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况且现在袁绍控制着刘虞为新帝。只要派出说客,游说一番,从袁绍那里要来一个豫州刺史的头衔也不难。有这个名义,豫州繁华之地不就到手了吗!

袁术一听有理,一边暗中安排发难,想吞下孔。一边派说客游说袁绍,让袁绍给他豫州刺史一职。

袁术想暗害了孔。孔有防备。没有中了袁术诡计。却不料袁术见暗害不了孔,直接举兵攻打孔军。孔不是袁术的对手,一场大战,孔一败涂地,也算孔命大,跑了,二话不说,带着残兵败将就往豫州逃跑。

袁术一路追杀,想在孔回到豫州之前截杀了他,这样他就可以很顺利的进兵豫州了。只是孔却如一条泥鳅一样,打仗不怎么样,逃命却是快到无以复加。

其余诸侯在洛阳没有什么好处,也都向自己的领地退却了。许多赶来想染指皇帝大位地刘家宗亲真是欲哭无泪,刘岱和刘虞两个皇帝都登位了,却都不在洛阳,洛阳已经失去了做为帝都地优势。

洛阳虽然不在是帝都了,也没了富户,诸侯离开的时候又一批批的抓壮丁充军,纵容士兵们烧杀抢掠,一个繁华的洛阳已经开始破败了。

现在洛阳实在是个鸡肋了,没有了皇帝就没有了政治优势,没有了百官富户就没有了经济优势。大量壮丁被抓也让洛阳附近的生产力下滑的很厉害。

即便是如此,洛阳好歹是大汉几百年的帝都。底子还在,诸侯们对抢劫了不少洛阳的人丁财物,可是洛阳却不是他们能抢光的。

就在这洛阳已经破败的情况下,还是有人盯上了洛阳,还不止一个。洛阳成虽然衰败了,可是洛阳附近地村县还是很有潜力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备现在可看上衰败的洛阳了。但是看上洛阳的不止是他,还有河内太守王匡。河内离洛阳很近,王匡可是想把洛阳并到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因为在他看来,洛阳已经了什么人有力量组织他。

可惜,他一直看不上的刘备却在暗处盯上了他王匡,刘备自己不过是高唐令,这洛阳就是再破败,也比他的高唐县好千百倍。况且现在他和公孙瓒借了两千士兵,加上他自己拉起来地两千士兵,他地兵力也不少了。

这些士兵可是刘备费尽千辛万苦才拉起来,他一直躲在暗处。准备在王匡不注意之时,一击而杀之,以控制洛阳,现在是刘备的机会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人为本

郑啸现在稳固领地的任务算是告一段落了,关中稳定了,平息了百姓和世家。西凉学宫也选拔出大量人才供郑啸使用,在很短的时间里,关中各地的下级官吏已经全都是郑啸的人了。

当然也有当地豪门世家的子弟提拔为官员,不过这些都是表示顺从郑啸的家族。若没有明确表示的,郑啸也不针对,只是不予提拔而已。你不归顺,不要紧,有的是人愿意归顺的。

安定地方的同时,军队的整编也接近尾声。现在郑啸的主力军还是西凉军,十万大军整编完毕。普通营还是一千五百人,荣誉营扩编到五千人。

荣誉营的战斗人员是四千五百人,以及五百人作为荣誉营统帅的亲卫队。现在有云骑营,骠骑营,疾风营,三支荣誉骑兵营。有潜山营,铁壁营,陷阵营,三支荣誉步兵营。

云骑营是跟随郑啸出征黄巾,由郑啸赐名。一直由赵云统带,从征伐黄巾开始率建奇功,作战风格灵活飘逸,伤亡率一直很小。这次跟随赵云出征西羌,深入敌后,建立奇功。

疾风营是郑啸老爹郑睦赐名,在守卫西凉,抵御胡人建立功勋。此次由张辽率领出征西羌,建立奇功。

骠骑营由郑啸赐名,从郑啸出征黄巾开始,一直由庞德统带,以战斗风格顽强,能打恶仗著称,此次在洛阳突围中更是立下大功。

陷阵营由郑啸老爹郑睦赐名,一直由高顺统领,守护西凉。此次函谷关之战更是百骑踹营,名扬天下。

铁壁营由郑啸赐名,在西域莫勒且河畔断后,奋战不息。由张绣统带,在郑啸回函古之时。更在西岭断后,震惊诸侯。

潜山营由郑啸赐名,自莫勒且河畔后,一直守护在西凉。洛阳之战,为郑啸断后,统领章炯战死,现由阎行统领。

而现在郑啸又赐名两营,骑十五营原来由郑啸族兄郑遥带领,洛阳之战郑遥战死,骑十五营。伤亡重大。郑啸特别赐名破虏营,交由马超统带。

步军十七营,在洛阳突围奋战到底,统领钟奇战死。全营上下只有十余人回到了西凉,其余人等全部战死,特赐名忠烈营。交由马腾统带。

这八个荣誉营的建立极大的刺激了郑啸麾下军队的竞争,现在荣誉营的士兵不但粮饷比普通士兵高两成,更因为郑啸初步建立的荣誉机制而士气高昂。让其他部队眼红,誓要超越荣誉营。

