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村支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年村支书-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视乎他认识柱叔,但又不确定是不是本人。

狗生看着柱叔,眉头紧锁,视乎回忆着什么,:“你叫?”

“彭井柱。”柱叔淡淡的回答道。

狗生满脸欣喜,握紧老人的手,看了看柱叔,看了看老人激动的说道:“爸,他就是当时救我的人啊!”

“恩人?”我们三人齐刷刷的把头看向一脸不解的柱叔。显然柱叔也被这个叫狗生的陌生人弄得满头雾水。

老人听到狗生这么一说顿时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样,恍然大悟,然后脸上洋溢着激动的表情,走到柱叔身前跪了下来。

柱叔看到老人家这样赶忙上前搀扶起来,但却发现狗生此刻也跪在老人身边。

老人与狗生两人眼中均已泛起感激的泪水,老人感谢着说:“恩人啊!我们总算见到您了。”说着向柱叔使劲的磕头。狗生也是如此,眼泪更是忍不住滑过脸颊。

柱叔赶忙上前搀扶起老人,但老人坚决不从。柱叔一脸疑惑的问道:“你们能不能和我说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狗生回忆着说道:“那还是在十一年前的事情,记得那时我刚刚开起这家建筑品专卖店,那时候我去送货,车子意外翻到路边的沟里。当时有几个人想趁机抢劫我…”

柱叔恍然大悟,:“你是当年的狗生?”

狗生点点头,:“当年要不是恩人搭救,狗生恐怕早就死了。”说着又使劲磕了几个头。

原来,狗生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在这里开了一家建筑品专卖,不过由于是初期,所以店铺很小,为了节约成本,狗生就自己专门开车送货,在一次送货回来的途中,因为一场意外狗生开车不慎翻到路边的河沟里面,幸好沟不是深,所以狗生一人在车里怕了出来。

俗话说的好,人倒霉就算喝凉水都塞牙。

此时已经夜晚狗生心急如焚,想着赶紧回家,但是车子在沟里根本无法出来。

正巧这时路上来了三个二十多岁的行人,狗生只能上前请求帮忙,当然狗生也愿意付一笔酬金。

不过狗蛋万万没有想到这三人会趁机打劫他身上的财物,于是狗生奋起全力与三人进行拼搏。

三十多岁正值体力旺盛之时,狗生凭借着自己顽强的体力倒也没吃亏。

不过三人却打红眼了,其中一人拿出手中的匕首直接刺在狗生的腹部,但就算这样狗生依然死死抱紧怀中的钱。

正当三人即将抢过狗生的钱财时,柱叔拿着一根钢棍犹如天神下凡一般将几人打走。随之将已经快要昏迷的狗生送进了医院。

“你叫什么?”这是狗生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一边抱着即将昏迷的狗生,柱叔冷静的回答道:“彭井柱。”

听到恩人的姓名狗生顿时昏了过去。

事后柱叔把他送进医院,然后又在狗生身上找到了家里地址,随后向狗生村里的大队打了个电话,让狗生的家人早些过来。

话说当时也巧,柱叔正开着借钱买的小型面包车进完货回家,正巧遇见了狗生被抢的一幕。柱叔本不打算上前营救,但是农村人乐于助人的本性驱使他上前救下了快要昏迷的狗生。

听完狗生回忆,我不仅对柱叔当时勇猛的表现所折服。

狗生看到恩人,不仅欣喜若狂:“恩人,要不是当然你仗义相救,恐怕我真的已经死了。我要好好报答你。”

柱叔呵呵一笑,:“千万别这么叫我。在说仗义救人乃为人之本,而且我并没有打算让你报答我。在说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今天不提醒我倒是快要忘了。”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恩人当年营救之情狗生铭记五内。还恳请恩人接受我的报答。”狗生正色说道。

这时一旁沉默的老人开口说道:“狗生,还是算了吧!如果恩人想要咱们报答,那何必把你送到医院就离开?恩人这么做无非是想做个不图回报的好人。”姜是老的辣,这话果真不假,一语说道了柱叔心里。

狗生急切道:“可是父亲……。”话还没说完就被老人打破,:“你这么做无非是逼着恩人违背做人的原则。难道你就这样对待恩人?”

老人的话语很平淡,但说的句句在理。

求收藏!推荐!

第三十六章 买材料

 柱叔握住老人的手,微笑着说道:“还是老人家明白事理啊!”

狗生见柱叔态度坚决,只好把那颗报恩的心深深藏在心底。狗生看着柱叔,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光聊天了,都忘记正事了。恩人你们是来买材料的吧?”

柱叔点点头,:“不要老是叫我恩人,就叫我名字就可以了。”

狗生摇摇头,不以为然的说道:“不行,这样太没礼貌了。我今年四十一。恩人你多大了?”

