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存手册-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 水 路
  如果河流足够宽广可以航行,漂流会比沿着河岸走更容易,进程更快一些。长期野外生活的生存者可能会有制作独木舟的经验——把一截粗壮树干中央部分烧空,或者在上面钉牢桦树皮或兽皮柳木构架,也可以仿制古欧洲人建造的那些用芦苇扎成的漂艇。
  要想造得很好,经得起波浪的敲打,不会是那么容易的,即便在制造它们作为传统手艺的群落中,也还是需要专门的手艺人。
  2、1 筏
  对于幸存者来说,建造木筏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即便材料不是很好,也不会轻易倾覆。在出征之前,每只浮艇和木筏都应在宿营地附近的安全水域进行充分的试航。
  尤其在丛林地区,季风性的河水会让你感到借筏漂流是完全可行的,你也可以弄到足够的船木或理想的竹林,也可以用连根拔除的树木,它会结实坚固,不会腐坏。如果你必须砍伐船木,可选择那些倾斜的树木,会容易一些。顶端有死枝的树干通常仍很结实,可用来扎筏。
  可选用油桶或其他漂浮物支撑木筏漂浮。如果找不到坚实的船木,一块防水帆布或其他防水材料也可以用作柳木船上的运载工具。在后面过河漂流装备中会进一步介绍。
  不要用轻薄脆弱的木筏在任何水域中碰运气。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河水流速通常很快,只有真正坚固耐牢的结构才能幸免于难。在下游宽阔的河面如果木筏散了架,你必须游很远才能到达岸边。
  2、1、1 借筏前行
  将所有的装备系牢在筏上。确信没有物品在晃动中会荡出筏外。
  筏上所有成员腰部都要系上安全绳,把安全绳系牢在筏的安全线上。
  竹筏
  单层竹筏可能无法支撑你的重量,或者过长难以操纵,所以最好制成双层竹筏。将粗壮的竹杆砍成三米长的一段,两端与中央分别钻孔,利用坚韧的树棍穿过竹孔,再用藤条把每根竹杆与树棍绑牢。双层竹排间更要相互压紧,绑结实。
  夹筏
  制作最迅速的一种。圆木作筏身,用四根足够长度的厚实木棍,分别在圆木两端将其固定成木排。
  舵筏
  为了便于掌握木筏前行方向,用一根长篙,前端绑牢一片舵板,长篙绑在木筏尾端固定交叉成“A”字形的构架上。构架底部钉入筏身圆木上已钻好的孔洞中,顶端分别用绳索拉紧,系牢在筏上。
  救生索应长短适宜,既允许你自由运动,又不至于因为过长而使你落入水中。在急速穿越水流湍急、落差很大的狭窄险滩时,安全索最好解开。如果木筏失去控制,冲向极其危险的水域,还是果断放弃,游向河岸为妥。
  狭窄水域中,用篙撑可能是控制木筏的最佳方法。最好有两根撑篙——一人在前,一人在后,互成对角线,共同掌握航行方向。
  如果求生者队伍庞大,会用上好几个木筏。首筏必须是最强的,上面不负载装备和给养。它可以作为前哨,观察和探索最佳前进路线,并对潜在的危险及时发出预警。前行时如果不得不放弃首筏,也不至于损失多少装备。
  飞瀑与湍流总是在尚未到达前,先闻其声。空气中也会有飞溅的水雾预示。不能确定河流是否安全时,应紧靠岸边浅滩缓行;或者系泊木筏,沿岸步行勘察。
  前方面临一段险滩时,可让人员与装备脱离木筏上岸。一部分人员在下游作好接应,木筏自由向下游漂去,通过险滩。到了下游木筏也许要重新整修,但至少人员都会安然无恙,装备也无大的损失。
  切记:漂流只能在白天进行,黑夜里绝不要冒险。夜间应将木筏系牢停泊——早晨醒来时要确保仍在那里。在远离水边的高地上暂时露营。
  2、2 泥沼地
  如果你不可避免要穿越沼泽地带,尽量把落脚点选在簇生草木上。陷入泥沼时,别试图向上跳,应迅速采取俯泳姿势,靠向牢固地点。身体贴着地表展开,可以将体重的承受面积大大增加。
  2、3 穿越河流
  河流上游通常水流湍急,河道狭窄。两岸可能陡峭崎岖、怪石林立,不过一般还是能够找到适于渡河的地点的。河道较窄的上游,锳水过河也许可行——但首先要用撑竿试一试河水的深浅。可能会有落脚的岩石,也可人为地放置石块,帮助自己锳过河去。
  团队探险时,部分人可能能够直接跳越狭窄的河谷,或者利用岩石穿过溪流,但如果还有许多人做不到,意义还是不大。从圆滑的岩石上摔倒很容易扭伤脚踝。
