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香门第-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我们家住了好一段日子么?”

常顾听见“雀儿哥哥”这四个字就挑了挑眉,没想到后面明姜又提了一次,又听她说起那时自己要赖在严家的话,就佯作生气:“你还说呢,那时我说要留在你家,你还问我做什么要赖在你家,恨不得立刻就赶了我走似的!”

明姜立刻反驳:“我几时说要赶你走了?只不过是没想到你要留在我家么!”正说着,车已经走到了常家宅子侧门门口,随从去叫开了门,马车缓缓行了进去。。6zzw。明姜看见已经有人迎上来,就没再说话,等车行到了二门处,随从和车夫都退下了,就跟常顾一起下了车,先去见常怀安夫妇。

常怀安并没出来见他们,常太太略问了几句,看他们玩的高兴,就放了心,也没多说,放他们回去休息了。

这样来回一折腾,明姜就忘了在车上说的话了,谁料到了晚间睡觉的时候,常顾却又开始作怪,压在她身上需索无度,还非逼着让她叫顾哥哥。明姜已经半丝力气都没有,只有求饶的份了,可他的要求实在是莫名其妙:“别闹了,什么,顾、顾哥哥呀,像是,像是叫旁人。”

耳听着明姜虚弱无力的娇嗔,中间还夹着微喘,常顾只觉得份外满足,就低头在明姜唇上吸吮了两下,“那就叫一声二郎我听听。”

明姜整张脸早就是粉红色了,可听了这话还是觉得耳根发热:“你别闹了好不好,不早了,快睡吧,不然明儿起不来了。”

常顾不肯,非得让她叫,最后明姜实在无力,只得低低叫了一声:“二郎。”常顾这才心满意足的放过明姜,替她清理干净以后,抱着她睡了。

过了两天,安四奶奶果然遣人来送了帖子,说正月二十那天,要在家里请客,请明姜赏脸赴约。明姜问了常太太,常太太自然鼓励她去,但还是说若是她不想去也可以推掉。

明姜就把灯市上碰见安四奶奶的事说了,说自己觉得安四奶奶人还不错,也想去看看,常太太这才安心,又跟她说了说要注意的事,就把这事应了。

到了正月二十,明姜早早起来收拾好了去给常太太请安,常太太看了她的穿着,只给她添了一对金镶玉嵌宝吉祥鬓钗插到发髻上,又让她换了大红斗篷,这才放她去了。

这次去安家的,除了方三奶奶,还有安四奶奶的两个姐姐,以及她娘家的两个嫂子,再就是安家的几个少奶奶了。让明姜非常惊讶的是,安四奶奶竟然没有请乔家的奶奶来,就算再瞧不上眼,好歹他们也是亲戚,怎么就这么明目张胆的不放在眼里呢?

谁料后面更让她惊讶,安四奶奶说着话不知怎么说到乔家去,把乔家那几个奶奶从头说到脚,什么庄户人家了,没见过世面了,土里土气了,竟是毫不留颜面,惊得明姜都不敢接话了。

还是方三奶奶拉着她解释:“妹妹刚嫁过来,想来不知道,乔家从二奶奶往下,都没有出身自官宦之家的。乔二奶奶娘家是本地乡绅,也还罢了,好歹有两辈人的积淀,算是知礼。那乔三奶奶的娘家原只是乡里种地的,她父亲是个行商,走南闯北的,不知怎么就发达起来,赚下了一份家业,后来又捐了个功名,这才嫁进了乔家。她自己不知礼数,却还总以为是我们排挤她,故意昂着头走路,可把人笑也笑死了。”

乔家的几个奶奶出身不高,明姜也听常顾提过,却没有想到会不高到这种程度,不过她也不惯背后非议旁人,因此只是笑道:“原来如此。”

安四奶奶的两个姐姐,性子都和她差不多,快言快语,爱憎分明,只要投了缘就算是好相处的。她娘家两个嫂子,对比起来就显得温柔贤惠多了,明姜心里暗忖,莫不是被几个厉害小姑给治的吧?

安大奶奶和安四奶奶她们不是一房,只过来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安二爷和安鹏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安二奶奶就一直留着帮妯娌招呼客人,每当安四奶奶把话说过了,她就再不着痕迹的给她圆回来,于是这一日相聚过后,给明姜留下最深印象的,正是这位看起来各方面都平平的安二奶奶。

这样又出去应酬了几次后,明姜那记录了各家人口的纸上面,又多添了好几笔,她索性让人拿去钉了起来,做成了一个册子,这样方便查阅和再次记录。然后每次应酬回来,再对照着上面的记录回想的时候,明姜都深深的觉得,自己又学会了一些东西。

常顾对她这个小册子也很感兴趣,还把他那边知道的事告诉给明姜,让她一并写进去,有的时候闲来无事,两个人打开册子来,说起这些人之间的事,倒成了一桩消磨时光的消遣。

等到二月底,冰雪渐渐消融,常太太看着家中无事,和常怀安商量了,让常顾带着明姜回新城去住一段日子。一则是想着以后他们夫妻去了登州,难有空闲再回去多住,所以趁着这会儿有空,就让他们回去一趟;二来也是想让常顾去严仁宽身边再多学点东西,不荒废光阴。

常怀安看常顾和青州的这些子弟也混熟了,在交际上面并没什么问题,也不希望常顾和这些人走得太近,所以很爽快的同意了,把常顾叫来嘱咐了半天,让他一定好好跟岳父学习,不要再贪玩耽误时光等等。

常顾一一答应,跟明姜收拾了东西,拜别父母,又往新城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留言鼓励双更作者的读者不是好基友!

