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回大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大人,有失远迎,请恕罪!”李然刚出来便开始赔罪。赵匡胤在一旁也是对陈尚书寒暄一番。因为赵匡胤明白,此时就是自己开始笼络人心的时候了!

陈尚书拱手道:“二位大人!在下今晚造访,没有提前知会一声,实在是万分抱歉!只因小女对李大人是仰慕已久,而且当日李大人也曾答应小女这门亲事,想来亲事已定,也没什么可烦躁的了。谁知,李大人现在公务繁忙,闲暇之日少之又少,我这小女又从家里犯了相思病,这不,非要我今晚带她来这里见见李大人!真是不好意思啊!”

赵匡胤哈哈的笑了几声,急忙把陈尚书父女二人请进了房间。随后,赵匡胤说道:“这儿女情长之事,哥哥也是过来人!兄弟,你今晚就和陈尚书的千金好好交谈一下。我会代你招呼好陈大人的!”

李然苦笑一下,还欲推辞,却见赵匡胤推了李然一把,使了个眼色。李然无奈,只好带着陈丽向书房走去。

等李然二人进了书房,赵匡胤招呼陈尚书坐下,开口便问道:“陈大人,最近身体可好?”陈尚书笑笑道:“还好,还好!我这把老骨头,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吧!”赵匡胤为陈尚书沏了杯茶,递过去说道:“陈大人,赵某有一事相求,还望陈大人可以答应协助!”

陈尚书喝了口茶,问道:“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赵大人吗?赵大人现在可是如日中天啊!若有事,赵大人大可直说,老夫喜欢痛快之人!”赵匡胤眼睛一闪,大喜道:“好!陈尚书,大家都是痛快之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赵某现在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您也知道,李重进的实力很强大,对我构成了巨大威胁。若能得陈大人相助,相信,赵某的计划必定事半功倍!”

陈尚书吃了一惊,心道,这小子莫非要篡位?!

陈尚书是官场上的老狐狸,在他没确定事情对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他是断然不会答应的。陈尚书的心思自然是被赵匡胤看出来了,赵匡胤心想,你这老狐狸,看来我还非得给你许下点什么好处不可!

赵匡胤刚要说话,李然二人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李然对着陈尚书说道:“若陈大人不嫌弃,小可愿意一个月后与你家千金成亲!”

陈尚书呵呵一笑说道:“好!我有你这个女婿,也算是给我这个老头子长脸,那我就和小女先告辞了!二位大人,早些安歇!”李然和赵匡胤都是点了点头,笑脸相送。

待陈尚书父女走后,赵匡胤也告辞了,李然吃了点夜宵,洗漱完了以后就睡下了。

有句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不,机会来了!

柴荣前段时间的病情并没有彻底痊愈,而且这个年代,根本不可以和我们现在的21世纪相比,柴荣的病情忽然之间加重了,也就不足为奇了。御医和全国各地的名医都被召进宫来,对柴荣进行诊治。可是,柴荣此刻却失去了活着的信心和希望。他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病,否则,不可能看了好多医生,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治好自己?

柴荣躺在床上,挥了挥手说:“众位御医,众位爱卿,朕乏了,你们都跪安吧。”所有人都跪下磕头,然后排成了两列,慢慢的走了出去。

柴荣让侍寝的太监给自己搬来了被褥,还在旁边的桌子上点了一炷香。柴荣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他要休息了。

门外,御林军站成了两排,将柴荣的寝宫全部层层包围,以防有什么不测。外面的气氛很严肃,寝室的柴荣在进入梦乡之后,却是一副浑身大汗淋漓的场景。

柴荣在给郭威当下手的时候,就做过一个梦。梦到了一个神人送给他一把金色的大伞和一卷经书。后来他的好运来了,步步高升。柴荣当上皇帝后,心想,这原来是助自己登上皇位啊!

可是今天这个梦,那个神人又来了!但是这次,神人却把伞和经书给收了回去!柴荣猛的一睁眼,气喘吁吁的坐了起来。柴荣叫道:“来人啊!”

一个太监慌忙从门外跑了进来,跪下答:“奴才在!”柴荣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说道:“茶!”太监赶忙沏了杯茶,端了过来。柴荣喝了口茶,使劲的喘了几口气又躺下休息了。

显德六年六月,周世宗柴荣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了,急忙把几个大臣叫来,宣布听召。

几个大臣站在榻前,盯着柴荣那张灰暗的脸,瞪着鱼白四起的眼睛。柴荣瘦陷的双腮瘪了一下,喉头强劲的滚动几下,气喘吁吁的说:“朕将不久于人世,朕现在宣布,立太子梁王宗训为帝。各位爱卿,汝等要好好辅佐于他!”

