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衙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小衙内-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管理委员会下设工业公司、农业公司、副业公司,把包家明的公社管委会名下的工、农、副业办公室一股脑儿全剥皮剥到新的管委会之下……对了,既然做了,就要做彻底,把经营管理组也划到新管委会名下,美其名曰‘便于核算’,让他包家明做一个空头乡长,其余的他一样都别想沾边。”

丁三坡大为意动,却又假模假样问道:“这样做,会不会太狠了一点?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丁大力大义凛然说:“这是关系到江南省农村改革的必经之路,不仅仅只是你和他的私人恩怨。别忘了,今年省委提出农村改革的方向是大包干,那么,像我们天昌公社将要面对的问题,省内大部分地区同样也会遇到。我们天昌公社这么做了,不管最后效果如何,总归是给了县委、甚至是省委,提供某一种操作思路。”

其实,根本就不用丁大力鼓动,丁三坡此时已经坐下来,拿着纸笔开始钩钩画画。不一会儿,一张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网络图跃然纸上,一系列的专有名词正被丁三坡一一添加上去。

丁大力见此情景,不敢有所惊扰,遂悄悄闪身出去,轻轻掩上房门。

这一晚,丁三坡又差不多一夜未睡。写写改改,改了又写,数易其稿。写着写着,他忽然想起了党政办原文字秘书小张,不禁黯然神伤起来,若是有小张在身边,他只需要口述,文字自有小张处理得妥妥的。

“哎……”

丁三坡挥去不适宜的想法,继续埋头于文案之中。

天蒙蒙亮的时候,丁三坡“有关请立天昌天昌公社农工商管理委员会报告”终于正式出炉。这份报告主要是从包产到户以后、生产队一级面临的一些难以解决地问题入手,主要是生产资料这一块,从工业、农副业两方面分析,强调成立这样子一个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然,这只是报告,是不是真的需要成立这样子一个机构,还需要由县领导层面加以详尽分析。所以,丁三坡的报告也不是面面俱到,总要给领导发挥的空间是吧。

报告一旦完成,睡意则不可避免地涌上。丁三坡实在撑不住眼皮,到丁大力的房间招呼一声,让儿子在罗老锅离开之前叫醒他,这一次占了罗家这么大便宜,送一送人家,也是聊表感激之意。

然而,一夜未睡,脑袋一旦碰到了枕头,又岂是说醒就能醒过来的。

迷迷糊糊中,丁三坡仿佛置身于公社大会堂的主席台上,而台下就坐着的,是整个天昌中心校的师生。丁三坡非常着急,恨不得马上从主席台上站起来,可是,臀部就好像粘在了座位上,任他如何挣扎,就是站不起身子。

讲话完毕,丁三坡心想这下子总算可以离开这里到县城去了。哪知其实不然,台下的学生与老师们纷纷涌上主席台,每一个人都争相和他握手,嘴里不断说着感谢的话。丁三坡说:“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说着的时候,忽然觉得手背剧痛,睁开眼睛一看,才发现他依旧在侨办招待所的房间里面。

丁三坡一个激灵坐起,猛地拿起放在枕边的手表。

“糟糕,都十点了……”丁三坡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透过窗帘,可以感受到屋外的阳光是多么的明媚。但是,枕边人刘美丽却已不见人影。

光着脚来到隔壁,推开门,却见丁大力很无聊地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双目失神地望着头顶的天花板。

“爸,你总算醒啦?”丁大力总算提起了一点精神。

丁三坡却着急地问道:“老锅叔他们一家子走了?”

“走了呀……师父说,开了年很快就会回来,送什么送的,别送了……他让你好好休息,也让我别吵醒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炒黄豆送空

“哎呀,你这孩子……”丁三坡顿足。可事情到了这一步,光埋怨也没有用,于是就叹息一声,说:“他们这是客气,你怎么能当做福气呢?以后再碰到这种事,一定要从我们这一方的立场出发,从你的想法出发……别人和你客气是一回事,你有没有尽到心意,是另一回事,一码归一码,知道了么?”

丁大力倒是很认真的点头,还别说,老头子这一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丁三坡开始回自己房间洗漱,临出门之前又想起公社一头的事,忙对儿子说道:“替我打个电话回公社,告诉康主任,就说你在挂盐水,我要忙着照顾你,脱不开身……”

“等等,你是说,我躺在病床上吊盐水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电话给康主任打电话?而你,则在我旁边帮我捧着电话机?这不科学啊……”

的确不科学。丁三坡笑了起来,说道:“算了,一会儿还是我来打电话吧……”

“不用了,妈一早回去的时候,我和她说过,让她顺路到公社和康主任请假。”

“臭小子,你早说不就完事了么?”