  河流三角湾处通常波涛汹涌,河面也很宽,有些河流甚至会受潮汐影响,不要在该处穿越。除非有木筏或浮艇,要不还是向上游前进,寻找适合穿越的河段。
  在宽阔河面,尤其是靠近入海口处,即便拥有木筏与浮艇,也不要轻易穿越。很可能会被河水冲走,离理想的彼岸远来越远。不过这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水流和风浪对航行的影响程度而定。
  如果水温过低,不要轻易做出游过河去的决定,这很可能会被证明是致命的错误。可以制作木筏,当你到达彼岸时,只是湿了双脚,可以及时生火烘干。或者河水很浅,仅会弄湿鞋袜时,你才可以考虑锳水过河。
  (足堂)水过河
  即便河流相当宽广,也会有相对狭窄的某段河道,适合锳过河去。但决不要低估了难度。砍一根木棍,以帮助你维持平衡,直接面对水流方向穿过河,这样会减少被河水冲走的可能。将裤腿卷起,高出水面,可以减少阻力;或者直接脱下来。穿上靴子会比光脚更易于控制平衡。解开背包的腰绳,当你滑倒很危险时,立即挣脱它。但不要放弃背包,它肯定能够漂浮,可以帮助你顺利游向岸边。
  背对彼岸,身体与河道有一个倾斜角,水流会帮助你向对岸移动。步距不可过大,应拖着脚走。用棍棒试探河水深浅,探测落脚点是否可靠。
  团队(足堂)河
  团队成员集体锳水过河时,应由能力最强者领队,大家沿线依次前行。后者抓住前者腰部衣物,慢慢向前移动,尽可能减少水流的阻力。
  另外,所有队员可以手拉手排成一列,共同抓住一根长篙或棍木以保持队列,可以面对着河岸向前移动。只有第一位成员身侧直接阻挡水流,减少了水对集体的阻力。集体也为每个成员提供了平衡保证。
  警告:当心潜没在水下的树枝,一不小心就会给绊住,失去平衡或扭伤了关节。
  当你顺着水流前行时也许注意不到水流的力度。但是当你与障碍物相抗争时,水流会成为束缚你的阻碍者。
  研究水流
  河面上水流的运动能提供许多有关水底的信息。水下有岩石或其他物体阻碍时,水流会形成“V”字形波纹。
  某处波纹总是凸起,表明水底常有巨砾或圆石,使得水流向上偏斜。
  靠近水面的水下障碍物会在其下游产生旋涡。如果一块巨型圆石挡在向下倾斜的河床上,这些涡流会产生强有力的回旋,将下游的物体包括游泳者吸住——它们是相当危险的。
  利用绳索(足堂)河
  如果有绳索帮助,锳水过河会更加安全——但是环状绳索应有三倍于河宽的长度。团队成员也不能少于三人。两人在两端拉紧绳索,第三人拉着绳索过河,遇到危险时,可以迅速被拖上岸。
  能力最强者第一个过河。过河者将自身安全绳系在绳索上。其他二人在其过河时控制绳索的安全,如果过河者滑倒,可以在另两人帮助下控制住局势。
  第一位过河者到达对岸后,解开安全绳,握紧绳索,成为绳索控制者,第二位过河者不再控制绳索,而是同第一位过河时一样,利用安全绳控制在绳索上,在两岸的两人控制下,开始过河。这种方式运送多少人都可以。
  第二位上岸后,第三位系上安全绳,在前两位的控制下过河。其中第一位承重力量最大,第二位随时作好应付意外情况的准备。
  危险的河流
  除非别无他法,否则不要轻易下水。要仔细选择正确的泅渡地点。
  □避开难以攀爬的陡峭河岸。
  □避开水中障碍物。
  □外湾处水流最急,而且此处陡峭险峻的河岸也会使登岸成为泡影。
  □寻找相对平缓的水域——鹅卵石河滩处可能最适合(足堂)水过河。
  游过岸去
  如果你不会游泳,就别作尝试了——依靠他人用某种漂浮物帮你过河会更安全有效。即使你是能力最强的游泳爱好者,漂浮物也会大有帮助。游泳时不要穿外衣。下水后,衣服是无保温作用的——过河后,穿上干衣服则可以保暖。
  确保对岸有适合的上岸之地。如果没有沙滩,你会需要支持物帮助自己上岸——但要避免与水中树枝纠缠,很可能会被它们困住。要考虑到水流会把你带到斜对岸下游的某个地点,应在上游的适当地点下水。最好多估计一段,可以在水中调整好,以便登上选定的上岸地点。
  观察流水中漂移的浮木,估计水流的速度与力度。研究水面上形成的涡流及其下方隐蔽的障碍物。
  在水中遇到水藻时,用棍杆拨开通道。开路的善泳者拨开一条道后,其他人可以随之依次通过。
  利用漂浮物过河
  油箱、塑料瓶、圆木——任何能够漂浮的物品都可加以利用。也可用衣物填充防水袋,里面留下充足的空气空间,系住袋口,打折后再系紧,可用来帮助漂游。趴在漂浮物上,双腿游动,向前推进。
  若有防水布也可以利用。用嫩树枝和稻草堆积在布中央,以便产生更多的充气空间,再在上面堆上衣物和轻巧装备,防水布四角紧紧拉紧,捆扎严实。