柱叔呵呵一笑,:“那么你就叫我彭大哥吧,我今年四十二。”

老人淡淡的说道:“小彭啊!不介意我这样叫你吧?”

柱叔微微一笑,:“老人家,我怎么会介意呢?”

老人点点头,:“那就好。对了,你们要多少根水泥柱?”

父亲在兜里掏出一张纸看了一下,然后说道:“一百五十根两米的,一百五十根三米半的,一百五十根五米的。共四百五十根。”说完父亲那那张纸叠好放进口袋里。

老人吃了一惊,然后看向柱叔,:“小彭啊!现在这个社会上你这样的人少了。我老头有幸能结识你。我知道你不图回报,我们受你大恩没什么能做的,就在这些水泥柱上便宜卖给你们吧!”

“老人家,那不行。我们怎么能让你们做一些赔本的生意呢?”大叔道。

老人微微摇摇头,:“你先听我把话说完。”然后老人家走到一根空心水泥柱旁边说道:“这一根水泥柱我们在厂家进价在五块到六块之间。我知道我们厂价卖给你你肯定不会收,那么我们只收一点运费钱,就七块钱吧。如果这样你还是拒绝那么你这个人就显得太虚假了。”

柱叔呵呵一笑,佩服道:“老人家我输了,那么好吧,就七块钱。”

“狗生,找几辆车装起来,如果实在不够去后面仓库里弄。”老人吩咐道。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一根水泥柱的具体价格,但是我能从老人眼中看出他是真的想帮我们。或许他每一根水泥柱都赔钱也不一定。

既然老人家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那么不接受老人家的好意那就是真的虚假了。

狗生听到老人吩咐,立刻跑了出去,找来一辆大型货车,然后又借来一辆小型起吊机,帮着向车上装着货物。

时间不知不觉中流逝,等所有水泥柱按照老人的指示装好之后时间差不多快三点了。

狗生一直想要把我们留下来吃顿便饭,准确的说是想要把柱叔留下来。但是考虑到还要购买其它东西就先暂时离开了。

我们出来狗生家,我笑着看着柱叔玩笑道:“没想到内老人家当年还有这么英勇的一面。怎么没听你说过。”

柱叔微微一笑,视乎有些不好意思:“说嘛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此刻很久没说话的二哥冷不丁的说了一句:“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不过你好像不是党员吧?”

在建筑区又转了十多分钟,终于找到一家专门卖竹竿的地方。

这时父亲又掏出那张纸,只见上面很有秩序的写着:水泥柱,南北五点五米一根,两米的三根,三米半的三根,五米的三根,东西间隔四米一根,共五十趟,水泥柱的数量在四百五十根。

竹竿:共五十趟,每趟间隔四米,每趟需六根八米的,南北相跨。在大鹏中间有一道东西相跨的,每根八米,共二十五根,全部合计共四百二十五根。

草衫子(专门用来建大棚用的,是用荒草或者水稻杆制作而成,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共一百三十三趟,每趟需要十八个,每个三米左右。共计二三九四个。

塑料膜,那种厚度如烟盒一般的,南北宽五十米,东西二百米。

压膜线,把大棚上的薄膜压住的一种,样子有些像宽粉(粉条的一种。)南北交横,三米之隔,共六十七根,每根长度五十五米。共计三六八五米。

钢丝,东西交横共九根,间隔五点五米,共计一百八十九米。南北交横,共一百根,间隔两米,共五十九八米。

绳子,一百三十三跟,每根一百一十五米,共计一万两千九百九十五米,南北交横,如草衫子一起使用。

看到这些我有些不解,盖大棚需要这么些东西吗?随即我开口向父亲问道:“你这是打算建造几个大棚啊?”

父亲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大棚?笑话,那些东西只适合蔬菜种植,而咱们不一样。咱要做就做好的,温室。”

温室和大朋的区别很大,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是在电视上也曾经看到过一些。

大棚的建造很简单,成本也低,只需要在庄家两边弄一个支撑点连接庄家另一头,然后上面用孰料薄膜盖住,之后用草衫子盖上,这样大棚内的温度就会上升。等到蔬菜成熟,农民在把大棚拆掉放到家里,等明年再继续使用。不过大棚抗风抗压效果不是很好,有很多人因为大棚抗压能力不强而白白损失了很多钱。

相比温室就不一样了,温室建造费用高,温室比较麻烦很多,首要要在庄稼的北面建造一堵墙,一堵厚厚的墙,墙并不是普通的墙,而是整个温室所有的支撑点,为什么要在北面建造墙壁呢?

很简单,如果你在那面建造墙壁太阳光还能射进温室内吗?