说完后,柴荣只把赵匡胤和李然留了下来,其他的大臣都被请了出去。

柴荣挣扎着病躯坐了起来,两只手分别放在了李然和赵匡胤的肩上。柴荣的眼中流出了悲切的神态,缓缓的说道:“你二人是我最喜欢的臣子,朕今天就把宗训交给二位了!一定要辅佐他长大成人,九泉之下,朕也会对两位感恩戴德的!”

两人相视苦笑一下,异口同声的说:“请陛下放心,我等将全力保护君王和江山,一直辅佐君王长大成人!”柴荣很开心的点了点头,又挥了挥手。太监急忙上前将李然和赵匡胤带了出去。

就在李然和赵匡胤刚出门时,柴荣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第十一章  将计就计

…………………………………………………………………………………………………………………………………………

公元959年6月,周世宗柴荣驾崩。同时,七岁的柴宗训继位。一个七岁的孩子是无法管理国家大事的,所以,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大臣来主持军国大事也就很正常了。

据传,柴荣生前曾今强拆寺庙达30336座,而造成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朝廷对佛教的地位没有限制。当初,佛教地位很高,有很多流氓、地痞都争着去当和尚。因为当和尚,不但有吃的有穿的还有房子住,而且到哪儿都受人尊重。所以一时间,社会风气严重败坏,柴荣便下令强拆寺庙。后来又增加一个新规定,每个城市只能有一座寺庙,一座尼姑庵。任何人,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贵族大臣,任何人不准建造寺院剃度僧尼。若想出家,须经过官府审批,且男子必须满十五岁,女子必须满十三岁,方可提出申请。

所以,在柴荣驾崩的一个月里,背后议论柴荣的死因大多是因为得罪了佛祖,而被罚提前去西天受苦了。柴荣虽然死了,不过赵匡胤却找到了对付李重进的方法。

七岁的柴宗训刚刚登上天子之位,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该抱哪条腿才是正确的方向。这时,符太后派人找赵匡胤,说是有要事相商。赵匡胤接到懿旨之时,李然恰巧就在一旁。

李然眼珠子一转,说道:“大哥,你不应该先进宫,你应该先去找一个人。”

“谁?”

“李重进。”

“为什么?”

“大哥附耳过来。”

………………。

赵匡胤会心一笑,拍了拍李然的肩膀,说道:“兄弟,我去了!”

“大哥当心!”

赵匡胤笑了笑,骑了马就去找李重进喝酒了。

李府。

李重进正在品尝刚买回来的上好茶叶,研究茶道,忽然听见家丁来报,说是赵匡胤在门外求见。李重进平时和赵匡胤关系就不好,这个时候,赵匡胤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李重进虽然很怀疑他的目的,但还是开了门。

李重进看了一眼刚进门的赵匡胤,一副很不屑的表情,爱搭不理的问道:“哟!这不是赵大将军吗?您是不是走错门了?”

赵匡胤也不生气,似乎早就料到了李重进的态度,哈哈一笑说:“李大人,近来可好?在下有几句话想告知李大人,不知,李大人可有兴趣?”

李重进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说道:“好吧!那你就说吧!不过你的话,我可不不一定信啊!”赵匡胤收起了笑容,很严肃的说:“李大人,陛下驾崩后,您认为,满朝文武百官之中,谁有能力发动暴动吗?”

李重进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绿了:“你这话是何意?”

这次轮到赵匡胤摆架子了,赵匡胤看了李重进一眼,笑了笑就想走。这时李重进赶忙将赵匡胤请进室内,还拿出刚买来的好茶,亲自给赵匡胤泡上。

赵匡胤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和李重进说着当今的形势。可是一说到兵权的时候,李重进的眼神总是闪过那么一丝担忧的神色,赵匡胤知道效果已经出现了。他就是要李重进以为,现在整个周朝就数他的势力最大,还有很多官员来他的府邸拍马屁,这一举动让上面知道了。

赵匡胤和李重进聊了大约一个时辰以后,便离开了李府。赵匡胤坐上了轿子,从下人手里接过一壶酒,喝了两口,剩余的全都含在嘴里,然后在轿子里到处乱喷。不久之后,赵匡胤满身酒气的出现在了皇宫里。

赵匡胤进了皇宫后,被符太后的太监带着火速跑到了后宫。满身酒气的赵匡胤看到了眉头紧锁的符太后,慌忙跪了下去。

符太后很不高兴,但还是忍住了。王溥和范质两个辅国大臣也在一旁,对着赵匡胤吹胡子瞪眼。

赵匡胤连忙解释说:“启禀太后,微臣本打算火速过来觐见,可是之前,李重进派人请微臣去他府上一叙,微臣以为他在耍花样,但是因为臣好奇心太重,所以还是去了。结果去了以后才发现,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在那里。”

王溥和范质都有点不可思议,公然在官员家中大肆聚首,在周朝没有皇帝的批准时绝对不允许的。不过鉴于赵匡胤现在手里的兵权,符太后也不好说什么,于是便将此事含糊的混过去了。

