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恋爱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恋爱时代-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不矮男人一头呗!”

“这是对女性的摧残,跟过去让女人裹小脚一样性质!我偏不穿高跟儿,这辈子我还就平底儿了我!”

“你当然可以说‘偏不’了,成功的爸爸成功的老公,有一样就够。”沈画笑了笑,“我一样没有。”

语调平和难掩失落,小可禁不住扭过头看:侧畔那脸精致完美,该怎样就怎样了,大眼睛长睫毛高鼻梁饱满的唇,皮肤细腻得看不到毛孔。她由衷道:“画姐,爸爸你选不了,老公你可以选啊,你这么漂亮,肯定抢手!”

“这也是我坚持来北京的重要原因,‘牛股’男生北京多。”此时,这是沈画的实话、心声,发自肺腑。

沈画没骨折,软组织扭伤,医生给开了“奇正藏药”。见问题不大,小可送她上了出租自己没走。已经在医院了,快中午了,不如去科里找爸爸一块儿吃午饭,顺便聊聊,她现在心情糟糕透了。

邓文宣有手术,小可坐他办公室等,中午过了手术还没结束,几点结束不知道。小可从办公室书橱下层取出搁在那儿的食品袋,吃着等,现在的她有的是时间。

塑料食品袋里是各种女孩儿爱吃的小包装零食:小核桃仁、臭豆腐干、蜜麻花、卤鸭舌……家里头小到针线大到汽车,一律惠涓做主惠涓买,只这些,邓文宣买。

早年间,家在两居的旧房子时,从初中开始功课紧时,小可晚上常来邓文宣办公室用功。她看书写作业,邓文宣坐她对面看书写论文,惠涓在家做家务看电视。旧房子不仅小,隔音也差,小可和邓文宣只要有一个人在家,惠涓就不能开电视。十二三岁的孩子正长身体,常常刚吃饱饭没多久就饿,从那时起,邓文宣养成了在办公室放零食的习惯。一个大男人大专家,亲自跑到超市站在食品柜前,不厌其烦地为女儿挑啊拣啊。后来家里有了大房子,再后来小可上了大学,但有事没事地,女儿仍爱往父亲办公室跑,父亲办公室放零食的习惯也就随之保留了下来。

邓文宣手术回来,看小可在屋里,一怔: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心当即下沉。自女儿去了南实证券,随着她每天下班后的情绪,邓文宣的心如坐过山车般忽高忽低;她高他高,她低他低。

面试成功那天她从南实证券直接跑来办公室等他,他下班后,父女二人去外面吃了顿麻辣烫庆贺。一晚上都是女儿在说,情绪高昂高亢,咬牙切齿赌咒发誓:绝不能辜负陈总信任!冲这份信任她也得好好干!最后甚至幻想,陈总落难了,她如何不离不弃倾尽全力帮助拯救……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什么叮嘱他道:“哎爸,陈总万一生病了什么的,您一定要帮忙找人啊!”邓文宣笑着点头:“一定!你爸也就这点能耐了!”那个晚上,邓文宣心情舒爽如万里晴空。望着女儿他想,看来这丫头没问题了!学习上她从未让他们操过心,性格安静、天资聪颖,具备这两条足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中国学生学习好等于一切好,但在工作中职场上就不一定了,她偏内向,偏单纯。现在看来,开端不错。

昨天惠涓走后他去了医院,处理完急症病人回办公室,看小可等在屋里。她跟他说了她的“扎手事件”,他带她去护士站处理伤口。伤口很小,但很深,被钝物扎进,可以想象当时得有多疼。不过这无所谓,伤口无大碍,那种疼也只在瞬间,真让邓文宣心痛、无法释怀的,是女儿的状态:蔫头耷脑、怀疑失望、茫然无助……他很生那个陈佳的气,她怎么就不能稍微体恤一下下级?这时你的一分体恤,能换来对方工作中十分的回报!这水平怎么能当领导?一点不懂领导艺术!……当然这些话不能跟女儿说,跟女儿说除怂恿、加强她的负面情绪没任何好处。他从正面对她进行了启发引导,但说来说去,无非一些大原则大道理。年代和年代不同,职场和职场不同,人和人更不同,他的工作经验遇到她碰上的具体事情,没多少指导意义,不抵沈画的一句无心之语管用。晨起上班,看到因为沈画而顿悟的女儿情绪饱满、斗志昂扬的样子,邓文宣放心的同时欣慰,想:陈佳这样的领导也不错,更有利于现在这些孩子的迅速成长。独生子女被父母宝贝惯了中心当惯了,陈佳们会让她尽快找到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