知道本作最在乎的是什么吗?

不是订阅不是收藏,而是读者大人们的鼓励和支持!

只要看到一点夸奖就会打鸡血这种事我会说吗?

112本份

一回到新城两人都颇觉自在;而且严家人口多;每日里都热热闹闹的,日子过得很欢快。范氏和县里的属官女眷们应酬,常常带上明姜,她现在身份转变,应对方式自然要和以往不同;又有范氏在旁教导,明姜渐渐收敛了稚气天真,在外人面前颇像模像样了。

常顾那里也积攒了许多问题要和岳父大人探讨;除了在严仁宽有暇时听他的教导,也会跟着他出去探访民情。到了春耕时节,更是跟严谦兄弟一起陪着严仁宽去田里试犁、劝农等;每一日过得都很充实。

在严家住了半个多月;唐氏又来信说想明姜了,范氏就打发他们小夫妻又去济南范家住了几天,到回严家看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就没再留他们,让他们收拾一下回了临淄。

回临淄的时候正是好时光,各家春宴赏花游玩的行程不断,明姜几乎每日都要跟着常太太一起出去应酬,一个多月下来,和各家的女眷倒都混的脸熟了。说起来她还真是最喜欢安四奶奶的性子,不管怎样是个真性情,比那些八面玲珑的更让明姜觉得可亲。

而且到五月的时候,登州那边来了确切的消息,六月里常顾就要先往登州去,接着安四奶奶上门,他们才知道安鹏竟然也要去登州卫,两下可以结伴,她和安四奶奶就越发亲近了。

明姜跟着常太太给常顾收拾了一些衣物和随身行李,又仔细选了随从,先随他去登州。常怀安也不太放心,他自己去不了,特意从清客里选了老成持重的陪着常顾一同去,又遣了能干的管事陪同,以便到了地方能好好安置。

小院里的下人们看着主子忙碌,知道二爷要先去登州,二奶奶却一时半会不能去,就不免有人动了心思。自从这位二奶奶嫁进来,和二爷两个好的就像一个人,太太又肯给二奶奶撑腰,她们这几个常府里的丫鬟,几乎连正房的门都没进过,更别提在两位主子跟前露脸了。

年岁小一些的如乌鹊、杜鹃也还罢了,黄莺的母亲又是府里的管事娘子,也并不在这上头留意,只想混到了岁数,得了恩典放出去自行婚配,只有新燕,今年已经十六了,又自恃生的比旁人颜色好,心里的打算也多。

黄莺和她从小在一处当差,情分比旁人深些,两人又同住一屋,看出了一些新燕的心思,一开始只是侧面敲打她几句,说:“咱们二奶奶真是命好,投胎到了那样好的人家,到了出嫁又是嫁的从小一起长大的二爷,两人情分又深,又得咱们太太看重,真是让人羡慕。”

新燕随口附和,并不多说什么。黄莺不好说的太深,冷眼看她也没有惹祸的机会,也就把这事放下了。谁知有一日二爷回来,恰巧蛛儿和小虹陪着二奶奶去了太太房里,蝉儿肚子痛去了茅厕,小蛾也不知去了哪,房里无人,新燕瞧准了这个机会,跟着二爷进去,又是送茶又是端水的献殷勤,被随后回来的蝉儿冷眼看了几眼。

后来二奶奶回来也并没说什么,小蛾挨了刘嫂子一通训斥,她们四个也被刘嫂子叫去不轻不重的说了几句。刘嫂子是从小就伺候二奶奶的,平日人倒是和和气气,可话头上却刺人:“姑娘们都是自小入府伺候、受过□的,旁的话原也不用我来说,谁人该当是什么活计,就是什么活计,这奶奶的屋子该不该进,让没让进,大伙心里都须得有数,不然万一有个什么,哪里说得清楚?”

