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之段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龙之段誉-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行功路线是否完全正确,一旦出了岔子就会损害极重。”

    “既然如此,师父你怎么还这样的高兴呢?”孙菲月不由得皱眉问道,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理解这个老和尚了。

    “你且去取笔墨纸砚来!”鸠摩智笑道。

    待得一切用具准备俱全,鸠摩智就拿起狼毫,稍微蘸了些墨汁,小心翼翼的在白纸之上勾画,将他领悟出的部分少商剑的内息运转线路绘制出来。

    可谓是慢工出细活,半个时辰之后,鸠摩智才将最后一笔勾勒完毕。

    “为师当然知道这刚领悟出的部分剑谱是不能贸然修炼的,但是咱们可以找个人试着练一下。不就可以知道效果了么?”鸠摩智盯着孙菲月道。

    “师父你难不成是要让我来当这个试验的对象么?若真是如此,那就太令弟子寒心了。”孙菲月幽幽的叹息道。

    鸠摩智拍着她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为师好歹也是得道高僧,怎么能对徒儿你如此心狠呢!”

    段誉潜伏在暗处,听到他说自己是得道高僧,心里愈发的鄙夷。

    接着,鸠摩智道:“刚才为师思索了一番,要当这个试验对象的人,必须有很高的武学天赋,而且如今的内力还得比较不错,在这江南之地,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姑苏慕容复了。遥想当初其父慕容博赠送我《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册子,让我的实力提升如此之多,我也正好来个投桃报李。”

    “师父这样做有违道义,若是慕容复因为修炼你勾画出的这残缺的剑谱而走火入魔或者身亡什么的,你岂不是很对不起故人么?”孙菲月道。

    “这是不错的注意,就这样做了,咱们吃了午饭就走。料想慕容复这小子得到了这剑谱,应该对为师感激不尽的。”鸠摩智冷笑道。



第七十五章寻找参合庄

    听得鸠摩智如此说,孙菲月仍然眉头不展,柔声道:“若是师父勾画出的这残缺的剑谱其实并无问题,那么姑苏慕容复一旦练成这‘六脉神剑之少商剑’岂不是便宜他了?以中原人的说法,你这叫做为他人做嫁衣裳。”

    “他这黄口孺子,怕他作甚,就算是他这的学会了,我还不是可以随时暗算取走他的小命。尽管这样做有些不念跟慕容博的故旧之情,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为师还是分得清的。”鸠摩智微笑道。

    段誉潜伏在客房之外,简直听不下去了。

    这鸠摩智表面看起来冠冕堂皇,如同得道高僧,其实心狠手辣,而且还将害人的主意说成是理所应当,还真是无耻之极。

    “这孙菲月生就一副好面孔,但却是蛇蝎心肠,我当初在天龙寺就不该饶她。”段誉心道。

    然后,鸠摩智和孙菲月吃了午饭之后,就往姑苏燕子坞赶去。

    段誉隐藏在暗处,因此吃得很简单,还将一大叠糕点用油纸包裹起来,然后跟他俩保持一定的距离,却是紧跟其后。

    姑苏燕子坞并不算远,他们乘船只用了两天就到了,不过这是一个大地名,要具体找到参合庄可就难了。

    鸠摩智向这一带的人们询问参合庄的位置,这些人都愣愣的摇头,毕竟参合庄是在大湖深处,还是慕容世家的人自己命名的,这些寻常百姓怎么能得知呢?

    最让人心烦的是这些人的语言是当地的土话,你侬我侬的感觉,软绵绵的像是没吃饱饭,亦或者说是吃多了糖,难以跟他们交流。

    “师父,咱们到了燕子坞,却找不到参合庄,这该如何是好呢?”孙菲月道。

    鸠摩智思索了好一会儿,终于做出了决定,道:“当年我偶然行至江南,就在前方十里的一个鱼市之上跟慕容博相识的,咱们去那里应该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段誉听他这么说,心里却是发现这跟原著有很大的区别,在原著里,鸠摩智带着段誉来到湖边,正好遇到“金算盘”崔百泉,然后打了一场,阿碧就从湖里泛舟而来。

    更何况如今的天气还只是初春时节,芦苇刚冒出芽来,夹岸桃花盛开,绯红一片,只不过却不是原著里描述的那样整个湖泊里盛开着映日荷花,以及铺满如翡翠一般的接天莲叶。

    既然鸠摩智如此的小心谨慎,就算领悟了些许“少商剑谱”里的运行真气的方法路线,但也不敢贸然修炼,那么段誉要趁其走火入魔的机会下手可就太难了。

    “可叹那慕容复现在还不知道情况,若是他在家里,忽然得到鸠摩智送来的剑谱,估计会立刻欣然的修炼吧,他很着急要提升自己的实力。”段誉心道,因此有必要跟过去看看,况且说不定还能因此遇见王语嫣。