自到南实证券,小可没在上班时间找过他,此刻见她坐在这里,直觉事情不妙,他问:“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她说:“不想在那里干了!”邓文宣说:“又怎么了?”小可简单说了说今天的遭遇,道:“陈佳肯定不会要我了,我得趁早走,换一家公司。”邓文宣问:“换了如果还不顺呢?”小可说:“我不至于这么悲催吧!”邓文宣耐心道:“本质上所有单位都一样,在哪里都会有挫折……”小可打断他:“爸,咱能不能不讲大道理?”邓文宣很生气,正欲发火敲门声响,林雪容的儿子到了。

林雪容是他刚手术完的那个病人,脑部良性肿瘤。手术本由另一位主任大夫主刀,术中意外大出血把他叫去了。去手术室途中他被林雪容的儿子拦住,非要给他张银行卡,他收下了。手术顺利结束后,他让护士长通知那儿子到他办公室来一下。

不等年轻人开口,邓文宣从白大褂兜里掏出那卡放到了桌上,一言不发向前一推,示意他拿走。年轻人有些意外,也难为情,脸涨得通红,搓着两手语无伦次:“一点小心意……感谢您救了我妈妈……我没别的意思……”

背对门一直懒怠回头的小可回过头去,她听着声音有些耳熟。来人是昨天下午咖啡厅那人,原来他妈病了!这就好解释了:他为什么会待在医院旁边的咖啡厅,为什么衣冠不整,为什么对她心不在焉到了失礼的程度……他头发似乎更长了,胡子也是,配上那张颇为周正的脸,倒有一种酷酷的帅。只衣服不给力,更脏了。衣服可以皱、旧甚至破,破到露肉都是风格,只是不能脏,一脏便成邋遢了。

他同时认出她来,本来就红的脸一下子红上额头,结结巴巴道:“邓,邓小可,你,你好。”小可一笑,对感到奇怪的邓文宣解释:“爸,这就是昨天下午我相亲相错了的那位——”扭脸看他:“怎么称呼?”他忙道:“郑海潮。”

邓文宣点点头,伸手把桌上那张卡象征性地又推了一推,意思明确,让他拿上卡赶紧走。

郑海潮不想拿走卡,更不想马上走。无论如何,他得把昨天下午那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心路历程,跟邓小可更重要的是跟她爸,解释清楚。如果是一般人,偶尔遇到永不相见,得罪了就得罪了,可她是邓文宣的女儿;她可以不在乎他,他不敢不在乎她。

昨天下午郑海潮去咖啡厅是为上网——医院里上不了网——上网为母亲选择手术医生,其时母亲在医院急诊科观察等候,等候入院。这家大医院床位很紧,他母亲病情更紧。母亲有个头痛的老毛病,近期疼痛突然持续加剧,在老家无锡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颅内压增高异常,拍片子怀疑脑瘤,医生建议手术。得此讯他当天由北京飞去无锡把母亲接了过来,要手术就在北京大医院手术。医学是实践科学,外科手术尤其是。外科医生手术的精湛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做手术的多少,道理同钢琴家的练琴,只不过,外科医生的琴是病人的肉身。因之,同样手术由不同水平的医生做,差别很大;同一个医生给不同病人做同样手术,上一次不成功,这一次成功,极大可能就是,这一次的成功是因为汲取了上一次不成功的教训——这个病人的幸运,是因为上个病人的不幸。毫不相干的人因医学交集,命运感在这里体现得格外残酷。

郑海潮不相信命运,他相信努力。当接诊医生说母亲需要在三天内做上手术时,他的思路首先就是,选择为母亲手术的医生,医院规定病人可以选择手术医生。上网查有关资料,锁定了全国著名脑神经外科专家邓文宣。但是,“邓主任没空。如果非他手术不可,得排队。一个月之后。”当他提着电脑赶回医院急诊科时,接诊医生这样对他说。而此时母亲双眼视力已然模糊,同时不断呕吐,脑肿瘤压迫脑神经的典型症状,医生之所以加床收她入院,盖因为她的病情不能再等。

母亲次日早晨八点进了手术室。进去后他一分钟没离开等候区,眼睛盯着通报手术进程的液晶显示屏,耳朵支着听里头传出的各类通报呼叫。在看到“脑神经外科林雪容麻醉顺利,开始手术”时,小轻松一下,即刻,新一轮紧张开始。置身偌大的手术病人家属等候区,从不相信命运的郑海潮,脑子里没来由地冒出了一句“上帝保佑”!自此,反复默诵。他从没信过上帝或类似的什么,他的“上帝保佑”属鹦鹉学舌,但此刻,他在命运面前的卑逊虔诚,不输任何宗教的任何一位信徒。

十点二十一分,他等来了手术室的病危通知,有几秒钟,他蒙了,恍惚中听对面的白大褂说:“手术情况通报邓主任了,他处理完手头事情马上过来。”仿佛溺水时的稻草,他紧紧抓住了这个信息,问清邓主任现在科里,掉头就跑,等不及电梯走步行梯,一步两三个台阶,向九层,向脑神外,向他的上帝奔去!这事设若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一定劝他不要去,事情不会因为他的去或不去有任何改变。