“你又没问我……”

丁三坡回房间洗漱,丁大力继续在房间里发呆,除此之外无事可干。对了,应该和他们招待所的负责人提一提意见,招待所里装卫星天线比较好,不然的话,华侨回乡探亲,白天还不能看电视,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投资热情啊。

丁大力不清楚他这个想法如果真提出了,是不是会被通过。按照道理来说,有了设备,技术上要实现收看卫星电视,应该是不困难的,问题是县领导会允许么?

正想着的时候,丁三坡已经洗漱完毕,过来叮嘱丁大力没事别乱跑,他要到县委大院里走一趟。

“得,我现在已经退烧了,是该回家,顺便到学校里拿成绩汇报单。”

“随便你,路上小心点。”

丁大力坐公共汽车回家的时候,吴芸芸正一个人在公社大院的院子里游荡。早上拿到成绩报告单,她看到了语文89分,一度还非常沮丧,可看到其他同学的成绩之后却也释然,四年级语文考试已经要考作文了,而语文老师批试卷,对于作文的扣分又非常严格,所以,她这个89分,已经是全班的最高分了。

吴芸芸注意到了一个让她隐隐感到忧心的现象,似乎学校里的老师,他们的脸上多了许多的笑容,老师们的对话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在谈论丁书记,这其中,居然都是一边倒地认为丁书记是一位好官。吴芸芸就想,丁书记虽然是个好官,可章书记毕竟是好人啊,妈妈能够到公社食堂做炊事员,不正是章书记一句话的事情么?这么想着,心情就好了许多。

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拿完了成绩报告单,老师又顺便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十点钟左右,学校放学、寒假正式开始。当时的吴芸芸像是一只快乐的小蝴蝶,飞啊飞啊,飞到了丁大力他们一(1)班教师门口。她已经在开始想象,当丁大力看到她请他吃的炒黄豆的时候,该是一幅怎样开心的表情……

嗯,就像我昨天那种开心一样的开心……吴芸芸如是想着。

可是,事情的发展显然并没有按照吴芸芸所想的,在教室外面,曲老师告诉吴芸芸,丁大力生病了,今天并没有来上学。

吴芸芸想着,如果把炒黄豆直接送给丁书记,然后再求求丁书记,放过老章书记,丁书记会不会看在炒黄豆的面子上,真的就不追究了呢?在公社大院里,吴芸芸反复想着,越想却越是心里害怕。不行,丁书记她看着就心慌,还是直接交到丁大力手里,让丁大力出面求情。

吴芸芸跑了许多地方,公社的卫生院里,没有丁大力的影子;他们家的公房,敲门也没有回应。难道是在他爷爷奶奶家里、或者是在立荣公社的卫生院?吴芸芸想来想去不能确定,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硬着(文*冇*人-冇…书-屋-W-Γ-S-H-U)头皮找到康吉祥,懦懦地问道:“康主任,请问,丁大力小朋友在哪家医院住院?”

康吉祥认识吴芸芸,因为曾看见过小姑娘曾多次和丁大力在一起做作业,以为姑娘家是学校老师安排给丁大力补习功课的高年级优等生,也没多想,就回道:“哦,丁大力呀,他爸爸送他到县医院治病去了,可能今天还要挂盐水……”

“哦……”吴芸芸满怀失望,康吉祥走远了,她却站在原地不动。良久之后,从口袋里拿出来那只十分漂亮的酒心巧克力包装盒。拿在手里摇晃了几下,包装盒里发出“唰唰”的豆子撞击声,很好听。

丁大力在县城坐公共汽车,到天昌公社站下车,步行回家。当他快要到他家公房的时候,却发现楼下有吴芸芸的身影。丁大力闪身躲到小弄堂里,手指摸着下巴,心下踌躇着是不是该过去和她问声好。这个念头刚一起来就被打消了,为什么呢?家里的录音机已经送到小叔家里去了,而且,丁大力也吃不准,小叔会不会把录音机送到婶婶娘家、到出嫁那天再当做嫁妆送到小叔家里。这万一吴芸芸非要听歌曲,难道还要带她到立荣公社去?

哎,我也有我的难处啊……

丁大力自惭,为自己的小心眼找借口。主意已定,一闪身,穿过弄堂,从另一条路返回车站,直接坐车回爷爷奶奶那儿。

可怜的吴芸芸,今天注定了要空等候一场。在丁大力家楼下徘徊了许久,一直到了下午三点多钟,吴芸芸暗忖今天怕是等不到丁大力了,这才失望地步行回家。

丁三坡到了县委大院里的时候,一度曾犹豫是先到一号楼呢还是先到二号楼。考虑良久,摸了摸怀里那份还很不成熟的报告,想着这份报告毕竟不是公社党委会通过了的正式报告,于是决定以私人名义向柳非请教。

二号楼柳非的办公室套间的外间,金秘书依旧很忙,手里厚厚一叠文档,正手忙脚乱在编排顺序。可是,金秘书一见到丁三坡前来,手里的活马上都停了下来,热情地上前与丁三坡握手。完了之后,指了指里间,小声说道:“县长正在约见农行的龚行长,估计就是你们天昌公社那事儿。”

“哟,这么快啊……”丁三坡心下感慨,公事方面,柳县长当真说一是一,毫不拖泥带水,就是不知道和他之间的私谊还在不在。

金秘书说完之后就开始摆弄茶杯给丁三坡泡茶。丁三坡来说不用,金秘书却含笑而坚定地说:“三坡,咱们俩好几年的交情了吧?跟我还客气?”

