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监狱故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咳,那当然,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怎么能忘记你呢?谁叫咱们是‘哥们儿’呢!”郭胜拍着胸脯保证着。然后又说道,“你知道什么叫‘哥们儿’吗?就是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咱们比别人多一条,还一起坐过牢呢!”

万和平不禁嘿嘿笑了起来,心想,郭胜真是有两下子,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自己将来跟了他还愁混不出个人模狗样吗?于是他和郭胜一直聊到熄灯才呼呼入睡。

夜里,万和平还美美地做了个梦……

※ ※ ※ ※ ※

几个月后,S县城。

一名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来到大街上,他抬眼看了看穿梭于马路上样式繁多的汽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然后踌躇满志地走进一家商场,他就是郭胜。

他在商场里买了一把仿真手枪和枪套,还用红绸布包上,然后挂在了腰间。他还在镜前仔细瞧了瞧,觉得没有什么破绽,才放心地付了款。

走出商场,他迈开大步,向万和平留下的家庭地址走去。

※ ※ ※ ※ ※

来到万家,见开门的是万和平的母亲,郭胜“彬彬有礼”地说道:“我是万和平正在服刑的清河监区狱政科的李科长,出差路过这里,有事要和你们谈。”

“啊!快请进。”万母十分客气地招呼道。

走进屋里,见还有个年轻人,“李科长”于是笑着说道:“这一定是万和平的弟弟吧,跟他哥哥长得真是太像了!简直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嘛!哈哈。”

这个年轻人正是万和平的弟弟,“李科长”的两句话就使母子俩心对他的身份确信不疑。万和平的弟弟殷勤地给“李科长”泡上一杯茶。

寒暄几句后,“李科长”郑重地说道:“万和平在狱内病重,现在监狱已同意给他办理‘保外就医’,需要你们带上五千元‘保外就医’保证金,然后随我到监狱接人。”

“啊?他到底得了什么病?”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万母又喜又悲,喜的是儿子可以回家治病,悲的是不知儿子“病重”到什么地步?

“病情倒不是很严重,放心吧,你们去了就知道了!”“李科长”说道。

看着身着便衣的“李科长”,万和平的家人也曾有过几分疑虑,但后来看到“李科长”虽然身穿便衣,但却有一本像模像样的监狱警察工作证,说起话来也彬彬有礼,一撩开衣服,腰间还有一把用红绸布裹着的“手枪”。更重要的是,“李科长”不仅对万和平在狱内的改造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另外对万和平一家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刚见面还直夸万和平的二弟像煞他哥,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由不得万家人不相信。

母亲心想:如果不是儿子服刑监区的科长,还有谁对万和平改造情况及家中之事了解得这么详细?她于是彻底打消了顾虑。

母亲拿出两千元现金,又从邻居家借了三千元,仔细包好。当天上午就与二儿子随着“李科长”登上了列车。

※ ※ ※ ※ ※

一路上,万和平的二弟不敢怠慢,买来啤酒、罐头、香肠,热情地款待着“李科长”。

“李科长”一边吃,一边侃侃而谈:“现在办事难啊!像万和平这种事情没有一万二万根本打不下来,你们遇到我算是有福气了!”

“那是,那是!”二弟不无马屁道。

酒足饭饱之后,“李科长”胡乱侃起万和平在监狱里服刑改造的情况,他说:“万和平的改造表现还是不错的,去年还被记了三次功,减刑的条件也基本够了。”

万母听后放宽了心,笑道:“还靠李科长多多关照!”

“李科长”接着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他的病早该办理保外就医了,只是分监区民警一直拖着,说是名额有限什么的。”

“那后来呢?后来怎样?”万母急切地问道,那样子仿佛恨不得马上就能到监狱接回“重病”中的儿子。

“别急,我还没说完。”“李科长”喝了一大口啤酒,又拿起一个香肠,笑着说,“那次我下去检查工作,得知了此事,当时就十分生气,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还监督他们尽快办理,要不然,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呢!”

“真是谢谢李科长了!”母子俩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们哪里想到,这不过是“李科长”耍弄花招而已。

下午,火车到站后,“李科长”又带着万家母子转上公共汽车,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白湖监狱。

※ ※ ※ ※ ※

“李科长”装模作样地带着母子俩来到白湖监狱办公大楼边。

他看出万家母子对监狱怀有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便煞有介事地指着办公大楼说:“保外就医手续就在二楼办理,你们自己去办理吧,大概几天后你们就可见到万和平了。”说着,就做出一副欲走的样子。

万母听到“自己去办”,还要“几天后”才可见到儿子时,面露难色,她拉住“李科长”的手,企求道:“你就好人做到底吧!”

