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荒山承包给村民搞起了林地种植,接着又搞起了农家乐旅游。这样在保护了山体植被的同时,也让当地人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李东很职业的介绍着,一点也看不出他介绍的这些情况有什么特殊。只有周吉平知道,他的这些话肯定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果然,只听李东继续介绍道:“这次我们特别安排您对这里进行这种复合型经济展的考察,就要想让您了解一下在这种环境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生态化生产,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希望在这里的考察能对您和您的国家的经济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相信等您回到蒙塔亚,再看到那片物产丰富的土地的时候,您会有更多展经济的奇思妙想的。”
明白了,这是把这次故乡之行的由头都替我想好了,看来这次接待方下的功夫真是不少。想到这里,周吉平认真的看了看李东,淡淡的微笑了一下,真心的说了一句:“谢谢你们的安排。”
整篇对话没有任何异常,在不知情的人看来李东向周吉平介绍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东西。
“只不过这次,总理阁下住的地方就要差一点了。山里面,没有什么好安排的地方,只是一户人家的农家院儿,根本谈不上什么星极,恐怕要委屈总理阁下了。”李东有些报歉的说道:“不过好在这地方有些中国北方农家的特色,比如说窗花啦,木雕啦,还有山里的一些特产之类……都很有意思的东西,相信总理阁下会感兴趣的。”
“是么?那很好啊!”周吉平装做若无其事的回答道。而其他此刻的他心里几乎要滴出血来——几年了,历经生死,百般努力,终于距离自己的家乡近了。可是,自己这次回来又算是什么呢?真的只能做一个看客吗?记得接受国家主席接见时国家主席曾有一句:‘希望自己能继续扎根海外,为蒙塔亚和中国的友好和长期交流做出贡献’。这是不是说,自己这次回来只能算是一次省亲?
简短节说,两车所组成的车队又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驶进了周吉平魂牵梦萦的山谷中——看着那熟悉的山峦起伏,周吉平的眼睛眯得更细。他已经不得不靠不断的呼吸吐纳和意守,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可是一想到自己未必能呼吸多少家乡的空气,周吉平的心里就愈的纠结,难过。
李东一直注意观察着周吉平的情绪变化,看到周吉平的反应,他立刻建议道:“总理阁下,这里已经到了我们考察的目的地,我们要不要下去走走?随便看看风景和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嘛。”
周吉平深深的吸了口气,才勉强保持住平稳的语气道:“好哇”。
车子停下,周吉平几年来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在脚踩在故乡土地上的一瞬间,周吉平的腿不由自主的一软,整个人几乎摔倒在地。幸好旁边的布科手急眼快,赶忙伸手扶了一下,这才不至于出状况。在这一瞬间,周吉平的阅历完全没有的效用,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也完全失去施展的余地。
“总理阁下可能坐车坐累了吧?”李东脸上的职业性微笑始终就没消失过:“正好我们这样慢慢的走一走,休息一下。”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替周吉平化解了刚才的尴尬。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个随机应变的高手,不然也不会被派来接待周吉平这个特殊的外国元。
“对了,总理阁下。”不等周吉平回答,李东就把刚才的话题回避了过去:“听说在那个山坳里有个小型的猎场,提供小口径步枪打猎。我看您的两个随从都很年轻,坐这么长时间的车肯定是腻了。要不让他们去那里散散心?呆会我们正好尝尝他们打来的野味?”
听到这话,周吉平当然知道李东想把古迪里两人支开,以方便接下来的“考察”。虽然周吉平对古迪里两人对自己的忠心是百分百的放心,但毕竟接下来的事情是他的家事,他也不太愿意让两个大孩子知道得太多。再者,说不定李东支开他们两人,还有什么话要说呢。当下,周吉平同意了李东的建议,告诉两个大男孩儿去放松一下。
听到可以打猎,早就坐车坐烦了的古迪里和布科乐不可支,跟着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一溜烟的就走远了。
看看古迪里他们走远,李东这才转过头来对周吉平正色道:“其实阁下的身份问题在一些重要的国家那里都是公开的秘密,不过现在有关国家都很默契的绝口不提罢了。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阁下的身份在蒙塔亚公开后,会对阁下的未来的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才支开了他们。”
此时的李东已经没了招牌似的笑容,语气也变得如同一个军人般言简意赅了,可能这才是真正的他吧?
