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我是说真的”瘦猴皱着眉头说道:“俺来当兵可不是为了却打仗的,俺还想着复员后上级给安排个好工作,找个好媳妇过下半辈子呢”
“就你那样,找个媳妇还让她给压死”
哄的一声,其它的战士们就跟着起哄。
听着这些我就有些明白了,在现代时我好像有听说过,这时代的人当兵是件很吃香的事,往往有一个人当兵都会叫上邻居或是好友喝上几杯庆祝一番。为的是复员后就可以安排工作,就有了一个铁饭碗,如果立了功的话还可以“农转非”。
现代人也许对这“农转非”没什么慨念,其实我也不是很理解,不就是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嘛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老一辈人就是为了这个削尖了脑袋往里头钻。小伙子就算长得再丑,只要是非农业户口的,漂亮的姑娘也抢着要
如果是为了这才来当兵的,那他们能上战场打仗吗?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崔伟,干嘛不说话?”彪形大汉冲着我喊道:“你昨晚不是挺威风的吗?拿着把枪跟真的似的,还一招就把教官给制服了”
“就是啊”瘦猴一听也来劲了,两眼放着兴奋的光芒望着我说道:“今天瞧着教官说话的那个样,可没以前那副嚣张样了”
“你还有脸说”众人指着那瘦猴哈哈大笑:“忘了自己昨晚举手投降的那副模样了啊?”
“笑啥?”瘦猴脸红脖子粗的辩解道:“人家睡得正香呢,两眼一睁就看到一把枪指着我脑袋,你们不怕啊?”
众人哪里会听瘦猴的解释,笑得反而更大声了。
“同志对不住了”我走到那瘦猴面前,大方的伸出手来说道:“昨晚我不是有意的,如果知道你是自己人,我不会把枪口对准你的”
“你……”瘦猴迟疑着伸出了手,打量了我好一会儿,见我不像是在开玩笑,才问道:“你真的不认得我们了?”
我无奈的看了看周围的战士,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毕竟我占据了他们战友的身体,虽说我也不希望这样。
“我叫林顺同志们都叫我顺子”瘦猴说道。
“我叫杨松坚”彪形大汉吃力的站起身来与我握了握手。
“我叫吴海国”喝水的战士一本正经的说道:“我是班长”
“俺叫阿尔子日,四川彝族的”躺在床上哈气的战士打趣的说道:“俺可以算是你的好兄弟了,平时五公里就咱俩落在最后,有伴……”
哄的一声,战士们再次笑成了一团。
这时我注意到一名战士,他从走进宿舍起就没说过一句话,也没看过他笑过。看起来还很年轻,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但苍白的脸上却有一种与他年龄十分不相称的成熟
“哦他叫李水波”班长吴海国扯了扯我的衣角,小声说道:“听说是越南华侨,被越南人赶过来就参军了,来的时候就这样,一句话都不说”
“唔”听着我不由多看了李水波一眼,发现他手指细长白嫩应该很少干过农活,照想该是从良好家庭出身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很阳光的青年才对,却不知为什么会有现在这副冷酷。
“嘘”这时宿舍外传来了一声长哨。
战士们刚才还是一副累死累活的模样,这会儿一听到哨声就全都来了精神,腾的一下就从床上站了起来往房外冲。顺子就更是邀着往外疾走,边走嘴里还边叫:“走,吃饭去迟了就只刮锅底了”
后来我发现并没有顺子说的那么夸张,吃的东西还是有的,只是战士们训练习了一天肚子早就饿得慌了而已。这可以从他们对着盘里的玩意,那如狼似虎的样子可以看得出来。只有我一个人吃得很慢……
我用筷子绞了绞碗里的那种黄黄的面条,貌似我在禁闭室里吃的也是这玩意,只不过当时太黑没看到它长什么样。味道还真不咋的,硬得跟铁丝一样,黄黄的好像是玉米面做的。菜只有咸菜,黑黑的一团我看了半天也没搞清楚是什么玩意做的。也许是萝卜,有的又像是菜头……味道可比朝鲜战场上的泡菜差多了,咸得让人受不了。从这一点来看,似乎还是朝鲜好些。于是我就在想制做这些菜的人是怎么搞的,就算不会做菜也可以少放点盐啊
后来我才知道,把菜弄得这么咸那是有意为之。顺子说了,这么咸才好啊挑一点点就可以配上一大口饭了这不?那么一大碗的面,只要这么一小坨咸菜就可以了
从那以后我就恨上了顺子,因为他在形容咸菜的时候竟然会用到“坨”这个词,再加上咸菜也是黑黑的,以至于我每次吃饭看到咸菜时都会倒味口。
这让我意识到这时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十年动乱下来,生活条件也许还比抗美援朝时期更艰苦。至少在那时,我们这些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的兵,吃上几碗米饭来几盘小菜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现在……
我缓缓将这些让我咬得腮帮都发酸发疼的玉米面塞进了嘴里,脑海里只想着,这时代当兵的社会地位很高,他们都吃这些了,那老百姓们吃什么呢?
