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香门第-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蝉儿的亲事已经说定,桂生的父母都在京里,别的倒也不需要多啰嗦,只选了日子,明姜赏了一笔嫁娶银子,又自掏私房,给蝉儿和蛛儿各打了一套银头面,其后就只让她们调教小丫头,闲时自做嫁衣,身边只留小蛾小虹和乌鹊伺候了。

至于杜鹃,有一回给明姜撞到她拿簪子扎小丫头的手,就再也不敢往明姜跟前凑了,明姜索性把她许给了常顾身边一个丧妻的长随,也算是省了心了。所以杜鹃倒比蝉儿出嫁还早。

蛛儿这里,金桔反复打听,最后说钱妈妈的侄儿年纪略大,除了有些爱赌,旁的还都好;孙妈妈的外甥倒是个老实本分的,只是不爱说话,在青州管车马,只跟马儿在一处有话说,对着人就有些结巴;王管事的侄子本事虽不及王管事,人品倒跟他仿佛,只是身体不是特别好。

明姜听了觉得哪个都不甚满意,觉得都有些委屈蛛儿。登州这边的长随呢,除了桂生路安两个,年纪都不小了,有那没媳妇的也都是丧妻,明姜更不愿把蛛儿嫁过去了。

赵丰家的冷眼看明姜如此在意丫头的婚事,犹豫半晌,终于厚着脸皮跟明姜自荐:“奶奶若是不嫌弃,奴婢家里的小子倒是到了年纪,只是府里一直不缺人,他还不曾进府当差,只偶尔给他老子跑个腿。”

赵丰原先在青州是在门房里当差的,常怀安来了一趟,看着常顾这里不太像回事,门房缺个管事,正好常太太要送人过来,赵丰家的又在常顾他们院里伺候,索性就把赵丰也给了他们。

“是吗?我看着赵妈妈年轻得很,你们家小子都到了年纪了?”明姜还真不知道赵家的情形。

赵丰家的陪笑:“奶奶又打趣奴婢了,奴婢都在府里服侍了三十年了,家里的小子今年都十九了,可不是到了年纪。”

十九,还比蛛儿小一点,明姜就有些犹豫:“蛛儿今年二十了……”

赵丰家的赶忙说:“也不过就大几个月罢了,这个倒在其次,只不知奴婢那个小子能不能入得了奶奶和蛛儿姑娘的眼呢!”

明姜一听也是,就说改日叫赵丰家的带着孩子来见见,又私下去问金桔和阿芷,她们早先在一个院里住过,也曾打过照面,阿芷就说:“赵家大小子啊,是个勤快嘴甜的,一口一个嫂子,看见我们在院里干活,总是抢着帮忙。”

金桔点头,也说:“勤快是真勤快,前日收拾院子他可没少帮着干活,一点也不惜力气,就是看着稚气未脱。赵妈妈管家甚严,家里三个孩子都管的很听话。”

这点明姜倒不担心,有她在,赵丰家的也不敢给蛛儿脸色看,又问:“赵家是不是还有一个儿子?”

“是,小儿子今年才九岁,中间还有个丫头,今年十三,就是如今在院里伺候的豆儿。”金桔答道。

这次来的小丫头里有个是赵丰家的女孩儿,明姜是知道的,听到这里就问:“这几个新来的小丫头,你们瞧着如何?”

j□j小丫头的事金桔并没参与,阿芷却会来指导几个小丫头针线,于是阿芷就答道:“豆儿显然被赵妈妈教的极好,她也最大,从不多话,眼活手勤;谷儿爱说爱笑,会哄人,难得的是不偷懒,奴婢和蝉儿蛛儿都很喜欢她;粟儿太腼腆,一说话就脸红,做活儿细,也慢;大米小米两个很机灵,可是爱偷懒,不然上次杜鹃也不会抓住由头教训她们,小麦这个丫头,人小心眼多,奴婢觉着还不大看得透。”

明姜听了只点点头:“劳烦姐姐再好好管管她们,蝉儿那里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出嫁,恐怕没多少精力,要倚仗姐姐多些了。”又给金桔和阿芷道了辛苦,让小蛾装了些糖果给她们俩拿回去给孩子吃。

过了两天,赵丰家的果然带着两个儿子来给明姜磕头,明姜让蛛儿伺候着隔了帘子问了赵家大儿子几句话,又让人抓了一把糖给赵家小儿子吃,然后就让他们回去了。等人走了问蛛儿:“如何?”