赵匡胤走后,符太后和王溥范质的脸色全都变了。他们一致认为,这是篡位之前的先兆。为了预防篡权兵变的发生,符太后下令将李重进调离汴梁,贬为扬州节度使。

李重进一肚子气,却又发不出来。如果此时李重进发脾气,世人肯定认为李重进以大欺小,有谋反篡位之心。无奈之下,李重进只有带着家人去扬州任命了。不过,李重进离开汴梁并没有让赵匡胤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李重进一走,威胁皇位最大的势力就是自己了。

符太后与辅国大臣王溥和范质将李重进调走的消息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想。有人说,这么做的目的是因为王溥和范质对李重进公报私仇,以权谋私。对谣言,王溥和范质很是反感,但是人都知道,祸从口出,而且无风不起浪,既然事情已经出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来真名清白,只能要努力地去辟谣了。

这个谣言是谁散布的呢?没错,赵匡胤!那么是谁出的主意呢?没错,李然!

这兄弟俩还真像亲兄弟!李然知道历史的进程,所以他做的决策一向都是很正确的!赵匡胤一心想当皇帝,对李然这个拜把子兄弟自然是十分看重,况且,李然对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往往都是事情成败的关键。

赵匡胤在得知李重进被调走之后,就开始担心。巧了!就在李重进走的第三天,王溥就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上面很简洁的写了几个字:李重进乃唯一可牵制赵匡胤之人,此时调走实乃下策!

王溥急忙叫上范质,把匿名信呈给了符太后。三人一商量,这才恍然大悟!虽说赵匡胤忠心,但哪个篡位的人不是表面忠心,等掌握实权后,才开始造反的?

王溥建议说:“太后!臣以为,我们应当削弱赵匡胤的兵权!现在就要开始!以免夜长梦多!”符太后想了想说:“现在?是不是急了点?若赵匡胤并无造反之心,这可能会惹怒他!要知道,现在禁军可是归他统领!”

范质在一旁一声不吭,王溥沉不住气了:“范大人!你倒是说话啊!”范质摊了摊手,表示自己没有办法。符太后也是叹了口气,无奈的说:“依哀家看,就将赵匡胤改封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吧!一步一步来!”

三人商定后,由符太后宣布懿旨,赵匡胤火速进宫,接旨后,又火速出了皇宫,直奔李府。

李府。李然早就料到赵匡胤的懿旨接的有些蹊跷,所以断定会来找自己。于是,便叫下人预先准备好了一桌酒菜。

“兄弟!”赵匡胤还没进门就扯着大嗓子喊了出来。

“大哥!我就知道你要来,这不,刚做好了酒菜,就等你呢!”李然很高兴的上来迎接。

“哦?兄弟可真是料事如神呢!不知,兄弟怎知我今日会来此呢?”赵匡胤还是不明白李然为什么每次都这么未卜先知。

李然笑道:“大哥!你刚接了懿旨,如果兄弟所料不错,不是好事儿吧?”

赵匡胤瞪大了双眼,小声说道:“不瞒兄弟,太后已经对我起了疑心!我怕是没好日子过咯!”

李然招呼赵匡胤进屋,泡了杯茶,说道:“大哥!小弟都明白!今日小弟备了一桌酒席,就为了与大哥探讨此事!”

赵匡胤笑了笑,心道:兄弟,还好你是自家人!否则,我这条命早晚会交待在你手里!

李然和赵匡胤碰了一碗酒,一饮而尽。李然叨了口菜,说道:“大哥!此时,若你再不站出来,你的权力怎么来的,也就是怎么丢的!”

赵匡胤当然知道,现在自己的力量过于强大,麻烦也会接踵而至。李然看了赵匡胤一眼,又说:“大哥!小弟以为,他们暂时不敢动你!那是因为你手里的兵权!不过别的突破口,我可不敢保证了!”

“别的突破口?兄弟,请你仔细讲来!”赵匡胤一边给李然倒酒,一边说道。

李然喝了一口酒,不快不慢的说:“大哥!依小弟之见,若你是符太后,我是你!你现在会怎么对付我?我有哪些软肋?大哥不妨换位思考一下!”赵匡胤放下筷子,开始换位思考。许久之后,赵匡胤猛的一睁眼:“我的家人?!兄弟!他们是不是要对我的家人下手!”

李然笑道:“不错!不过我估计是借你的家人来麻痹你,然后逐渐削弱!”

赵匡胤顿时没了食欲,看着李然问道:“那该如何是好?”李然哈哈一笑:“大哥!亏你是个汉子!你好好想想,你手里有兵权,他们就算挟持了家人又能如何?那样只会触怒你!况且,鱼死网破的场面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他们还想稳坐江山!我看,你不如将计就计!”

赵匡胤恍然大悟,低头拿起酒碗,一饮而尽,大喜道:“愿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