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八五- 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就是卡扎菲的高明之处了,他假装得很像,这让李志杰感觉到很无奈,但是,李志杰却没有放弃,第一次的谈判在没有达到任何一致的情况下而结束。

随后在第二天的时间,李志杰又与卡扎菲展开了第二次谈判,可这次情况也不同了,因为经过了一夜的苦思之后,李志杰终于是想明白了卡扎菲为什么是这番表现了。

于是,在第二天谈判之时,李志杰来个欲擒故纵,摆出一幅应付性的态度,那意思很明显,他对谈判不抱任何希望,之所以来见卡扎菲只是礼貌性的而以。

李志杰的这个样子倒让卡扎菲着急了,他还以为李志杰已经不打算出售核武器给他了昵,所以,在这个时候,卡扎菲表现了出了热切的样子,希望购买到核武器。

这下好了,被李志杰抓住了痛脚,他卡扎菲注定是要给李志杰给杀上一刀了,且还是血淋淋自勺一刀。

狮子大张口,这是少不了的,核武器有市无价,再加上之前卡扎菲的假装,这让李志杰很是恼火,一度开出一枚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总价为一个中型且含量丰富的油田。

这个价格绝对吓人,卡扎菲自然无法接受了,开始砍价,可是不管怎么样,李志杰就是不松口,咬住这个价格不放。

最后无奈,卡扎菲只能采取分化的手段了,先是提出只购买核弹头,洲际导弹不要,让李志杰开价。

李志杰倒好,直言说只购买核弹头也是一枚一个中型油田,那意思很明显,核弹头跟洲际导弹是打包出售的,不分开来卖。

事实上,李志杰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陆少华早就有过打算了,会在洲际导弹上面做手脚,嗯,指的是卖给卡扎菲的核武器上做手脚,至于卖给伊朗的四枚,是没有动手脚的。

而要在洲际导弹上做手脚,自然不能单一出售的,假如李志杰最终答应了,让卡扎菲购买去了核弹头,再装载上他们利比亚的导弹,那陆少华的打算不就落空了吗?

绝对不允许,李志杰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要是真的发生了那种事情,那就是他李志杰失职了,也是在树立一个不安定的威胁。

而卡扎菲自然不知道陆少华的打算了,见到李志杰这番表现,也只能把打掉的牙齿往自己的肚子吞回去了,最后还是拼命的确价,贬低核武器的价值,但收到白勺效果却不怎么好。

最后一阵还价讨价,终于得到了一个中型的油田购买一枚核武器加一枚远程导弹。

利比亚是一个石油大国没有错,但是,卡扎菲也不能过份的浪费油田不是,于是,卡扎菲最终只购买了两枚核武器,并不是很多。但尽管如此,卡扎菲也付出了两个中型油田的代价。

这便是李志杰与卡扎菲的较量结果,而当陆少华打电话给李志杰之时,李志杰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向陆少华汇报,甚至是他对利比亚这个国家的印象和对卡扎菲的看法,李志杰也一并说给陆少华听。

不可否认,利比亚是阿拉伯国家最富有的一个国家之一,他们的人民生活水平不像别的国家那样那么的贫苦,但是,由于卡扎菲一直以来都对欧美各国没有好感,形成了一种敌对的态势,导弹利比亚在国际的地位并不突出,至于卡扎菲在利比亚的人民形象吗?有好有坏。

对于卡扎菲的形象,陆少华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一个能当42年的最高领导人,自然少不了人民的支持了,不然他不可能独裁42年之久,所以,不用李志杰多说,陆少华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在谈到卡扎菲时,陆少华并没有发表过多的言论,只谈眼前合作的事项,特意交代李志杰在交易完成之时,一定要马上组织人民对利比亚境内的两个中型油田进行开采。

要是有可能的话,陆少华还建议在选择油田的位置之时能够选择在利比亚边境上的油田,那样可进可退,不怕卡扎菲突然翻脸不认人。

是阿,要是把油田选择在边境处,那里肯定不是什么和蔼的地方,而以虎啸基地的实力,的确能够做到可进可退。

陆少华的建议虽然算不上什么金玉良言,但绝对拥有很大的道理,对此,李志杰是早有领略过了,所以,几乎在陆少华提出建议之时,李志杰就表示,他会在选点的事项上尽量靠近边境的。

是阿,油田可不是随处都有,万一利比亚没有油田靠近边境呢,或许说没有符合要求的油田靠近边境呢。

也正是考虑到种种原因,所以李志杰并没有保证说一定会选择靠近边境的油田,只说尽量而以。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志杰与卡扎菲的谈判是以成功而告终的,在谈判结束之后,就意味陆少华又拥有两个中型的油田了,离他的终极目标又近了一步。