    段誉很想知道,原著中的那个段誉为何那样的喜欢王语嫣,难道只是因为她看起来美丽非凡,如同仙子下凡尘么?只有见到了人,才知道究竟。

    好在段誉潜行跟踪的功夫不错,这么长久以来,鸠摩智这样的高手都没能发现他。

    当天下午,他们就来到了离此十里之外的鱼市里,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渔民们刚捕上来的鱼就在这里大批的出售给鱼贩子们,鱼腥味儿很浓,好在不时有风吹过,倒也不是那么的不堪忍受。

    鸠摩智又询问了几个渔民,这些人由于跟许多商贩打交道比较多,能勉强听得懂鸠摩智的话,知他在寻找参合庄,一个老渔夫告诉鸠摩智:“虽然我不知道你所说的参合庄在哪里,但是要说大的庄子嘛,在这附近倒是有几个,皆离得不远,要不我划船载你们过去?”

    鸠摩智大喜,遂给了一大锭银子,老渔夫稍作推辞,还是将银子收了,毕竟耽误了他卖鱼,也是有银钱损失的。

    然后鸠摩智和孙菲月就跃到老渔夫那破旧的渔船上,由于在湖面比较容易被发现,段誉悄然躲在一边,等着他们走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不过麻烦又来了,因为现在渔民们都忙着做生意,还有那么多的鱼要处理,并没有一个像刚才老渔夫那样热心的人了。

    段誉不会恃强凌弱,待要拿些银子出来找渔民帮忙,但是这些天盘缠都用得差不多了,遥想当初从大理天龙寺匆匆追赶鸠摩智而来,没有带多少银子,现在几乎是粮草快要告罄了。

    如今他身上还剩些碎银子,这些小钱就连渔民们都看不上眼,别人多卖几篓子鱼,就比这赚得多。

    没有人理会他,段誉不由得长叹一声:“子曾经曰过:礼失而寻诸野。看来这里还算不得是乡野了,朴实的人没有几个。”

    这么文绉绉的叹息之言,周围的人更不理会,自顾自的吆喝着卖鱼。

    段誉很不甘心就在这里跟丢了,就来到岸边,芦苇荡倒还没有生长起来,视野比较开阔,眼见得鸠摩智所乘的船已经在水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看样子距离很远了,必须得赶紧追去。

    “先借尔等的船一用,回来之时必定奉还。”段誉跃到一艘小船之上,就摇动两根木桨,划走了。

    渔民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卖鱼,哪里能注意到这里的情况呢?

    小船虽然经不得大风大浪,但是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轻便迅捷,速度极快,恰似没羽箭一般的在湖面之上飞驰。

    段誉以前很少划船,但这也不难,若是要往哪边转弯,那一边的桨就要划得重些。况且他运转浑厚的内力于木桨之上,并不如何费力。

    待得看得清鸠摩智的船,段誉就将速度稍微放慢,如此谨慎的跟随下去。

    鸠摩智不经意间回首,看到了这艘小船,不过也不以为意,毕竟只当做一般的渔船罢了。

    便在此时,只听得欸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

    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



第七十六章温婉的阿碧

    段誉在大理时诵读前人诗词文章,于江南风物早就深为倾倒,此刻一听此曲,不由得心魂俱醉。

    只见那少女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

    这时那少女划着小舟,忽然听到孙菲月问道:“敢问这位姑娘,参合庄如何去得?”。

    此女子没有犹豫道:“这位大师父和姊姊要去参合庄,阿有啥事体?”说话声音极甜极清,如同温润的春水一般,令人一听之下,说不出的舒适受用。

    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满脸都是温柔,满身尽是秀气。

    段誉心道:“想不到江南女子,一美至斯。比起我前些天晚上在秦楼楚馆见到的那些庸脂俗粉,简直是云泥之别。”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这少女也非甚美,比之木婉清颇有不如,但八分容貌,加上十二分的温柔,便不逊于十分人才的美人。

    鸠摩智双手合十道:“小僧欲到参合庄去,不知小姑娘能指点途径么?”

    那少女微笑道:“参合庄的名字,外边人勿会晓得,大师父从啥地方听来?”

