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番冲杀,袁绍的中军和骑兵居然损失了一万多人,而骑兵第四军不过是伤亡两千不到。这样的战果,让袁绍简直有发狂的冲动。
    不过,在冷静下来之后,他却是暗自庆幸。
    在以前,他只知道骠骑将军麾下的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悍,但是强悍到了什么程度,他却是一点也不清楚。只是想当然的以为应该和自己的精锐部队差不多。~~~~
    但是,这个早上发生的事情,却是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他知道,来袭的骑兵是驻守清河国的北疆骑兵第四军的军队。而第四军,不过是北疆的普通部队。但是就是这样的普通部队,给袁绍的精锐部队却是带来了一万多人,而对方的损失不过是一千多人,差一点就达到了一比十的伤亡比例。
    这虽然有因为受到对方突袭的原因在内,但是袁绍很清楚,即使他做好了准备,其结果也是好的有限,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到了此时,袁绍甚至开始感谢刘备和曹操拒绝了他的结盟的提议。想一想,要是他们答应了,那么现在他们就是在进攻曾炩了,而他们所面临的,就将是三十万像刚才那样的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他们的军队再多上一倍,也是难以取胜。而不能取胜的结果就是损兵折将后败退回老家。
    但是,要是曾炩一旦收拾完了辽东蛮子,回到无极城后必定是要对付他这个进犯北疆的肇事者,那么,他袁绍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最好的情况就是像刘备一样,成为一个丧家之犬一样的人,仓皇的逃离自己的土地。
    张辽收兵回到甘陵的时候,刘备等人已经安定下来。
    对于张辽的援手,刘备很感激。要知道,要不是张辽出现的及时,袁绍的追兵最多再花一刻钟的时间就可以追上他了。而他的军队因为吃了太多的败仗,士气极为低迷,肯定是挡不住袁绍的。
    最后,刘备表示需要地方安置他的军队,希望张辽能够加以安排。他还隐晦的表示,最好能够得到一两个县,独立的安置他的军队。
    张辽心中冷笑,在我北疆,你这小子居然还想独占一两个县?那你将我骠骑将军府当成什么了?凭什么给你地盘?
    不过,张辽是知道的,曾炩曾在公共场合称呼刘备为兄长,也不好太过直接的说,只是表示这样的事情太重要,不是他能够做主的。这些事情,只有等自己的主公回来后才能亲自安排。
    这是实话,要知道单独划出一两个县给他安置军队,那岂不是相当于将这些地盘送给他了?这样的决定,张辽不敢做。他很清楚,自己的大哥对地盘这个观念看的很重,要是知道他私自将一两个县的地方送给刘备,那大哥回来后还不得狠狠地抽他啊!
    刘备问道:“那不知道骠骑将军什么时候能够回无极城?”
    张辽笑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毕竟辽东联军势力强大,想在短时间内凯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简雍问道:“那不知张将军将如何安排我家主公的军队?”
    张辽想了想,说道:“暂时就在我大军旁边扎营吧!至于粮饷,诸位暂时也不用发愁,我可以帮助解决一段时间,等到我家主公回来后,再作安排。至于这段时间,诸位可以去无极城看看,听说辽东的公孙瓒将军也在那里。”
    刘备一愣,问道:“伯珪兄怎么会在无极城?”
    张辽笑道:“玄德兄还不知道吧,公孙瓒将军已经归顺我家主公,成为我骠骑将军府下面的一员。不过,现在主公正在辽东征战,还没有对公孙瓒将军安排职务,所以他暂时就住在无极城。”
    刘备呆住了,他很清楚,公孙瓒的实力并不弱于他,但是现在他也归顺曾炩了,那么,自己该怎么办?骠骑将军对自己加以援手,自己不可能不给予回报。之前,自己要求张辽给自己划一些驻扎地,张辽没同意。理由虽然成立,但是却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骠骑将军不可能划一块地盘给自己。
    这很好理解,就是自己,也不远将自己的东西分一块给别人。刘备只好告辞离开,去张辽大军的旁边安营扎寨去了。
    后来曾炩得知刘备的这一个要求的时候,也是不自禁的笑了。历史上的刘备,几次向人家借地,但是最终结果都是老虎借猪,有借无还。不但有借无还,最终还将人家的地盘都给抢了。虽然曾炩不担心他抢自己的地盘,但是却也没有傻到将地盘借给他的地步。曾炩虽然不算是一个人精,但是至少还算一个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人。佩服刘备的百折不挠是一回事,但是这要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要是损害到自己的利益,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刘某人有不是自己儿子。
    刘备带着孙乾等人离开,路上,刘备问道:“公祐,你们看骠骑将军将如何对待我们?”
