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监狱故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儿子独自一人来探监的消息,刚吃过午饭正在休息的王洁平不禁心头一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小辉不认识路一个人是怎么来的?这么冷的天冻坏了没有?家里出了什么事?数不清的疑问盘旋在他的脑海里。他大步奔向会见室,急切地想问个明白。

“儿子!你是怎么来的?”走进会见室,看着被大衣围裹着的儿子,王洁平泪不自禁,将儿子抱在怀里。

“爸爸!”小辉显得很激动,很高兴。

稍后,小辉述说了自己探监路上的经历——

※ ※ ※ ※ ※

这天早晨,小辉穿着一身单薄的冬衣,背着一个书包,就登上开往县城的中巴车。

车上的旅客看着这个年龄不大的小孩子大冷天独自出门,都很惊讶。售票员走过来,和他商量:“喂,小孩,你买个半票吧?”

话音刚落,小辉就哭了:“叔叔,我身上只有五块钱,还想给我爸买东西吃呢,我没有钱买票。”

售票员问道:“你爸在哪儿?”

“我爸在白湖监狱,我是去看他的。”小辉答道。

售票员顿起怜悯之心:“呦,怎么就你一个人吗?没有大人陪着你吗?算了,别买票了,上车吧!”

“嗳!”小辉高兴地钻进车里。

※ ※ ※ ※ ※

车上,乘客们都非常好奇,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

小辉也挺机警伶俐,乌黑的眼珠滴溜溜乱转。虽然一张小圆脸被冻得红润润的,但他有问必答,不一会儿,他的身世和此行的目的乘客们就都清楚了:

他叫王辉,父亲叫王洁平,在白湖监狱清河监区服刑,前年曾和姑姑一起去看过父亲。小辉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入狱后,爷爷奶奶又相继辞世,他只好住在姑姑家,现在上初一。姑姑家也不富裕,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加上他,学费需要一大笔钱。而且小辉属于借读,又额外增加了借读费。为了筹措学费,姑姑、姑父想尽了办法,小辉看在眼里非常难受。几天前,姑姑因琐事说了他一句,他逃学到了姥姥家。见姥姥家也很拮据,他没提学费的事,谎称回去上学,拿起书包就出村上了车,准备独身一人去监狱看父亲,想与父亲商量辍学,然后外出打工谋生……

听着王辉的讲述,乘客们都非常同情,一位母亲还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乘客们纷纷拿出东西给他吃。小辉非常礼貌地谢绝,见乘客们执意相送,就收下了几罐饮料。但他舍不得喝,说:“我要带给爸爸喝。”

“真是个孝顺孩子啊!”乘客们感慨不已。

大家一起为小辉指点去县城的路,一个乘客还给他画了一张图,标明站名、下车地点、乘车路线。

望着热心的人们,小辉一个劲儿地道谢。

※ ※ ※ ※ ※

到了县城,小辉没赶上去白湖监狱的车,他只好在站前徘徊。

冬日的白昼非常短,一会儿夜幕就降临了,气温也陡然下降。小辉感到寒风刺骨,饥肠辘辘。临行前,姥姥在他的书包里装了一包麻花。他打开来,小心地拿出两个吃下去,余下的又包好。这是他打算送给父亲的,要不是太饿,他还真舍不得吃。

站前是个夜市,灯火通明。为了驱走寒意,他在成排的锅灶旁穿梭,手脚冻疼了,搓一搓,蹦几下;肚子饿了,咽几口唾沫。忙于生意的人们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忍饥受寒的小男孩。

晚上十点多,夜市打烊,炉火熄灭,小辉感到浑身如冰。

这时,阵阵睡意又向他袭来,他找了一个避风处蹲下来,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夜里他几次被冻醒,又几次睡去,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

汽车的轰鸣声将小辉惊醒。他起身走进车站,不一会儿,他就感到双耳双颊非常疼痛,用手一摸,耳朵已被冻裂,鲜血顺着耳朵滴在衣服上。他想哭,可这里谁会注意自己的哭泣呢?他只得默默地踏上了去白湖监狱的车……

※ ※ ※ ※ ※

小辉最后说道:“爸爸,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出去打工挣钱……”

在场的民警都被小辉的话打动了。

“爸爸作孽,爸爸对不起你啊!”王洁平再也控制不住,抱着儿子放声大哭起来:“儿子,你还小,不能出去打工啊!”

※ ※ ※ ※ ※

小男孩只身探父的消息在监区内传开了。

服刑人员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后,都十分感动。为了不让可怜的孩子失学,他们主动向警官提出:

捐款救助小辉上学!

