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银色王朝-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访对于徐满的办事效率一直比较有谱,见他应承下来,也就放心了很多,“你一会安排一下,让所有摄像今天下午到自己的岗位上熟悉情况,技术人员要在明天6点之前,把所有固定隐蔽机位上的DV机装置好,通讯组的一定要保证所有现场即时通讯的畅通,特别是摄像那里一定要保持双通道,一路连通指挥中心,一路连通严老师他们那里。明天的拍摄,因为地形和节目形态的特殊性,我们拍摄进程中没有可以重来的机会,所有的路线、节点、甚至是每一个问题、对话,都只能一次OK,所以绝不能有人掉链子。”
徐满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把何访的话记一一录下来,其实这些命令在昨天晚上的总协调会上,已经发出了,现在只是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不过徐满此时的心里与何访也差不多,都深知这场首拍的重要性,所以宁可再记一遍,也要防止错漏了什么。
何妨可能也察觉到了自己的紧张,轻轻甩了下头:“老哥,我是不是看起来很紧张的样子?”
徐满微微一笑:“现在咱们星辉,谁不紧张啊,你没看这次来到山阳,路上那些年轻人连开玩笑都少了?不过,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我想不会有谁的准备工作做的比我们更好了。我知道你肩上的压力大,不过,别想太多了,我们一定能成功,之前是这样,这次也始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我相信你!”
徐满抬头望向何访的眼光中透露着无比的信任。
何访有些感动,握起了自己的右拳,在徐满的面前做出了代表决心的动作。
“好,就让我们要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
徐满同样学者年轻人握了握拳,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然后转身离开。
何访站在原地,细细体味着刚才徐满的,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少不了楚志辉这个引路人和最好的老师,同样也少不了徐满这些公司里一共闯荡过来到的兄弟姐妹们,换了以前,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这样的一家私人的公司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竟然相处得比之前在神视台要亲密了许多,倒像是一个笑话,一个凿凿的放在那里几年、十几年的冷笑话。
抬起眼,何访突然看到那两个一直等在亭子入口处的小伙子,一直只顾着交待事情,倒是差点把他们给忘了。
“小王,你们来一下!”何访招手把他们叫了过来。
“来,给我具体说说线路的安排!”
“好的,何总!”两人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所以称呼也很显得很正式,其中小王拿出了一张手绘的草图,上面把整个情人谷的环境标注的一清二楚。
“这是你们做的?很棒啊!”天生没什么地理方位感觉的何访,显然对于这么短的时间里,外景组就能做出来这么详尽的节目专用地图来,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哈,何总,其实这图大部分是张俊辉的功劳,我们只是查看了一遍当地提供的可以行进的线路,当天晚上他就把这图做出来了,我们之所以能提前把工作作完,也是有赖于这张图。”
这个小王,显然是属于活泼类型,所有的话都是由他来说的,而绘图的张锦辉,只是一直在那里憨憨地笑着。
“这么好的功夫,是那学来到的?”
(以下为第二部分)
“报告何总,我原来是在部队时学的。”其实不用说后面的话,光是一个报告,就清楚地表明了他原来的身份,不过还在延续这样的称呼,一个是说明了此人离开部队的时间不长,另一个,可能就是说明这个人的心思也比较简单直接。
何访冲着张锦辉笑了笑,他喜欢这种术业有专攻,人品又踏实的员工:“这图做的很好,待会儿你跟我一起参加战地协调会,你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现场环境,说不定我们能有意外的惊喜,嗯,以后这种会,你也要出席。”
“是!”没有更多的话,张锦辉只是重重点了点头。
果然没有让何方看错,张锦辉的加入,让本来只是检讨和最后拍板节目拍摄路线的“战地协调会”(这是何访自己起的无聊名字,目的只是想提醒每一个参与者,外景现场的录制决定了整个节目的成败,不能小看)上,竟然多设计出了两个根据地形而来的考验环节。这样一来,体力考验、智力考验、自身策略、敌对策略、表演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各种元素汇聚在一个节目之中,而这个节目的名字就是《欲望无限》——让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全情投入,用尽自己所具备的全部能力来完成,赢得胜利和奖励的《欲望无限》。
当杨威等人再一次回到宾馆的时候,这边的山谷中,浩浩荡荡的人马陆续开进了预设的场地中,其中包括了用于追踪每一个嘉宾行动的三台斯坦尼康摄像机,六台普通摄像机座位流动机位,另外还在各节点设立了数目不等的无人值守的隐藏DV机,总数量达到了30台,但从节目的机器使用量上,《欲望无限》无疑又创造了一个纪录。
好在现在的星辉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财大气粗(当然只是和其他私营电视公司相比),何访当初提出这个设备预算时,除了引来一片惊叹之声,却没有受到什么限制(好像楚志辉的吝啬,绝不是在节目制作上面)。
山色依旧,时间去并非依旧,同样是站在望山亭之中,却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了。
由于这里可以一目了然整个山谷的全貌,何访索性把临时指挥所搬到了这里,说搬,其实除了自己,就只有手中的那部对讲机了。
“何访!何访!我是严飞舟,听见请回答!”对讲机中传来了严飞舟的声音,作为资深电视导演,严飞舟亲自坐镇,直接参与到了之前被判断为最具有观赏性和突发可能的杨威这一路,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考虑到严飞舟的经验可以更好的把握现场的情况之外,也考虑到了凭借着严飞舟的威望和地位,应该可以镇住杨威,不出出现什么过于出格的事情。
“我是何访,请讲!”
