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英豪打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齐鲁英豪打鬼子-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玉良看着地图大吃一惊,离这里足足有三百多里以外的一个地方呀,又在鬼子和伪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万一有点散失,部队就被包围了呀。看着这位大胆的特战队长,刘玉良不由得钦佩了起来。心里想到:这次我要跟着出去,学学这位武队长的本事。刘玉良仅仅见识过余洋飞刀的本领,还没有来得及见识武景秋的枪法呢。
    王仲保指着地图说道:“武景秋准备带领小部队,潜伏在小山村附近的山上,借着夜色偷袭鬼子的粮仓,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把粮食运回来呀?”
    武景秋说道:“打下这个粮仓我倒是有把握,这个粮仓里可能有几百万斤鬼子的军粮,但是怎么多的军粮我们怎么才能运回来呀?”
    李长中看着地图说道:“团长,从运河走水路行不行呀?你看,从巨野我们把粮食抢过来后,将它运到运河边,从水路直接就到东平湖了。”
    王仲保说道:“不可能呀,你看这里,嘉祥。从巨野到运河必须经过嘉祥,才能到运河,从运河到东平湖还要走这里,汶上。都是鬼子的地区呀,我们成功的把握不大。”
    孔德卫走了过来,看到几个人围在地图旁说道:“干什么呢,那么热闹。”
    王仲保看着一脸风尘的孔德卫,说道:“老孔,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作难呢,武景秋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呀!”
    孔德卫笑着说道:“有什么难题能把我们的大团长难住了呀,说说,什么难题呀?”
    李长中笑着对孔德卫说道:“政委,这里有个宝贝,武队长准备把它拿过来,有上百万斤粮食,问问我们能不能吃的下。”
    孔德卫说道:“吃不下我不会慢慢吃吗?一天吃不了我不会分成几天吃呀?”
    王仲保猛地一拍脑门,说道:“我晕死了,哈哈。还是政委高明呀,不然怎么能当政委呀!”
    孔德卫一头雾水地看着王仲保,说道:“你没有吃错药吧,没有发烧吧,我高明什么呀?”说着就去摸王仲保的脑门。
    其余的几个人也一脸迷茫地看着兴奋的团长,不知道团长怎么如此兴奋了。看着团长刚才紧缩的眉头舒展开了,话语里也充满了幽默,几个人想到是不是团长有办法了?
    王仲保将他们几个叫到地图旁,指着地图的一个村子说道:“你们看,这里。王坝口村,离巨野县城几十里,离这个小山村只有二十多里路,我们先将部队隐蔽在王坝口附近,等武景秋他们偷袭粮仓成功后,我们将粮食暂时存放在这一带,然后在分批分批运回来,你说我们政委不聪明吗?一口一口地把粮食不就吃掉了吗?”
    王仲保的两个问句把大家都问笑了,孔德卫看着地图说道:“这是个大的行动,我们准备派几个营去呀?”
    李长中说道:“团长,王坝口一带我熟悉,我们曾经在王坝口一带组织了六村联防,就是离我们这里太远了,大部队行动可能有问题。”
    王仲保说道:“看来,你还是没有领会政委的意思呀,一口一口地吃吗;当然也要一步一步地走了。”接着问道:“长中,王新科现在在哪个部队呀?”
    李长中说道:“在四营十七连当连长。”王仲保点点头,说道:“让通讯员先把四营长常乐,十七连连长王新科找来吧。”
    几个人看着王仲保胸有成竹地指挥着,李长中问道:“团长,你打算怎么打呀?”
    王仲保说道:“武景秋带领着特战队另加两个连,负责歼灭看护仓库的鬼子,让王新科带领一个连首先秘密进驻王坝口村,组织乡亲们准备车辆,暂时先把粮食存起来,然后再一点一点运回来。”
    李长中听了王仲保的话,说道:“不错,我们就用这种蚂蚁搬家的方法,将鬼子的军粮运回根据地。”
    武景秋高兴地说道:“好。我马上回去布置。”说完,就要回去。王仲保拦住他说道:“这次不同于上次,这次行动是一个完整的方案,各个环节要紧密配合,不能出差错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呀。”
    武景秋连忙坐下来,常乐、王新科到了,余洋、吴而成等几个人都来了,王仲保一看,说道:“都来齐了呀?那就准备方案吧!”
    几个人商议着,各个营的营长纷纷要求参战,急得刘玉良在一边团团转,没有想到八路军作战是这样争任务的。
    见几个营长争吵不休,王仲保说道:“好了,好了,别吵了,让参谋长分配具体的作战任务。”
    李长中站起来,说道:“十七连连长王新科。”
    王新科连忙站了起来,回答着:“到。”
    李长中命令道:“命令你连沿梁山向巨野秘密前进,尽量不与鬼子发生战斗,到达王坝口待命!”