蛛儿红着脸沉默了一会儿,说:“但凭奶奶做主。”明姜一笑,就把这事也定了下来。

她这里刚把两个丫鬟的终身大事定下,还没等送她们出去,常顾就回来说要收拾行装,第二日就要上船出海,把明姜弄了个措手不及。

148出海

“此去至少两个月;归期未定。”常顾看着明姜收拾东西;说道:“行装从简吧;刘大人让我们只当是战时;别当着是出海去玩;多带两套里衣,现在天越来越热;铺盖带薄的就成。”

明姜有上回的经验,收拾的也很快;等把东西找好了,让丫鬟们打包装起来,她和常顾携手去看鹏哥儿。鹏哥儿刚吃饱了,正躺着昏昏欲睡,无良爹娘来了,你掐一把,她捏一下的,把鹏哥儿搅和得睡意全无,瞪着黑溜溜的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

常顾手里拿着拨浪鼓晃荡着逗他,他拿到左,鹏哥儿就往左看,他拿到右,鹏哥儿又跟着看过去,常顾哈哈直乐:“你看他,左歪右歪的,张着嘴瞪着眼睛,傻乎乎的真好玩。”

明姜拍了他一下:“你才傻,不许说这个!”自己去叫鹏哥儿,“鹏哥儿真聪明,知道爹爹逗你玩呢,是不是?看你爹爹傻乐的模样。”

常顾颇有些酸意:“你向着他他也听不懂,何必呢!”

“谁说他听不懂?你怎知他就听不懂?”明姜故意和常顾作对,“鹏哥儿小乖乖,在家里好好的陪着娘,让你爹爹出去做他的事业去吧!咱们不要他,好不好?”

鹏哥儿眨眨眼睛,又伸了拳头要舔,明姜抓住他的手,常顾却笑出声来:“原来你是舍不得我走。”

明姜不看他:“谁舍不得你了?巴不得你走了,省得你在家添乱。”鹏哥儿舔不到拳头,两个正在闹别扭的爹娘又不让他睡觉,忍不住哼唧起来,明姜赶忙松了手,“鹏哥儿乖,可不许哭啊。”

常顾也不敢再去捏他的小脸蛋,这小子哭起来非常难哄,于是就只得拉着明姜出去:“他准是困了,让奶娘哄他睡觉吧。”两个人走到院子里,太阳恰巧在此时落下了山,满天都是红色的霞光,常顾拉住明姜的手低声说:“家里辛苦你了。”

明姜摇摇头:“不用惦记家里,这么多人在呢,我们母子没事。只是你出去了不许逞能,一定要保重自己个儿。”

常顾点头:“我知道,我会的。家里若有什么事,你自己办不了,可去胡家或者牛家求助,别怕欠人情,这都是难免的,再说了,亲戚朋友都是要这样往来才更亲近。”

“嗯,我知道了,你放心。”明姜也点头答应。两个人又携手并立了一会儿,才一起回房歇了,第二日一早,明姜起来送了常顾出去,又让王管事管束下人安守本分,不许他们出去惹事,然后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常顾冷不丁的一走,明姜心里不免空落落的,好在如今有了鹏哥儿,她每日里得了闲就去看鹏哥儿,若是鹏哥儿在睡,她就回书房去整理先前拿到的杨先生的文稿,荒废了近一年,有些东西又要重新整理了。