“我们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好的,开始吧,”何访停了一下,犹豫了一下,又补上了一句,“严老师,一切拜托了!”
何访特意没有选择出现在山脚下三名演员共同出发的经典大门那里,而是把这一切都交给了严飞舟和他带来的两位很有经验的导演。
这中间的心理,可能只有同样不在场的楚志辉以及最能了解他的唐凝才大略知道一些。
“是软弱吗?”
何访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就已经说明了自己不但不是一个软弱的人,相反地,更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信念坚定,行动果决的人。
“患得患失!”
何访终于给自己现在的心态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而他的人就那么直直的站在那里,面对着群山环抱,面对着那正在分路前行着,自己却看不见的人们。
而他身后的亭中,此时已经展开了一张桌子,上面铺着一张节目专用地图,张锦辉和另外两个人正在那里根据从前方观察点发回来的消息,以及佩戴在三名演员身上的卫星定位器返回来的数据,不断的在地图上标示着新的路线进程。而桌子上还摆放着一台警用大功率电台,可以随时接收到来自于景区内各个节点和观察点的消息。
一阵轰隆隆极有节奏的绝大声响从天边传来,转眼功夫已经来到头顶不远处,何访探出头去,一架白红相间的BO小型直升机从谷外飞来,到了谷顶正中处,在空中悬停了片刻,似乎早寻找什么,不一会功夫,又想其中的一座小山丘的方向飞去,高度也渐渐的降了下来。
直升机的后舱门打开着,而隐约中有一个身影半跨在那里,一个半球形的金属框架似的东西也探出在机舱之外,从何访这里看过去,迎着阳光,不时有一道刺眼的反光从那上面闪起,何访知道那是专门为了这次首录而特别租用的直升机和特种摄像师,而那个框架性的东西,则是特别租来的飞机上专用的摄像机减震器。
第一次的录制,使用直升机,不但可以让节目看起来更真实,更大气,也可以在制作片头片花的时候,加入一个富有视觉冲击的元素,最后,就是又会引出媒体的一个新鲜话题,“国内第一个在外景中使用直升机跟拍的电视综艺节目”,听起来就很不错的样子。
而何访此时的心里,只有一个名字。
楚志辉!
那个似乎在现场你根本看不到的人,那个似乎永远不会成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焦点的人,却早早的在一旁安排好了这一切,而不管它的难度会有多大,时间会有多紧。
在外人眼中,何访最近似乎成了万千星辉的化身,每一件引发轰动的事件中,站出来面对公众、面对媒体的都是他,但只有何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才能真正体会出在这背后,又藏下了楚志辉多少用心。什么逍遥、泡妞、偷懒,都只不过表象,他只是在等待,等待着一场胜利,等待着胜利之后的盛装出场。
“楚哥!我们会给你打下一个最华丽的出场礼!”
何访远眺着群山。

昨日楚河 91、蒙大指挥官

“快点!跟上!”
严飞舟轻声吆喝着,丝毫没有顾及到那个只穿着一件单衣,上身却被斯坦尼康绑了个结结实实的傅海滨早已经是把一件浅蓝的长袖套头运动T恤浸成了深蓝的颜色,而寸长的短发竟然也在奔走间向四外散播着无数的珠波。
严飞舟的催促无情的继续着,而他的眼睛也只盯着一个地方,那就是正健步如飞的在山道上奔行的杨威。
“绕过去!快!推到正面特写,要他脸上的汗!”