    鸠摩智作出一副庄严的样子微笑道:“小僧是慕容先生方外至交,特来老友墓前一祭,以践昔日之约。并盼得识慕容公子清范。”

    那少女沉吟道:“你来得正是时候,若是再迟疑一些公子爷就又要出去了。大师父是慕容老爷的好朋友,先请去用一杯清茶,我再给你传报,你们都来我这小船上吧,老渔夫尽可以回去忙自己的事。”

    鸠摩智道:“小姑娘是公子府上何人?该当如何称呼才是?”

    那少女嫣然一笑,道:“啊唷!忘了自荐了,我是服侍公子抚琴吹笛的小丫头,叫做阿碧。你勿要喊小姑娘这般客气,叫我阿碧好哉!”她一口苏州土白,本来不易听懂,但她是武林世家的侍婢,想是平素官话听得多了,说话中尽量加上了些官话,鸠摩智尚可勉强明白。当下鸠摩智恭恭敬敬的道:“不敢!”

    段誉在远处,控制着小渔船的速度,等待着,由于隔着很远的距离看不真切,但那个绿衣女子身形窈窕,巧笑嫣然,倒是像阿碧,段誉心道:“若这小姑娘真的是阿碧,那么她很快就会带鸠摩智前去参合庄了。还好如今不是六月的天气,不然到处都是莲花和莲叶,我估计要迷失在其中,跟踪不了。”

    然后就见得鸠摩智和孙菲月都去到阿碧的船上,老渔夫则挥手作别往岸边划船。

    阿碧不愧是在水边长大的,一边划船还一边唱着清丽无比的南朝歌谣:“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鸠摩智虽然不懂这些细腻的情感之事,但他尤为博学,知道这是南朝词曲,倒也不以为意,他并不喜欢这些缠绵悱恻的歌谣,因此望着远处的水面,让心境保持平和。

    而孙菲月虽然长得如此美丽,但是对于这些一窍不通,她从小生活在武林世家,对于诗词歌赋,完全不懂,只是觉得阿碧唱得很好听罢了,而且暗自道:“这首歌谣也太长了吧,而且还是五个字一句的很整齐,真是难为了当初写这曲子的人了。”

    唯有段誉在后边,听得被湖面的风拂过来的清丽歌声,用心去感受。

    段誉所知,阿碧所吟唱的这首曲子名为《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全曲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清丽婉约的情调,清辞俊语,联翩不绝,令人心驰神往。

    在段誉看来,《西洲曲》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感情,第二则是叠字和顶针的运用,朗朗上口,词句如同精致珍贵的珠玉一般连缀起来,第三则是双关隐语用得尤为巧妙。

    关于第三点,段誉体会得很深刻,特别是这一句:“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即是“怜”,也就是“怜爱”的意思,“子”就是“你”的意思,也就是曲中女子所思念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怜惜这位男子的情意,就如同湖水一般的清澈。

    段誉一边奋力的划船紧追其后,一边在心里点评道。

    对于这首《西洲曲》古曲,阿碧从小就唱得甚熟,不过她却没有段誉这般了解得透彻,因此将这曲子唱来,缠绵悱恻和温柔软语皆备,只不过没有那种怨妇以及绝望的心情。

    她这样的少女只要开心,比什么都好,段誉可不想见到阿碧整天以泪洗面,愁眉苦脸。

    段誉知道原著里的阿碧对于公子慕容复一往情深,待得他为了王图霸业的梦碎了之后发疯,阿碧也仍然一如既往的照顾他,可谓不离不弃。但对于阿碧来说,这个结局是很悲惨的。

    “也不知如今的慕容复最后是否会落得那样的下场,或许我来到的这个天龙的世界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吧!”段誉心里叹息道。

    待得夜幕降临之时,阿碧终于划着小船靠岸了,段誉盯准了位置,得到他们进入岛屿后,段誉才划着船在附近的岸边上岸,这样也不会被发现小渔船。

    这个岛屿之上的桃花甚多,还有一些不落叶的古树,要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古树也不少,想必这个岛屿是外人不会轻易来此的。

    段誉沿着小路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就看到了水榭楼台,十分雅致。

    “莫非这里就是姑苏慕容世家的参合庄了么?”段誉心中一凛的道。



第七十七章慕容公子

    段誉在岛屿的阁楼边听到了鸠摩智等人的声音,就小心的潜伏过去。

    伸手指在窗户纸上弄了一个小洞,然后里边的情况就尽收眼底。

    里边的人有鸠摩智、孙菲月、阿碧,以及一个很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