“那是……”丁三坡只好任他去忙活,自己则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他的飞马牌香烟,掏出一根递了过去。

金秘书说:“客气了吧,抽我的。”打开抽屉正要把自己的大前门拿出来,却觉着不对劲,怎么飞马烟盒里拿出来的是过滤嘴香烟。

“大中华……”金秘书赶紧接过来,丁三坡早已拿火柴划出了火,替金秘书点燃香烟。

“行啊,三坡,提前享受省部级待遇了哈……”金秘书闭上眼睛,美美抽了一口,然后打趣着说道。

“哪有什么省部级……昨晚上陪几个资本家吃晚饭,那些个资本家啊,酒桌上香烟发了一圈又一圈,根本就来不及抽。一顿饭吃下来,桌子上累积起来的香烟足有小半包。我也不怕你笑话,这剩下的我就偷偷放自己香烟盒子里了。”丁三坡半真半假地说道。

第一百九十章 经常性走动

丁三坡所说好烟的来源,金秘书自无不信之理。丁三坡的路子野,他是知道一点大概的,陪资本家吃晚饭,他是没机会,倒是羡慕丁三坡遭遇到资本家糖衣炮弹腐蚀的待遇。

抽了大约两支烟的工夫,柳非办公室的门打开,一张圆圆的脸从里面冒出来。

丁三坡当即上前,用力握紧对方的手,狠狠地摇一摇,说道:“这位想必就是我县的财神爷了……龚行长,幸会,我是天昌公社的丁三坡。”

龚行长此来,正是为了天昌公社之事。其实,在龚行长看来,柳非特地把自己叫到县长办公室,这是完全没有必要地。在七九年的时候,人行就曾在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提出一个“区别对待,择优扶植”贷款原则,具体到沈南县,则归结为对轻纺和外贸出口工业作重点支持。巧得很,天昌公社需要贷款的企业,这两样全都占全了。

龚行长也以同样地热情与丁三坡握手,能为出口创汇企业提供贷款,在龚行长一头来说,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绩。而且,地方上的企业发展了,他这位经手人,将来是要被记录入地方志,一辈一辈地传诵百年的啊。

但若是话分开来说,没有柳非召见,凭着丁三坡冒冒失失上门找贷款,龚行长也不一定会鸟他,主要还是贷款数目太大了,要知道,在不和谐年代刚结束那年,整个沈南县贷款总额连十万元都不到,但现在,丁三坡他们天昌公社筹建中的针织厂,仅仅是基建一块,差不多就要六十万哪。

现在,有柳非出面,性质则完全不同了。现时的银行,人行总行,七七年才从财政部领导之下独立出来,成为了与财政部平行的机构。地方银行的党务与政治工作,仍旧以地方的领导为主(名义上,地方对当地银行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和调动,要与上一级银行商量一致),简单的讲,官帽子还在地方手里捏着,以沈南县为例,县委书记或县长开了口,贷款的事基本上就定了下来,除非这个行长位子不想做了。

丁三坡与龚行长互相奉承着,相互之间都觉得往后的日子或许会用得上对方,倒也相处得其乐融融。

龚行长走了之后,丁三坡很快就受到了柳非的召见。

柳非今天的精神头不错,房间一角摆放着一个铜质脚炉,使得整个办公室暖意洋洋,而柳非,更是脱了羽绒服,身上另外披了一件单衣。

丁三坡刚一坐定,柳非当即说道:“你这个羽绒服果然带劲,这间屋子里以前总觉得热力不足,现在好了,穿羽绒服反而受不了热……对了,出厂价多少钱?我可告诉你,想收我市场价,没门。”

丁三坡笑嘻嘻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桶桶装的过滤嘴中华,放到柳非办公桌上,没有立即回答柳非的提问,而是反问道:“衣服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柳县长您一定要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这对于我们改进产品、占领国外市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扯你的吧,提意见,的确是有一定意义,可非要扯什么‘非同一般的意义’,你丁三坡不嫌害臊,我柳非还臊得慌呢……”柳非哈哈笑了几声,沉思一会儿,说道:“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