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之帝国再起-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印度传道。

通过一个下午的盘问,南华和张角已经基本摸清了南印度各国的宗教状况,原本的南印度一向是婆罗门教的天下,不过自从贵霜人建立王朝以后,便大肆扶植浮屠教,打击婆罗门教,如今两教在南印度争夺激烈,婆罗门教占了下风,毕竟浮屠教有贵霜王朝的支持,只不过南印度各国一向不算贵霜人的直属领地,只要交了税赋就行,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婆罗门教才没有被浮屠教占领整个南印度,如果他们要插手,就要和婆罗门教一同对抗浮屠教。

对张角来说,在西域的时候,就和浮屠教结下了仇怨,而在帝国,浮屠教更是被定为了邪教,所以对他们来说,和婆罗门教一起对付浮屠教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

“这婆罗门教和浮屠教虽然教义有些相差,可还是一般的可恶。”在从那些首陀罗那里了解到婆罗门教的一些教义之后,张角和南华都是相当地不屑,在他们看来这婆罗门教和浮屠教一样都是弱人国的大祸害,都是教人温驯忍耐,甘做奴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丘之貉。

就当张角和南华计算着该怎么在南印度各国传道的问题时,得到旗舰灯语的帝国舰队上,帝国的士兵都已是开始整备武器,提前做起准备来,清点箭矢这些易耗品,同时计算船舰上可用的补给。

至于罗马人船队上的水手,虽然很想下船,去南印度人的城市找些乐子,不过现在他们都归帝国舰队管辖,再加上帝国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倒是让他们忍了下来,等待着孙坚的命令。

对于在南印度建立港口的事情,孙坚并没有瞒着佩伦尼斯,在帝国和罗马发生全面战争以前,罗马人都是值得拉拢的盟友。对于佩伦尼斯来说,刘宏这位神王下达这样的命令倒也不算过分,毕竟在航道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港口城市十分重要,这是帝国在海上霸权的延伸。

佩伦尼斯甚至认为回去以后,可以向奥古斯都建议,和东方帝国建立联合舰队,在波斯湾抢夺港口,把东方帝国拖入罗马和帕提亚人的战争中去。虽然他已经信奉了道教,可是他仍是一个罗马人,而且他觉得刘宏这位神王也许会答应下来,因为这对东方帝国也有利益可言。

一百七十九。刘备,单刀赴会。

干燥的道路上,刘备骑着马,看着就在不远处的南印度城市,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两名当地官吏,然后目光落在了抬着他们的八名贱民身上,南印度人的种姓制度实行得很成功,至少这些人看上去似乎从骨子里被磨去了反抗。

片刻之后,刘备一行人便到了那莫城,看着门口连皮甲都不穿的守城士兵,刘备眼里露出了几分轻蔑,在他眼中这些神情松垮的士兵便是连帝国折冲府里那些刚从地方征募的农人都不如,以小见大,这那莫城内的军队可见一般。

不过对刘备来说,若是摩毗国的军队都是这般就更加好了,不过昨日从那五个扶南人那里,刘备已经得到了足够多有用的消息,摩毗国目前是老王执政,其人昏聩,又无大志,不过三个儿子却个个都是野心勃勃之辈,父亲还没死,便已经在国内拉帮结拜,为着日后的王位谋算,三人里,长子和文官交好,可以说是日后即位呼声最高的,但他的两个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和军队走得近,而另一个则是国内婆罗门教大祭司的弟子,都有问鼎王位的可能。不过第三子被刘备直接排除在可以谋划的人选中,因为婆罗门教看上去似乎力量很强,可实际上却是最弱的,不论什么时候,手握军队的人才是有资格说话的人。

走进城内,刘备稍稍吃惊了下,他早就听说南印度富庶,不过一直都以为是讹传,但现在一看对方这港口城市内的繁华景象,看起来此言倒不虚,可很显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那些温驯不知反抗的首陀罗和贱民的基础之上。

两名官吏并不知道刘备在想些什么,不过他们见这个震旦将军似乎兴致不错,都是松了口气。昨夜晚上在震旦舰队过了一夜的他们,可是没有少受曹操特意关照帝国士兵的耀兵,至少他们心里已经认为震旦舰队上的军队很强大,强大到以摩毗国倾国之力也不是对手。

过了一会儿之后,刘备随着两名官吏到了城主府邸前,南印度各国受贵霜人的影响颇大。所以他们的建筑很是偏向于西域地风格,因此刘备倒也没有太意外。

那莫城的城主只是一个世袭的贵族,靠着刹帝利的身份才有了现在的地位,不过他还不算糊涂,在派出两名手下去见震旦人时,他便派了信使去了王城,没想到大王子倒是极为重视这件事情,竟是连夜亲自赶来打算和震旦人交涉。