五月里先放了蝉儿出去到金桔那里待嫁,等到她出嫁那日,明姜还特意放了蛛儿、小蛾、小虹她们出去吃喜酒,只有乌鹊留下来带着谷儿、粟儿伺候明姜。小蛾小虹回来说蝉儿穿着嫁衣好看极了,跟桂生两个很是登对,酒席是李二嫂帮着做的,也很体面,明姜听了自然高兴。

第二日蝉儿和桂生进来给她磕头,她留下蝉儿问了几句话,见她娇羞喜悦,终于放下心来。等到六月里又把蛛儿嫁到赵家,看着两个跟着她长大的丫鬟都有了归宿,明姜也甚是欢喜,倒把思念常顾的心思淡了些许,加上鹏哥儿一天大似一天,越来越好玩,她也就不觉得日子有甚难过了。

何况还有个不甘寂寞的安四奶奶,她一等过了三个月,肚里的胎儿稳定了,就开始出来串门子。如今她已是第二胎,也不怕那么多了,带着贤哥儿来明姜这里玩:“……这个倒比贤哥儿还娇气,吃鱼要吐、吃鸡也吐,连喝一口瘦肉粥都吐,闻见什么都觉着腥,你瞧瞧我,脸都瘦的抠搜了。”

还真是,安四奶奶尖下巴都出来了,明姜摸了摸她的脸:“现在还这样吗?”

“好些了,要是还那样可真没法活了,日日只吃素,还不能吃味道重的,真是难受得紧,等生完这一个,我说什么也不再生了,太遭罪!”安四奶奶咬牙切齿,“你说说这是凭什么?他们男人一时快活,却要我们怀胎十月,现在可好,他一甩手上船走了,我却要自己挨这苦楚。”

明姜拉着她的手安慰:“忍一忍,等生下来就好了,你看看贤哥儿,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贤哥儿已经可以满地跑了,两个小丫头并乳母紧跟着他也看不住,安四奶奶叹了口气:“你瞧他,除了睡觉没有个安生的时候,有时真想把他塞回去。”

明姜失笑:“既然这么嫌弃人家,怎么不把他送回青州去?我可听说你们家太太挺想孩子的。”

安四奶奶瞪了明姜一眼:“你就会拆我的台!我把孩子送回去,将来这孩子还能认我这个娘了吗?再说了,他们不过是想把孩子带到老爷子跟前去,想让老爷子看着,顾念着我们,能多分点家产过来。我们才不管这些呢,分到我们老爷太太手里,又不是分到我们手里,何苦做这些?万一惹得老太爷不快,可不就把这么些年的祖孙情分都淡了。”

安鹏很得安家老太爷喜欢,所以家里一直想让他们回去帮着争家产,但安鹏既然有安老太爷的喜欢,哪里会缺钱?他又不是长子,更不想管这些事,只在登州躲着不回去。

“姐姐这些日子都自己在家了?没去胡家住?”明姜不好评价他们安家的事,就转移了话题。

安四奶奶也没有要继续说的意思,顺着明姜的话答:“没去。贤哥儿太闹腾了,我婶婶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个,再说我也不是第一胎,自己知道轻重,家里也有人伺候,就没过去。鹏哥儿呢?睡着呢?说起来你们鹏哥儿的名儿是谁取的,我们四爷听见的时候气的不得了。”

明姜看她笑得很开心,就知道她一定取笑过安鹏,无奈答道:“是我们太太取的,不过是个乳名,暂且叫着,等我们老爷取了大名就不叫了。”

安四奶奶笑得眼睛都弯了:“没事没事,这名儿挺好,再说他也另有乳名,并没叫过鹏哥儿的。”安鹏也不是认真生气,不过是大家当个笑话说罢了。明姜听了也就没再多说,带着她去看了一回鹏哥儿,又留她们母子吃了饭,才送她走了。

蝉儿出嫁之前,京里来了信说范氏已平安到家,让明姜放心,除此之外自然还写了严诚高中探花的喜事,说皇恩浩荡,不只严诚入翰林任编修,散馆后的严三叔也留在了翰林院,与严诚同为编修,而黄悫这一科确实落第了。

