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战骑狂潮-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公,”白狼闻言,声音有些低沉道:“昨夜死了四十来个兄弟,伤了百余个。其中,伤亡最大的是重甲枪兵,有二十余人,轻步弓手有七八人,战马轻骑兵有五人,狼骑的兄弟重伤阵亡了一个。”

“。。。”李铮脸色不由一沉。

自家的兵卒,便是死一个都让李铮心疼。

他的兵,不是乌合之众,都是经过严酷训练,精挑细选出来的壮士。尤其骑兵,更是百里挑一的猛士!

“将军难免阵上亡。。。能死在战场上,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是荣耀!”李铮沉声道:“有家人的要给予优厚抚恤,没有家人的,要记下名字。。。我会让他们名耀千古!”

“喏!”抱拳一礼,白狼振奋起精神,道:“昨夜击杀的叛军,至少有五千人,现下尚在打扫战场,具体数目还未统计清楚。至于俘虏者,有八千余人,正被关押在叛军军营之中。其余尽皆四散逃走。”

李铮微微颔首:“这高平驻军总计也才两万人,斩杀五千,俘虏八千,已经可以算是大圆满了。我们人少,也不指望将叛贼尽皆俘虏斩杀。”

然后李铮交代庞德和白狼二人,下去处理军务,招降俘虏,厅中,便只剩下了荀攸和他两个人。

“此战真是畅快!”

虽然略有伤亡,但比起累累战果,却是微不足道。李铮颇有些意气风发,笑道:“恐怕韩遂万万想不到,刚刚出兵,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荀攸淡然一笑,却道:“主公此战,因为神速,却是打了个措手不及。想来韩遂知道此事之后,定然会严加防备,主公还得谨慎小心才是。”

听出了荀攸的劝诫,李铮心头的一点得意瞬间消散一空,不由连连点头,道:“公达说得好。”

两人又就此战,讨论了一番得失,汲取了一番经验,荀攸便下去,准备接手高平的政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高平安定下来。

。。。。。。

先秦之时修筑的长城,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将武威分割为两个部分。东北部多为荒漠,人烟稀少。西南部紧靠长城沿线的几个县城,则是人口聚居地。

从东往西,依次为朴襄(这个字右边还有个刀旁,我找不到这个字)、苍松、揟次、姑臧、休屠等几个县城。

它们,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的一部分。

而位于卢水上游的姑臧,就是武威郡治所所在。

张山和努罗统帅大军,在向导的引领下,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穿过两百里荒漠。

第七十六章董卓之谋

“前面不远处,有片水泽。从水泽往西十余里,越过长城,就是揟次。”

向导伸手指着远方,对张山、努罗二人道:“揟次再往西,约莫二十余里,就是姑臧所在了。”

张山二人听着向导的话,比照着手中简陋的地图,商讨起来。

张山琢磨了片刻,皱着眉头,道:“我曾为游侠儿,也到过河西走廊。这一带,真正做主的,是临松卢水胡。临松卢水胡是安定卢水胡的重要分支,势力不小。如果就此攻打武威,恐怕会惹上卢水胡!”

虽然张山并不惧怕卢水胡,但他们的目标,是韩遂叛军。在对阵韩遂叛军的同时,再招惹卢水胡,是不智之举。

努罗则没有张山的见多识广,半辈子没出过北地郡,对于卢水胡并没有什么概念。

这时候,旁侧的向导却说话了。

这向导其实是神州商行麾下商队的成员,是专门负责从北地郡到武威郡的商路运输队的成员之一,本身就是姑臧人。

“张统领的确见多识广。”向导笑道:“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数年前的河西走廊,的确是卢水胡一家独大,但眼下却不然。”

“哦?”张山一愣,接着释然,道:“也对,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在河西走廊混饭吃的时候,也是好几年之前的事了。”

“自中平元年羌人作乱,先后诸多羌族豪帅此起彼伏,卢水胡就一直被羌人打压。尤其是韩遂叛贼崛起,吞并各叛贼部众,一家独大之后,河西走廊诸多县城,尽皆被韩遂所掌控。卢水胡势弱,只能迁往卢水下游,栖息于休屠泽一带。”

向导说着,语气顿了顿,又道:“卢水胡有个传统,不知道张统领知道不知道?”

“传统?”

张山和努罗尽皆凝眉思索。

见二人不知,向导才道:“卢水胡一直以来,有作朝廷义从的传统。远的不说,就是十几年前,破羌将军段颎便征召了一万湟中义从,这也是卢水胡的一支,河湟卢水胡。”

“义从!?”