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父母亲在饭桌旁给我讲的经历——母亲怀着哥哥时还要上山挖野菜充饥,刚生完孩子想喝一碗粥都没米,父亲四处奔走借米结果跑了全村也没借到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比如大锅饭什么的……
母亲生哥哥的时候,差不多就现在这时候吧儿时的我并没有把这些话太放在心上,因为在我懂事的时候已经是衣食无忧了,根本就体会不到他们艰苦。现在回想起来,都很难想像他们是怎么过来并把孩子拉扯大的
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心里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回家看看,想看看父母家人怎么样了但我却知道自己找不到他们,他们现在也许还在四处奔波,不知道在中国的哪个角落呢
“咋了?”顺子一边凶猛的把玉米面往嘴里塞,一边疑惑地看着我。
“哦没什么”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眼睛里已经有了泪水,赶忙低下头掩饰。
“是想家了吧”阿尔子日的话让战士们的动作全都缓了下来。
“谁不想啊”顺子狠狠地吞下一口面,糊里糊涂的说道:“我长这么大,从来都没离开家那么久呢一个多月了”
我无奈的笑了笑,我又何止离开家一个多月,到现在差不都有三年半了吧而且能不能回去,怎么回去还是个问题呢
第九卷 反击战的血 第三章 比试
第三章 比试
第三章 比试
第二天我就加入了战士们的训练,新兵营的生活简单而又单调,作息时间很严格,所以我们的生活也很有规律。这生活有点像学校的生活,总是在规定的时间起床、上课、吃饭、睡觉……区别就在于读书偏向于脑力活动,新兵训练则更偏向于体能训练。
当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校的规律我们可以违反,而兵营里却不能。否则我们就会因此而受尽苦头。
训练的科目没什么变化,依旧是练军姿、练队列、练体能。因为我有过在高级步校呆过的经验,所以对这些倒是驾轻就熟。只是这些东西对我这个“老兵”已没什么新鲜感,老打不起精神,常常招来教官的训斥。如果不是考虑到我的“失忆症”,只怕也要受罚了。
教官罚人的方法很多,动作不标准过来踹上两脚那是常态,算不上罚。军姿不标准,就在太阳底下笔挺的站着,有时还会在两腿膝盖间给你夹上一串钥匙,像练功顶碗一样不准掉,掉了就少不了一顿皮带。正步走不好,就让你在操场上来来回回的走,直到两腿僵化、习惯了为止。我就看见过一名战士受罚之后,晚上起来上侧所都是糊里糊涂的踩着正步出去……
如果这样罚着还不合格,那就没办法了,去通信班吧这并不是说通信班的要求就差了,相反的是通信班对体能的要求更高,据说是要把通信兵煅炼到受了伤还能爬到电线竿上接线的程度才行。于是乎,倒挂着俯卧撑,高强度越野……反正是怎么难受就怎么练。我们常常在躺在床上睡觉时,还隐隐听到通讯班那传来皮带的抽打声、喝骂声和惨叫声。同样也是新兵的我们,心中难免会有些兔死狐悲的凄凉。心里就想着明天要加紧练习,免得被丢到通信班去……我想,这也是那些教官们的目的吧
不过对于伤势还没好全的我,五公里越野上的确还有难度。就像阿尔子日说的那样,每一回都是我和阿尔子日两个人跑在最后。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我的体能也不是那么差,只是不想逞强牵动伤势而已。
同时我也看得出来,阿尔子日也并不像他所表现的那样没体,因为我发现他常常都能做到边跑边喝水,这对于一个看起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人来说是很难想像的。
有时我疑惑的问上一声,阿尔子日就神秘兮兮的小声回答道:“形势不对了知道不?”
“怎么不对了?”我是在明知故问。
“别怪俺没提醒你”阿尔子日朝左右望了望,压低声音回答道:“要打仗了,枪打出头鸟尽量装孬点,打仗就轮不到咱了”
我不由一阵苦笑,阿尔子日是个聪明人,而且城府也很深。在全世界都在猜测中国到底敢不敢对越南动手的时候,他已看出苗头不对了不过他想不到的是——这仗一打起来,不管多孬的兵都一样往前线堆
顺子就跟阿尔子日就恰好相反,虽然他同样也是一个不想打仗的兵,但他就想不到这些。而且别看他瘦得跟猴干似的,跑起步来也跟猴子一样飞快,背着全身的装备一溜烟就没影了。如果真要选精兵上战场,只怕这顺子就是第一个。
事实上,真想上战场打仗的兵没几个,那都是玩命的活,谁不怕啊?谁没有家人没有父母?谁不想平平安安的在家里抱着媳妇睡大觉?谁愿意跑到这战场上跟敌人拼死拼活?
