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鉴定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鉴定师-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这一件青花瓷却能够被评出一千七百万,这时所有人才暗暗惊叹,这估价绝对是一门学问,若是外行人拿着这青花扁瓶,估摸顶多心理价位也就几百上千块。

众人啧啧称奇着,方右铭也淡淡的扫了赵卓一眼,这一眼的味道很浓,意思好象是说,你如果当初来求我,说不定能够将这件瓷器借给你,好让你打个翻身仗,但是如今没有这件瓷器,倒要看你怎么样胜过童冬阳。

要知道这件瓷器的估价虽然离胭脂红地粉彩瓶有两百万的差距,但是如果评委松松口,实际上再加个一两百万也不成问题,毕竟这可是上了千万的瓷器。

两个近两千万的高价瓷器出现后,后面陆续上来的藏品就象失去了光彩一般,虽然也有六七百万的高价瓷,但是这其中的距离实在相差得太远了。

直到过了几十人之后,老收藏陈才远才展出了一件近千万的瓷器,勉强能够让人开开眼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赛事已过大半,很多场中人都在交头接耳着,因为六场比赛一结束,明天早上还有着一场盛大的拍卖会,到时候将会将斗瓷节上出现过的大量瓷器进行拍卖。

众人似乎也都觉得赛事的高潮过去,已近尾声,眼里看着陆续上来的藏品,嘴上却依旧惊叹着那两件千万之瓷。

纪小帆和景瑶虽然担心赵卓是否能胜,但是见他不慌不忙,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纪渊还专门打电话过来询问比赛的进程,听到童冬阳居然拿出了一件高达一千九百万的清代瓷器,也大吃了一惊。

赵卓听在耳里,暗道崔世烟口风紧,到现在还没有将知道的事情告诉给纪渊,不过他也乐得卖卖关子。

等到前一个参赛者的藏品展出之后,终于有工作人员叫到了赵卓的名字。

赵卓的名字就象是一记强心针一般顿时让场中死气沉沉的场面一下子活了过来,众人都瞪大了眼睛,想要见见他要拿出来什么好东西。

毕竟赵卓连着五场下来,所拿出的藏品是一次比一次惊艳,尽是些难得一见的宝物,别人穷其一生要寻得一件都难,但是偏偏这些玩意儿象被磁铁吸住一般统统落到他的手里,别说外行人眼红嫉妒,内行人亦是心里直痒痒,直道这人真是运气好得不行,天知道怎么会弄到这么多好东西。

不过赵卓这次拿出来的,显然不是什么大件物品,仅仅是一个不大的盒子,看起来里面仅能装上个盘子之类的。

众人便暗暗希奇,不知道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盘子。

童冬阳翘着腿儿,嘴角带着冷笑,怎么也不相信赵卓还能拿出比汝窑瓷更贵重的东西来,自从乾隆瓷被评出一千九百万高价后,他就觉得赵卓就象一只蚂蚁,随手一捻就能让他死个千儿百遍的。

当然人群中还有一个人是最为紧张的,那就是卢兆峰,他当然清楚这场比赛对他的意义,祖先所留下的一对金厢鹤顶杯能否完全保存下来,就要看赵卓这一场能否胜过童冬阳。

但是他心里也没有底,他本身就不富裕,参加斗瓷节也只是为了给赵卓打气,哪里知道这瓷器比赛的价格越来越高,几十万几百万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冒到一千两千万,足让他擦了把冷汗。

因为众人的关注,所以赵卓的每一个动作都好象被放慢了一般,开箱,取顶,到拿出瓷器来,都被无数的眼睛盯着。

只是所有人都看不见,在赵卓身边还有着两个古灵,墨灵是早将六场比赛的始末告诉给了翡翠,翡翠也是暗暗惊奇,他本来以为何园都已经算是天资不错,教导半月工夫便能够有一双不错的眼力,然而听到墨灵这么讲了之后,才知道在赵卓面前,何园又算得了什么?

赵卓所拿出来的是一件云龙纹的青花大盘,口径有四十厘米左右,大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

盘内纹饰共分三层,盘沿装饰绵纹,壁饰为折枝牡丹纹,主题纹饰则为云龙赶珠纹,只见其龙身矫健,张口睁目,活灵活现一般。

此盘一出,内行人便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件大盘从造型、釉色、绘画到青花发色都显得十分精美,显然是元代青花瓷的上品。

而且所用的青花料也显然是进口的苏麻离青,发色凝重,宛如蓝宝石一般,大盘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不由得连声赞叹。

然而内行人心里又都十分清楚,这件瓷器虽然堪称元代上品,价格却只能够被估价到七八百万的价格,远远不及上次那件汝窑呢。

童冬阳顿时笑了起来,笑意越来越浓,同时暗暗松了口气,本来他还在想着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而现在看来,赵卓也是黔驴技穷了,前五场都还出了不少风头,到了第六场就开始掉链子了,居然拿出个连千万都不值的东西来。

