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鉴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眼鉴宝-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国所在就是现在的山东,前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活先生曾在他编著的《古钱新典》中提到过,山东各地出土的各类齐刀数量为495o枚。

但六字刀却只有16枚,这就使得六字刀币弥足珍贵起来,在市场上的、价格、一枚至少要六万元RmB以上,就算是这样,还是有许多喜爱古钱币的藏家是一币难求。

这枚六字刀币虽然有些残破,但大体上的品相还是完好的,并且老先生还现了四枚品相相对完好的五字刀币,五字刀虽然存世量多一些。

但是一枚也能卖到上万的价格,老先生当下是兴奋难忍,激动之下就嚷嚷了开了,这一嚷嚷不要紧,顿时让整个古玩市场轰动起来了。

要知道,摆散摊的这些人,他们所卖的东西,说的好听点叫做现代工艺品,说的不好听就是些赝品瞎货,专门蒙弄那些看了几本书就来淘宝的人的。

一般金额比较大的交易,大多都是在那些店铺里面进行的,交易物品和成交金额也都是保密的,是以地摊上出现了六字刀这个消息,没过几分钟,就像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市场。

这位老先生喊出口以后也知道失言了,心中自然是后悔不迭,这一嗓子使得自己少了个捡漏的机会,不过老先生确实找寻六字刀币已久,是诚心想买。

而小伙子这时听到旁边看热闹的人议论之后,也大概知道了自己这些钱币的价值。

由于那枚六字刀品相不是很好,价格要稍微低一些,两人商讨一番之后,最后老先生以九万元的价格将这一枚六字刀和四枚五字刀币买下了。

并且当时就带着这个农村小伙子去银行取出钱来交易了。

按说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老先生一句话使得自己没能捡成漏,白白多花了几万块钱,而大多数看热闹的人,也只能在心里暗叹那农村小伙子运气好,平白了笔横财。

只是在这个市场里面,想财并且居心叵测的人也不少,在现那些钱币的价值之后,几双贪婪的目光就盯紧了这二人,其后更是以看热闹的名义跟随到了银行。

老先生在交易完就打了个的士走了,让那几个人无从追起,而刚刚获得一笔巨款的农村小伙,却是处世经验不足,当时在银行就没想到要把钱开个账户再存起来。

而是兴奋的随身携带着那笔钱离开了银行,这也就给了那几个人可乘之机,跟随那农村小伙走到一处人少的地方下了黑手,将九万元抢劫一空。

幸亏农村小伙命大,在头部被重击晕迷之后,被路过的好心人送到了医院,经过开颅手术后清醒了过来,他也指认出了那几个平时就游荡在古玩市场对他下黑手的人。

虽然追回了欠款,只是经此一事,九万元里有三万多被那伙歹徒挥霍掉了,还有四万多变成了医药费。

那些歹徒都是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身无分文之人,自然没有钱去承担给小伙子看病的民事责任,虽然最后都被法律重判严惩了。

但是农村小伙实实在在的损失却没有人能帮他弥补了,这也算是乐极生悲了吧。

自从生了这件事情以后,古玩市场就加强了管理,增设了保安,一些整天游手好闲声名不佳的人,都被清理了出去,而市场内的商家对一些交易金额比较大的生意,更是谨慎了许多。

就是因为这里生过那样的事情,王浩明才会有上面那一问,这年头,为了钱铤而走险的人多了,不得不防啊。

“大哥,我的摊位就在这旁边,您刚才走过了,没注意。”

喂马太监一脸谄笑,躬着身子,手指着王浩明刚才来路上的一个摊位。

王浩明松了口气,听到面前这人说摊位就在自己刚才走过的街面上,反正自己都要回去,看看也无妨。

“牛哥,把咱们的那幅郑板桥的字拿出来,给这位大哥掌掌眼……”

王浩明的眼睛余光看到,那个瘦弱青年在喊话的时候,眼睛好似进了沙子一般的眨个不停,不由得在心中苦笑了起来。

今个儿真是涨见识了,平时倒是听说过医托,酒托,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个唱双簧的古玩托。

牛哥的摊位和旁边的那些地摊都一样,一张两米见方的红布在地上一铺,上面摆着一些钱币青铜器之类的物件。

从外表上看,一个个都是锈迹斑斑,像是有些年头的摸样,不过对于这些东西,刚才也没停留,直接就把这摊位给忽略了。

“猴子,我不是早就给你说过了嘛,那幅画有人订下了,没看到我都不摆出来了,你怎么又带人看货了。”

摊主牛哥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嘴上是对着那瘦弱青年说话,但是王浩明注意到,牛哥的眼睛似乎正瞄向自己。

在古玩店和老板聊天的时候,老板曾经提起过,在没解放那会,江湖中专门有人倒腾真假古董,经营古玩字画,后来一些摸金盗墓的人也加入了进去,更是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并且还追宗溯源,认了贼祖宗时迁为祖师爷,其行径倒是和面前这两人有些相符。

