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好可以在这个时候犒赏三军。”

赵云就是赵云,任何时候都会提出有利士兵的建议,郑啸当下应允,传令犒赏三军。

军中艰苦,即便是现在的西凉士兵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但是有好消息庆典谁不高兴啊!当夜,除了必要警戒士兵外,所有的士兵都陷入了欢庆的海洋,酒肉不断,随你尽兴,只是没女人却也有些失色。

这士兵们痛快了,可把后勤官员忙的团团转,这要是在西凉这样的犒赏很平常。可这是在洛阳,军粮不成问题,可这酒水本来就不多,今夜一过,恐怕是喜欢喝酒的郑啸都要过几天没酒的日子了………………

郑啸不怕董卓军来偷袭,他的暗哨洒遍了洛阳,董卓军不来便罢。要是来了,西凉铁骑自然让他来的去不的。犒赏完三军,又是郑啸头痛的时候了,如何让诸侯并力攻打洛阳?如何让董卓不拿皇室和百官为人质?如何攻破洛阳城池?

这都是郑啸要头痛的问题啊…………

 第七十三章 帝王心术

郑啸正在这里头痛如何,外面亲卫来禀报。说是老管家蒙捷派人送来书信,郑啸很是奇怪,老管家现在送信来做什么啊,当下传了人进来。

不一刻,进来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递上书信后也不多话,给郑啸磕了个头就出去了。郑啸知道这人是暗卫系统中的人,现在的暗卫系统可以说是把他郑啸的话当圣旨,只是郑啸也不太管理,琐碎的事情都是蒙捷在做。

这蒙捷让暗卫系统的人送来信,这信必然有重大意义。当下郑啸急忙打开观看,一看到那熟悉的字迹郑啸就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了……

“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应该是在征伐董卓的路上,我之所以让蒙捷现在才把信给你,是因为我实在无法预料你现在是什么样子。

天下走势,现在应该是诸侯群起而伐董卓。而你,应该也是其中一员,我另有书信,是催促你起兵伐董卓。你若已经起兵,那就只需要这封信了。

或许你会奇怪你老子我为什么不一次把书信都给你,别奇怪。很简单,我也不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子了。有些书信太早给你也没用,反而会让你困扰。毕竟这时空已经发生了改变,蝴蝶效应已经产生,有些事情你老子我也料不到了。

这个蝴蝶效应是啥,说了你小子也不懂,就这么着吧,你老子我也有事情看不准就对了。

你老子我是人,不是神,有些时候也会料错。知道你老子我这个大儒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吗?是因为我有比这个时代人多千年的知识。但是很多人是让我很惊讶啊,他们比我少了千年的知识却是一样的厉害无比,我儿且不可小看这天下英雄。

你老子我用了一辈子帮你打基础,也没办法,谁叫我身子骨不成啊。再说这天下可不是说打就打的,**劳多年才帮你打了个底子。而且时候不到,大汉根基还在,我不能轻动。要不那里轮的到你小子在这叱咤风云,你老子我早就搞定一切了。

不过我也知足了,这想打天下的基本要求是要有钱有粮有兵有人才。但是想顺利点你就必须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名望,和世家大阀的支持。

这些我都替你准备了一些,但是却还远远不够。我儿需时时自勉,自强不息。

声望你老子我为你在士人中挣到了,你以后招揽人才的时候会轻松一点。让你小子从小习武也是为了你以后征战用的,同时你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名望。西凉我已经给你留下了,西凉的门阀只要你控制得当都是给你效力的。

只是这钱粮我给你留下的只够你初期发展,毕竟西凉之地底子太薄了。

所幸我凭借这天下大儒的名声替你招揽了一些人,但是有些人才我无法替你招揽。我儿需要自己留意,因为有些人还没出生,有些人我找不到。嘿嘿……这些人就靠你自己了,以后管家蒙捷会一步步的拿给你。

不知道我儿是否已经遇到贾诩先生,若是遇到了,便告诉他,我和他当年的赌约只是年青时的戏言,让他不必当真。但是他必然不会与你为敌了,贾诩此人可厉害,若有机会,你一定要把他拉到麾下。若是不能,便杀了他,否则他日必然成我儿大敌。”

看到这里郑啸心中也是惊恐,老爹也太神了吧。这也能知道,不过这样一步步给自己留书可真不痛快,一股脑的都给我多好。

还好贾诩是个真男儿,他已经承诺洛阳之战完结之时就给我效力,要不然按照老爹的说法就要杀了他。郑啸不由的心中庆幸,幸好现在贾诩已经在自己的掌握之下,希望贾诩能信守承诺归顺自己,否则…………

