神州,广有大乘气象,故逾海越汉,不惮艰辛,为□□人也。讵意机会不谐,潜回江北,面壁山林,如愚若讷耳。今得子传授,则南来之意已终,复何留哉。”有诗为证:授子楞伽四卷经,如来心地法门诚。众生用此为开示,令彼浸浸妙悟深。
  又诗:道德高深忌者憎,五回中毒欲伤生。□归试毒山中石,立见崔嵬石裂崩。
  达摩游千圣寺
  一日,达摩谓诸徒曰:“数日间为各处使臣搅扰,未及谈得佛事。今日稍暇,携汝辈同在禹门千佛寺一游何如?”众徒曰:“惟命是从。”本日,师往禹门千佛寺游览,果见宝殿嵬峨,浮图峻耸,门前带水环腰,寺后屏风靠背。纵步闲观,肺腑观尽江山景致。朝西独坐,精神多潇洒,宅舍清幽。瑶草琪花,天为如来呈供品。莺啼鸟语,风物华子奏音正。所谓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仅花是也。好座今圣寺,只少恬如来弟子,连宿三日。
  达祖携徒谒禹门,禹门胜概与平分。游观何为淹三日?意在离凡与脱尘。
  杨太守谒达摩
  且说期城太守杨炫之,一生宗信佛教。每遇僧人,俱隆礼接待。闻得达摩师在千圣寺游玩,即放下政事,躬造千圣寺谒见达摩,遂问曰:“西天正印,师承为祖,其道何如?”达摩师答曰:“明佛正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曰:“此外更有何义?”师曰:“须明他心,知其古今,不厌有无,子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炫之又问曰:“弟子皈依三教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望师慈悲,开示宗旨。”师知太守来意恳切,即为说偈曰:亦不赌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无。
  达大道兮无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太守为师除难
  本日,太守闻师说偈,悲喜交并,言曰:“愿师久住世,一日化导群。”师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愚难。”炫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师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炫之曰:“师苦不言,何足以表幻变观照之力。”师不获已,乃为之谶曰:“江槎分玉浪,红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炫之闻师此语,莫究其端,但然记于怀。本日,稽首拜谢其师而去。有诗为证。
  太守问:闻得禅师胜地游,特来参偈问源流。西天正印俱归祖,详为鲰生说事由。
  达摩答:佛名为祖匪虚称,智慧聪明博古今。不厌有无不迷悟,能如是解道高深。
  太守复问:三宝归心亦有年,昏蒙智慧尚迷玄。闻师训告惊无措,广示慈悲得证缘。
  按达摩禅师示指杨炫之谶语,虽当时不测,而后皆符验。
  时庄帝崇奉释教,禅隽诣阙如猬。有林光统律师流支三藏者,俱僧中之鸾凤也。见师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