挂断了电话,陆少华是感慨万千,不是感慨李志杰在利比亚取得骄人的成绩,而是感慨他需要头痛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随着金融风暴的逼近,陆少华第一件事情做的是凤凰集团的防御工作,第二件事则是调集资金。

这两件事情是陆少华把它们当成大事情来做,且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做了,可是,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袭,让凤凰集团重创了一次,为此,二十多年来从不欠人家钱的陆少华也第一次变成了欠债之身。

为此,陆少华还出售了武器和技术来抵债,好不容易把欠的债给还清了,他又要重新布局凤凰集团的防御工作,因为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袭之时,凤凰集团的防御阵脚被打乱了。

所幸,重新布置起来并不难,需要的时间不太长,可是,陆少华的时间却不多了,看一看最近的一段时间就知道了,陆少华忙得睡个觉都不安稳。

安滕千代和霍筱月两女要生孩子,陆少华晚上是异常的卖力,又要盯着股市,真可谓一个头两个大。

好吧,这不算什么,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陆少华需要头痛的事情还是太多了,凤凰生产基地的裁员问题,陆少华也亲自参与了,还跑到深圳去开了一个全体员工大会。

同时,陆少华还进行着石油控制计划,想方设法的收购油田,从伊朗再到利比亚,还有洛克菲勒财团的那50%的石油产业,陆少华也要重点的关注。

最后,陆少华还要盯紧摩根财团了,趁机向摩根财团发起致命的打击,把摩根财团这个仇家彻底打趴下,不给他们一点喘气的机会。

联合洛克菲勒财团是陆少华的策略,可是现在这个策略陆少华并没有开始做,现在李志杰谈威了利比亚的事情,陆少华下一步也应该与洛克菲勒财团碰头了,开始攻击摩根财团。

但这仅仅是一件事情而以,陆少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头痛,比如说金融风暴在临近结束之时,陆少华的那个大包大揽计划也是需要实行的。

可谓大包大揽计划,这是陆少华给自己的设想定下的名字,至于目的吗?很简单,趁着金融风暴爆发,陆少华想大力的发展实业,快速的壮大自身。

怎么快速的壮大自身呢,很简单,大包大揽,收购现成的实业,这便是快速壮大自身的最佳方法。

难道不是吗?兼并就是最快捷的壮大方法。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名单

何谓大包大揽?

也许在别人看法,这个词语有点贬义了,但是,在陆少华的眼里,这个词语所代表的却是另一番意义,陆少华就是要大包大揽,金融风暴来临,不是有很多企业倒闭吗?

那好,我就收购,把别人的框架购买过来,整顿一下,变成自己的分司,等到金融风暴过去之后,各个行业复苏,我就跟着经济复苏的节奏走,到一段时间过后,你就会发现,原来那个框架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新组建一家公司,前期要搭建一个框架,这本身就是很麻烦的事情,等到搭建完毕之后还要找到自己的业务,再慢慢的发展起来,这中间需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即便是拥有凤凰集团这块金招牌,虽然能够缩短时间,但绝对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容易,这是陆少华在商场上走了二十余年后总结出来经验。

可是收购人家的框架却是不同,不说能够买到人家的品牌,还能买到人家的业务,这本身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再有凤凰集团这块金字招牌,那结果就大大的不同了。

当然了,在陆少华的计划里,也不是什么公司都收购的,起码,没有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陆少华是不会收购的,要是收购一定没有知名度的公司,陆少华还不如新组建公司,或者是好好的发展凤凰集团现有的公司呢。

所以,在收购的时候,陆少华选择的目标就需要一个标准了。

可如何评定那个公司是否达到陆少华的标准呢?

这就需要凤凰集团旗下的团队了,不,更加贴切的说,陆少华此次不想动用凤凰集团的团队,因为凤凰集团的团队可是拥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的,陆少华注定是无法调集他们的。

在陆少华的产业里,可是还有一家公司是跟人家合资的。

龙腾风投,没错,就是这家公司,由陆少华,霍英东,李加诚三人投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家风投公司绝对是行内最牛X的公司,没有之一。

龙腾风投早年建立,第一任总经理是李加诚的儿子李泽楷,现在再看看李泽楷吧,人家早已是百亿富翁了,再过一段时间,千亿富翁不在话下。

这便是跟随陆少华脚步的好处。

而拿李加诚来说,李加诚的长江实业现在的资产也颇丰,而造就这一切的就是陆少华,还有霍氏集团,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也是全赖陆少华的。

