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供参考,勿受其欺。”
  看来,这时蒋介石是真的看透了日本人的野心和一贯使用的花招,日本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吞并整个中国,或者是让中国臣服于它。蒋介石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再说,蒋介石也不想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不想任别人摆布,他想一直当中国的老大,不想有其他人来管他。
  17日,蒋介石在庐山再次表达了他的决心。他说;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讲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完全投降、整个灭亡之条件。全国民众要认清‘最后关头’的意义。……”
  “和平已非轻易可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日本)军队无限制地出入于我们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
  “我们东四省失陷,已有6年之久;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
  “今日的北平如果变为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河北和察哈尔省)将变成为昔日的东四省。”
  “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
  最后他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的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些是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和维护国民党政治统治的根本大计。
  蒋介石的抗战决心能如此迅速地坚定起来,其根本原因是日本侵略者要灭亡整个中国。蒋介石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不抗战,就要亡国;北平就要成为沈阳第二,南京就要成为北平第二;国民党政府就要倒台或充当日本的傀儡,对此,蒋介石无论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民族观念考虑,均无法接受。就蒋本人来说,他从来都不愿受人管束,况且他现在已为一国之尊,要他对日本人称臣纳贡,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虽然蒋介石到日本留过学,但他对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却非常崇拜。在蒋介石看来,泱泱文化古国,怎么能受制于倭寇。他曾对斯诺说:
  “我国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留给我们的历史上的责任。”
  蒋介石之所以能坚定其抗战的决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已与共产党达成谅解,统一战线不久也将建立起来,对共产党会坚决抗日这一点,他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也有可能,蒋介石觉得共产党当时已对他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建立统一战线后共产党也会受他的左右。
  当然,蒋介石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的力量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致于在抗日战争结束时,八路军的力量已经能与国民党军队分庭抗礼。
  共产党与国民党虽然已经达成了妥协,但开始时,蒋介石还是准备在谈判中同共产党讨价还价,从而进一步削弱共产党的实力,限制共产党的活动。但是,由于日本人挑起了卢沟桥事变,使得蒋介石没有更多的精力来顾及与共产党的斗争。此时,蒋介石政策的重点已不是“安内”,而是把“攘外”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蒋介石重点考虑与日本人作战,在与共产党的谈判中多付出一点代价已算不了什么。“七七事变”的爆发,无疑加快了国民党与共产党达成最后协议的速度。
  可以这样说,卢沟桥事变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催化剂。
  国共两党达成了协议。共产党在中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确立。虽然国共两党内心的想法是不大相同的,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又走到一起来了。
  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终于成为现实。
  第二章 八路军第一师
  八路军第115师,不但是八路军编制上的第一师,而且也是八路军中最先从陕北出发,渡过黄河,并第一个与日军进行交战的师。它是名副其实的八路军第一师。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于1937年7月15日在庐山交给蒋介石。在这个宣言中,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已与国民党取得谅解。为此,中国共产党重申承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取消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名义;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等四项保证。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总指挥部,下辖三个师,每个师1.5万人。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9月11日后,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红军的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月11日后,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
  改编后的红军就要开赴抗日前线了。抗日虽然是每一名红军指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现在要与国民党一起,并要在国民党的指挥下进行抗日,有些人便想不通。因为他们参加红军后的一切仇恨、奋争都是与国民党连在一起的。试想一下,要与曾经夺去了战士们亲人和无数红军战士生命的“白狗子”共同作战,他们心里能很舒服吗?在红军改编的时候,很多人的身上还有不少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留下的伤疤,甚至还有国民党给留下的弹片和子弹。有些人之所以要参加红军,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堪忍受国民党的高压统治,或是为了给自己的亲人报仇。有的人离开根据地后,他们的亲人都被国民党军队处死,有的几乎整村整村的人被杀害。可如今却要与国民党军队共同作战,原来的死对头变成了“亲兄弟”,并且国民党还成了大哥哥。改编就改编吧,特别是还要把头上戴的象征革命的八角帽摘下来,头顶“青天白日”徽,并且在作战中打国民党的“狗牙旗”,指战员们的感情实在接受不了。他们的目光一齐冲着新发下来的帽徽,那“青天白日”像疯狗的牙齿一样,阴森森的,狰狞可恶。在红军的眼里,它就是残酷和毒辣,就是凶暴和卑鄙。以前这个帽徽多是在战场上从敌人的头上或俘虏的头上看到的,而今却要戴在自己头上。有些人气得把它扔到地上。这么些年来,多少血,多少泪,多少辛酸,多少悲痛,哪一件不和这个标记连在一起?战士们的牢骚可就多了。
  罗荣桓正在深入红4师第10团了解部队的情况。这支部队是红一方面军的老部队,从中央革命根据地一直打到陕北,在长征路上打了许许多多的胜仗、恶仗和苦仗。这支部队很多人都牺牲在长征路上,不少指战员的亲人都死在国民党军队的屠刀下。有一部分战士,特别是经过长征的老战士们心里的怨气就不少。罗荣桓一来,他们可就打开了话匣子:
  “国民党是咱们的死对头,为什么要和他搞合作?”