这封信的执笔者还不是旁人,正是今科探花郎严诚,而且显然写信的时候是祖母和母亲在旁口述,由他手书的,不然严诚应是不会把家里琐事写的如此事无巨细。家里随信还送了许多东西来,大部分都是给鹏哥儿的,衣裳鞋袜一应俱全,其中既有祖母的手笔,也有二嫂刘湘亲手做的,让明姜十分感动。

又过几天常太太的回信也到了,知道明姜他们的信是在赵丰家的到登州之前写的,因此只问他们人手是否合用,还说等她操持完长孙的婚事,会挑一些下人回青州,到时再给明姜他们选。明姜想着京城山长水远的,就也没回信,想等常顾回来,那时婆婆也该快回青州了,到时再说。

她这里堪堪把杨先生先前的手稿整理了一遍,时序已到了六月底,算着常顾走了也有两月了,只觉比先前有了盼头,加上鹏哥儿已经会翻身了,不像先前那般睡着的时候比较多,每日里陪着他玩的时候就要大半天,所以明姜倒觉得日子过得很快。

不过到底也免不了还是会想念常顾。起风了担心海上风大,船上不安全,落雨了也担心有雷电,天晴又担心他晒得太过,像以前似的把脸上晒的脱皮。于是不想起来还可,只要一想起来就不免担心这担心那,过后又自己笑自己胡思乱想。

眼看到了七月里,天越来越热,明姜这日午间先是热的睡不着,待到睡着了又一下子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都已经到了申时初。小蛾端了一盏温水给她漱口,又说:“王妈妈要出去买菜,奶奶可有什么想吃的么?”

“叫她看着买吧。”明姜并不太有胃口,也就懒懒的答。

小蛾换了温茶给明姜喝,然后到门口叫谷儿去传话,又回来伺候明姜。明姜喝了茶,醒了一会儿神,让小蛾给自己拢了拢头发,又整了整衣衫,就起身去看鹏哥儿。

鹏哥儿也睡醒了,正由乳母抱着在厢房门口站着看外面,明姜一看见他就笑了:“怎么?又不肯在屋子里呆着了?”

杨氏笑着答道:“是,哥儿醒了就不肯躺着,要抱着出来。”

明姜伸手接过了鹏哥儿抱着:“心野了是不是?看见外面的光景好看,就不肯在屋子里呆着了是不是?”

鹏哥儿歪头看了明姜一会儿,见明姜说话逗他,忽然咧嘴一笑,将头往明姜怀里一埋,惹得乳母和丫鬟们都笑,“哥儿这是害臊了么?”

明姜也笑的不行:“你藏什么呢?鹏哥儿,怎么还害起臊来了?”合着几个丫鬟逗着鹏哥儿说笑了半天,就觉得手酸了,把孩子递给杨氏,“这孩子越发重了,抱了这么一会儿我就手酸了。”

“咱们哥儿是壮实,奴婢瞧着旁人家的孩子,像哥儿这么大的都没这么大。”杨氏笑着回道。

明姜伸手捏了捏鹏哥儿圆鼓鼓的小脸,还没等说话,就听二门那边有说话声,接着门打开,王婆子走了进来。小蛾有些奇怪,问道:“妈妈这么快就回来了?”

王婆子走近几步跟明姜行了个礼:“是。”只应了一个字就没下文,明姜看她脸色有些不好,手里拿着的篮子也是空的,不由奇怪:“怎么了,可是遇见什么事了?”

听见明姜问话,王婆子嘴唇动了几下,似乎有些抖,明姜皱了眉,叫乳母哄着鹏哥儿玩,自己叫了王婆子进屋问话:“到底怎么了?”

“奶奶,奴婢刚才出去碰见卖鱼的,”王婆子犹豫了半天,还是有些哆嗦的说了实话,“那卖鱼的刚从海上回来,说他在海上听见放炮声,以为遇见海匪,吓得不行,回来路上遇见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