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荣尚国希望干净利落的转让股份,没想到刚在评估价格上面,就给卡住了。
    他又不敢让大华的会计师帮忙,只能一个劲的催促本厂的会计。半个月下来,整个工会活动中心里面,都是魔症的状态。
    “你好,请问船厂的办公楼在哪边?”
    怪声怪气的中文,引起了荣尚国的兴趣。荣尚国顺着声音望过去,是两个身着正装的男人,一个大约30岁,一个大约40岁。
    被问路的工人大概也有些奇怪,笑嘻嘻的指了方向,竟要帮忙领路。
    两人亦不客气,就跟着他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还听见他们小声讨论。
    荣尚国离的远,有些听不清楚,于是快步追了上去,这才发现,他们两人说悄悄话,竟然用的是日语。
    “日本人?到办公楼做什么?”荣尚国没有继续往工会活动中心去,而是腿一扭,先抄近路去了办公楼。
    外国友人,万一真的有什么事,总不好不接待。
    没多久,两名日本人就到了办公楼,遇到了早有准备的罗秘书。
    荣尚国远远的看着他们交流,随时准备出面。
    没多久,罗秘书转身回来,脸上带着苦笑。
    “怎么了?”荣尚国讶然。
    “他们在问大华用6个月完成船只的事。”
    “怎么问到我们了?”
    “大使馆那边没有弄清楚,听说是船厂,就把他们介绍到了中船集团。他们又因为与我们有过业务关系,所以找了上来。”罗秘书很无语的道:“南部联合造船厂,我们给他们提供过一些管道和轮轴。”
    “听起来不像是一家大船厂?”荣尚国对国外的大型船厂都有印象,日本的船厂更不用说,他们可是离中国最近的船业BOSS,不管是东南亚的订单也好,东北亚的订单也好,免不了要和日本船企竞争。
    “就是一家小船厂,我问了,大约800多人的样子,以前给三井之类的大船厂做零配件。看他们的样子,是想做一个巨型总段工厂,话里话外,都是在问我们巨型总段制造的成本,需要的时间,用那些设备什么的……这我哪知道啊。”罗秘书说着说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荣尚国“哼”了一声,说不出的嫉妒,脸上不露,道:“他们想做总段工厂,你就介绍给大华好了。”
    世界最先进的船运大国的企业,想给大华实业做配套厂。这样的故事,大约只存在于荣尚国的梦境中。
    荣尚国没有想到,梦境竟然有实现的可能。唯一的问题在于,主角是苏城。
    知道了对方的来意,荣尚国也就没有了见面的兴致,等两个日本人被打发了出去,说道:“让小刘准备一下车,我去趟集团。”
    “去总部?”
    “嗯,我不回活动中心了,你给小王说一声,账目要加紧算。我问问其他几个厂,怎么处理三产公司,咱们有麻烦,他们也利落不了。”荣尚国也知道闭门造车不行。他始终没有联络其他船厂,是不想落在下风,把自己的急切暴露给“竞争对手”。
    日本人的来临,给他提了一个醒,“竞争对手”不会永远都是中国企业的。他想借着去集团的机会,和其他船厂联系一下,这种做法,总是要比直接去找,来的委婉一些。
    然而,荣尚国刚刚抵达中船总部,首先看到的却是苏城在与几个外国人谈笑风生。
    所谓的外国人,既有日本人,也有韩国人,再仔细看的话,还能分辨出马来人。
    日本的船业集团,势力覆盖了整个东南亚。这样做的结果的是大家的交流增加了。
    为了获得日本的订单,或者为了以更便宜的价格下订单给日本企业,许多东南亚船期都有在日本搜集信息的要求。大部分是公开消息,少部分是通过日本的调查公司,购买的消息。
    由于伊藤船业的首席,前田工程师的疏忽,伊藤商事并没有就他们的调查报告签订专属协议。
    调查公司随手转卖的信息,不光落在了日本人的手里,还落在了许多东南亚企业的手里。
    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的结合,所产生的生产率提高,特别是超过30%的利润,馋的各家船企全都坐不住了。
    他们可不会像是中国的国企那样,一门心思的光想着自己的好处,舍不得丁点的付出。
    对于利润率常年难以突破10%的企业来说,30%的利润简直是天籁之音,没有人会捂住耳朵的。
    大的船厂希望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小的船企对巨型总段工厂,以及平地造船法本身,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苏城向来注重培育供应商,留给制造总段的工厂的利润也相当丰厚,超过了10%的标准——这可是制造整船才能达到的船企标准,许多小型公司,年复一年的收获着5%的利润也无怨无悔。
    增加一倍的利润,根本是大家难以拒绝的。
    荣尚国在旁听了一阵就明白了。苏城竟然是被孙道孚给叫过来的。因为来访的外国企业太多,以至于中船领导不厌其烦……想到孙道孚不厌其烦的样子,荣尚国有点想笑的冲动,转瞬又收了回去,他突然发觉一个问题。
    孙道孚都不厌其烦了,自己竟然不知道这个情况?
