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帝李小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夫影帝李小龙-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该怎么办?”
  “罗礼士就是这样的一位强大的敌手,李小龙的快攻战术一时撼不动他,还被罗礼士击倒在地。这时候,李小龙机智果断地变化战术,以虚对实,以慢消快,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目的在消耗敌手的体力,洞察敌手的套路,伺机反击,而克敌致胜。”
  “这些中国的古老武道之术,李小龙曾多多否定,多多嘲弄,现在又当至宝拾起——这还是他的截拳道,一切招数都可为已所用,目的惟有一个,打败敌手。”
  “我看《猛龙过江》,李小龙与罗礼士在古罗马斗兽场的戏,不觉得是在看戏,而是俩人真正在讲手,在比武,在生死博斗。最后是罗礼士死了,那是电影的安排。”
  不少电影界人士对李小龙的导演艺术也充分地肯定,认为他可与功夫片明星级大导演罗维比肩,在真实感方面还胜于罗维。好些年后,影评家澄雨在一篇系统评价李小龙电影的文章中,是这样比较罗李的导演手法的:
  “在处理手法方面,这部戏和罗维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分别。罗维喜欢用蒙太奇、用剪接来拍摄打斗场面,更喜欢用特写表现对手中拳或被踢中的场面。他的镜头是主观的,常出现李小龙面对镜头连踢三脚或连打数拳。但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却喜欢用中镜和长镜,李小龙的对手不是站在银幕的左右两边,就是90度的互相对峙。这样的拍摄方法接近拍摄舞台剧或擂台比赛。罗维较主观的处理,强调于打斗本身的感官刺激,以及暴力的震撼力。李小龙的处理是较客观的,重表演,杀气不象罗维那么重。不单只处理和罗礼士决斗的那一场如此,整个《猛龙过江》也如此。”
  第十八章  将相不和  李罗相争匕首见
  与大导演罗维的裂痕渐深。他说:我未来港,罗维导的片充其量只卖得100万。罗维说:不是我的指导,他还在好莱坞跑龙套,焉能如此走红?他们由合作关系变得形如路人,互不理睬。终于一天,他冲到罗维跟前,破口大骂,尚不解恨,拨出锋利的匕首,欲取罗维身家性命……
  自李小龙加盟嘉禾,一位权威人士把李小龙、罗维称为邹文怀门下的大将与丞相。
  还在泰国拍《唐山大兄》的外景,李小龙与罗维“将相不和”的小道消息,陆续传至香港。邹文怀矢口否认,还说,李小龙染有美国人的作风,喜欢直来直去,若一声不吭,那才叫怪。
  邹文怀从大局出发,竭力为李罗间矛盾打掩护。拍《精武门》,在香港,李小龙、邹文怀、罗维等人都是记者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摆到脸上,邹文怀再怎样掩盖都无济于事。
  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仅是工作上的,他虽是个演员,却要求剧组的人像他一样投入。他指责罗维导片时心不在焉,尤使他恼火的是,镜头正在拍摄一个十分感人的爱情场面,而罗维却在收听半导体里的赛马消息。
  李罗不和已是公开的秘密,报上多有渲染。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是大导演。李小龙年轻气盛,脾气暴躁,老子天下第一。罗维较他稳重老成,内心亦十分骄傲,凭他的老资格与显要地位,岂能容忍一个演员在他面前指手划脚!
  邹文怀凭他高超的手腕,多方调和,二虎暂且能在一座山上相处,李小龙与罗维,至少面子上还过得去。
  李罗矛盾的升级,却是《精武门》上映,获得400多万巨额票房收入之后。按理,他们合作的《精武门》获得如此巨大成功,会抹平他们之间的裂痕,可李小龙老子天下第一的脾气,首先就决定了他们的关系好不了。
  李小龙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大言不惭谈自己付出的心血,作出的巨大贡献,起的关键性作用——一句话,没他李小龙,就没有《精武门》的成功。
  若是邹文怀,会让李小龙胡吹海夸,风头出尽,甚至还“锦上添花”,再多多褒奖一番,目的是笼络住李小龙,让其为嘉禾多多效力。
  罗维却不能,他没邹文怀这么深的“内功”,他原来就受了李小龙一肚子怨气,听李小龙这般一说,更是气不打一处出。罗维毕竟修炼了多年,说话还算节制。罗维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他如何调动演职人员的潜能和积极性,大家通力协作,才使他执导的两个片子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功。
  李小龙性情莽撞,却一点不傻,焉能听不出罗维自吹自擂,有意贬低他李小龙的“不良用心”。李小龙在好些场合反唇相讥,说他在好莱坞做演员之时,罗维导的片子,最好的充其量也才卖个100来万。现在,也不见罗大导演拿出什么秘诀高招,怎么《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会如此火爆?他怎么会轻而易举地坐上“300万”、“400万”的星级导演的宝座?