    简雍想了想,说道:“主公毕竟和骠骑将军有旧,他应该不会为难主公吧?”
    刘备说道:“我看难说啊,伯珪兄和曾炩也算是有交情,但是现在他还不是不得不归顺骠骑将军了吗?我等的处境并不见得比伯珪兄好上多少,恐怕也不免如此结局啊!”
    简雍说道:“听说骠骑将军是一个极为重义之人,到时候主公请骠骑将军帮主公觅一个栖身之地,我想他应该不会拒绝。毕竟,这样的事情,对骠骑将军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也。”
    刘备摇摇头,说道:“我看宪和你将未来估计的太乐观了。”
    孙乾说道:“主公不如去无极城拜访一下老先生和公孙瓒将军吧,他们应该能给主公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建议。”
    刘备眼睛一亮,不论怎么说,卢植是自己的老师,他应该不会害自己。他在北疆已经两年时间了,对曾炩的脾气应该也有不少了解。而且他是自己老师,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上门拜会一番。
    刘备说道:“公祐所言甚是,看来,在安排好了军队的驻扎问题之后,我是必须去无极城走一遭了。”
    陈宫是清河国太守,张辽在刘备等人离开后,就来到了太守府。在来清河国之前,大哥曾经私下里对他说过,如果遇到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可以向成宫请教。
    陈宫看见张辽,问道:“文远,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我?”
    张辽笑道:“公台,看你说的,就好像我张辽从来没有来看我过你一般。”
    陈宫说道:“好了,我知道你张文远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又有什么事情?”
    张辽笑呵呵的说道:“公台真是神机妙算,那刘备果然向我要单独的地盘驻扎,要不是先前公台告诉了我,恐怕还真的让他得逞了。”
    陈宫笑道:“其实,这还得感谢主公。”
    张辽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陈宫说道:“当年来骠骑将军府的时候,主公曾经与我聊起过如今的天下英雄。当时,主公非常看重三个人,其中就有刘备。主公告诉我,刘备是一个不会甘于人下之人,而清河国和刘备相邻,主公让我对此人一定要多加提防。这两年在清河国,我算是见识了主公的先见之明了!”
第二十五章 大汉铁骑(一)(加更)
    (本章是为了感谢晓勇宅同学的大力支持,庆祝本书产生第一个舵主以及响应晓勇宅同学的加更要求而特意推出的。 在这里,再次感谢晓勇宅同学,谢谢!)
    贾诩到达汉北郡的当天晚上,太史慈就率领九万大军,带上了半月的粮草,轻装出发赶往东鲜卑郡了。太史慈不是冲动的人,不过他在明白了曾炩的战略部署之后,知道他这支偏锋大军的重点就在于快,要快到让扶余和高句丽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快到他们为其感到震撼!为此,太史慈没有耽搁一点时间,当晚就离开了汉北郡,直接朝东鲜卑郡奔去!
    这九万人都配备了双战马,行军时,这多出来的九万匹战马主要用来运送粮食等给养,而作战时,骑兵则可以轮番骑乘,不用为马匹乏力而放弃进攻。这是曾炩从蒙古人,或者说是从当年大将霍去病那里学来的,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每人多带一匹战马,这样就可以连续不断的突击,不给敌人一点喘息的机会!
    东鲜卑郡治所在后世的通辽市,由于是曾炩征服鲜卑后新筑的城,所以曾炩将其命名为通辽城。第五天天还未亮,太史慈就已经率军抵达了通辽城,他没有让部队停下来,而是命令所有士卒在行军途中吃点干粮,只是在路上补充了饮水,接着就继续向东杀去。这里其实已经不是大鲜卑山了,而是后世的东北平原,不过,此时这里却是一点都没有开发出来,到处都是遮天蔽日的大森林。
    “将军,士卒们都很疲惫,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
    “疲惫?”太史慈看了一眼副将颜良,“继续前进,告诉大家,占领了扶余王都,我们就可以休息,吃上热饭,在此之前,谁也不能停下来!”
    见太史慈态度坚决,颜良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一面吩咐军官去振奋士气,一面赶紧跟上了太史慈的速度。
    一路上,太史慈马不停蹄,没有让部队停下来过。同时,他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游骑,将其放到了大军四周五十里范围之内搜索攻击目标。这些游骑都是由鲜卑人组成的,准确的说,应该是由东部鲜卑人组成的,他们对这一带情况更为了解,由他们做前锋游骑更为合适!