    王新科激动地回答道:“是,尽量不与鬼子发生战斗,秘密进驻王坝口。”
    ………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化装前进 进驻王村
     更新时间:2009…11…29 13:43:59 本章字数:4837
    李长中安排好王新科返回王坝口后,与武景秋一起回到了特战队。特战队的老战士们见李长中来了,知道部队可能有大的行动,连忙准备了起来。
    留在特战队里的教导员宋大松见参谋长来到了,诉苦地说道:“参谋长,这次任务不会再让我留下来了吧。我不能总在后方看家护院呀。”
    工兵连长钱明光、教导员郑雄鹰也来了,钱明光进来对着武景秋说道:“队长,我们工兵连不光会架桥铺路吧,这次行动说什么也要把我们带出去。”
    武景秋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郑雄鹰对李长中说道:“参谋长,上次作战侦察连、阻击排全部都参加了战斗,特战队只有我们工兵连没有参加。你给评评理,是不是队长对我们不公平呀。”
    武景秋看见教导员、工兵连有了意见,连忙说道:“上次是敌后作战,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考虑,这次我们特战队全体出动,请大家做好准备。”
    钱明光和郑雄鹰一听有任务,意见早就没有了,笑哈哈地出去准备去了。宋大松连忙问道:“参谋长,有什么重要任务呀?我的任务是什么?”
    李长中说道:“我们这次是要出趟远门了,团长和我都参加行动,同志们要白天休息,准备晚上行动。”
    武景秋对身边的通讯员说道:“小刘,通知各连排,马上休息,晚上八点行动。”
    忙碌了一阵儿后,天将黑了下来。刘玉良带着两个连的战士化装成伪军,开着十几辆汽车过来了,铁甲车也开了过来。轰隆隆地马达声打破了黑夜的安静,战士们望着这些铁家伙又好奇又兴奋。李长中带着侦察连的一个排和阻击排化装成鬼子,武景秋和另一个侦察排和工兵连化装成伪军,伴随着轰隆隆地马达声出发了。
    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融合在一起,什么都看不见。辽阔的鲁西平原上,没有一丝星光,天阴的可怕。大地似乎已经入睡了,然而西北方向的雷声隆隆的雷声滚动着,好像被那密密层层的浓云紧紧地包着,声音沉闷而又迟钝。雷声夹扎着轰隆隆的马达声,又传向了远处,分不清那是马达声、那是雷声。
    闪电,在西北方向出现了,夜空里出现了短暂的蓝光,将原野照亮一片,转眼之间,蓝光消失了,大地又重新黑了下来。
    刘玉良命令汽车兵不能打开汽车的灯光,一行队伍在黑夜之中向南过去,马达声、雷声响成了一片。队伍刚刚从土路上转到了公路上,阴云更加低沉了,伴随着嘎拉拉拉的爆炸声,雨哗哗地下了起来。
    李长中心里暗自高兴,黑夜、雨天正好是穿越鬼子和伪军封锁线的最佳时机。于是命令队伍沿公路迅速向南挺进,绕过了梁山县城,沿着梁山到巨野的公路向巨野县城方向前进着,直插鬼子和伪军的腹地。
    雨越下越大,道路上泥泞不堪,汽车在公路上艰难地行驶着。公路上没有行人,就连鬼子和伪军的巡逻队也不见了,远远望去公路模糊着,大雨下的就像一道道飘洒着的帘子,几十步以外就看不见人。公路两边的树枝在狂风的怒吼中摇摆着,伴随着咔咔嚓嚓的声音,一些枯枝断了下来,砸在身上生疼。沿途的鬼子和伪军的炮楼见十几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还以为是皇军和皇协军在执行什么任务呢,没有人敢出来找霉头,部队在公路上走出了几十公里,一路顺利地绕过了梁山县城,逐渐进入了鬼子和伪军腹地拳铺镇。
    拳铺镇位于梁山县城南面的一个小镇子,到达拳铺镇的时候,雨渐渐的小了起来,战士们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淋透了,秋天的夜风吹来,车上的许多战士打着阿嚏。就在这时,前面有一个据点,李长中连忙命令道:“去据点休息一会儿,休息后在继续出发!”