  罗维也不是吃素的,他要点,就点李小龙的“要穴”。说李小龙在未得到他指导之前,充其量只能在好莱坞的电视剧中扮扮次要角色,无导演之功,李小龙焉能像今日这样走红?李小龙名气再大,焉能说他演的片子,不是罗维执导的嘛?
  演艺界总有人喜欢做传声筒,此话传到李小龙耳中,他觉得罗维简直就在贪天之功,以为己功。他说,的确是罗维导的片,但观众这般热烈,是要看李小龙演的片,而不是看罗大导演导的片。不信,同去戏院看《精武门》,看看观众是喊罗维的名字,还是高呼李小龙:
  罗维再点李小龙“要穴”:你这般有名,怎不留在好莱坞继续得意,还跑到乡下地方来寻觅发展?就算你拳脚原来还算了得,不是我调遣镜头夸张美化,焉能像片中这般出神入化?
  两人裂痕虽深,尚未正面交锋。
  其时,两人在邹文怀的缀合下,仍在“商议”合作《冷面虎》拍摄之事。
  李小龙已下定决心:绝不参与罗维执导的影片:他拿去《冷面虎》的剧本,却一拖再拖,不给罗维一个“准信”。
  罗维一直把李小龙当“鲁汉李三脚”,没想到他竟会是“狡免李三窟”。罗维从拐了数道弯的信息中得悉:李小龙早就无意主演《冷面虎》,他想单独搞一个剧本,目的是要把罗维甩开!
  罗维觉得被李小龙耍弄了,一报还一报,他认为也该耍弄耍弄李小龙——你想让我的《冷面虎》胎死腹中,我就生下个金娃娃给你瞧瞧!
  罗维下决心撇开李小龙,另选《冷面虎》的主角!
  然而,要在整个港台演艺圈选中能顶替李小龙饰演《冷面虎》主角之人,除了王羽,大概不会有第二人。不知李小龙知不知道罗维已经请不动王羽,而要看罗维的笑话。这种情况又逼得罗维非请王羽不可。
  罗维与王羽是冤家,影坛的人几乎皆知。
  那已是几年前的事。当时,当红功夫明星王羽,与成全他成为“百万小生”的邵氏公司名导演张彻矛盾日深。王羽为赌气,答应小导演程刚邀请,主演他执导的《神刀》一片。该片的制片正是罗维的太太刘亮华。
  《神刀》刚开机,王羽就与刘亮华产生矛盾,吵得很激烈。导演程刚知道此事不妙,禀报老板,老板为了稳住大明星王羽,便牺牲女干将刘亮华,将她制片一职免掉,以平风波。事情是王羽先惹起来的,罗维一怒之下跑到王羽在香港的寓所兴师问罪,“大刀王羽”焉能吃他这套?“一刀劈下去”,当即宣布跟罗维绝交。
  正当罗维为请王羽主演《冷面虎》束手无策之时,太太刘亮华当仁不让去冒碰壁的风险——赶赴台湾去请王羽。刘亮华一则是觉得李小龙忘恩负义,当年是她“三顾茅庐”把李小龙从好莱坞不死不活的困境中解救出来的;二则她与罗维是志同道合夫妻,焉有不帮之理?
  刘亮华和罗维,均与王羽闹翻,但刘亮华与王羽太太林翠面子上的关系还过得去。刘亮华原本就能说会道,不用林翠从中调和,王羽很爽快就答应下来,并敲定开镜日期。刘亮华与在香港焦虑等候的罗维通了电话,罗维甚感吃惊,事情这么快就顺利解决!
  据圈中的人推测,刘亮华使了“离间计”,她说李小龙老子天下第一,自诩是国语片中唯一真正的功夫明星;又说《冷面虎》主角,除了他,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演;还说王羽粗制滥造,拍出的功夫片愈来愈拙劣……王羽勃然大怒,说:他欺天下无人,我就演《冷面虎》让他瞧瞧!
  但不少人认为,刘亮华不必这样,也大概不会这样,刘亮华是看准时机去请王羽出山的。因为李小龙在多种场合贬低挖苦香港的武术界、演艺界,已把这两方的人士得罪光。王羽这两方的身份兼有,并且是泰斗人物,他虽是台湾人,却是在香港出的名。如今,罗维要甩掉李小龙,并使其难堪,王羽当然会促成此事。
  王羽跟罗维有过龃龉,但罗太大刘亮华亲自登门道歉,他是不会再计较前隙的。自从李小龙回港跟罗维携手合作,越来越走红,掩盖了王羽的光辉,王羽的名气每况愈下。如今,罗维主动欲与他携手,他是不会错过这机会的。
  罗维跟王羽重修于好、携手合作的消息在报上刊出,使李小龙很丢面子。当时的舆论认为:李小龙不主演《冷面虎》,《冷面虎》必胎死腹中。想不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打破了李小龙的“离开他地球就不会转动”的神话。这至少证明:即便李小龙是天下第一,但绝不会是天下唯一。
  李小龙觉得罗维太老奸巨猾,策划一个莫大的阴谋来整治他。早就打定主意把罗维的《冷面虎》彻底抛弃的李小龙,这时却偏执地认为《冷面虎》的主角该属他,他演不演该由他定,请别人演,也该由他定。
  李小龙忿忿然地闯进邹文怀的办公室,向邹文怀提抗议,说邹文怀不能再姑息养奸,纵容罗维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李小龙不屈不挠地声称他对《冷面虎》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在家里反复斟酌角色,并已决定主演《冷面虎》!