“叫我周吉平,或者老周都可以,不要再阁下阁下的叫了。我这点底细你们的全知道,互相间还摆什么架子嘛!”周吉平很感谢李东,或者说很感谢李东背后所代表的接待方所做的工作,很客气的说道。
战争之王 … 第六卷 和平之殇 第六十五章 替我尽孝
“怎么说呢?让我直呼你的名字和姓我还真有点别扭。”李东显然没料到周吉平会说这个,略楞了一下后微笑着说道:“其实,你不知道我们知道你的全部情况后是多么的惊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你竟然做到了这个地步,我们都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在我们看来,你,就是一个传奇!尊称你为阁下并不为过!”这次李东脸上露出来的笑容,明显比那职业性的笑容丰富和有感染力得多。
一边说着,一行人继续向村子里面走去。
周吉平看得出来,整个村子早就有了些准备。环境卫生明显刚刚清理过,新修不久的街道上干净得有些不象话。远远的往村里望去,虽然村口、路边有廖廖几个“村民”随意的闲逛着,但仅从气质上看这些“村民”根本就不是本地人。以周吉平极刁钻的眼力来看,那几个人明显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当然,他们受过的训练可不是用来演戏的。
向前走了不远,村口已经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迎了过来。当先的一个人一边往前走,一边热情的打着招呼道:“哎呀,欢迎外国来宾来我们这里考察……”
可是,还没等他的话继续的说下去,只见旁边的李东向他迅的挥了挥手,说道:“自己人,不用。”然后,李东等人陪着周吉平,绕过这几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迅向村里走去。只留下几个冒牌的村干部尴尬的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这都是为防万一准备的,是镇里派下来的干部。”李东边走边向周吉平解释道。
怪不得一个个看上去肥头大耳的样子,还一身的官气,典型的土皇帝形象。周吉平心里腹诽着,却又不得不承李东的情,佩服整个事情布局的周密,遂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看到周吉平的这个反应,擅于察颜观色的李东欲言又止,带着周吉平径直向村前广场北侧,一栋明显新建成不久的二层小楼的院落走去。/周吉平依稀记得,这里原先是村委会的所在地。而看如今这个小院修建得如此精致气派,禁不住暗暗在心里想:真是有钱了,连村委会都修建得这么好。
大山里面往往是地无三尺平的,像这个比蓝球场还要大上一些的广场显得非常的难得。其实这个小广场就是原先村里的打麦场,整个村里面各家各户的收成就是在个个轧实的土场上晾晒的。如今这里已经是划下了标线的水泥铺装的停车场,尽管场院边上还是有一些晾晒的玉米之类的作物。
临近院门的时候,李东忽然靠近周吉平的耳边说了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确话:“他们都在这儿,是这里最好的农家院儿。”
他们?是指谁?周吉平还没弄明白李东话里的意思,他已经跨入了院门,答案也瞬间在他眼前展开——周吉平的母亲、妻子、哥嫂一家,妹妹一家正站在院子当中的葡萄架下,呆呆的望着院门的方向。
时间一下子停滞了。周吉平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双腿也似乎有千斤重,坠得他再也迈不动半步。
“娘!”周吉平颤抖着喊了一声,接着膝盖一软,整个人扑通一下便跪在了地上。
旁边陪同的李东等人“哎——”了一声,想伸手扶住周吉平,可又哪里扶得起。无奈,他们只能在周吉平的身侧不断的提醒着:“尽量控制一下情绪,尽量控制一下……老人身体不好,不要让她太激动……”可这些话,周吉平此时已经听不见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看到朝也想,晚也盼的儿子就在眼前,周吉平的母亲只叫了一声:“孩子!”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若不是旁边的儿女们用力扶着她,她恐怕早就摔倒在地上了。即便是这样,老人仍旧晃晃悠悠的坚持着向周吉平走来。周吉平也干脆没有起身,膝行着向母亲迎了过去。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母子连心,父子天性。中国人本就看重家庭,看重孝道。如今周吉平流落海外多年,九死一生之后终于见到了家人,泪水自然是无法抑制的,一家人自然少不了抱头痛哭一场。
哭罢多时,在李东等随行人员的不停劝解和提醒下,周吉平终于站起了身来。周吉平看得出来,母亲的面容确实苍老了不少,离家时还乌黑的头,此时已经几乎是全部花白。再从那浑浊的眼神和泛黄的脸色上看,他知道自己的死讯(失踪)给母亲带来了多少打击。
“孩子,是娘不好,是娘对不起你。害得你跑那么远去打工挣钱,差点回不来啊……”老人的情绪依然无法稳定下来,泪水成串成串的洒落着。刚刚站直的周吉平悲从中来,禁不住再次抱住自己的娘亲,任眼泪奔流。
“老人身体不好,一定要控制情绪,不然会出意外的。”在周吉平一家人团圆痛哭的时候,李东仍旧尽力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靠近周吉平的耳边提醒着。
周吉平知道,李东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人在激动的情况下血压会上升,而哭泣久了则很有可能会生脑缺氧的现象。更何况自己的母亲已经快七十岁,身体又一直不怎么好。所以,周吉平在哭了一会之后,便努力劝慰母亲止住了悲声。
看到自己的前妻亚茹就在旁边站着,陪着一家人一起垂泪,周吉平便向着她转过脸去,认真的说了一句:“对不起!”