郑啸心中念头一转,现在贾诩还不算是投靠自己,还是防着点为好。立即叫来周仲,吩咐他派遣两个亲卫暗中盯住贾诩,一旦有不稳的迹象马上抓起来。还叮嘱切不可露出丝毫痕迹。

吩咐完周仲,郑啸才继续向下看信,他觉得老爹这样折腾自己简直就是自己帮老爹打天下,而不是给他自己打天下……

“我儿谨记,攻伐董卓之时,对方阵营中若有吕布需要小心。这吕布智勇双全,且不可小看。然吕布心高气傲,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如若归降我儿也不可接纳。”

郑啸心下一笑,老爹啊,你也有料不到的时候啊,现在吕布已经被杀掉了。这担心……多余喽。

“董卓此人,一代枭雄也。心性狠辣,但其好色,可谓一大弱点,可利用。我儿现在局势我无法预料,但是老子要提醒你一点,记得留意大汉皇帝的行踪。一旦找到就能截一定要截下来,奉天子以令不臣。

不必奇怪你老子我为啥要这样说,我们的使命是克复大秦,必须要打倒大汉才能做到。但是我儿现在实力不足以对抗天下,现在的最好办法就是扶植大汉皇帝,以他的旗号来号令诸侯,当然这个没有什么功效,但是我儿却能赢得大义之名。

大汉虽然衰败了,不得民心了。但是大汉还是很有力量的,有这个天子的旗号你就可以更顺利,等我儿有了足够的实力在抛开天子,自己登基。取代大汉,克复我大秦的旗帜。

具体如何做,你老子我也不知道,靠你自己了。现在你是个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到这里了,现在在提醒你一件事情。

我儿统一天下最大的敌人,也许,只能说也许。因为这些年过去我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天下还是不是我所知道的天下,我也说不准。你只能参考,如果遇到了,要小心为上。

我儿若是遇到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的话一定要小心。据我所知,后面这些年是诸侯混战,大浪淘沙,就这三人能坚持到最后。一旦遇到,要小心防备。

为什么我不早些提醒我儿注意这些人,或者直接派人寻找然后除掉他们呢?因为面临乱世,英雄辈出,即便你杀掉了曹操,或许会出来个赵操,钱操,李操什么的,不一定比曹操还厉害。

留着他们的好处是,你老子我好歹知道一点他们的事情,一步步的告诉你也还是有些帮助的,但是换个人你老子我可帮不上你喽。

所以我儿记得隐忍,直到有实力纵横天下之时才可横行无忌。还有,这传国玉玺便在这洛阳皇宫之中,我儿一定要拿到。这玉玺是大秦始皇帝所制,对我们的意义无与伦比。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把玉玺拿到手中。

若是我儿在洛阳没有找到玉玺,那么就准备人马,这玉玺的去处就在孙坚手中。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把玉玺拿到手,切记,切记。

言止于次,望我儿再接再厉。复兴我大秦,光大我炎黄子孙之威风。莫忘为父对你的教导,莫辜负为父对你的期望。

此信看完就烧掉它,有些秘密只能你我二人知道。蒙捷忠诚,不会出差错,但是别人皆需提放,此乃帝王心术。”

看完信后郑啸拿过火石点火把信烧掉,看着信渐渐化为飞灰心中也是激情澎湃。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很多事情是以后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还是这个洛阳要头大怎么打才好,要是洛阳攻不下,那说什么都是空的…………

 第七十四章 衣带血诏

郑啸是头痛这诸侯如何并力攻打洛阳,诸侯在头痛这洛阳如何攻破,而董卓一样在头痛这河东的援军怎么还不到……

现在洛阳被围,董卓虽有十万大军,但是这里面太多前大将军何进的旧部,董卓不能信任他们。因为他们有许多和外面的诸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性命交关,董卓也不会掉以轻心。

即便他已经把要害位置全部换成他的部属,但还是害怕这些人反叛。可又不得不依靠他们,这守城还要靠这些人呢。

他现在是焦急的等待自己的河东援军,援军一到这些有心思的部属自然也就没有了太多的心思。自己也是进可攻,退可守了。他不担心诸侯攻城,毕竟他还有十万大军,而诸侯军加起来不过二十多万。

野战也许他董卓打不过,但是守城他有足够的信心。毕竟洛阳坚固,粮草储备也不少,怕就怕城内出了问题,所以他很需要自己的援军到来稳固军心。

正如他所想的一样,洛阳是不平静的,董卓太残暴了,以往是人家害怕他的实力而不敢有所动作。现在诸侯联军陈兵洛阳城外,这行动的人自然就有了。

小皇帝刘协现在最不满的一个,自从他登基以后就一直没顺心过。朝政一直由董卓把持,他就是个傀儡皇帝,别人都羡慕这张皇帝的位置,可对于刘协来说却是火炉。

因为董卓的存在使得刘协异常的害怕,他害怕那天董卓一怒将自己诛杀。现在的董卓已经疯了,百官中已经有无数人被他杀死,他还让自己下诏命令诸侯退兵。可这有什么用,诏书发出去人家根本就不管。