景瑶和纪小帆也是心头一沉,顿时凉了半截,赵卓明明说这是件杀手锏,但是怎么看也不象啊。

就在众人纷纷揣测之时,只见赵卓将盘子翻了起来,所有人都立刻睁大了眼,只因为这盘子底部并不是刻印着什么款识,而是一块瓷牌,瓷牌呈单边倭角状,宛如玉牌一般方正。

其上绘画着青色的牌坊,牌坊立柱绘相象双龙抱柱,在牌坊内书写“钱氏子孙谨记”铭文,字体均为正书稍带隶书韵味,字亦清晰,苍劲之中有秀逸之气,在文字一边,戳记着“博陵第”的阴刻字体。

一见此物,内行人顿时恍然大悟过来,这竟然是一件博陵第瓷器,而童冬阳更是差点没有笑岔气来。

元青花真正在国内市场上大受欢迎,便是因为鬼谷子下山大罐在国家上拍出了2亿多的天家之后,元青花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宝贝。

而这个时候,在各地开始发现了一批窖藏的瓷器,便是所谓的博陵第瓷器。

博陵第瓷器系列相当繁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青花、红绿彩、青花五彩、珐华彩,等等不同风格、不同工艺的品种,其器型也可谓相当的丰富,装饰亦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瓷器底部贴有这样一种记载内容的瓷板。

博陵第瓷器的工艺相当惊人,然而却又伴随着各种未解的难题,于是便在古玩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收藏家认为其是真品,而专家学者则认为是赝品。

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其价格的落差相当大,有可恩能够几百甚至几千块旧能收到一个,但是在拍卖场又能够标上千万,当然,拍卖场上流拍的次数也就相当多了,毕竟既然几百几千都能收到,又何必去拍卖场买呢?

正因为博陵第瓷器的无可定论,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现的博陵第大多是落入收藏家之手,束之高阁,等待有一天有人能够为其平反,而拍卖场上出现的就比较少了。

所以,第六场元明清瓷器比赛,有三百多个参赛者参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拿出博陵第的瓷器来,便是因为只要评委不认可,这件瓷器的价格恐怕就会被判定为几百块,拿几百块的瓷器来参加斗瓷节,这不是落人笑柄吗?

深知内情的内行人看得是大跌眼镜,怎么也没想到赵卓竟然会在第六场冒这么一个险,这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景瑶和纪小帆心头更是凉拔拔的,用力的揉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又怎么都不明白,这样的东西怎么就能成为杀手锏。

童冬阳拍腿大笑,若不是这场合严肃,他只怕是要走上去大肆嘲笑一番。

评委们也都一个个眯起眼来,面面相觑了一阵,这博陵第确实也是块烫手山芋,因为就算是几个评委间也都互有争议,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就算以真品而论,这件瓷器也顶多值上一千万出头,离两千万差了一大截。

赵卓平静的站在台上,任由着台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淡定从容的扫过众人,脸上浮现着一阵高深莫测的笑意,然后伸手从箱子里拿出一叠纸张道:“这是和这件博陵第瓷器同时出土的一封书信,有了它,便可以为博陵第瓷器平反!”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宛如一颗深水炸弹,顿时震得场中众人纷纷色变,童冬阳更是重重哼了一声,好大的口气!

这么多年来,那么多专家学者收藏家,都在为博陵第的争吵不休,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他竟然敢说要为博陵第瓷器平反?

第六卷 白城风云 第九十三章 完胜(大结局)

一听赵卓说出要为博陵第瓷器平反的话,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景瑶和纪小帆更是大为动容,二人对赵卓知之甚深,当然知道他说这话不是开玩笑的,那若是真的,这绝对是一件爆炸性的消息。

接着,便见到赵卓将手中的书信一张张摊开,随着摄影机的镜头对准纸张,众人便见到纸张所写的东西。

无论是信还是瓷器,到目前而言都只有四个人真正值晓它的存在,一个是崔世烟,一个是韩朵儿,一个则是村长李乐德。

而如今,这封信毫不保留的展现在众人面前,细细阅读纸上的文字,只见上面清晰的写着一封书信,大意是指一个清朝时期的商人从某个友人那里得到了博陵第瓷器的传说,这博陵第瓷器本来是出自元朝浮梁的制瓷师傅之手,代代相传,烧制出为数不多的精品,价格媲美美玉,为当时的上层社会所喜欢。