汗!
还有他的摄助到是没有说什么,不过跟在严飞舟几人身后的几个从当地雇来的场工和剧务,脑子里可是立马蹦出来这个高频度网络流行用语!
都这样了,还教人家快!怎么快啊!那可是背着好几十斤的东西呢,快和一个小姑娘差不多了,这小老头(严飞舟真的很老吗?严重怀疑是个人情绪左右了基本判断)催三赶四的,你两手空空,倒是不累。
或许是当地神明照顾了一下当地人的感受,噗嗵——
在杨威前进的侧前方正小步快倒的半退着的严飞舟,脚后跟磕到一块突起的石头,一下子倒坐在地上。
“没事吧?严老师?”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正是杨威,他抢上了两步,正准备去扶严飞舟,却被后者用手制止住了。
“我没事,不小心摔了,你继续按照线路走,除非海滨叫你听,否则一会无论有什么事情,你都不用管!”
杨威看到正在起身的严飞舟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事,知机的没有答话,脸上恢复了刚才的表情继续向前走去。
倒是一直没有说话的傅海滨,却趁机照正护在自己身侧的助手小腿上踢了一脚,看助手有些发懵的看着自己,一皱眉朝严飞舟那里努了努嘴。
年轻的助手这时才恍然大悟,赶紧走过去,用手搀住严飞舟。
这看上去小小的一个动作,却是傅、严两人多年以来朋友兼搭档这种良好关系的最好写照,两人之间很多事情都已经不用多说什么,就像刚才严飞舟一直不停的催促,搁在别人那里,可能早就翻斥了,最不济也会在心里骂上几句,手上消极怠工,而傅海滨却听得出严飞舟的真实用意在那里,并且马上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没错,是完成,而不是什么尽量去完成。电视圈里的人大都知道,能在严飞舟这个心思活跃、机巧多变的大导演手下,随时能够把所有交待的任务都完美的做好,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人在酒过十巡之后,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夸赞傅海滨,“也就是他妈兄弟你,还能对付得了那个动不动就整出些妖蛾子来的家伙。”出于善意的理解,这应该也算是夸赞吧。
何访虽然人在山顶,当然看不到好眼前的这一幕,不过他却也听过这句话,而且多次的合作,也让他更深地了解了两人之间的默契,至于能力,那还用说吗?
严飞舟试着走了几步,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就一手推开了那个年轻的摄助,示意他接着去照应傅海滨,毕竟这是山路,又已经断断续续的走了3、4个小时,他更担心傅海滨的体力和安全。
要知道戴上一具完全由金属制成的斯坦尼康,也就是摄像机减震器,几十公斤的自重外加上十几公斤的摄象机头,都要依靠一个人的腰腹力量来支撑,再加上又是爬山(尽管这里的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丘陵更妥切一些,但那也同样是对人的身体,特别是人的双腿的一种考验),别说他这个懂行的人看着暗暗担心了,外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不同寻常。就像刚才那一次小休的时候,那几个一直跟着过来的当地帮手说的那样,“这家伙!光是看看都觉着累!大哥,您真厉害!”
转过一颗大树,一块不算很大的平台出现在眼前,杨威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四处观察着什么。
严飞舟却在刚才路过的树身上,看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记号。这已经是经过了一路上的第10个节点了,其中还包括了两个不同路线之间的交叉节点,要说杨威这家伙较起劲来还真有那么两下子,10个节点,他竟然全部找出其中的事件触发点,找到了可以快速前进的线索,就在刚才和第二组、第三组的负责导演通过对讲机交流的时候,严飞舟已已经确认了杨威现在已经是处在了领先的位置上。
不过这个节目的与众不同也就在这里,你在路线进程中的领先,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你的最后成功,因为完成时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你在每一个节点上的要做的,不仅仅是找出行进到下一点的最短路线,在寻找过程中,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得失分数,而且即便你离开了节点位置,在路上行进,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你无法预计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你的最后分数。
这里的无法预计,并不一定指的就是难题或是障碍,它有可能就是你脚下的一张废纸,树边的水下的一根绳子,总之一句话,凡是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东西,都有得分的可能,但又不订都会得分,嘉宾必须在快速通过或是处理问题之间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你的所作所为,就直接转化为看不到的隐性分数,而这个分数会由专门派在每个小组中的一名记分员,随时记录并传送到事先就到达山顶等候的主持人那里,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第二现场,经过专门人员计算核对之后,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