张山、努罗二人相视一眼,不由恍然。

义从,说白了,其实就是雇佣兵。卢水胡就有当雇佣兵的习惯,历史上,大汉朝廷曾多次征召卢水胡为其作战。

既然是雇佣兵,自然不会无偿为人打仗,财货肯定不能少。

张山和努罗想了想,觉得应该可以将卢水胡拉拢过来,如此夺取武威,就要轻松的多。

但在这之前,还得向李铮汇报请示一下。

毕竟,要雇佣义从,须得大笔财货,这可不是他二人能够做主的。

当下,便在那水泽畔,寻了处稍稍隐蔽的地方,扎下营寨,同时,给李铮写了一封信报。

。。。

陇关,是汉阳与右扶风交界处的重要城关。

陇关面东背西,背靠陇县,南临渭水,北有秦亭、街泉亭。阎行得了韩遂命令,率领八万兵马,与陇关梁兴合兵一处,共计十二万人马。

又各分兵两万,屯驻于秦亭、街泉亭,三处互为掎角,倚靠陇县,端的是防御如铁桶一般。

皇甫嵩趁王国叛军锐气全消,士气衰减,兵粮尽绝之时,发起雷霆一击,将王国十万大军一击而溃,斩首三万级,俘虏四五万,并斩杀包括王国在内等叛将十余人。

随后紧追溃兵,到了陇关之下。

然则陇关地势险要,又有秦亭、街泉亭互为倚靠,梁兴防备森严,朝廷大军连攻数日,却难有作为。

陇关下,汉军大营,主帐。

皇甫嵩端坐主位,董卓等一干武将于堂下次第相对而坐。

“今日召集众将,有一事相告。”

皇甫嵩也不啰嗦,当下拾起案桌上的一卷布帛,转手让旁侧亲卫递给了右首的董卓。

董卓不明所以,看了眼皇甫嵩,翻开帛书一看,眉头不由一挑,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其余诸将见此,虽不明所以,但尽皆被吊起了好奇心。

“啧啧,我们这位护羌校尉,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董卓啧啧有声,道:“早先听得传闻,说此人善于用兵,以少胜多,连战连捷。以百十人之力,从韩遂逆贼的围追堵截之中,安然救出傅南容,那时本将军还不太相信呢!”

皇甫嵩抚着颌下胡须,笑道:“如果书帛上所言具为事实,的确很让人震惊,也证明了此人名头不虚。”

说着,皇甫嵩便将书帛上的信息道出:“这是刚刚接到的护羌校尉的军报,李校尉率兵四千余,奔袭数百里,一日一夜间,连破韩遂三万大军,已经拿下安定高平。”

闻言,帐中诸将尽皆哗然。

多有不信者,只道是护羌校尉谎报军情,应该问罪论处。

但也有人持信任态度,毕竟,在皇甫嵩这位左将军的面前,区区一个护羌校尉,安敢谎报军情?!这不是找死么?

“好了。”

皇甫嵩喝了一声,帐中立刻安静。

“我相信李校尉不会谎报军情。”皇甫嵩道:“现下诸位就着这军报,商讨一下如何破敌吧。”

董卓心里将军报上的内容细细品味的一番,心里忽然有些焦躁。他觉得,有些事,似乎脱离的掌控。

却见董卓眼珠子一转,道:“逆贼韩遂此番损兵三万,又失了高平,汉阳郡就暴露在了护羌李校尉的兵锋之下。皇甫将军何不下令,让护羌校尉领兵南下,直入汉阳,与我等里应外合,如此必破贼兵!”

然而皇甫嵩听了,却摇了摇头,道:“此计不妥。护羌校尉以四千对三万,虽然得胜,但折损一定不小。在此种状态下,令其出击,还不如让其屯兵高平,只做出南下进攻态势,反而作用更大。如此,韩遂必然分兵防备,也为我等减轻压力。”

在皇甫嵩看来,李铮虽然厉害,但以四千击败三万之后,剩下的力量必然不多。若是继续作战,很快覆灭在韩遂手中,还不如一直钉在高平,给韩遂持续的压力更有作用。

堂下众将闻言,细细一想,觉得有理。

这场战争,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李铮手下不过区区几千人,再是厉害,投入战场之后,也是一滴水花,难以起到作用。还不如将其留着,用以少胜多的威名,作为一种势,威慑韩遂。

因此不由齐齐顿首,赞同了皇甫嵩的意见。

董卓见此,心中暗恨,却无可奈何。

军议之后,董卓回到自己的营帐,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思索了一会儿,喝道:“来人,把董旻将军给我叫来!”

“喏!”

不片刻,帐门掀开,走进来一位身材适中的中年将领。此人约莫三十余岁,面容与董卓略略相似,但却不比董卓刚硬,圆和了许多。

“二哥!”

董卓见到这人,立刻就露出了笑脸,道:“叔颖来了,快坐。”

“二哥叫我来,有什么事吗?”