他被阻在了脑神外病区外,病区门是锁着的,工作人员刷卡出入,不许他进,怎么说都不许。想找邓主任的多了,绝大部分是外地来的,全国各地的都有,很多都是危重病人,要都到科里来找,不乱套了?凭着尚存的理智,凭着几天来的就医经历尤其手术等候区的经历,作为众多病人家属中的一员,郑海潮明白,个体的生命攸关是这里的常态,是沧海一粟。他不让进你只能不进,撒泼耍蛮没意义不说,很可能适得其反。进不去就等,等邓主任出来。他认得他,网上有他照片,五十多岁,国字脸、瘦。他得在他进手术室前,把心意送上。

“送心意”并无预谋,是被阻在病区外的灵光一现。生出这念头当即掏钱包查看,现金不多,还好有张储蓄卡,卡里有个两三万,就送卡!细想,送卡比送现金好,体积小,好拿;视觉冲击力小,含蓄。邓文宣那个年龄的知识分子,面薄。

邓文宣从走廊尽头拐出,走得很快,白大褂衣襟随风掀起,刚出病区门口,郑海潮一闪身现出,对他一口气说:“邓主任我是林雪容的儿子给您添麻烦了!”同时把手里汗湿的银行卡递上:“一点小心意!”邓文宣皱皱眉头推开那手:“你要相信医生。”脚下一停不停走,郑海潮傍着他走,逮空把卡塞进他白大褂口袋并加手按住,嘴里碎碎念:“一点小心意……给您添麻烦了邓主任……请您务必救救我妈!”邓文宣没再说,带着兜里他的“心意”匆匆离去,郑海潮目送他走,长舒口气……

可惜郑海潮刚说了个开头,邓文宣桌上电话响了,有重要的专家会诊请他马上过去,走前他对郑海潮说:“把你的卡拿走!”对小可说:“你的事晚上回家谈,走时把门撞上。”(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邓文宣走了。女孩儿坐原处没动,身体靠着椅背胳膊垂放身上,两条长腿前伸,头微微低垂。下午的阳光在她头发上跳跃,衬得下面的脸格外阴,阴得像晴空里的一小块乌云。她感到了郑海潮的目光,抬头看他一眼,命令:“走吧!拿上你的卡!”

“不过一点心意。”他恳切道,此时这“心意”与彼时完全不同,纯粹得没有一丁点杂质,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他进一步说:“你们得理解病人家属的心情,你想啊,你爸救了我妈的命,我就这一个妈——”补充说明,“我的意思是,我爸去世了……”

她不耐烦听,微微皱起了眉。他马上感觉到了,想想,把卡收起——心意也不能强行奉送,各人有各人的行事原则风格——向外走,到门口,又站住:“你不走吗?”她眼里露出了嫌恶,就他们的人物关系来说,他是过分了。他小心地道:“我觉得——”本想说他觉得她有心事,但即刻意识到这说法进攻性太强有冒犯意味,改口说:“我是想,我很想,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能不能帮忙……”

她眉头锁得更紧了,但说话时还是保持了起码的礼貌:“谢谢你。我没什么事要帮忙的。你忙你的去吧。”

郑海潮坚持要将谈话进行下去。不管从哪方面说,他都想、都要同眼前这个女孩儿保持联系,如果今天他就这样走了,也许从此再无机会。

他说:“我没什么可忙的了,我妈在ICU室……”

她忍无可忍:“那你该去哪儿去哪儿!这儿不是你待的地方!”

他没介意她的态度:“我想,你现在要是没事,听我解释一下?就昨天下午的事。”

她道:“我没事!但不想听!烦!”

他沉默了,片刻后温和地道:“邓小可,你不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吗?我想,即使是你父亲,对病人家属也不会这态度吧!”

小可一怔,继而赧然。他所言极是:她之所以能如此傲慢放肆,盖因为他们的人物关系,他是病人家属,她是邓文宣的女儿。缓和了下口气,她说:“对不起……我的事你帮不上忙,工作上的事。”

郑海潮没想到,“你工作啦?!”他一直认为她是学生。

小可叹:“唉,实习。”

郑海潮长长地“噢”了一声,这他就明白了。他太了解大学生刚进入社会时的感受了,各种的茫然、失落、困惑、不适。

他说:“我大三时开始利用暑假实习,大三大四研一研二,按年头算,实习了四年,有着各种的实习经历——”

小可插道:“你,请坐。”指着对面的椅子,郑海潮遵嘱坐下说了“谢谢”;小可脸微微泛红,不好意思地再次说了“对不起”,然后问:“你实习时的老板都怎么样?”

“有好的,有差的,有一般的。”

“有冷血的吗?”

“什么样的算冷血的?”他问。于是,小可开始跟他说她和陈佳的事,他专心听,听完后道:“你想过没有,你认为那个陈佳冷血,是因为你对她的期望值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