“李科长”心中一阵窃喜,于是又装出一副热心肠的样子:“这样吧,我就好人当到底,帮你们把万和平领出来后再说吧,争取让你们今晚就能相见。”

见到“李科长”那么热心助人,感激不尽的万家母子禁不住对“李科长”千恩万谢,将五千元钱塞给他,说:“谢谢!谢谢!有情后感。”

“李科长”接过钱,大模大样地走进了白湖监狱的办公大楼。

“李科长”在厕所里装着解大便的样子蹲了十几分钟。

他点燃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想着自以为高明的骗术和万家母子那晕头转向的样子,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得意和鄙夷的神色。他又想起了万和平,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狞笑,心想:那么轻易就把家庭地址给了我,还等着和我一起发财呢!嘿嘿,我要是有本事开公司,还用得着诈骗去骗一些小钱吗?发财,我是发你家的财哟!真是个傻吊……

再出来时,他的手上扬着一张纸,一副事情全部办妥的样子,咧开大嘴笑道:“办好了,算你们运气好。走吧,我带你们领人去。”说着就带着万家母子往外走。

万和平的二弟见不是去清河监区的方向,疑惑地问:“怎么不是在清河监区领人?”

“哦,”“李科长”说道,“我忘了告诉你们,因分监区条件有限,万和平已转到白湖监狱医院了,那里的条件比较好,我们直接到那里接人。”

※ ※ ※ ※ ※

他们打了一辆面的,五分钟后到了白湖医院。

“李科长”指了指医院的大楼说:“万和平就在三楼病房,你们稍等等,我方便一下再一起上去。”

“好吧!”母子俩又疲又乏,于是坐在医院门诊大厅的候诊椅上等候。

“李科长”走进医院,然后迅速从后门溜出,打了个“的士”,逃之夭夭。

※ ※ ※ ※ ※

等呀等,天已渐渐黑下来,母子俩这才发现事情不妙。

他们找遍医院的厕所他找不到“李科长”的踪影。一问,医院里也根本没有清河监区的病犯万和平!

母子俩这才感到上当了,母亲当场哭了起来:“天哪,这钱还是借来的,这可怎么办啊?”

“这个该死的骗子!”二弟也急得捶胸跺脚,通身流汗。

见天色已黑,已无法赶到清河监区,二弟只好搀扶着母亲在一家小旅馆里暂住。母亲一路走着,一路哭个不停。

※ ※ ※ ※ ※

第二天一大早,母子俩便急忙赶到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会见室。

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万和平气得咬牙切齿:“他妈的,居然骗到我家里去了!要是让我抓住这个骗子,我非把他撕成碎片!”说着紧紧握住了拳头。

可是,他想来想去,却不知道这究竟是谁干的。难道是监狱民警到自己家里去行骗?这怎么可能?

正在值班的韩分监区长走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你们被骗了?别急,说说事情的经过。”

根据万母的描述,韩分监区长发现,此人对万和平和监狱的情况都十分熟悉,他判断不会是监狱民警干的,会不会是其他什么人呢?比如万和平的同犯?

韩分监区长于是转身问万和平:“你是否曾经将自己家的情况和地址告诉过别人,尤其是是否告诉过一起服刑的同犯?”

“噢!我想起来了,我只跟郭胜说过。不过,不会是他吧?”万和平猛然想到几个月前释放的“把子”。

根据母亲和弟弟的描述,那位“李科长”的长相和身高等与郭胜别无二致,例如:三十多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瘦瘦的脸上长满了粉刺疙瘩,一双小眼总是四处打量,尤其是那张牛皮烘烘的大嘴,其丑无比……

韩监区长明白了,回头瞪了一眼万和平:“你还说他不会,这不是他是谁?!”

万和平痛苦地低下了头,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感到恶心。

“是他,一定是他!这个该死的郭胜!他过去就是个诈骗犯。”万和平拉着母亲的手,懊悔万分地说,“妈,这,这都怪我啊。我,我怎么会相信他呢!”