  1 脱离危险
  首先减少任何可能会造成伤员或自己进一步受伤害的危险。把他们移向安全地点。在公路事故中,封锁交通。电击事件中,首先断开电源,如果办不到,可以站在干燥的非导电材料上,用杆挑开电线,使之脱离受害者。如果有毒气体正在扩散,先关上阀门,将受害者拖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中。
  对于未知伤在何处的病人来说,移动会是一种冒险,但是如果危险依然存在,他们必须移至安全的地方。
  移动脊椎受伤的伤员是很冒险的——很可能会增加其伤势。惟一安全的方法需要几个人共同行动(见“脊椎骨折”)。1、1 伤员昏迷
  如果伤员昏迷,首先检查他们是否停止呼吸。如果需要,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检查伤口及流血情况,尽快查出昏迷原因。
  如果伤员呼吸正常,似乎也无脊椎受伤的症状,检查口部有无阻塞物,处理流血不止的伤口,把他按恢复态放置,你只需轻轻让伤员侧躺,通常抓住髋部衣服会更容易做到。这样任何从胃部或鼻腔中流出的液体或呕吐物不会封住气管或进入肺部,舌头也不会后压封住气管。
  警告:不要把脊椎可能受伤的伤员按这种恢复状态侧躺。用人工呼吸使他们呼吸通畅,直至苏醒过来。
  一定要检查呼吸和心跳是否正常!
  恢复态放置
  让伤员平趴在地面上,手脚分别分开放于身体两侧,肘部和膝部弯曲,头部与身体偏向同侧,下颌朝前,留意舌头是否堵住气管。松开扣紧的衣服。
  2 心跳、呼吸与脉搏
  正常的呼吸自然而放松。粗重的呼吸表明呼吸困难或者不畅。仔细谛听,不时地检查昏迷病人的呼吸状况,除去阻塞物,如果呼吸困难,进行人工呼吸,检查颈部或腹部的脉搏跳动。
  呼吸停止可能的原因
  □颈部受伤或异物阻塞上部呼吸道
  □淹溺或电击
  □闷塞窒息
  □烟、气或火造成气管灼伤。
  □缺氧
  □胸部受压
  2、1 窒息和阻塞
  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除去呼吸道中的任何阻塞物,并进行人工呼吸。
  清除阻塞物——水草、假牙或食物。用手指清除口中杂物,确保舌头不会向后阻住呼吸通道。
  如果某人似乎快要窒息,但暂时还能呼吸和咳嗽的话,让他咳嗽。捶背有时会有所帮助。如果病人不能说话,使用“Heimlich策略”。
  “Heimlich策略”
  站或跪在病人身后,双臂抱住病人腰部,双手叠放在腹部中间,用拇指揿压肋骨以下的腹间。加压并迅速向上猛推,连做四次。如果这还不奏效,在其后背部猛击四次,使阻碍物放松,然后再来四次。当病人开始恢复呼吸或者大声咳嗽即可停止。
  如果开始时没有成功,再重复做。不要放弃。如果阻碍物已被清除,而病人尚未恢复呼吸,要准备好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伤员昏迷,让昏迷者仰面躺在地上,双膝分开,双掌交叠,斜放在病人脐部,迅速向上腹猛力推压。如果阻塞物似乎并没有移开,迅速将病人侧放,在肩胛骨之间连击四次。如果需要,重复再来。
  自 救
  如果独自一人,可以趴在凸起的粗钝物体上——土坎,落木。如果在室内可以用椅背。
  2、1、1 不同对象的窒息
  婴儿
  用一只手抱起婴儿,脸朝下趴在你的前臂上,使婴儿头部略低于胸部,用另一只手掌后部在肩后背快速击打四次。
  用手托住婴儿后脑勺将他翻过身来。用两指迅速轻压胸中部四次。重复做。如果呼吸停止,要准备好“口对口”人工呼吸。
  儿童
  可以使幼儿头朝下,用手掌后部迅速连续击打肩后背部四次。对于较大的孩子可以将其放在膝上,或者用一只手支撑住他的胸部,用另一只手击打。用两根指头代替拳头,试一试“Heimlich策略”也是可行的。如果呼吸停止,救护方法见“人工呼吸”。
  怀孕或肥胖者
  运用“Heimlich策略”几乎不太可能。把拳头放在胸部中央,然后执行类似程序。
  2、1、2 极端行动
  在很少的情况下,重复使用“Heimlich策略”也不能使病人吐出阻塞物,需要采取极端的行动:在病人喉咙里阻塞物下部切开口,同样方法也适用于颌部受伤阻碍病人呼吸的病例。这种技术只可用于生死攸关且方法用尽的情况下。对于没受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