更何况现在招数都是董卓的女婿李儒在掌握,他刘协的作用就是在诏书上盖玉玺而已。更别提上朝了,百官变成了哑巴,都由董卓说了算,他董卓现在已经加九锡,见君不拜。出行用的都是皇室的依仗,就差自己称皇帝了。

别看刘协年纪小,可历来天家无情,他刘协可早熟的很。他知道自己要想掌权,董卓是不能存在的。可他现在没有力量推翻董卓,因为即便他发诏书诛杀董卓,恐怕还没有出皇宫就被董卓的人截住,被诛杀的反而是自己。

即便是半夜了,刘协依然无法入睡,董卓的阴影实在太大了。外面忽然通报,内侍官齐琛求见。这齐琛算是他刘协的心腹了,他怎么可能不暗中培养自己的力量,期待有朝一日,诛灭董卓,自己掌握大权。

等齐琛进来,刘协问到:“卿家半夜入宫求见,可有什么要事?”

齐琛回答:“臣夜晚觐见,是因为为皇上选妃一事有了些纰漏,特来向皇上禀报。”一边说一边向刘协使眼色。

刘协一见,心中明了。假装说到:“这可是大事,左右退下,我与爱卿仔细研究。”

左右太监中必然有不少已经被董卓收买的,刘协无法分辨那些忠心自己的,所幸全部挥退。反正自己又没有什么力量,董卓还只是监视自己而已,还不会明目张胆的对自己监禁。

待左右太监宫女全部退下后,刘协才低声问:“爱卿,此时进宫必然有要事,你可是想到了什么办法诛灭董贼?”

“启禀皇上,臣想到一个办法可灭董贼。”

“哦,快快讲来。”

“陛下,现在董贼虽然势大。但在洛阳外却一败再败,人心,军心俱丧。现在诸侯联军陈兵洛阳城外,董贼只有依靠洛阳城池固守。”

“恩,不错,可这又能如何?”

“还请陛下发下诏书,臣去联络太傅袁隗,请他出手。城外诸侯联军盟主乃是袁绍,太傅袁隗乃是袁绍叔父。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甚多,现在的洛阳守军中与他们有关系的也不在少数。可请太傅袁隗联系人马打开城门,放诸侯联军进城,诛杀董贼,扶保皇上。”

刘协沉默了片刻:“此事有几分把握?”

“启禀皇上,此事有九成把握,只差皇上一道诏书。只要皇上给袁家高官厚禄,不怕他们不为皇上尽力。”

刘协无奈的看着屋顶思索了一阵:“好计,但是现在诏书皆由李儒控制,如何能避开他发出诏书啊?况且董卓监视甚严,你又如何带出宫去?现在朕寝殿之内又无笔墨,若让人取来笔墨怕是也要被董贼发现。”

齐琛一听也是着急,这又如之奈何啊!忽然急中生智,犹豫着问刘协到:“陛下,您诛灭董贼之心可否坚定?”

“诛灭董贼,我是心急如焚,爱卿若有良策尽管讲来。”

“陛下,您可将手指咬破,以血写诏书在我腰带之上。这样便可由臣将诏书携带到太傅处,就是陛下要受些苦处了。”

“爱卿好计策。为诛灭董贼,些许苦处,朕自然承受。”

说完汉献帝刘协让齐琛解下腰带,自己咬破手指写下诏书命太傅袁隗放进诸侯联军勤王。写下这衣带血诏也痛的刘协直皱眉头,但他却很开心,终于有希望扳倒董卓,自己掌权的美好日子似乎快到了。

齐琛系着衣带诏出了宫,本以为一切顺利,却在出宫的时候被李儒拦住。

“齐礼官。这么晚觐见皇上却是所谓何时?”李儒的声音犹如寒风般吹来。

齐琛连忙施礼:“是李大人啊。下官觐见是因为为皇上选妃的事宜,有些事情必须皇上亲自决定,下官才来觐见的。”

“哈哈……”李儒一阵长笑:“半夜觐见为这些,齐礼官以为我傻吗?皇上年幼,这选妃不过是个形式,那里需要皇上决断?老实交代,你到底和皇上说了些什么?”

齐琛假装大怒:“李大人何意?难道我齐琛有什么得罪李大人的地方?还请李大人明言。”

“哼,少废话,给我搜。”李儒冷哼一声,命令手下甲士上前搜身。甲士上前围住齐琛上下搜索却一无所获。

见没有什么异常,李儒也堆了个假笑:“齐礼官莫怪,我这也是为皇上的安全着想。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被搜身的时候齐琛冷汗都快下来了,还好镇定工夫不错,脸色没有变化,也没有被李儒看出来有什么异常。甲士搜身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他的腰带,毕竟有字的面是夹在里面的,谁会想到这平常不过的腰带内有玄机呢。

出的宫来,齐琛观察无人跟踪才放心下来。可是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