  “蒋介石杀害了我们多少同志,他逼着我们爬雪山、过草地,连草鞋上的牛皮鼻子也吃了,这仇怎么能忘记!”
  “我们参加革命就是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来打去,要戴青天白日徽了,我们自己也成了国民党军,这叫我们还有什么脸去见父老乡亲?”
  “……”
  在红军中,罗荣桓一直以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和善于做思想工作而闻名。他耐心地听完大家发牢骚,然后像拉家常一样说:“共产党人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成最高的利益。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我们要暂把阶级的仇恨吞在心里,与国民党一起共同抗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了。”“换个帽子算不了什么,那是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不会变,红军的优良传统不会丢,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会动摇!帽徽虽然是白的,但我们的心却永远是红的!”
  是的,红军虽然成了“国军”,但中共中央发布的命令中还有一点,即“保证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的党军”。军装换了,帽徽变了,但是红军的政治信念却没有变。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于“八一”建军节给每个老红军战士发了一枚纪念章。罗荣桓当时也把这枚纪念章带在胸前,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改编为八路军了,但是一定要保持和发扬红军10年斗争的光荣传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
  一席话使在场的红军战士明白了很多道理,他们也许还有一些疑虑,但心里却比以前敞亮多了。
  三原秋点兵
  在接到整编命令时,红一军团正驻扎在陕北的宁县、正宁和旬邑附近地区;15军团驻扎在镇原(孟坝)和西峰镇附近地区。8月22日,部队接到命令,在陕西三原云阳镇集结,举行改编誓师大会。
  一大早,阳光像金沙一般铺在宽敞的土坪上,天空湛蓝湛蓝,一点风丝儿都没有。指战员们都换上了新的国民党军军服,各部队整整齐齐地排成方阵,静待检阅。
  当时正值秋雨连绵,像这样的大晴天真是不多见。有的人心里就想,这是否预示着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一帆风顺呢?
  从前位于每一支部队前方的红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今后就要举着它去和日本鬼子干了。有的人看着别扭,这旗灵吗?他们的心里在犯嘀咕。
  “立正”的号音过后,从队伍的一端走来几位领导,他们是八路军第115师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等,其中还包括来自总部的叶剑英。由于新任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已去洛川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所以就由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宣读改编命令,并带领全师指战员进行庄严的宣誓: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要坚决抗战到底!”
  “为了抗日救国,我们已经奋斗了6年。现在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功。我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我们要严守纪律,勇敢作战,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回家!”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不侵犯群众的一针一线,替民众谋利益,对革命要忠实。如果违反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纪律的制裁和同志的指责……”
  宣誓声像黄河壶口瀑布的涛声,响彻云霄,震撼着清晨的旷野,激荡着红军指战员的心。它正像那滔滔东去的黄河,向世人宣告:“中华民族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誓师大会结束后,罗荣桓立即率领作为八路军抗日先遣队的第343旅先于其他部队出发了。
  一支铁军
  115师主要是由第一方面军组成。第一方面军包括红1军团和第15军团。红1军团战斗力最强,它曾被称为铁军。红1军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原中央红军,即从前的红军一方面军,它随毛泽东转战中央苏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5次反“围剿”作战,就是在原红一方面军与国民党之间进行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授予的10位共和国元帅中,就可以看出红一军团在红军中的重要地位。因为这10位元帅中有8位来自红一军团,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和林彪都在红一军团工作过,由此可见红一军团在红军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中央红军在长征开始时有一、三、五、八、九共5个军团,但到长征结束,到达陕北时,就只剩一军团了,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只有红一军团从头至尾走过长征二万五千里。而其他到达陕北的红军,如红15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等部队,虽然都参加了长征,但他们开始长征的时间都晚于红一方面军,走过的路程也都不足二万五千里。
  红一军团的前身是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部队,由毛泽东、朱德带领上了井冈山。后来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逐步发展壮大。在1931年11月之前,一军团的军团长和政委分别由朱德和毛泽东兼任。1932年3月,林彪被任命为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罗荣桓为政治部主任。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中共中央的大多数领导人都随中央红军行动。但到四渡赤水作战时,中央红军的5个军团就只有一军团还保留着师的编制,其他军团已取消了师的编制,由军团直接指挥。飞夺泸定桥也是由这个军团干的。由于毛泽东在中央红军中呆的时间最长,所以他对这个军团有着特别深的感情,军团中的大多数干部他都很熟悉,并且是在他一手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林彪刚认识毛泽东的时候,才是一个营长,115师参谋长周昆在井冈山的时候还是一个战士。毛泽东不但了解这支部队,而且也给予红一军团以最大的信任。虽然在当时毛泽东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周围的很多人,特别是与他有矛盾的人却经常就此事对毛泽东进行指责。这可以从聂荣臻的回忆录中看出。
  在红军即将开始长征时,聂荣臻见到了毛泽东,想知道红军要去什么地方。但毛泽东为了避嫌,没有主动告诉他。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这次去见毛泽东同志,本想打听一下转移去哪个方向,可是他就谈到这里,不往下谈了,却提议一同去看看瞿秋白同志办的图书馆。”
  “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很守纪律的。同时,那个时候他也在避嫌疑。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