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刑徒-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报恩?”

刘阚眉头紧锁,轻揉面颊,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问道:“那这个李良,是哪里人?”

“据说是宋子人!”

“宋子城?”

刘阚更加奇怪了,他这辈子只去过一次宋子,但似乎没有帮过什么人吧……如果硬要说有,那恐怕就是高渐离了。难道说,这李良是高渐离的什么人吗?刘阚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毕竟时间太久了!

宋子城,那差不多是刘阚十年前的事情了。

如果硬是要说印象深刻,一个是高渐离,一个是车宁……还有一个,就是徐公了吧。

之后高渐离刺秦王不成而被杀,车宁在高渐离被抓之后,更是音信全无,活不活着都是问题。

徐公?

天晓得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这个李良有古怪,派人再去查探。”

“喏!”贾绍连忙领命答应,不过他犹豫了一下之后,忍不住又问道:“那我们要不要从壶关通过?”

“要,当然要!”

刘阚笑道:“既然人家主动要求了,咱们怎能拒绝?而且,如果能从壶关过的话,能省不少事情。这件事,你和老萧他们多多合作。至于李良这个人,有准确消息了,立刻通禀与我。”

“喏!”

刘阚长出了一口气,靠在书案边上,轻轻的揉着太阳穴。

不走壶关,可不可以?

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不走壶关,就要绕太行山而行,不可避免的要通过秦赵两国的交战区;亦或者,自太行山穿行而过。可这山里,不同于后世的太行,里面尽是不毛之地,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进山之后,那所遇到的各种未知危险,也将随之增加,非常不妥。

壶关,李良?

刘阚陷入了沉思……

※※※

当晚,刘阚安排阚夫人等家眷车马过河。

阚夫人和吕嬃都不愿意先走,想要和刘阚一起过去。但是却被刘阚拒绝了……

大河以南,如今就是个火药桶子。各方势力交错纠缠,天晓得一觉醒来,就变成了战场。

能早过去一时,就安全一分。

河水以北地区虽然也很乱,可是比起这边,却平静了许多。

好不容易,才算把阚夫人她们劝上了船。不过吕嬃还是让薄女留下来照顾刘阚,理由是他如今日理万机,身边确实需要有个人来照顾。薄女能吃苦,而且很细心,正好能照顾刘阚。

否则,吕嬃就不过河!

无奈之下,刘阚只好把薄女留下来。

目送阚夫人她们的船只离去之后,刘阚带着人回转顿丘府衙。

可没等他坐下来,喝上一口热茶,就见李必匆匆跑来,“君侯,刚才细作回报,顿丘六十里外,发现秦军!”

本已昏沉沉的大脑,墓地一下子清醒了。

刘阚瞪大了眼睛,惊奇道:“秦军?是何方秦军?有多少人,主帅又是何人?”

也难怪他会如此紧张,这顿丘地处东郡、济北和薛郡教诲之处,这么大规模的迁徙,秦军怎可能没有觉察?加上薛郡王恪的反复,让刘阚不免感到有些紧张。这时候,会是哪路人马?

“细作尚未查探清楚。”

“再探!”

“喏!”

李必插手应命,飞快的退去。

刘阚立刻招来了灌婴等人前来商议。

“老灌,你立刻点起兵马,随我前去观敌……释之和任大哥留下来,配合老吴安置流民,加快渡河的速度。”

众人听罢,各自领命而去。

刘阚则带上灌婴骆甲李必三人,领一千骑军冲出了顿丘城。

此时,已过了子时。

刘阚领兵马出顿丘十里,就见探马疾驰而来,在刘阚马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道:“启禀君侯,已打探清楚,所来秦军乃东郡兵马,看旗号,似乎是三川郡郡守李由,亲自领兵前来。”

李由?

刘阚脑袋嗡的一声响,不禁目瞪口呆。

李由怎么来了?

倒不是害怕李由,不过这李由,毕竟不同于其他人,是个很难缠的角色。这家伙,最厉害的就是一个字‘稳’。不会轻易冒险,不贪恋大功,一步一步,却总是能取得胜利。不管是先前的荥阳之战,还是后来在东郡围剿蒲将军,就是靠着他的这个‘稳’字,还有他的韧性。

这时候李由出现,刘阚是真的担心。

毕竟刘阚如今,可没有楼仓做掩护……顿丘城,根本不足以做倚仗。

“阿阚,我带人拖住李由!”

灌婴上前请命,“你立刻回去组织人马,迅速过河……那些流民,不行的话,就别再管了。”

“李由这次过来,肯定是冲着我,以他那性子,你根本不可能拖住。”

刘阚摇摇头,突然道:“李必骆甲,你二人立刻带人回去,让小猪他们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那您呢?”