“咳!”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弟弟望着哥哥,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 ※ ※ ※

韩分监区长和汪队副立即查阅了有关资料,与郭胜家乡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进行了电话联系,简要述说了事情的经过,并请求在郭胜回到家里时,查明真相,将其绳之以法。

几天后传来消息:郭胜被抓获,并如实交代了罪行。

郭胜还惊讶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监狱民警给识破了……”

※ ※ ※ ※ ※

为了防止更多的服刑人员亲属上当受骗,监区民警不仅在犯人大会上一再强调此事,还给分监区所有的服刑人员亲属一一发了一封打印的信。

信中列举了此案,并让他们提高警惕,以防再次受骗。

正文 第十四集 悲喜交集
(更新时间:2006…7…19 8:52:00  本章字数:5224)

这是一个百草凋零,天低云暗的冬季。某镇。
六岁的小姑娘杨珊珊在玩耍时不慎掉进了冰窟窿,她的双脚被冻伤。

看着哭闹的孩子,母亲姚红的心里袭过一阵揪心的疼痛。自从丈夫因盗窃被判刑入狱后,母女俩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尝尽了生活的酸苦。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每月去探监。更让她受不了的是还要遭受邻里、亲戚的冷言冷语。今天孩子的脚被冻伤,一贫如洗的她已无钱上医院,她想过直接送到监狱,可她连这点路费也没有。

她终于狠了狠心把孩子丢在邻居家,离家出走。

邻居夫妇俩等了两天也不见孩子的母亲回家,而此时小珊珊的双脚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处置,两只小脚肿得像馒头般大小,脚掌已溃烂化脓。

邻居家的生活也不是很宽裕,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将小姗姗送到监狱她父亲那里。

于是,邻居家的刘嫂在无奈之下来到监狱,把小珊珊送到其父杨义服刑的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会见室,留下一封信便悄然离去……

※ ※ ※ ※ ※

会见室的民警发现了包着小珊珊的“包裹”。看完信,得知是一分监区犯人杨义的孩子,于是急忙喊来曹指导员。

当曹指导员和其他几名分监区民警打开包着小珊珊的包裹时,大家都禁不住惊呆了:

六岁的孩子瘦弱得看起来只有三四岁,头发乱成一团,衣服上残留的粪便和腐烂的双脚发出刺鼻的恶臭……

徐警官急忙端来两大盒饭和一些水果。小珊珊一口气风卷残云般吃下了满满两大盒饭,又慌忙一手抓起一个苹果直往嘴里塞。

目睹此情此景,监狱民警们忍不住心酸得眼泪直在眼圈里打转。

徐警官是一分监区最年轻的民警,只有二十几岁,也是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秀外慧中,不仅充满了朝气,也充满了热情,分配到一分监区不到一年,就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他不住地劝道:“别急,慢慢吃!啊!”

杨义被民警带来。见此情景,他不知如何是好。

看完信,他明白了,抱起女儿,眼泪像断线珍珠般滚滚而下。

※ ※ ※ ※ ※

当曹指导员抱着衣衫褴褛的小珊珊来到清河监区卫生所包扎换药时,小珊珊那双已全部发黑烂掉的脚趾把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深深地揪紧了。

卫生所所长为她处理了伤口。

懂事的小珊珊不但没有哭,还很坚强。

清河监区专门在驻地为小珊珊聘请了护理员。杨义也被特批白天可以陪护照顾女儿。

※ ※ ※ ※ ※

小珊珊的不幸遭遇在清河监区传开后,无论是服刑人员,还是监狱民警都受到巨大震动。

一分监区民警徐平不仅每天负责接送小珊珊到卫生所打针,还要为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洗尿布、衣服;副分监区长唐强的妻子也积极为孩子洗澡、理发、做棉衣;很多民警家属自发地为小珊珊送来了衣物、奶粉、火腿肠等;杨义所在一分监区的犯人首先向监区全体服刑人员发出了为救小珊珊奉献爱心的倡议书……

清河监区首次为商讨救治小珊珊的方案专门召开了特别会议。短短几天的时间,清河监区就为救治小珊珊捐款六千余元,送给小珊珊的衣物和食品装满了两个大纸箱。

鉴于小珊珊的伤势严重,监区卫生所医疗条件不够,第三天,经白湖监狱领导审批,清河监区狱政科花科长和一分监区曹指导员等人带着小珊珊来到省城天都市治疗。徐警官也在其中。

曹指导员说:“小徐,这次派你去,主要是考虑到你家就住在天都市,照顾小珊珊的生活会更为方便。”

徐警官十分乐意地点点头。

※ ※ ※ ※ ※

小珊珊被解放军医院骨科收住后,骨科医护人员和院领导高度重视。

骨科专家根据小珊珊双足冻伤一个多月导致功能障碍、趾骨外露、足趾和软组织坏死等症状,紧急组织医生会诊并制订了治疗、护理方案,还专门为小珊珊腾出了高级病房。

下午,院长在周会中向全院人员通报了小珊珊的病情,并发出为救治小珊珊捐款的号召。不到两个小时,医护人员就为小珊珊治病捐款五千多元。

院领导在探望小珊珊时还向花科长和曹指导员说:“小珊珊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医院将全部承担……”

刚入院的小珊珊很快就和医护人员熟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