“咱们奶奶性子好,想来姑娘们也看在眼里的,可做奴婢的,却万不可看着主子性好就大意起来,这哪里是做奴婢的本份?”刘嫂子说着话,脸上还带着笑,逐一扫视她们几个。

新燕脸胀的通红,忍不住出言分辩:“刘嫂子,我不过是看着蝉儿姐姐不在,怕二爷口渴才……”

刘嫂子笑眯眯的出言打断:“蝉儿也没出了院子,你怎么也没去叫她一声儿?我还没问你呢,奶奶房里的茶叶放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话实在刺心,新燕背上起了一层冷汗,低头答道:“前日在耳房,我帮着小虹看茶炉子看见的。”

刘嫂子还是一脸淡淡的笑:“唔,新燕姑娘有心了,就帮着看了一回茶炉子,连二爷喜欢喝什么茶都记住了,真是聪慧。你放心,奶奶并无责怪之意,还夸你有眼力见呢!我今日找几位姑娘,也不过是想提个醒儿,这院里的差事奶奶都是安排过的,谁人该当做什么也都有数,这样万一出了差错也好落到人头上,免得到时互相推脱,难分权责。”

黄莺低着头,面上恭恭敬敬,心里却明白,这是奶奶要借这事立威了。早先奶奶不理会她们,是因为她们老实本分,也惹不到奶奶的眼,可新燕这回自己撞上去,奶奶再好性儿怕是也忍不了了。没见今日刘嫂子就差说一句“不该你管的事就别管”了吗?

刘嫂子说完了就起身出了院子,新燕捂着脸奔回了房里,黄莺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进去。“悄声点吧,刘嫂子刚说完你就回房里哭,莫非你想让满院子人都知道你委屈?”

新燕捂着脸伏在床上呜呜的哭,听见黄莺这样说,更觉委屈:“莫非我自己躲在房里委屈也不成了?说是安排了差事,可我们几个有什么差事?不过是日常打扫厢房,闲着做做针线,算什么正经差事了?”

黄莺赶着让她悄声,她还是说了出来,惹得黄莺频频往窗外看,就怕给人听去。最后等她说完再也忍不住:“这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清闲差事,你有什么可委屈的?奶奶一丝一毫也没克扣过我们,吃的用的都与蝉儿她们一般无二,身上却不需担什么干系,你还委屈什么?”

新燕语塞,只捂着脸不停哭,黄莺叹了口气走到她旁边坐下:“做人得知足,咱们生来就是奴婢的命,能有今日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你还想求什么?在这院里太太平平过两年,到了年纪放出去过自己的日子岂不是好?”

“那是你,我哪里能和你比?”新燕已经哭的开始抽噎了,“你有能给你撑腰的老子娘,我呢?府里若是不管婚配,回去还不知被我那后娘卖给哪个糟老头子!”

黄莺也知道她家里的景况,只能安慰几句,“咱们是家生子,你后娘再不喜欢你,也不敢卖你出去的。”

新燕坐起身来,一脸泪痕的看着黄莺:“你不知道,她现在就算计着等我到了年纪,要把我许给张管事的大儿子呢!”张管事的大儿子是马房喂马的,样貌长得丑不说,年纪也大,先头娶的媳妇难产死了,还留下两个七八岁的孩子。

黄莺皱眉:“她倒敢算计,主子还没发话呢,她就连人都想好了?”

新燕点头:“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姐姐早先伺候过太太,在太太那里能说上话,到了时候太太答允了,难道奶奶会替我出头?我总不能眼睁睁这样坐等,我不想出去!”

黄莺的眉头越皱越紧:“所以你就另打了主意?新燕,咱们姐妹一场,你听我一句劝,咱们府里,自老太爷老太太在的时候起,就没有有名分的姨娘,更别提庶出的少爷小姐,这可不是什么好走的路!”

新燕紧咬着嘴唇,犹豫半晌,回了一句:“虽没有有名分的,可前院不是还有莲儿、桂儿两个么?”

“你想像她们一般做爷们的玩物?”黄莺太过惊讶,这话一出口立刻捂嘴,然后又拉着新燕劝:“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们是太太买回来就为了伺候老爷的,防着老爷像在平江时候那样常出去。这还是太太年岁大了才有这个打算,若是从前,你见太太容下了谁了?”

新燕的眼泪又下来了:“我知道,可我想不了那么远了,我只想多过几年好日子,哪怕到时候就死了,也比回去被后娘卖了的好!再说二爷这次要去登州,奶奶暂时不去,总要安排几个人过去侍候,我不往前凑凑,奶奶哪里想得起我来!”

黄莺无奈,帮她擦着眼泪哄她:“快把这糊涂心思放下吧!你没见二爷跟奶奶好的一个人似的?眼里哪看见过旁人。即算是要遣人去侍候,还有蝉儿她们呢,哪里轮得到你?你若是再这样糊涂下去,不说连不连累旁人,就是你自己,只怕也难在这院里再呆下去,你想想,若是二奶奶恼了,谁会为了你去惹奶奶不快?必是要赶了你出去的!”

新燕本就是心里没什么成算的,给她这样一吓,也有了畏惧,倒真的老实了起来。

明姜听了金桔的回报,也没太放在心上,“敲打过了就行了,过几日二爷走了,她自然就会老实下来,至多等我们去登州的时候不带着她就完了,倒不必紧张太过,让人看了笑话。”接着就把这事丢开,一心给常顾准备行囊。

113离别

临走前一天;明姜和常顾在房里交待给他带的人;说完了又问:“你看要带哪个丫头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