一句话出口,亚茹刚刚止住的哭声禁不住掩面而泣,连刚刚稳定住情绪的周母也说了句“我苦命的儿媳妇儿”……然后娘俩就抱在一起抱头痛哭了起来。
周吉平说这句对不起可是真心的。他这一去就是六七年,前面是音讯全无,后面又是个让人绝望的死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的。更难的是,亚茹还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这么多年她肯定很难。所以,周吉平一点不怨恨亚茹改嫁的事情,毕竟人家还是要生活的。
“孩子,孩子……”又过了一会儿,再度止住悲声的周母和亚茹几乎同时醒悟了过来,从人群中把一个早已吓得木木呆呆的小女孩儿拽了出来。
“快叫爹!”这就是周吉平的亲生女儿。周吉平走的时候,她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却已经是个小姑娘了。
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黑瘦男人,女孩儿踌躇了半天,终于在大人们的鼓励下细如蚊蚋般的叫了周吉平一声:“爹!”然后一转身跑出人群,依偎到后面一个中年男人的怀里,同时求助似的向那个中年男人叫了一声:“爹!”
这一声爹,吸引了在场所有失的注意力,包括周吉平。周吉平一眼就认了出来,那个被自己亲生女儿认做爹的,正是买走自己上大学名额的堂兄,如今亚茹的妻子,“冒牌”的周吉平。
院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人们都紧张的看着这两个周吉平的神情变化,周围的气氛变得极为尴尬。
“来!”周吉平面色平淡的向堂兄点了点头,示意他到自己的近前来。看到这种情况,周母立刻靠过来,拉住周吉平的一条手臂道:“孩子,你可不能胡来……”
“娘,我知道。”周吉平柔声安慰自己的母亲道,顺势把自己的母亲拦在了一边。这一来,更没人敢拦在两个周吉平之间了,只能定定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周吉平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淳朴山民,多年来的战场厮杀和险恶环境的历练,让他的一举一动都透着股无法言明的霸气,这让他们家人感觉既惊讶又陌生。仅仅一个“来”字,再加上一个眼神,就让对面的假周吉平紧张得不得了。可周吉平的眼光似乎有种额外的魔力似的,假周吉平面对着周吉平的呼唤,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把偎在他怀里的小女孩儿藏到他自己身后,然后硬着头皮走到了周吉平面前。
“吉平……我。”假周吉平想解释,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只说了三个字就停了下来。
“你拿走我不少东西啊!”周吉平揶揄道:“名字、学历、女儿……”周吉平的语很慢,可这让他的语气听起来更具威胁之意。末了,周吉平突然说了一句:“我要罚你!”
听到这话,假周吉平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周围的人们也做好了随时上来拉架的准备。
周吉平盯着假周吉平,仍旧语气缓缓的道:“”罚你替我向咱娘尽孝!罚你替我当个好爸爸!说着话,周吉平向假周吉平伸出了右手。
听到周吉平这话,堂兄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一边连连的点着头,一边拉住周吉平伸过来的手,愧疚的低声叫声:“吉平!”
——————————
记得曾看过一则新闻,中国京剧团访问台北。演出时,台上的演员唱的是秦雄配中的唱段,当唱到:“儿行千里母担忧……”时,台下的国民党老兵一个个是抱头痛苦,而台上的演员也是哭着在唱。
一家团圆才是最幸福的,八月十五刚过,感慨一个。
战争之王 … 第六卷 和平之殇 第六十六章 书店偶遇
周吉平早已经想明白了,自己的遭遇根本怪不到任何人身上,只能说是自动化弄人。更何况,自己虽然没能得到名牌大学的学历,家庭也散了。相反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