    在铁甲车的引导下,汽车向据点里开了过去。据点里驻守着一个中队的伪军,一个站岗的伪军发现了一溜汽车向据点里开了过来,急急忙忙地把正在睡觉的伪军中队长叫了起来,慌慌张张地说道:“队长,不好了,外面来了一大溜汽车。”
    伪军中队长慌慌忙忙地穿好了衣服,来到了据点吊桥边,将吊桥放了下来,连忙走了过来,一面走一面把衣服的扣子扣上,把驳壳枪背在肩上。来到的汽车边,见汽车上的“皇军”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点头哈腰地说道:“太君辛苦了,请到据点里休息。”
    身穿中佐军服的李长中对着身边的武景秋说了一通日本话,武景秋说道:“太君问你们这里的治安情况好不好,让你们的伙房给太君准备一些姜汤和食物,动作要快。”
    伪军中队长连忙点着头,一面吩咐伪军准备食物和姜汤,一面把李长中他们让进了据点里。刘玉良指挥着战士们把汽车停在了操场上,发现了操场边有一些汽油桶,装着小解走了过去,用力一推,发现汽油桶不是空的,心里暗喜:这下可以补充一下汽油了。
    来到了据点,升起了几堆火,战士们把身上的湿衣服换了下来,把衣服烤干穿上后,伪军们把姜汤和饭准备好了。李长中和武景秋在炮楼里,伪军中队长连忙拿出一瓶烧酒,殷勤地倒上,放在两个人的面前,说道:“太君辛苦了,请品尝一下我们梁山的烧酒。”
    李长中毫不客气地端了起来,喝了一杯,说了几句日语。武景秋对着伪军中队长说道:“太君夸奖你忠诚,说回到县城向大队长报告,为了请功呢。”
    刘玉良进来了,看到两个人正在喝酒吃饭,对着武景秋说道:“翻译官,告诉太君我们的汽油不多了,问问太君怎么办?”
    李长中听到了刘玉良的话,寻思着:估计刘玉良发现了伪军这里有汽油了,根据地是没有汽油的,汽油只有通过战斗进行补充的,缴获的汽油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没有汽油铁甲车和汽车还不是一堆废铁呀。等武景秋把刘玉良的话翻译过来后,李长中佯装震怒地说了几句日语。
    武景秋连忙对刘玉良说道:“你们是怎么回事呀?太君非常生气,命令你带着野村少尉去找汽油,一定要把汽油备足。”
    伪军中队长心里一愣,自己这里的汽油是补充附近的鬼子来回运输的汽车队的燃料,少了汽油自己可是吃罪不起呀?于是惶恐地问武景秋:“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呀,我们这里尽管有汽油,但是我作不了主,请皇军是否留下一个手续呀?”
    武景秋回答道:“我们是三十二联队运输队的,从兖州出来先去了平阴,在平阴忘记了加油,只好在你们这里补充了。你放心吧,我们会给你留下手续的。”
    武景秋把伪军中队长向李长中翻译了一遍,李长中点点头,随手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在上面写了几行字交给了武景秋,武景秋把字条交给了伪军中队长。伪军中队长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的像蚯蚓爬的似的一些日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用手在口袋外面压了压,叫过来了一个伪军,说道:“帮着太君去补充汽油。”
    过来的哪个伪军向伪军中队长一努嘴,连忙跑了出去。刘玉良指挥着战士们把操场边的汽油加进了汽车里,又搬了几个汽油桶放在了汽车上。一切准备好以后,天就要亮了。
    李长中见准备的差不多了,就带着部队,离开了据点,向巨野开了过来。天亮了,路上依稀可见暴雨留下的痕迹,有了汽油的车队在公路上迅速地前进着,没有多久,巨野就出现在了视野中。
    就在这时,公路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身穿便衣手拿驳壳枪的人,同时还有四五个身穿国军服装的战俘,一行人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几个国军的士兵都受了伤,特务们的皮鞭不停地打在了他们的身上,他们相互搀扶着,在公路上艰难地行走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两个人几乎同时说道:“王海林”
    特务们越来越近了,刘玉良见李长中、武景秋同时喊出一个名字,按了几声喇叭,让前面的铁甲车停了下来,后面的汽车也在公路上停了下来。他们从车上走了下来,战士们也都下来,把他们围在了中间。
    李长中把身边一个化装成鬼子曹长的战士叫了过来,对他说了几句,哪个战士连忙跑了过去,没有多久,特务队的队长来到了李长中的面前。
    特务队长见李长中穿着中佐的军服,再看看庞大的汽车队,连忙对李长中点着头,说道:“太君辛苦了,我是巨野县特务队的中队长戴龙,奉命捉拿逃跑的战俘。”
    武景秋把特务队中队长的话翻译过去,李长中没有说话,脑子里思考着怎样才能把王海林给救出来。眉头紧皱着,两只眼睛看着特务队的中队长,脸上的刀疤显得格外明显,特务队中队长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李长中说了几句日语,武景秋连忙说道:“我们是三十二联队的,去巨野县大义镇执行紧急公务,皇军命令你们全体上车,到达目的地后再用汽车把你们送回来。”
    特务队中队长连忙问道:“太君,哪几个战俘怎么办呀?”
    李长中挥挥手,上车去了。武景秋连忙说道:“怎么办,他们还能跑了吗?带上他们一起去,到了地方把你们一块送回来。”
    特务队中队长还再思考着:带路还用那么多人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