八个荣誉营,四支骑兵营,四支步兵营。四十个普通营,十个骑兵营。三十个步兵营。三万五千铁骑,六万五千步军。整整十万大军士气高昂,枕戈待旦,只等郑啸一声令下,就上战场为郑啸奋战不息。

正规军十万,更不要说郑啸随时可以转为正规军的七万护军了,他们在战争时期也会被征召,负责配合民夫进行军粮运输,弹压地方等活动。

而关中地区地护军也开始组建,护军已经成为预备军了。在这次西凉危及体现出了巨大的作用。关中本就是大秦龙兴之地,民风彪悍。西北人的豪爽彪悍完全体现在关中百姓身上。

在护军的选拔上非常的便利,不过多久就选拔了三万身体素质合格的壮年男子,开始训练成立护军。

郑啸为什么不把经历大战后剩下来的十七万大军全部整编成正规军呢?不是他郑啸养不起。若是咬咬牙,以现在西凉和关中两地的钱粮税收还是可以养的起的。

但是郑啸不会这么做,因为通过这段时间地学习,郑啸发觉老爹留下来的许多东西非常有用。就比如国家的良性发展,这个词汇郑啸虽然不太明白。但是他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要与民修养生息。百姓富裕了,自然会带动各行业的发展。而西凉现在用钱的地方也很多。用学来地话说叫投资…………

投资修路可以带动各地的交通,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自己领地内任何地方,而且一旦那里有了天灾,赈济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更不要说道路顺畅了,商业也会更加发达。

郑啸让人算过一笔账,他在领地内实行较低的商业税收,让更多的商人与商队做生意。那么所收到地税金比高税收的时候还多。乍一看似乎低税率会少收税金,可实际上低税率却刺激了商业发展,让郑啸取得了更多的商业税收。

投资修建水渠,可以带动粮食的增产,土地的种植。当农人有了更多的粮食收成后他郑啸也能收到更多的粮赋,丰富自己的粮仓。同时,农人在粮食收成更多后,就会有更多的需求,从而带动商业活动。

不但带动商业活动让郑啸能受到更多的税金,而且还会出生更多地孩子,因为他们能养的起了,这些孩子出生就意味着人丁地增加,也意味着郑啸的丁口税收更多。当然丁口税收钱很少,可是郑啸看重的是人丁的增加。

人丁增加了,就意味着郑啸治下的战争潜力更厚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现在已经深深的打动了郑啸。没有人地情况下,纵使你天纵奇才,英雄盖世,却什么也做不成。

投资教育,可以让郑啸得到更多地人才储备。西凉学宫的规模现在一阔在阔,已经忙地陈琳焦头烂额了。可是发挥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就占据关中而言,能这么快平息关中,让百姓归心,服从郑啸,从西凉学宫里出来的下级官吏是功不可没的。

这些人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才华,更主要的是选拔出来的都是服从郑啸的人。让郑啸的各个命令在各地畅通无阻,当然也有少数阳奉阴违地,但是大体上都是贯彻郑啸意志的。这些官吏把郑啸的名字带给了百姓,让百姓知道跟着郑啸才有好日子过。

治理地方郑啸不在行,他曾经自嘲过。若是让他郑啸去治理地方,那么这个地方或许会乱七八糟。可他是君主,他要做的只是颁布命令,下面自然有人去执行,这些执行的人就是下级官吏。

投资医疗,可以让郑啸领地内的人丁更加兴旺,同时因为这些措施。瘟疫在郑啸领地内的爆发几率降低到了极限。

在郑啸老爹留下的书中,对瘟疫霍乱的强调是重中之重,要郑啸多加注意。也让郑啸很是上心,一旦瘟疫一起。那么损失太大了,这一点确实太恐怖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的办法治疗瘟疫,郑啸只能加大预防地力度了。

现在中原各地时常有瘟疫爆发,让人很是惊恐,这也让郑啸下定了决心要大力预防瘟疫。

当然还有什么投资银行啊,投资制造业啊的。多的很呢,郑啸还没完全弄懂,不敢胡来,现在只是实行了他自己能弄明白的部分已经给了他无尽的惊喜。

现在郑啸可谓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人为本”这句话地重要性。百姓们很实在,只要你能给他安稳的生活,能给他好日子过,他就听从你。