李加诚和霍英东两人一直打心底感谢陆少华,也包括李泽楷,他更加感谢陆少华,至于原因就不用多说了。而正是他们打心里感谢陆少华,所以,在陆少华只持有龙腾风投百分之三十股份的情况下,陆少华才敢说能调集龙腾风投的团队。

凤投,就是风险投资,作为风投公司的人,他们的眼光绝对强悍,要是让那些人来帮陆少华评估一些公司的值价,再设定他们以后走那一条路线比较合适,那么结果很明显,绝对是一只强悍的潜力股。

所以,在确定了要收购一些有名的公司时,陆少华就已经定下由龙腾风投的团队来帮忙了,为此,陆少华亲自至电霍英东和李加诚两人,把他的意图跟两位香港叱咤风云的牛人说了一声。

而陆少华得到的回答是想怎么调就怎么调,即便是让龙腾风投暂停运转,也随意陆少华去调。

豪爽,绝对的豪爽。

事实也证明,霍英东和李加诚两人是很豪爽,毕竟龙腾风投每一在所赚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阿,当时他们一个人只投资数千万港币,再到后来追加了几亿港币的公司,现在已经俨然形成一个百亿港币的风投公司了,.在他们手里头包装成功的公司数不胜数,每天所赚的钱也绝对会超过近百万港币的。

可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竟然可以为了陆少华的一个行动而暂停运转,这里面意味着什么?

百万港币陆少华看不上眼,李加诫和霍英东也是看不上眼,可是那毕竟是白花花的银子阿,所谓不赚白不赚阿。

然而,李加诚和霍英东两人却可是做出这样的决定,这里面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陆少华也没有跟两人客气,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便挂断电话了。

表面看上去,陆少华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了,可是反过来说,并不是陆少华不近人情,而是陆少华与霍英东和李加诚三人之间根本就不需要说感谢两字。

再者,陆少华相信就算是龙腾风投不运转了,但并不影响到霍英东他们积累财富,一个金融风暴就足够他们把身家提高教倍甚至是数十倍数百倍了,相比之下,龙腾风投所赚的钱只不过是小钱而以。

不过,在此之前,陆少华还必须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便是确认目标,没有目标,陆少华怎么让龙腾风投的团队去评估昵。

所以,在接下来的事情里,陆少华需要做的头等大事便是确认目标。

在陆少华的记忆里,此次金融风暴,可是有很多事公司破产倒闭的,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华尔街里面的几家银行,申请破产保护,而后被美国政府接管。

好吧,陆少华要收购得美国的银行不容易,毕竟美国不是陆少华的地盘,陆少华想收购他们的银行基本没有可能,但是,陆少华却是可以收购别的阿。

美国人霸道不假,可是只要不是致命白勺产业,陆少华还是想怎么收购就怎么收购的,比如就通用集团。这家摩根财团的支柱产业,陆少华要想收购,美国政府还是无可奈何的。

推倒摩根财团,让通用集团在金融风暴的巨浪之下不断的缩水,到缩到一定程度之时,陆少华动手收购,以最小的代价收购得一个庞大的集团。

这便是陆少华策略,也是陆少华环环紧扣之后所附带的一项行动。

推倒摩根财团势在必行,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作为摩根财团的主柱产业,那可是一家大集团阿,你说让陆少华如何能够不动心呢。

还有IBM,陆少华也不想放过,只因IBM很多订单来自于美国政府,陆少华要想全资收购IBM公司恐怕不容易,顶多就是持股,且持有的股份不能超过51%,不然美国政府就要干涉了。

好吧,陆少华期望那么多,只要能把通用集团收入账中就可以了。

想想也是,世界上知名且富有潜力的集团公司太多太多了,又有很多公司经受不住金融风暴的袭击,倒在了巨浪之中,陆少华不怕没有公司可以收购。

是阿,陆少华不怕没有公司可以收购,反之,全球有大把的公司陆少华可以收购昵。

拥有强大的记忆,那便是陆少华的优势,这不,陆少华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串名单,汇总成一份大名单。

但凡进入陆少华的汇总名单都是全球比较有名的企业,并且在未来拥有很强的潜力公司。

只是陆少华是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阿,即使是拥有前世的记忆,他也仅仅是知道一些大概而以,所以,陆少华所列的名单虽然有很多,但是,难免写漏了一些公司。

但陆少华并不怕,毕竟这个时代网络太发达了,再有凤凰风投这样一支专业的团队,陆少华完全可以把搜索潜力公司和评估等一系列公司交给他们。

风投公司的特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