    刹那间,荣尚国就有种脱离权力中心的落寞。
    “荣总来了。”苏城不知什么时候,看到了荣尚国,于是隔着老远,打了一声招呼,露出轻轻的微笑。
    不知怎的,荣尚国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气短
    “苏董。”到了苏城跟前,荣尚国竟有种气短的感觉。
    他很久没有类似的情绪了。和胜利油田一样,江南造船厂也是一个完美的独立王国,而且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着同行们难以企及的资源,除了住房比不上外地人,无论是肉蛋蔬米,还是照相机手表等硬件,全都是国人项目的对象。
    除了中船老大,就算是集团副总也没有荣尚国这个分公司总经理来的舒服。在行业领先的状态下,荣尚国度过了许多不用求人,光等人求的美好生活。
    如今,再要张口求人,荣尚国嘴唇动了动,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苏城似乎猜的到他的想法,也没有让他难堪低头的意思,主动握住荣尚国的手,笑道:“正好,我还想找荣总你呢,关于船厂的评估和三产公司,我有个想法,先让三产公司的股权所有人做选择,然后,咱们再进行一次选择。比方说一家公司愿意继续留在中船集团内,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留,如果让它留下,那就要求对方配合评估,不让它留下,那就清退了事。反过来,如果三产公司想走,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走,走的话是什么价格,留又是什么价格……”
    苏城的话,荣尚国听的很仔细。
    其实,这段话除了增加了一项可有可无的选择之外,与苏城以前的提议并没有多少区别,是留是走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仍然要中船来决定。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眼看着外商都涌来了解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荣尚国的优越心理早已丧失殆尽,眼见苏城给了一个台阶,连忙接上道:“这个主意好,我回去以后,就向各三产公司传达。”
    “荣总的姿态不妨强硬一些,如若可以的话,大华实业预计月底就开始确定技术扩散的范围了。”月底是最后一艘合同船下水的日子,大华船业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也会达到年内的高峰,以这个节点做技术扩散,既不会影响到大华实业自身的利益,也能趁着时间差,竞标到第二批的船舶订单。
    等到这批船舶订单完成以后,大华船业会逐步减少普通货轮的接单量。这样做,虽然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几千万元的利润减少,但会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华实业的产业效率,就五年以上的周期来看,明显是提升技术水平更为重要。
    苏城可是知道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一旦这些中国船厂掌握了巨型总段造船法;几万吨的船只就会像是玩具似的,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普通船舶,全世界每年的需求量不过三四千万吨,在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企业的夹击下,中国能得到四分之一已是侥幸。因此,一旦国内的生产能力突破了1000万吨,价格战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特点。国外的百年老店限于股东、银行之间的关系,往往注重品牌建设,以及利润的获取。在生产能量超标的情况下,他们经常是控制产能,保证利润的。
    中国制造则不同,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在计划经济结束以后,既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也没有强力的限制手段,一旦产能超标,中国企业的通常做法就是做更多的产品,然后用大规模生产的优势,侵蚀其他公司的领地,以数量促利润。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的做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也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了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苏城无意在国内拼的血流成河,宁愿将这些大规模生产交给专业的制造企业。早在决定技术扩散的时候,他就做好了退出低利润领域的准备。