由于元代时局混乱,所以商人巨贾们便将这些瓷器纷纷窖藏于地下,以备日后儿孙起用,并且还留下藏宝图或者口信之类的东西。

商人得知传说后,发现自己家中也有此类文字的物件,于是按图索骥,耗费十几年工夫终于得到窖藏地点,获得了这一件青花大盘。

此信一出,外行人权当是看个热闹,听听古人的奇闻,或是品品这纸上的书法。

然而对内行人而言,却是一个个眉头锁紧,脸色凝重,或是眼瞪浑圆,神情专注,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若是这张书信上所写的东西是真的,那它的分量重得几乎无法用价格来衡量,有了它便可以让博陵第瓷器变成真正的元朝瓷器,那么所有的博陵第瓷器将会在一夜之间从几百几千块摇身一变,坐上成百上千万的天价之椅。

而成败完全就看这封书信是否是真正出自清朝之物了。

不过,众人心里也都明白得很,比起瓷器来,书信之类实在是好分辨太多,一个有能力辨别出博陵第瓷器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被一篇赝品的书信所糊弄呢?更何况,也没有哪个白痴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证明博陵第瓷器的真假。

所以几乎在大家心理上,几乎一直都认为这封书信极有可能是真的!

童冬阳的脸色几乎是一下子变得苍白起来,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赵卓手里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家伙,这若是真的,那这件博陵第瓷器和书信合在一起的价值又岂是一两千万的东西?

这可是能够证明所有博陵第瓷器是元代瓷器的历史证据!古玩这东西,平白无奇一件瓷器,一旦和历史牵涉起来,那价值何止倍增啊?就象最开始晚清时期的那些张之洞或者皇帝太后用瓷,若没和这些人牵扯上,绝对值不到那个数的。

所以很多造假贩卖赝品的,怎么编故事也都会把古玩和名人牵扯到一起,也就是这个原因。

方右铭眉头纠结得如同一条蚯蚓一般,手紧紧的扣在椅把上,方家在古玩上的门路何其多,所以他能够弄到手的高价瓷器也颇多,所以在他看来,这斗瓷节上唯一能和他争风的便是童冬阳。

这一点自然是没看错,童冬阳拿出了够实力的瓷器,让他输得倒也心服,然而赵卓这人是什么东西,突然间象在石头缝里一下蹦出来,然后拿来一堆让人眼红掉口水的瓷器,最后居然还拿出这么个宝贝,简直就是要人老命。

童费宇和方路更是嘴巴张成个鸭蛋,就差下巴没有掉下来了,赵卓和他们年纪差不多,然而人家所拿出来的瓷器早已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而关于这封书信和博陵第瓷器的关系究竟如何重要,也渐渐从内行人口中传递给了外行人,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火烈无比。

评委们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纷纷走上台来,检查书信的检查书信,检查瓷器的检查瓷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口型都牵动着众人的心。

谁心里都犯着嘀咕,有着想法,不知道这东西究竟是真是假。

若是假的,那便是闹了个大笑话,一个看得出博陵第瓷器的人却被一封假书信给骗了,若是真的,那就等于象古玩界投了一磅深水炸弹,肯定会有人趁着消息还没传出去的时候,去到处收购博陵第瓷器,几百块收回来,能卖几千万,天底下哪里还找得到这么一本万利的生意呢?

评委们也都额头滴着冷汗,一个个显得异常紧张,这就象在见证着历史的某个重要时刻一般,而他们就是见证人,别说日后给子孙后代说起,就算是以后出去给其他人谈起,那也会赢来无比的崇敬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迅速流逝着,大家都同一个心思,整个会场几百号人,静得连根针都听得见,每个人都凝视着台上,眼睛都不眨一下,粗气亦不敢喘,就等着评委们发话。

相比起众人的紧张而言,赵卓显得平静得多,他神情淡定的站着,嘴角还勾着一分微笑,见到景瑶和纪小帆望过去,微微颔首示意了一下。

只是这一点头,景瑶二人便是浑身一震,知道这东西确实真货,二人同时欣喜起来,有这东西在,又何必怕那个一千九百万的乾隆粉彩瓶。

本来鉴定一件博陵第瓷器并不困难,鉴定一封书信那也是几分钟的事情,然而六个评委硬是把时间弄得过了一个小时。

足足一个小时,让场内的人流下了半斤汗,然后,才有一个年纪最大的评委长长吸了口气,朗声说道:“博陵第瓷器鉴定为真品,书信鉴定为清朝时期的真品,由此便可证明博陵第瓷器乃是真正的元朝瓷器!”

话还没说完,全场顿时沸腾起来,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大力的鼓着掌,将话打断掉了。

虽然价格还没说出来,童冬阳已经是双脚一软,若不是有椅子,几乎是瘫倒到地上。

在卢兆峰家初见赵卓,童冬阳便对这个小子看得很不顺眼,虽然见他有几分鉴定才能,但是更多的是不屑,所以对于提出的斗瓷节比赛,觉得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压力。

然而,从第一场到第六场,这个不起眼的小子却惊艳不断,每一场都赚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