墙壁的高矮根据温室的大小而定,建造墙壁后,在把买好的水泥柱插进土壤中,作为中间的支撑点,根据高矮来选用长短不一的水泥柱,如果实在太高没有合适的水泥柱,那么就可以两根水泥柱结合在一起使用,反正水泥柱是空心的,只要把两根水泥柱中间牢牢紧固住就可以。把所有水泥柱牢固好之后,在上面就可以把碗口粗的竹竿放到上面,然后在用钢丝牢牢困住。相比南面倒是省事不少,只需要把最南面的几根水泥柱牢牢的捆住,不让其撑起的竹竿滚落就可以。如果这样可以了,那么整个温室的骨架就算完成了。

然后把那种很厚的孰料薄膜盖上,在把上面弄上草衫子就可以了。早晨把草衫子拉开,让温室内的农作物享受不应他们享受的阳光,然后到晚上在把草衫子放下,让温室内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适合农作物的气温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买完所有东西已经七点多了,当然今天也是父亲这辈子花钱最多的一天,虽然父亲有很多不舍,但是他为了心中那份坚定依然毫不犹豫了掏出所有的积蓄,以及在亲戚家借来的钱,虽然如此,但资金依然不足。

这时我带的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

水泥柱四百五十根,狗生以最低价格卖给我们,全部加起来水泥柱花了二千九百七十五,但狗生却只收了两千九。竹竿共买了五百二十五,为什么买这么多,因为我还需要制作网箱,所以就单独买了一百根,共六千三百三十六,实收六千三。草衫子五元一个,总共花了一万一千九百七十快,实际只收了一万一千九百块。压膜线共三千六百八十五米,每一米八毛,共两千九百四十八,实收两千九。钢丝共五千四百九十八米,每米九毛,共计四千九百四十八,实收四千九。薄膜算是最便宜的,花了七百块钱,一米一块,倒是店家送了一箱宽胶带,这也算是减免了一部分钱,否则还要单买胶带。绳子最便宜,共计一万两千九百九十五米,每米三毛,共三千八百九十八,实收,三千八。共计三万三千四。之后我又买了专门制作网箱用的精绳渔网,买了足足一千平米,花了也将近两千多。

幸好这些店家有专门送货的车辆,这也让我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今天买的东西实在是多,足足十几辆车专门运送,而我们就坐在最前方的车里。身后跟了数十辆,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条长龙,而且还发出轰隆的声响。

由于是夜晚,而且天也很冷,所以路上没有几个行人。

在一路疾驰的情况下,我们九点半就已经赶到了城前,然后把我们寄存的自行车放到货车上面。

回到石山沟已经十点多了,奇怪的是村里就像停电了一样,在远处看上去没有一丝光亮。按说这个时间村里几乎没有人睡觉,因为年关将至,所以庄稼里面也没活可忙活,很多人晚上在一起闲来无事就打牌消遣一下。

但今天视乎很不对劲。

车子发出轰隆的声响已经到了水库堰,由于上坡,所以有几辆车差点上不来。

也难怪,虽说村里的路也好走了很多,但是现在的这十几辆车上可都装满了几吨重的货物啊!

终于,耗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车子还是稳稳的来到村里。

不过我心里却闪现出一丝不好的预感。

村里太静了!

静的让人害怕!

第三十七章 狗黑子

 车子在寂静的村里向西行驶,汽车的光亮照亮了前方黑暗的道路。

车子猛的停住了,发出一声“嗤!”的排气声。紧跟着后面的车辆也停了下来。

忽然一只黑色小猫窜过街道跑到路边,然后消失在黑暗中。

父亲脸色暗沉,看着前方光亮处,淡淡说道:“按说村里第一次来这么些车应该有人出来看看。”

父亲说的不错,在村里不论什么车都是稀罕物,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开一辆车。所以很多人听到有车进村都会上前看看。

柱叔脸色也很难看,:“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狗,但是现在这些车这么吵乱却没有一声狗叫,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这时所有人心里都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是人们对未知事物发至内心的颤抖。

没有多想,把车开到村西头的时候,忽然在西山下转来阵阵狗叫,而且狗的叫声很凶,视乎遇到了另自己恐惧的东西。

父亲急忙跳下车,向我和二哥大喊道:“西山上出事了,你们两个跑的快,赶紧过去看看。”

天很冷,挂着呼呼的西北风,夜很静,静的让人感觉是那么的害怕。

听父亲说,我和二哥赶忙向西山跑去,而父亲则是心不在焉的指挥者把车上的货物卸到地上。幸好狗生帮忙找来一辆装载机,否则这些水泥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卸完。

天很黑,我和二哥也只是凭着感觉向西山前行。

二哥喘着粗气,脸上分不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