当刘备到达城主府邸前时,大王子便已和城主一起出来迎接了。原来信使到达王城以后,倒是引起了王宫内的两派势力地交锋,一直不甘心居于大王子之下的二王子打算借这件事。提高自己的威望,便提议由他带领拱卫王城的一万军队前往那莫城,而大王子自然不愿意将全国近半数的军队交到这个兄弟手上,于是便自愿来那莫城处理这件事。

对大王子来说,如果震旦人对摩毗国没有野心,倒是可以引为外援,和二王子比起来,他并不太懂得军事方面的事情,再加上南印度各国基本上都是承平已久。平时文官便不太看得起那些武夫,而他又是靠文官势力起家,自然难以招揽国内的将领,只能一心交好那些文官和贵族。

“欢迎你来到这里,远方的客人。”大王子看着一身丝绸汉服的刘备,笑着说道,而这时刘备身边地学者已是翻译了起来。

帝国地威力虽然遍及四海。可是文化地辐射也只局限于周边各国。在南亚次大陆。人们虽然知道震旦帝国是东方地主宰者。可是会说汉语地人却凤毛麟角。不像中南半岛。西域和欧亚大草原上。各国地贵族和上层都会一口流利地汉语。

在知道眼前白肤深目地男人便是摩毗国地大王子时。刘备先是愣了愣。接着便马上回了礼。然后飞快地盘算起来。不过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跟着他们进了城主府邸。

对刘备来说。并不难猜出对方地意图。不过是来摸他们地底细。看看是否有利可图。在厅堂中落座之后。刘备很快便按照自己早就准备好地说辞说了起来。

听着学者转述地话语。大王子不停地点着头。很显然震旦人是为了和遥远地西方帝国建立外交关系。所以才派遣了如此庞大规模地舰队。不过他也听得出来。虽然对方说得很隐晦。但是有一个意思却是贯穿始终地。那就是这支震旦舰队很强大。强大到足以横扫整个南印度。

对于学者转述地话。大王子并没有全部相信。在亲眼见证一切之前。他不会相信一支两万多人地舰队可以横扫包括他们摩毗国在内地各国。

“这是我大汉士兵所用之刀。不知贵国可有盔甲能抵挡?”见大王子似乎不太相信帝国舰队可以横扫整个南亚次大陆。刘备解下了腰间地军刀。让身旁地学者交给了大王子。

接过刀,大王子看着似乎充满自信地震旦人,目光里有了几分犹豫,他不确定自己先前的判断是否正确,拔出刀锋,大王子吃了一惊,南印度出产的乌兹钢,便是后世闻名的大马士革钢,虽然其治炼水平不怎么样,可是打出来的刀剑也算是锋利,不过在大王子眼里,手中的震旦军刀却尤有甚之,差不多和他们这些王室贵族的用刀一样,可能还要好一些。

大王子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对于刀剑的鉴赏却还是有几分眼力,看着手里震旦军刀上的花纹,他就知道震旦人同样拥有乌兹钢,不过他不知道地是这种被震旦人称为花纹钢地钢铁可以大量的炼制,虽然品质及不上天生花纹地乌兹钢,可是制作工艺上的领先足以弥补甚至大幅超越他们制作的乌兹钢刀剑。

在大王子的吩咐下,很快城主便让人拿了城中士兵穿得的皮甲过来用来试刀,结果毫无疑问,在帝国军刀的利刃之下,这种皮甲形同无物。

握着手中的震旦军刀,大王子看向了刘备,“这是柄好刀,可是我不相信你们的士兵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刀。”他始终不相信这世上有哪个国家能给士兵装备这种近乎奢侈的刀。

“这是事实,在我们的船上,这样的刀起码有一万把。”刘备看向身旁的学者道,“照直翻印给他听。”他的话虽然有些夸大,可是也相去不远,在帝国花纹钢被称为镔铁,在高炉炼钢得到普及之后,帝国那些掌握治炼花纹钢秘密的顶尖工匠都是将独门的配方和心得贡献了出来,使得帝国军得以配备制式的花纹钢兵器,虽然普通士兵的佩刀没有刘备的强,可是相去并不远。

看着一脸淡然的刘备,大王子不由得不相信他的话,他觉得刘备似乎没有必要来欺骗自己,不过他还是希望能亲眼确认一下,于是他思考了很久才道,“刘将军,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贵军。”虽然兵器并不代表一支军队是否强大与否,可是精良的兵器无疑会让士兵在战斗中占到上风。

虽然大王子对自己国家的军队不是太过了解,但是他知道全国三万的军队里,称得上训练有素的也就拱卫王城的一万军队而已,可这一万人里,也只有三千人不到能够穿戴铁制盔甲,至于其他人不过都是皮甲,至于各地的军队,恐怕连皮甲都不一定穿,如果震旦军队的士兵人手一把乌兹钢制造的宝刀,他实在想不出己方的军队在战场上有什么获胜的可能,在这种锋利的刀锋之下,皮甲就跟布匹没什么两样。