消息反馈到清河监区领导那里,张副教导员说道:“服刑人员精神可嘉,但由于他们正在服刑,经济能力有限,故而不鼓励服刑人员大额捐款,要求迫切的可由本人写出申请。”

消息一传出,服刑人员纷纷解囊相助,有的捐款五元,有的捐十元、三十元。为了使捐款与罪犯经济能力相适应,监区还动员一名服刑人员撤回了捐款五百元的申请,改捐二百元。

监狱警官们也自发捐款,一时间捐款箱里盛满了警官的捐款和服刑人员的捐款申请。

这时,二分监区和三分监区的民警也得知了消息,纷纷前来,往捐款箱里捐钱。

站在捐款箱边的王洁平看着由警官和服刑人员组成的捐款队伍,泪流成行。他不知鞠了多少次躬,他的嘴唇颤抖着,激动人心的场面令他说不出话来,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捐款队伍的面前,放声号啕大哭起来!

“爸爸,爸爸,不要哭……”小辉抱着爸爸,不知所措。

※ ※ ※ ※ ※

雪后大地,阳光普照。

一辆警车载着曹指导员、汪队副、王警官、小辉踏上了家访之路。

王警官三十多岁,也是警官学校毕业,和其他警官一样都自学了大专文凭。他声音洪亮,性格豪爽,并且十分幽默,你只要和他一接触,立刻就能感受到这点。他总是嘻嘻哈哈的,仿佛永远不知道忧愁是什么东西。这不,一上车,他就把小辉逗得很开心。

一行人匆匆赶到镇政府。

镇里领导、教育办公室负责人听完曹指导员的介绍,非常感动。镇里领导当场决定:“免去王辉的借读费和学费……”

※ ※ ※ ※ ※

民警们顾不上吃饭,又急忙赶往小辉借读的中学。

中学校长得知详情后,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校长对着民警们说:“哎呀,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真得谢谢你们啊!”

当曹指导员把饱含着监狱警官及服刑人员拳拳爱心的四千多元捐款和资助金交给校长时,校长再次表示:“我们一定做好王辉的助学工作,帮助他完成学业。”

“那就太好了!”曹指导员笑道。

※ ※ ※ ※ ※

这时小辉的姑姑也闻讯赶来,她搂着小辉痛哭流涕,边哭边说:“好孩子,你到哪去了?我已经找遍了,都快急死我了!”

她站起来,转过脸对着民警羞怯地说:“如果再找不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谢谢监狱的警察,让你们费心了,给你们添这么多麻烦!”

曹指导员爽直地说:“没什么,我们不能看着孩子失学啊!”

为了使小辉尽快融入同学们中间,警官们又带着小辉来到他所在的班级,送他坐到了课桌旁。

曹指导员温和而关切地说:“小辉,我们要走了,你在这里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谢谢叔叔!”小辉答道。

上课的铃声响了,教室里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

※ ※ ※ ※ ※

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冰雪消融后的田野仿佛充满了春的生机。

曹指导员如释重负地说:“直到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我的心里才踏实了!”

“是啊,”汪队副不无感慨地说道,“都说工作在第一线的监狱民警最辛苦,这话一点也不假啊!”

王警官带着喜洋洋的口气插话道:“刚才听到读书声,使我想起一个笑话段子。”

“好,快说,让大家放松放松!”司机小苏早就知道王警官是个讲笑话的高手,于是忙不迭地催道。

王警官说道:“上小学时学English(英语),读成‘硬给利息’的当了行长;读成‘因果联系’的当了学者;读成‘硬改历史’的当了领导;而我一不留神读成‘应该累死’,结果就当了狱警!”

“呵呵!有点意思!”司机笑了。

“我只是开个玩笑,别当真!”王警官接着笑吟吟地说道,“说到狱警,我又想起一个顺口溜,这个顺口溜居然把警察分成了四等呢!”

“我听说过,不过版本都不一样!”汪队副笑道。

王警官说道:“一等警察是刑警队,吃喝嫖赌他都会;二等警察是治安队,赶走嫖客自己睡;三等警察是交警队,见到车子就收费;四等警察是劳改队,陪着犯人活受罪。你们听,这简直是歪曲警察的形象嘛!”

“呵呵!”大家笑着,不无调侃道,“虽然狱警只是第四等,不过从这个顺口溜看来,监狱警察还是最廉洁的呢!”

曹指导员看着王警官说道:“你小子这是吃麻油唱曲子——油腔滑调。看来真应该把你累死!”

“呵呵,哈哈哈!”车内再次传来笑声……

正文 第九集 众里寻父
(更新时间:2006…7…5 9:09:00  本章字数:5287)

清晨,天空湛蓝湛蓝的,白云棉絮似的飘忽,微微的晨风吹拂着绿油油的稻田和树木,一群麻雀在空中飞来飞去,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一个黑里透俏、身躯颀长的姑娘来到第二监区,她要会见一分监区犯人陈之青。

指导员发现:她和陈之青说话时声音很低,像是在传递什么秘密。值班民警走近身旁时,她欲言又止,并用手绢擦着眼泪。告别时,陈之青悄悄说出一句话:“晓丽,全拜托你了!”