董旻跪坐下来,抬头便问。

董卓沉吟了片刻,道:“有件事想交给你去办——我小觑了那护羌校尉李铮,想让你去交好于他,顺便探探底。”

董旻闻言,眉头微微皱起,道:“二哥的做法太危险了。。。依小弟看,还是。。。”

“你懂什么?!”董卓浓眉一竖,喝道:“我董仲颖起于微末,多年以来为汉庭征战,总难升迁,若非结好何进,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吃土呢!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大汉朝差不多病入膏肓,若手里没兵,什么都不是。如果不是我手握数万人吗,那大将军何进会看得上我?!兵马,一定要握在手中,你知道吗,猪脑子!如果灭了韩遂,我就没有理由抓住兵权,汉庭一定会想方设法解除兵权把我调走,到时候任人宰割,被人灭族,你愿意吗!?”

“这护羌校尉手段非同寻常,万一此人是个榆木脑袋,眼里只有大汉,只有天子,相助皇甫义真灭了韩遂,那就坏了我大事!”

董旻嗫喏了一下,好久才道:“那二哥你的意思是。。。”

“你带我亲笔书信,去高平见那李铮,探探此人心性如何。然后尽可能的打探一下他还有多少兵马,手里握着多少力量,然后回来报之与我,我再作打算!”

董旻吁了口气,点点头,道:“好,弟这就去办。”

“去吧,对了,带些财货美女,也看看此人是否好财色。”

。。。

高平,在李铮接到来自皇甫嵩的将令的时候,张山等人从武威传来的信报,也同时到了手中。

命人将荀攸叫来,两人在县衙书房商讨起来。

“皇甫将军果然是个好人。”李铮将两封书帛都递给荀攸,笑道:“我正想着如果他下令让我南下进击,该如何推拒呢,没想到竟然如此善解人意。”

荀攸将左将军将令看了一遍,略一思索,便笑道:“想来皇甫将军以为,主公击破三万叛军,损失颇大,进击无益。不如才让主公屯驻高平,威慑韩遂,以分其精力,为皇甫将军减轻压力并创造致胜条件。”

第七十七章等级制度

李铮微微颔首,笑道:“按照常理,皇甫将军的考虑很是有理。”

“不过,主公却非常人呐。”

两人说着,哈哈大笑。

笑罢,话题便转移到了张山信报内容上来。

“张山欲借河西临松卢水胡之力,对付韩遂叛军。。。公达怎么看?对于卢水胡,我并不了解。”

荀攸看完信报,沉吟片刻,道:“卢水胡可为义从,如果主公愿意拿出一些钱财,再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想必能够说动卢水胡以为臂助。”

李铮皱眉道:“虽然张山具言,那卢水胡曾多次受朝廷征召,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于胡人,我并不信任。再则,眼下凉州局势混沌,韩遂势大,恐怕卢水胡畏惧,不敢受雇啊。”

荀攸却是淡然一笑,道:“主公多虑了。也许主公还不知道卢水胡是怎样一个部族吧?”

李铮点头称是。

“卢水胡的组成部分,十分复杂。有西域胡人,有羌人,有匈奴人,甚至还有汉人等等!历来,这个部族都是大汉朝廷河西士兵的重要来源。曾有不少出身卢水胡的将领受到朝廷重用,在一定程度上,卢水胡是与朝廷绑在一起的。”

“主公,自中平元年至今,羌人叛乱,到现在的韩遂逆贼流毒,可曾听说过有卢水胡参与?!”

“这倒是。”李铮不由点了点头。

“也许韩遂势大,卢水胡不得不退避三舍,但却并没有参与叛乱。如果许以财货,再以情理动之,只道王国大败,韩遂势弱,皇甫将军即将杀入凉州,想来卢水胡衡量一番之后,一定不会拒绝征召。”

李铮听着,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这卢水胡组成复杂,还是雇佣兵形式存在的部族,又在这西凉边塞之地生存了无数年,想来部民定然彪悍异常,否则也不会被当成是大汉朝河西士兵的重要来源。

如果能把这个部族一口吞下,想来对于势力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想了想,李铮道:“既如此,便让张山先试试看吧,至于财货嘛。。。”说到这儿,李铮皱起了眉头。

这两年来,他手里就从来没富裕过。要雇佣卢水胡,等闲一点财货,恐怕不能打动人心。

“主公可以用粮食抵偿。”荀攸道:“今年春季播种的粮食,眼下刚刚入库。三个县,仅仅税收,就有三百多万石。这些粮食,至少能供应主公麾下大军十年所用,太多了,不如用在此处!”

李铮下辖三个县,今年春季的播种面积,超过了一百万亩。虽然不全是参麦,但因为推广精耕细作和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缘故,使得粮食产量有了质的提升。

仅仅三成税收,就入库三百万石出头,也就是说,灵州、富平、廉县三县总计收入,约莫一千万石!

仅仅一年就有这么多的粮食,李铮麾下才不过万余兵卒,加上几千家奴,还有雇佣的工人,五七八年恐怕也吃不完。

“好,这个主意不错。”李铮面露微笑。

因为战乱,使得凉州民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粮食,对于凉州任何人而言,比之金钱都要贵重!

想来,以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