“我去会一会李由,看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灌婴说:“我和你一起去。”

“老灌……”

“阿阚兄弟,咱俩个相视十余载,可谓是不打不成交。十年的交情,更有无数次生死与共,别人都可以走,惟独我不可以。你要是真的出了事情,没有人再叫我老灌,活着有甚意思?”

灌婴笑着对刘阚说。

那张黑黝黝的脸,丝毫没有半点畏惧之色。

刘阚也笑了……

得知己如斯,死又何憾?

“你非要跟着我去送死,那就跟着吧……先说好了,到时候,你可别被李由,吓得尿了裤子。”

“我呸,谁尿裤子,还不一定呢!”

自从刘阚被封为泗水都尉,后来又成了广武君之后,灌婴就再也没和他嬉笑怒骂过。有时候,刘阚甚至感觉着灌婴和他疏远了,再也不是那个送他大黄弓,随他一起去宋子城,在富平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了。

可是现在,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长征(七)

李由没有带来太多的人马,只一千骑军。

不过这一千骑军之中,裹挟着十数辆大车,全都由战马牵引,奔行时轰隆隆,颇有气势。

在顿丘城外三十里处,刘阚灌婴,与李由遭遇。

秦军在急速奔行中,突然传来一声唿哨,千余匹战马,齐刷刷停下脚步,迅速摆开了阵势。

李由自旗门下,纵马飞出,与刘阚两人马打照面,拢住了缰绳。

秦军,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息。

刘阚有点弄不清楚了,这李由究竟是什么意思?

于是催马上上前,赤旗横搁马鞍桥,他向李由一拱手,沉声道:“李郡守,一别经年,安好否?”

李由则取下了兜鏊,静静的看着刘阚。

就在刘阚快要忍耐不住的时候,他突然长叹一声,轻声说:“刘君侯,没想到我们会在这种情况下见面。世事无常,当年雒阳一别,原以为你我都可飞黄腾达,却不想落到了这般天地。

我爹他……自尽了!”

“啊?”

刘阚没能一下子反应过来,惊诧的看着李由,“李丞相他……”

李由点点头,“父亲自从被赵高诬陷,打入天牢之后,赵高害怕陛下询问,于是日日拷问折磨。我父年事已高,哪受得了那般羞辱。前些时日,他请咸阳一狱卒捎信过来,说他已无生念,准备一死向先帝恕罪……父亲让我早作安排,可我身为老秦驸马,又能安排得什么?”

李斯,死了吗?

刘阚不免感到一阵莫名的悲哀。

是为李斯?还是因为其他?刘阚说不上来。此刻,他心情五味杂陈,久久的说不出一句话。

“李郡守今日前来,只是为了告诉我此事?”

李由面颊抽搐了一下,催马上前数步,低声道:“大公子,是不是真的没了?”

刘阚点了点头,却没有出声。

李由叹了一口气,苦涩一笑,“君侯不要担心,由今日前来,并无敌意。老父一走,由心如枯槁,朝廷诏令与我而言,已没有半点意义……之所以还留在这里,只因为老父临终的嘱托。”

想来,李斯临死时,心里始终背负着一份愧疚。

若非他胆小惜名,贪恋权势,与那赵高联手,如何会有今日的局面?

他一死事小,却又希望能为关中保留一口元气,故而让李由留守三川郡,算作是一份补偿。

“我父心意,我十分清楚。”

李由说:“其实,我早萌生去意,可之前老父一家性命,尽在我一人之手,我脱身不得。而今,老父已去,可章邯兵马已控制三川,我同样难以脱身。我死,不足惜,然李家不可绝了香火。

我父生了我兄弟几人,我如今也有两子三女……

君侯,我听说你要北上河南地,所以一直密切关注,只为了今日拜会,实有求于君侯啊!”

隐隐约约,刘阚似乎明白李由此来的目的了!

李由举起手向前招了招,只见那骑军突然向两侧让开,露出了一条通路。

十几辆大车徐徐行来,在李由身后停下。

十几个青年男女,有的怀中还抱着幼儿,走下了大车。李由也下马,向刘阚一揖到地,“由恳请君侯,保我李家香火不绝。若君侯能答应,由有一桩天大的礼物,愿奉与君侯面前。”

青年男女中,最大的和刘阚相仿。

“这是我长子李颍,早年也参加过河南地之战,不过与君侯并非一军;这是次子李弛年二十一,熟读律法,曾任雒阳令门下长史;长女李琰,长婿白术(音zhu);次女李绥,婿孟续,原本担任少府少监之职,后被老父调至三川郡,出任荥阳县尉;小女李行,这是她夫君白无。

白术白无乃亲兄弟,白术精于医道,曾任太医丞;白无长于农事,原本是治粟内丞。

今欲托付君侯,还请君侯万勿推辞……”

李由说着话,一招手,“尔等,还不快拜见广武君!”