我不会看不起他们,因为我知道说不怕那是假的,就连我这个打了那么多年仗的老兵也怕
不过在我们这支队伍里也许还真有一个人不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应该还是在期待。这个人就是李水波。可以看得出他才是我们中体能最差的一个,每一回跑完五公里他都几乎是瘫软在地上,苍白的脸色和豆大汗珠可不是装得出来的。只不过他总能凭着意志力坚持到最后。
而且他有时冷酷得有点不近人情,人高马大的杨松坚看他跑步时步履艰难,几次想要帮他背枪都被他无声的拒绝了,最后一次甚至目露凶光的狠狠瞪了杨松坚一眼,那样子让杨松坚大感没趣。
我们这个班里脚步就属杨松坚最稳,也许是他名字取得好吧杨松坚、杨松坚,真就像杨树、松树一样坚固。速度虽是不快,不紧不慢的朝前迈着,出发时是这样,跑到终点大家都快累趴下了他还是这样。而且还背着一挺56式机枪……那玩意空枪就有七公斤重啊
“崔伟扣好风纪扣”说话的是班长吴海国,他是我们班最正经的人。素质算不上好,说话永远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严格执行教官的命令,我想这也是他能成为班长的原因。不过他一丝不苟的性格往往会让战士们很难受,比如说这会正是练完队列休息的时候,我解开风纪扣透口气都不行
“班长”我有些无奈的扣上了风纪扣,随口问了声:“你说这什么时候开始练习射击啊?”
这样训练了几天,我有些不耐烦了。手上抓枪抓了几年,这要是没摸枪还好,现在一天到往抓着没子弹的56半,那就像是被人吊着一半的胃口,上不上下不下的疼得厉害。
“这个……要等教官安排”
汗,我早就知道吴海国会这样回答了,说实话我并不觉得班长有领导才能。所有的事都要听上级的指示并严格执行命令,而且还不会变通。这样的人如果当上干部会让部队承受不必要的损失。不过似乎这时代就是这样的人吃香,人家那叫思想觉悟高……
“怎么?有人想打枪了?”冷不防教官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两眼斜斜的看着我。这是教官的习惯性动作,对此顺子的解释是——新兵带多了,习惯不拿正眼看人
“报告教官”我忙一挺身说道:“当兵嘛就是要保家卫国,保家卫国怎么能不会打枪……”
“哟不赖嘛,会唱高调子了?”教官毫不客气的打断我的话:“我说你小子,脑袋挨了这么一下就开窍了啊?什么时候我还真要让其它人也这么开窍一下”
哄的一声,一听这话战士们就乐了。
其实我们还是挺喜欢教官的,教官姓陈,是个湖南人。他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是俺家乡人”于是我们暗地里给他取了个外号:“家乡人”。
家乡人跟别的教官有些不一样,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凶巴巴的,咱们平时也挺恨他这样霸里霸气冲着我们乱吼一通,可有一件事就让我们对他彻底改观了。
前天我们连队的一个兵不知怎么的惹着了一名教官,少不了挨一顿拳脚。本来是件挺普通的事,家乡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算了。可他就是不肯罢休,带着那个兵就去和教官评理,听说还打了一架……
还别说,自从那一架之后,咱们这些新兵就开始打心眼里服从他的命令了。当兵的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这种肯为部下出头、肯为部下着想的干部
“集合”家乡人大叫一声,战士们条件反射似的纷纷从地上跳起来,在中间家乡人面前整队站好。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一个个口令从家乡人嘴里蹦了出来,战士们就像他手中牵着线的木偶一样做出相应的动作。接着家乡人就提高了音量,用他略带嘶哑的声音朝我们喊道:“有些同志反应要练习射击你们想不想?”
“想”战士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当新兵这么久还没打过枪,整天就摸着它站军姿走队列,要么就是背着它跑步,不管是谁都会被激起点欲望吧
“要练习射击也可以”家乡人嘴角闪过一丝诡异,继续叫道:“如果你们五公里提前一分钟到达,明天就开始敢不敢?”
“敢”就我一个人在叫,战士们全都拿着一副“恨死你”的目光盯着我。要知道,这时我们已经训练了一天早就筋疲力尽了,这时候还要五公里,而且还要提前一分钟……
“很好”家乡人可不管那么多,掏出表来归位,接着喊了声:“预备跑”
战士们一声哀叫就出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