有了百姓的支持。就可以获得钱粮,就可以获得兵员。有了这些的支持就有了可以让郑啸征战天下的基础,没钱粮没兵丁,你在厉害的人也只有干看的份。

在这样以人为本地思想之下,郑啸只整编了十万大军。其实就现在而言,十五万甚至二十万军队郑啸也养的起,只是为了领地的发展,郑啸决定现在只整编十万正规军,十万护军。

护军只吃粮,没有饷。这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用于地方的发展。而一旦兵员不够了,那么这些预备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转换成为正规军。开赴战场。

在郑啸的领地内,军人是荣誉的。待遇很好,所以军人的选拔机制也很严格,不少人都因为无法加入军队而扼腕叹息。

郑啸军的军功奖励非常的丰厚,这也让很多人眼热,恨不得自己也是士兵,能上战场博得封赏。只可惜现在郑啸地军队数量有限。多少人进也进不去。只有看着了。好在郑啸实行了全民皆兵的政策,给了大家以希望。

所有适龄男子都要接受军事训练。选出优秀地进入护军,而在护军选拔优秀者进入正规军。在这样层层选拔之下,就保证了郑啸军的士兵战斗力相当的优秀。

同时保证了兵员,即便前方损失很大的兵力,但是在后方可以很快的补充上。这就是郑啸的战争潜力,是别人无法比拟的战争潜力。一旦到了危机时刻,郑啸甚至可以拉起上百万地部队,只是这些部队地战斗力和军纪就不好说了…………

在安定了关中地区,整编好了部队后。郑啸开始做大量的战争准备,他地目标是并州。

并州现在十分混乱的,势力最大的反而成了黄巾余孽黑山军。并州在丁原死后被董卓控制,可惜不久后董卓就死在了洛阳,并州就成了群雄并起的地步。

而依托太行山为根据地的黑山军则快速壮大起来,黑山军之间互不统属,但其力量却不容小视。在看到并州混乱后,黑山军开始越过太行山脉向并州发展了。

现在的黑山军已经算不上黄巾军了,他们没有黄巾军那样明确的政治纲领。只是一味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从不考虑治理地方,而混乱的并州就成了他们的目标。

并州的混乱,意味着他们的发展壮大的机会。朝廷正统的断绝,意味着汉室在没有能力控制局势。而现在的两个皇帝,一个在幽州和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在兖州发展的力量。

这样一个机会,被黑山军中的张燕看出来。在说服了一众黑山军头领后,黑山军的军事方向转向了并州。

 第一百三十七章 并州狼烟

黑山军在短短的时间内在并州也算是风生水起,上党,太原,等地黑山军是纵横无忌,各地百姓也是苦不堪言,要么从贼,否则就有被烧杀抢掠了。

在并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后,黑山军更是横行。现在并州已经没有人能阻挡住他们的脚步了,他们可以在并州大地上纵横驰骋。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啸准备传出檄文,起兵讨伐黄巾余孽,而实际上却是为占领并州而去。并州现在很多地方没有开发,一旦让郑啸控制了并州,那么南匈奴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不是郑啸想和南匈奴过不去,而是郑啸需要河套平原。在郑啸他老爹留下的书中强调的两个粮食产地,一个是河套平原,一个是天府之国巴蜀地区。

而郑啸决定出兵并州,一个是为河套,在一个是要虎视幽州。有了合适的时机就拿下幽州,有了幽州和西凉,郑啸在骑兵上的优势将无可比拟,这对他一统天下非常有利。

而巴蜀地区,道路难行,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拿下的。而并州大地更适合他的铁骑纵横,在多种因素下郑啸决定先攻占并州。

主意一定,郑啸就召开众人议事,讨论如何攻占并州,抢夺河套平原。

在一说出他的决定后,蒙明最先出来反对了:“主公,虽然钱粮辎重已经准备充足,只是现在我们刚经历了大战。百姓急需修养生息。现在又开战,于民不利啊。”

“你只要告诉我。府库的钱粮可以支持这次作战吗?”郑啸只是淡淡地说。

“这个…………倒是没有问题。现在贮存的军粮物资,足够大军征战之用。”

“那就不要废话了,河套平原我是志在必得。拿下河套后,迁徙足够地百姓过去,不用多久,河套就又是一个大粮仓。”

“主公……”蒙明还想说话却被郑啸打断。

“我意已决,现在就说说如何部署吧。蒙明。这粮草后勤一事就要你操劳了,不可短缺。”

见郑啸心意已定,蒙明也无奈了,只有接受命令了。

田丰却出来说:“主公,这河套地区是以南匈奴为主的。南匈奴虽然投靠了大汉,但是一直独立在大汉之外,要他们让出河套地区。怕是不容易啊。”

“哼,这个由不得他们。匈奴人有什么好怕的,若是敢有半个不字。我便要我的铁骑踏平他们。”郑啸一说起异族就会显得十分的强硬。

“只是这迁徙百姓一事,甚为繁杂。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之事啊。”

郑啸呵呵一笑:“平息并州,击退匈奴也非一朝一夕之事。田丰,拿下并州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