刘阚这时候也下了马。他被李由这一手,弄的有点糊涂了。

几个男女纷纷上前,“拜见广武君,请君侯收留!”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刘阚有点手忙脚乱,看着李由说:“李大哥,你这又是作甚?”

如果说,早先刘阚对李由还有些顾忌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少了几分提防。听刘阚恢复了当年在雒阳时的称呼,李由脸上绽放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他上前两步,握住了刘阚的手。

“阚兄弟,你还能称我大哥,我高兴的很呢。”

“快让他们都起来,有话好好说嘛。”

“你们还不谢过君侯收留之恩!”李由喝令一声,李家儿女纷纷开口言谢,而后站起身来。

“阚兄弟虽年幼,然则与我犹如兄弟。

尔等今后随阚兄弟,需听奉他的命令,事君侯,如事我一般。”

“孩儿(女儿)牢记父亲教诲!”

李由拉着刘阚的手,用力的摇了摇。

这是在托孤啊!

刘阚忍不住说:“李大哥,何不随我一同北上?”

李由摇摇头,“谁都可北上,唯有我不可北上……阚兄弟,你可知在这大河南岸,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吗?只要我一离开这里,就会有各路兵马追击。赵高如今封锁我老父的死讯,以为我还不知道;但他对我的提防,却从未放松过。我在这里,尚能稳住各方人马,包括章邯。”

“可是……”

“阚兄弟,我也知局势不利,但我走不得。

我要是跟你走了,说不定还会连累与你,连家小也都无法保全。而且,我在这里,也算是制衡大河以南的一大因素。若我走了,河南必乱……我虽痛恨赵高,却不能置三川百姓于不顾。”

刘阚,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李由。

而李由只是拍了拍他的胳膊,手指那骑军道:“这些骑军,全都是我李家私兵组成。君侯北上,正需人手。他们原来大都出自北疆,今送与你,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感激你保我李家香火。”

说完,他从怀中取一封书信出来。

“你北上之时,必然要过太原郡。

到时候可持此书信,找那驻守汾水的秦军主将涉间,把这书信交与他。涉间看罢书信,必不会为难你。”

“李大哥,你还是随我一同走吧。”

李由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刘阚继续纠缠,只是拍拍他的手臂,然后转过身,向儿女看去。

“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能回到咸阳的话,请代我将我老父一家老小尸骨收拢,葬于上蔡东门,由感激不尽。”

上蔡,是李斯的老家。

刘阚用力的点点头,表示一定会答应。

李由又叮咛了儿女好一阵子,这才翻身上马,向刘阚拱手道:“阚兄弟,此去北疆,由预祝你鹏程万里,后会无期了!”

说完,他拨转马头,打马扬鞭而去。

骑军中,飞出百余骑,随着李由远走。

李颍等人,则带着兄妹儿女,跪在大河之畔,向李由远去的背影,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泪如泉涌。

刘阚走到他们身边,将众人一一搀扶起来。

“由郡守欲求仁得仁,你们也莫要太过悲伤了,否则白白辜负了由郡守的这番苦心。

李颍,这骑军就暂由你来率领,随我一同留后压阵;其余人等,立刻赶赴顿丘渡口,连夜渡河!”

“我等愿遵君侯之命!”

李家儿女齐刷刷躬身行礼,纷纷上车上马,朝着顿丘方向行去。

“阿阚兄弟,这里面会不会有诈?”

灌婴来到刘阚身边,压低声音耳语道。

刘阚摇摇头,“李由此时何需耍这样的计谋?他如果真的要对我们不利,只需挥兵而来,我们很难抵挡。

哀大莫过于心死,想必李郡守现在,已经心如死灰了吧……”

从堂堂大秦驸马,眼见着要变成亡国之臣。

朝中小人当道,老父自尽狱中。若非是如此,李由怎可能生出如此的心思呢?

刘阚叹了一口气,跨上赤兔马,“老灌,咱们也回去吧……李由已选择了他的路,我们还要按照我们定下来的路,继续前进!”

灌婴,用力的点了点头!

※※※

四月末,王恪起兵反秦,宣告投降楚王。

同月,刘邦在琅琊郡南城乡诏告天下,拥立楚王之子芈心(又名熊心)为楚王。

他运气倒是真的很不错,沛县丢失之后,带着残兵败将和家小,逃到了薛郡。却不想掠夺薛县时,正遇到了楚王之后。张良正在颍川,组织人马准备作乱,不在刘邦的身边。得了楚王,刘邦这心思可就变得又活泛起来。他这刘姓,原本就是荆楚十八姓的旁支,如果伸出个几杆子,也能算得上是楚国王室。他就开始琢磨着,如果我拥立楚王,以楚王之名号召天下,又会如何?

熊心在薛郡过的很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