“当然可以,只要王子愿意就行了。”对于大王子的决定,刘备吃了一惊,他倒是没想到这个大王子倒也有几分胆魄,居然敢主动要求去帝国的舰队上见识一下,也不怕他们把他给扣了当人质,或是逼他就范。不过刘备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个大王子不是一般人,他早就计算过一切,确信自己不会受到伤害,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恐怕他心里怕是真地想看一下帝国军的力量才肯最后做出决定。

从谈话到现在,这个大王子都没有正面回答关于在他们那莫城边上购买土地兴建属于帝国的港口的事情,不过刘备并不急,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这个摩毗国的大王子想要确认他们是否有着足够的实力让他答应这个条件。

“那么就请刘将军在城中小住,等我从贵国的舰队上回来后再走如何?”

听着学者翻印的话,刘备才发觉自己还是高看了这个大王子,不过他没有露出不快之色,只是笑着答道,“乐意之至。”说完,便起身和一旁的学者一起跟着厅外进来的士兵一起离开了,对于自己实质上已经成了人质的处境,刘备并不怎么担忧,他相信这个大王子回来以后,就会改变他的主意了。

一百八十。黑色阿修罗

那莫城内,西城的一处民居内,二王子的心腹,曾经是一名苦行者的博桑此时看着桌子上城主府的地图,眉头皱得很紧,他没想到连夜出城的大王子居然身边带了不少浮屠教的高手,摩毗国虽然仍是婆罗门教为主,但是浮屠教势力也极大,而大王子便是浮屠教在摩毗国急速扩张的后台,从而被浮屠教尊为护法者,下了极大的本钱在他身上。

有浮屠教的高手坐镇,博桑不敢肯定自己晚上的刺杀能否成功,所以他宁可取消整个计划,虽然种姓制度里,刹帝利本是武士阶层,可是自从承平日久以后,原本的刹帝利便成了现在的世袭文官和贵族,至于国中的将领到成了这些人眼中的粗鄙武夫,一向以来,文官都紧紧地压着武将,毕竟没有战争,武将不过是一群被圈养的猎狗而已。

“老师,我们应该在看看情况,另外寻找机会下手。”屋子里,博桑一手训练的五名弟子中,智慧最高的波图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老师,不由开口劝道。

“你说得没错,你派人继续盯着城主府,一举一动都给我盯紧了。”博桑看着弟子,点了点头,这一次二王子可是下了血本,说什么都不会让大王子回到王都,他们此行绝不能有半点差错。

即使刘备有着枭雄之姿,曹操有着霸主之能,可是两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策谋之士,虽然两人能够推算出关乎整个大局的计划,可是始终都是在陌生的他国,情报的不足,足以让他们吃上很大的亏,就如同他们现在正想着如何拉拢大王子,却全然没有想到大王子的兄弟已经准备趁着这个机会,派出了手下秘密训练了很久的死士,而此时身在城主府的刘备可以说是身陷险地而不自知。

第二天,当博桑知道大王子居然打算亲自去一趟震旦人的舰队。立刻召集了五名弟子,对他来说这是个极好地机会,原本二王子的意思是趁大王子离开王都,护卫力量减弱时杀了他,可是那样做难免会让人想到二王子身上,可以说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做法。但现在他眼前却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只要等大王子出城以后,在他前往震旦舰队前,杀了大王子,就可以将整件事情嫁祸给震旦人,到时二王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为兄长复仇而掌握军队,到时候国王之位必然属于二王子。

想到这里,博桑就觉得这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就像一个赌徒一样。把这次带来的死士都压在了这一次上,城主府内,人多眼杂。再加上城主地护卫部队和浮屠教派出的高手,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可是到了城外,他就可以集中力量刺杀大王子,便是拼着折损全部的人手,也要杀了大王子。

“老师,这是城外的地形图。”波图展开了地图,地图很简陋,只是简单地标明了通往海岸的道路和附近的地形。不过对他们来说,这份在道路两侧标出分布的树林的地形却已是极好地地图。

“知道大王子什么时候出发吗?”博桑看向了波图,他们能够准备的时间不多,若是大王子今天就出发,恐怕准备的时间不够,未必能够做到一击必杀。

“这个弟子也不清楚,我们在城主府内没有眼线,一切都只能临时打听。”波图面露为难之色,他们属于二王子一系。在各地城主那里,远不及大王子一系,这也是大王子敢亲自动身到那莫城地原因,因为城主便是他那一系的人。

“想办法拖延大王子的行程,至少争取一天的时间。”博桑朝弟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