    趁着其他国内船厂学习技术的时间,大华大约还能赚上一轮,此后,就要继续向着LNG船前进了。
    同样的话,落在荣尚国的耳中又不同了。
    大华实业预计月底确定技术扩散的范围,那江南造船厂准备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了。
    他苦笑两声,道:“真要强硬起来,那就强硬些吧。”
    话说完,荣尚国也有些轻松。几十年名声的负担,似乎也卸了下来。
    苏城微微点头,挽着荣尚国的胳膊,回到人群中,继续谈笑风生。
    其实,清退三产公司对企业领导者来说,是很有利可图的事。不管是哪一级的企业,三产公司都是良莠不齐,好的三产公司年赚千万,不好的三产公司要倒贴承包费。这样一来,有心搂钱的领导就有了操作空间。中止赚钱的三产公司的承包合同,延续亏欠的三产公司的合同,对方若是不想这样,那就得有所表示。
    荣尚国的纠结,正说明他还没有滑落悬崖。
    如果换做另一个人掌控江南造船厂,苏城对于购买它20%的股份,还会有一些疑问。
    身边,苏城和旁边的人聊的更欢了。
    巨型总段造船法,是真正的工业化造船法,需要的总段工厂是越多越好。对于巨型总段造船法,苏城暂时不想扩散到国外去,但巨型总段工厂并不影响。
    在大华实验室密如蛛网的专利壁垒下,巨型总段造船法最关键的焊接技术基本掌握在大华实业手里。外包得到的激光测距,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也以上千万美元的价格,从外国厂商手中购得了15年左右的技术独享。就一种工业技术来说,15年的时间已绰绰有余,15年后仍不能开发出新技术的厂商,早就该被淘汰了。
    此时,来中船集团找苏城的,多半是门路不通的中小型船企。他们自知实力薄弱,也没有追求全套技术的意思。确定苏城只可能转让巨型总段工厂的技术以后,就顺着这个问题谈了下去。
    至多两个小时的时间,苏城就商定了7家工厂做总段工厂,加上以前向大华实业提供总段的厂商,大华船业的总段供应商已超过了10家。
    这个数字,不光令边上的荣尚国吃惊不小,中船集团内,原本笑盈盈的看着外国友人的先生们,也吓了一跳。
    至晚间,几家船厂的人,再次聚集到了本埠。
    看几个人风尘仆仆的模样,明显是匆匆赶来的。可不是每个船厂都像江南造船厂那样设在本埠。一些地方远的,就得坐飞机赶过来,还有坐火车过来的,精神更是萎靡。
    93年的国内航空业正在大发展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尚不成熟。许多线路都是隔日或者一周才有一班飞机的。火车线路倒是遍布全国,但拥挤程度也是冠绝国内交通业,紧赶慢赶的过来,总不会有多轻松。
    五郎出面招待对方,私下里颇为快意的道:“让他们不早点做决定!”
    表面上,他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谈到股份购买的时候,却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几个船厂顿时急了。在他们看来,苏城完全是要反悔的节奏。就是原来不愿意出售股份的荣尚国,也回到船厂,一门心思的要清掉三产公司。
    对于任何一个国企而言,清理三产公司都是项巨大而困难的工作。有的人有的企业,也许要在这份工作中耗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光……不过,通过此事也能看出各个船厂内盘根错节的势力,以及船厂领导层的能力。
    对苏城来说,一家有能力清退三产公司的国企,至少是一家有执行力的企业,职工内部的利益纠葛也不至于太深。
    6月末,最后一艘合约船交付使用,并且得到了使用方的好评。
    前来大华实业的外国企业数量,也不再局限于亚洲一地。欧洲和美国的使用者,在严格的检查之后,自然而然的将200天一艘船的故事宣传了出去。
    大华得到的报价邀请也越来越多。
    中船众再也坐不住了。
    假如是私企,他们对大华实业的避而不谈估计没有任何办法,但中船毕竟的是正部级的企业,曾经的六机部的力量总是比区区大华实业要强的。
    没多长的时间,丁志鹏就苦笑着打来了电话,问:“苏城,你在哪里呢?中船的老孙,找到我这里来了。”
    苏城暗地里笑了两声,直接道:“我就猜他们能找到谁来做说客,没想到是丁主任您……”
    “副主任,副部级。孙总经理是正部级,我得听他。”丁志鹏面对孙道孚,笑呵呵的开了个玩笑。
    这次轮到孙道孚无奈了。他的正部级,在权力上面,和丁志鹏是没法比的。
    本来,孙道孚是不想管下面船厂和苏城的事的。他还有一届任满,对于股权和国有资产等敏感问题,真心不愿插手。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来访的外国船厂实在太多了,这不光让孙道孚意识到了大华船业掌握的技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大华船业的上升速度。
    如果让大华实业顺风顺水的成长下去,作为中国造船业的龙头企业和管理者,中船又如何自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