陈之青已三十岁,他的脾气比较暴躁,多次与同犯吵架。他那一对顾盼时闪闪有光的眼睛,那直鼻子、方口和狭长的脸盘儿,以及他那略显高大粗壮的身躯使其他犯人都避而远之。指导员找他谈过话,却一直没有多大改变。

今天,晓丽姑娘的出现使曹指导员感到很疑惑:既然两人是一对恋人,又何必如此慌张和神秘?

中午,曹指导员把陈之青叫到值班室谈话。

分监区民警在十种情况下是必须找犯人谈话的:一是新入监或者服刑地变更时;二是处遇变更或者劳动岗位调换时;三是受到奖励或者惩处时;四是罪犯之间产生矛盾或者发生冲突时;五是离监探亲前后或者家庭出现变故时;六是无人会见或者家人长时间不与其联络时;七是行为反常或者情绪异常时;八是主动要求谈话时;九是暂予监外执行、假释或者刑满释放出监前;十是其他需要进行个别谈话的。这就是分监区民警常说的“十必谈”。可是,问了几次,陈之青却一言不发。

指导员仍很耐心:“你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说。”

“不要你们管。”他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

※ ※ ※ ※ ※

一个星期后,晓丽姑娘又来了。指导员看清了,她身材匀称,眉清目朗,服装虽然不大讲究,但模样儿是好看的。

曹指导员询问她时,她一脸的愁眉,仍不肯说出原因。

这时一旁的民警围过来帮助曹指导员讲话,汪队副关切地说:“有什么难处尽可以说出来,我们会想方设法为你们解决的。再说陈之青的改造也需要你的帮助啊?”

“我……”晓丽姑娘只顾埋头抽泣,似乎有难言之隐。

到中午时分,曹指导员执意要她留下,并为她打来了饭菜。

晓丽姑娘没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囚犯的女朋友,也会受到礼遇,内心非常感激。再瞧瞧眼下的警察个个和蔼可亲,她流着泪述说了事情的原委:

“我是陈之青的女朋友,我叫陈晓丽。陈之青从农村到天都市是为了找生父,他是二十八年前被遗弃在火车站的……可是没想到,他到天都市不足三个月不仅没找到生父还犯罪进了监狱。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不顾家里的阻拦,是一个人偷偷跑出来的,我要为他继续找生父。我去过天都市好几次了,可至今还没找到,所以不想让别人知道……”

“噢?!”指导员总算是揭开了部分谜底。

※ ※ ※ ※ ※

送走了晓丽姑娘,指导员又产生了疑问:陈之青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急冲冲地寻找生父呢?

晚上,指导员再次把陈之青叫到了值班室,耐心的询问道:“你的事情晓丽姑娘已经跟我说了,你不必再隐瞒,说出来也许我们能帮助你。嗯?!”

“可,可是这件事,你们可能帮不了啊!”见指导员如此关心,陈之青心有所动,他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 ※ ※ ※ ※

二十八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在县城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那里哭喊。嘶哑的哭声惊动了一位赶火车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抱起孩子,高声叫喊:“这孩子是谁的?”

喊了几遍也无人应答,无意中他在小孩身边发现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着孩子的出生日,父亲某某某,天都市知青,住××路××号。

在找遍整个候车大厅无结果的情况下,这位中年男子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将这个被遗弃的男孩抱回了家。

※ ※ ※ ※ ※

这位中年男子姓陈,是名工人,他给孩子取名陈之青。陈之青十岁时,养父不幸因病去世,他被养父的弟弟收养过去。

新的养父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店,需要他帮工。从帮工开始,他与养父的感情慢慢变得融洽起来。

可养父是个心胸狭窄,而且十分自私的奸商,做生意时,常常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坑人。一次他对养父说:“我们不能赚这种昧心钱。”

养父瞪大眼珠嚷道:“你懂什么,再多嘴,把你驱逐出门!”

养父的女儿晓丽看不下去了,自从陈之青住在她家,她就暗暗喜欢上了他。他不仅人憨厚,还常常护着她。于是,每逢他在家中遇到什么麻烦,晓丽总是同情他、帮助他。听了父亲的话后,她噘起嘴说:“你不能这样狠心,之青的话句句说在理上。”

“你懂什么,他是外面的人,能跟我们一条心吗!再说,我包他吃包他住,说两句也并不过分吧?!”

“现在他也是你的儿子,反正你不能这样对待他。”晓丽与父亲顶嘴。

“你今后再这样为他讲话,你也给我一起滚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