  邹文怀啼笑皆非,觉得李小龙简直就是个3岁小孩,给他糖吃,他扔掉;把糖给别的小孩吃,他又哇哇大哭说他早就想吃。但李小龙又绝不是小孩,他怒气冲天,那样子就像要打人。邹文怀采取一惯的做法,温言安慰李小龙,批评罗维做法不周全,并竭力慢慢把话题引到别的问题上。
  李小龙仍然不屈不挠,咬住《冷面虎》不放,追问邹文怀:“你是嘉禾的老板,《冷面虎》主角一事,你到底作何安排?”这实在是太为难了,李罗已闹得这么僵,能合作下去么?再说已跟王羽签约,岂是儿戏?依照王羽在港台的名气和能量,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邹文怀无奈之下,说了句等于没说的话:“看看王羽是否接了别的本子,不愿再演《冷面虎》了,那我们自然会让你来演。”
  这句话也还真灵,李小龙一听火冒三丈,说:“你们把我李小龙当什么角色?王羽不愿演的本子,我难道会拾破烂捡来演!”李小龙悻悻然地大步出了邹文怀的办公室。
  一天后,李小龙“胡闹”的故事传到罗维耳里,罗维给李小龙挂去电话。罗维的动机,或许想把一些事由讲清楚;或许是想将王羽当一张牌,再气一气“心胸狭窄”的李小龙;或许是想安抚李小龙一番;或许又是想将李小龙的孩子气暴露无遗。
  罗维第一句话问道:“听说你对我很不满意,是吗?”李小龙咄咄逼人:“是的,不错!”
  罗维显得从容不迫:“那我就要请问一声了,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李小龙气冲冲道:“你为什么不征求我的同意,就把《冷面虎》里的角色给了旁人?”
  罗维以“大佬”的口吻说道:“你这话就不对罗,因为我已经跟你商量过好多次了,是你自己下不了决心,怪我何来?”李小龙强词夺理质问:“难道我不可以考虑吗?”
  罗维说:“当然你有这个权利,但我的时间宝贵,没法再等待下去,中国有一句乡里话:占着茅坑不拉屎。当然,大概你不是这样的人。”
  俩人在电话里足足“交战”了半个小时,罗维火了,质问道:“听说你在外面讲,你将要对我采取行动,请问这个‘行动’二字是怎样解释的?是不是要打我?”
  李小龙冷笑道:“怎么罗大导演胆子如鼠了?你放心,我不是××,我不会打人的。”罗维严厉说道:“我现在要谈的,是我们俩个人之间的事,请不要牵扯到旁人身上,我不爱听!”罗维说完啪地挂上电话。
  这是李罗俩人“绝交”前的最后一次交谈。以后,他们在公司见了面,既不讲话,也不打招呼。演艺圈人,擅长在生活中也演戏,肚里恨之入骨,脸上一团和气。李小龙罗维俩人偏不。
  都说李罗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渔翁就是王羽先生。王羽这些年滥拍电影,多的一年竞拍了20部,影片质量及名气每况愈下。《冷面虎》却是他这几年最好的一部片,使他声誉重起。哀叹“王羽完了”的人,皆莫名惊诧。
  李小龙与罗维,形如路人的僵持关系大约维持了一年。这样也好,俩人虽心存怨恨,但互不搭理,井水不犯河水。
  但突然有一天,李小龙寻着罗维大吵大闹,罗维性命他关,即向警方告急,这就是著名的“罗维报警”事件。
  事情真是太突然了,但细审之,仍是有原可究。
  1973年,李小龙性格反常,遇到一系列不顺利的事。
  他赴美一游,去之轰动,回之悄然,大概是收获不大;邵氏公司请他主演的影片《神龙》迟迟不开镜;嘉禾与他合作的影片《死亡游戏》拍了个开头,却无缘无故停机。
  嘉禾的做法,委实太蹊跷,公司的说法极其荒谬,难圆其说。称:大家都疲倦,稍稍休息一下;又称:某某设备、道具、场景什么的还没准备好。
  李小龙虽不擅理财,但基本经济法则却也懂。他知道,多耗一天时间,就等于耗掉好些钱,以赢利为目的的制片公司绝不会等闲视之。李小龙不傻,但他却不肯放下大明星的架子,主动去询问原因,争取早日恢复拍摄,他总是习惯人家来请他,于是,他窝在家中,干焦急。
  其实,邹文怀比他更急。他很看好这部《死亡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