“有人要了就算了,我也买不起郑板桥的真迹,得了,那我走了啊。”

在这市场之中,自己老板也是能称得上字号的,所以王浩明虽然不怕事,但是也懒的去招惹这些地头蛇,当下返身就要离去。

“别,别介,大哥,这好东西可是难得一见的,看看再走也不迟啊,牛哥,没见过你这样往外赶客人的啊。”

瘦弱青年连忙拉住王浩明,一边不住的向那个牛哥打着眼色,这要是再拿劲的话,人可就真走了。

“看看是没事,可是这位兄弟看中的话,我不好办啊,都答应了别人了,得,先看看再说……”牛哥看到王浩明要走,脸上也露出一丝慌乱的神色,语气马上软了下来。

其实王浩明也是高看了这两位,眼前这两位充其量也就是唱个双簧,糊弄着不懂行或者刚入行的新手,赚点小钱。

他们的专业水平比起老板所说的那些老江湖们,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最起码两人之间玩弄的那些个小把戏,就连王浩明都能一眼看穿。

王浩明闻言停住了脚步,反正看看也无妨,也不怕这两人强买强卖。

他心中也存有一丝侥幸,从农村老大娘手里都能收到《功甫贴》伪帖手稿,说不定这人手上还真有什么好货色,如果是真的话,就算自己买不起,吸收了其中的灵气,那也是稳占便宜不会吃亏的买卖。

牛哥看到这个小伙子回转身来,也是心中暗喜,刚才他和猴子观察了半天,见他在每个出售旧书画的摊子边都是驻足不前,可又只是看,没有出手购买。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对字画应该是懂点行情,但是看他的年龄估计也是入行的时间不长,属于一瓶子醋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那种,用自己手中的高仿作品最是好糊弄的那一类人群。

牛哥站起身来,王浩明才看见,原来他做的不是板凳,而是个藤条编织的箱子。

打开箱子以后,牛哥小心翼翼的用双手捧出一个用黄布包裹着的卷轴,揭开包裹卷轴的黄布,单看外表,卷轴两头的木制轴杆都磨损的有些破旧了,打眼看去,倒是像个老物件。

第二十三章 蝈蝈葫芦(一)…… 求收藏 、求推荐!

字迹大小不一,歪斜不整,在诗的下方题有郑燮二字,并且印有数个印章。

王浩明低下头,借着额前缕遮掩住别人的视线的时候,凝神向那副所谓郑板桥的字画看去,一片黄色光芒闪过,灵力已然在画中绕了一圈,待得灵力返回到眼中,却是没有丝毫异象。

不用问了,王浩明在心里已经给这幅字画判了死刑。

自从可以由对联和那手稿中吸取灵力以来,王浩明在许多书籍上做过实验,却没有一个蕴含灵气的。

琢磨了许久并且结合吸收灵力的经过之后,王浩明下了个结论,能含有灵气的物件,一定是年代久远的东西。从时间上来说,最少也应该是解放以前的。

“二位,这东西我有点看不准,您还是先收起来吧。”王浩明抬起头来,对着面前那两位带着一脸期盼神色的牛哥和猴子说道。

古玩这行里面没有真假之说,只有新旧,并且要做人留一线,就算东西是新的,一般人也只会说看不准,说不好,而不会直接指出来的,而卖家自然心领神会,也不会纠缠不清。

王浩明此话一出,牛哥和猴子面面相觑,没想到居然连价钱都不问,就说出句行话来,这倒是自己二人走眼了。

他们哪里知道,要是王浩明没有那双眼睛,哪里能分辨的出真假,你就是给他个现代印刷品,说不定他看着印的逼真,都会以为是真的呢。

猴子和牛哥碰到王浩明算是他们晦气,这幅郑板桥的高仿字画做旧的手法,算得上是比较高明的,字画的纸质的确是清朝的,字体画工也都是高手所为。

与郑板桥的原作相比,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并且立轴的“轴杆”也经过了做旧的处理,一般懂点字画而又不是对郑板桥极有研究的人,绝对会认为这幅字画是郑板桥手迹。

奈何他们遇到的王浩明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一番苦心却是打了水漂。

牛哥倒也光棍,听到王浩明的话后,也没多少什么,麻利的把字画收好放回箱子里,这可是他们吃饭的家什,反正现在社会上想占便宜的人多了去了,没蒙住王浩明,自然还是会有其他人上当的。

王浩明也是兴趣索然,他逛了一上午,一件有价值的东西都没遇到,看来即使有这双眼睛在,传说捡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嘬嘬嘬嘬……急急急急……”

王浩明正想离开,耳中忽然传来一阵很熟悉悦耳的鸣叫声。

在王浩明只有5、6岁大,还住在家中老宅的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斗蛐蛐,那会经常三五个小伙伴,半夜打着手电筒,去残砖坯瓦中抓蛐蛐,而后就开始比赛看谁抓的蛐蛐厉害。