    通辽城距离扶余王都大约一千里,但是由于一路上都是大森林,行军速度并不快,这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抵达扶余王都外。 。
    大军东行不到两天,突然东北面升起一支火箭,在半空中炸开了花。
    “将军,那边有发现了,距离大概五十里,应该是个小部落!”
    “准备战斗!”太史慈冷笑了一下,对旁边文丑说道,“你率大军继续东进,我领五千骑兵前往,如有消息,以火箭联系!”
    “将军……”
    文丑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太史慈,这个年轻的将领就已经率领着五千铁骑,飞一样的奔向了开始升起火箭的地方。
    这确实是个小的部落,五十里地,骑兵不要一个时辰就赶到了。而当太史慈率领骑兵赶到的时候,那几十游骑已经将几百牧民围在了中间,其中一位军侯朝太史慈迎了上来。
    “只发现了这么点人?”太史慈微微的皱了下眉毛,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将军,这只是他们的一部分,这个部族的大部分牧民还在北面,正在往北边而去,他们是在冬季南下越冬的!”
    “大概有多少人?”
    “最少也有一万余人,如果多的话,恐怕有数万人!”
    “那就是说,最多也就一万余扶余骑兵了!”太史慈冷笑了一下,他并没有想到,此时手里仅五千余骑兵。“派五十人,押送这批牧民返回通辽城,其他人等,跟我出发!”
    “将军,对方可有一万以上的兵力!”
    “怕什么?我大汉铁骑以一挡十,还惧怕敌人吗?”太史慈右臂高举,大声说道,“出发前,主公许诺,作战勇猛者将有重赏,各位,此乃我等建功立业之时,有愿意跟随我太史慈前去杀敌的向前一步,如有胆怯者,自行返回大军,我绝不强求!”
    “我等愿跟随将军杀敌立功!”
    “好,那么,今天就让扶余人见识见识我们大汉铁骑的厉害,所有人,列队,出发!”
    五千余铁骑,出了押送那批扶余牧民的五十人之外,其他人等没有一个退却,没有一个惧怕,全都跟在了太史慈的身后,朝北狂奔而去!
    一路北上,除了急骤的马蹄声之外,五千余人都默不作声,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清水,到傍晚时,这路奇兵已经穿过了森冷,到了北面的大草原上。此时,太史慈也已经发现了草原上的马蹄印,是很多的马蹄印,还有车辙,脚步。
    “将军,至少有三万人,应该在两个时辰前从这里经过的!”
    “如果是大批牧民的话,那此时他们应该在前方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太史慈策马跑上了一座小土包,“立即派出游骑,切忌不可惊敌,如有发现,立即回报,不可擅自行动,明白吗?”
    “是,将军!”校尉军官立即找来几名机灵点的骑兵,把任务分派了下去。
    “所有人,赶紧吃饭,不可生火,等打完了这仗,我请大家吃烤羊肉!”
    军士们都笑了起来,只不过,都没有笑出声来,似乎害怕把前面的敌人惊醒了一样。这一路,五千余名官兵也很是疲惫,不过大战当前,那点疲惫已经算不了什么了。当五千多人吃了点干粮之后,就纷纷开始了战斗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有的人在打盹休养精神,有的在磨着战刀,有的则在给战马喂草料,好让战马等下跑得更快,更有力。
    “将军,探子回来了!”
    太史慈一惊,这才一个时辰多一点,侦察兵就赶了回来,看来,扶余人并没有走远。
    “将军!”探子一跑进,立即翻身下马,“扶余牧民的宿营地就在前方三十里,警卫力量不强,多是妇孺,小孩,没有发现大股骑兵!”
    “他们有多少人?”太史慈皱了下眉毛。
    “三万到五万余人,另外还有数十万头马牛羊!”
    “确定没有发现扶余骑兵?”
    “没有,我们在其营地外转了一周,都没有发现有骑兵!”
    “将军,这个部落的战士肯定是被征走了!”旁边的校尉军官发表了意见。
    太史慈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让所有人上马,等下你率两千骑兵绕到北面去,堵住扶余人北逃的通道,我率军从南面进攻。切记,主公说了,不可滥杀无辜,扶余人的东西我们可以抢,到手后,都是兄弟们的战利品,不过不可以随便杀害扶余平民,明白吗?”
    “是!”
    “记住,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点,等下打起来,尽量减少伤亡,不过,也不能让我们的弟兄去冒险。好了,去吧,你率军先走一刻,我这才出发!”
    等到这校尉军官率领两千先锋走后一刻钟,太史慈才率领剩下的三千多骑兵出发。当然,他的命令已经通过各级军官传达了下去,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不能随意杀害扶余平民,而战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