那个年代的城市化还没有像现在这般,到处都是楼房,每到夜晚的时候,到处都响着虫鸣鸟叫,随便翻开一块石头,下面可能都藏在一只蛐蛐之类的虫子。

除了斗蛐蛐之外,在王浩明认识李志后,两人又喜欢上了养蝈蝈,为了抓到只好蝈蝈,两人没少往市郊的菜地跑,也没少因为把蝈蝈带到课堂上玩耍,而挨李志老爸的板子。

不过那时候养着一只通体碧绿,叫声响亮的蝈蝈,在同学之中无疑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是以王浩明在听到刚才那一阵急促的鸣叫声之后,立刻就分辨出这是只蝈蝈的叫声,此刻耳中听到的蝈蝈声却是鸣声响亮,强劲有力。

循着声音望去,王浩明现,蝈蝈的叫声却是从那个牛哥的怀里传出来的,不由奇怪的问道:“你这只叫声怎么这么洪亮?”

牛哥自得的把手伸到怀里,再掏出来时,手心紧紧攥着一个通体红色中透着紫亮色彩的蝈蝈葫芦。

听着眼前的蝈蝈叫声,王浩明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光一般,不由对牛哥说道:“能把这个给我看看吗?”

“拿去,不过时间别太长,温度低了对蝈蝈不好。”牛哥倒也爽气,把手中的蝈蝈葫芦递给了王浩明。

那葫芦刚一入手,王浩明就感觉到手心有股暖意,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蝈蝈葫芦大概通口高1o来厘米左右,中间的肚很大,估摸着也有七八厘米。

镂空的蒙芯像是玉石雕刻的,非常精美,外表皮色红润中透着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王浩明这段时间恶补了不少古玩知识,知道这是浆体厚实的表现。

葫芦里的蝈蝈似乎感觉到温度的下降,也停止了鸣叫声,王浩明在打量这个蝈蝈葫芦的时候,习惯性的将眼中灵力释放了出去。

“咦?”

就在灵力刚刚接触到蝈蝈葫芦的时候,一种熟悉的感觉浮现在王浩明的眼中,灵力,没错,一丝微弱的气息融入到了王浩明的灵力之中。

虽然那股气息若有若无,灵力增加的幅度也很小,但是王浩明还是清晰的感应到了,这个蝈蝈葫芦里面显然是蕴含着灵力的。

“牛哥是吧,这东西我喜欢,你卖不卖啊?小时候经常玩这个,现在看到了挺亲切的,你要是愿意卖,就出个价吧。”

王浩明先是把蝈蝈葫芦还给牛哥,然后面不改色装作一副很随意的样子,开口问道。

他知道能在这市场里面厮混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你稍微露出一点对这物件感兴趣的样子,他们马上就会将手中的东西夸的天上少有、地下无的。

虽然这个蝈蝈葫芦里面蕴含的灵力远不如那副手稿,但这也是王浩明遇到的第三个有灵力的物件,如果价钱不是很贵的话,王浩明还是很想将它买下来的。

“我这个是自己把玩的,不是卖的。”

牛哥听到王浩明的话后,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他这次倒不是在拿劲。

只是因为这个蝈蝈他也养了快有小半年的时间了,每天都是揣在身上,还要精心喂养一些杂虫,算是养出感情来了,听到王浩明的话后,心中实在是有些舍不得。

王浩明不死心,鼓动道:“牛哥,我确实挺喜欢这个的,您看能不能割爱啊,价钱由您说,合适我就买下了,您算是开门大吉,我也淘到个自己喜欢的玩意,大家都高兴不是。”

“牛哥,等立秋了你再养一个好了,这位兄弟喜欢,让给他吧。”

一旁的猴子也跟着说项,在他看来,一个蝈蝈也不过就是十块八块钱的东西,既然这人要买,那卖了不就是了。

牛哥脸上变了变,想来也是心动了。

这只蝈蝈是他半年前花了2o块钱买来的,至于那个蝈蝈葫芦,是前年在天津大伯家住的时候,从地摊上淘来的,也不过就花了十来块钱。

想到此处,牛哥面色一整,对王浩明说道:“我这只蝈蝈可是极品啊,你刚才也听到叫声了,那叫一响亮,不是我吹,在这整个市场里面玩蝈蝈的,没那个人能和我比,看你确实喜欢,我就开个价,你要是觉得合适,我就卖了。”

“你说吧。”王浩明回道。

“一千块钱,不二价,我连蝈蝈葫芦一起卖给你了,我这葫芦可是好东西,前面‘集雅轩’那店里的老头子昨天出到800块钱我都没卖的。”

牛哥咬了咬牙说道,他这话倒也是半真半假,‘集雅轩’那家古玩店的老板昨天确实给他这葫芦出过价,不过只是100元钱。

现在到了牛哥嘴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