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战骑狂潮-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引着三人在草场中转了一圈,稍稍做了一番介绍,这才为三人安排了住处。

次日一早,田丰精神抖擞往灵州走马上任,傅干母子则留在草场,将养一段时间,磨去心中感伤。

。。。

本源树下,李铮舒缓身躯,做着诸般让人目瞪口呆的动作。他的身躯,整个好似没了骨头一样,四肢似乎变成了面条,时而将自己抱成一团,就像个肉球,时而拉长扭曲,犹如一根弹簧。

荀英在旁侧看的直吐舌头。虽然郎君做这套动作,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每次,她都忍不住捏一把汗。

良久,李铮才停了下来。

微眯着眼,一脸的回味。

荀英上前,给李铮擦了汗,嗔道:“我看还是别练了,看着都让人家心惊胆战。。。”

李铮哈哈一笑,捏了捏媳妇光滑的俏脸,道:“恐怕不是心惊胆战吧?是谁每天晚上吵着也要练习的?”

荀英脸蛋一红,啐了一句,转身跑开了。

荀英走后,李铮这便沉下心来,细细体味。

体质强化技能的这一套动作,总共有八十一式。李铮经过这一段时间以来坚持不懈的锻炼,终于在这几天将第一个层次的九个动作勉强施展了出来。

直接产生的效果,就是他身躯的综合素质,再次提升了一个阶段,单就力量而言,达到了三千斤!

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身躯,越来越有韧性。比如皮肤,李铮私下里就试过,普通的兵器根本难以造成伤害,枪扎一个点,刀砍一条印,比皮甲都要坚韧。

这套动作效果如此突出,但可惜的是入门的门槛太高。否则将之传下去,教授给军中武将,定能成批的培养出大量猛将。

想到这些,李铮就起了心思。

兴许可以将之简化一番,降低难度。

不过暂时李铮还做不到,他也只是刚刚将第一层九个动勉强施展,尚未熟悉,更别谈体悟深刻。待到以后熟悉了,再来考虑简化之事也不迟。

通过此事,李铮又联系到了领地的教育。

现今领地的教育,完全以习文为主。当初草草建立教育系统,因由就在于人手不够用,缺乏很多中基层官吏。

而现在教育系统走上正规,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开始为官方提供人才。

不过李铮觉得,只习文,那是蹩脚。文风鼎盛是好事,但若是缺了血性,早晚会走上不归路。

所以李铮觉得,是时候建立军事一类的教育体系了。不可能军中的将领,永远要从死人堆里选拔!建立系统的培养制度,才是王道。

想到这里,李铮立刻传讯荀爽,请他到草场来一趟。

这段时间正是教育系统下辖各大书院的考核时期,所以荀爽并没有呆在草场,而是在灵州。

接到李铮的传讯,荀爽给下面的人嘱咐了一番,便只身往灵州而来。

“伯父!”

李铮见荀爽到来,不敢怠慢,连忙行礼。荀爽虽然任了教育部部长,但并未认主,在李铮麾下地位特殊,是李铮的长辈,类似于客卿之类的存在。

荀爽还了一礼,抚须笑道:“急匆匆的把老夫召来,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李铮请荀爽坐下,奉上了茶水,这才道:“我欲再增加一个教育分支!”

“哦?”荀爽闻言,不由一愣,道:“且直言。”

李铮斟酌了片刻,道:“正所谓文武并重,该是时候开设武科,从小开始培养一批军事人才,为完善军事体系做准备了。伯父以为如何?”

“这是好事。”荀爽沉吟道:“那么你可有具体想法?”

“嗯。。。”李铮想了想,道:“既然要开武科,那么着重方向自然是军略。譬如武艺、韬略、地理等等方面。。。”

两人商讨了一两个时辰,最后终于做了决定。

首先,完善书院体系,对书院划分等级。

亭级为启蒙书院,其中不分文武,所有启蒙者都要习文识字、锻炼身体。

乡级为初级书院。从亭级启蒙书院毕业之后,进入乡级初级书院,就有了文武类别划分。任何学子,自愿选择主修科目,或文或武。

文类学科再增一个分支,为研究类学科,专修研究有利于民生发展的一类物事,类似于工商部之下的研究院。

而武科则增加武艺、韬略、地理、战例等几个科目。

当然,并非完全将文武两科隔绝开来。

文类学子可以仍然可以选修武艺,强身健体,也可选修韬略、地理、战例,成为军师参谋。研究类学子同样可以选修武类学科。而武科学子,也同样可以兼修其他两科,并不强制限定,任凭学子自身天赋和兴趣。

可以说,李铮领地的教育系统,是非常开放的,着重于天赋、兴趣方面的发掘,并非填鸭式教育。

亭级初级书院之上,就是县级中级书院,到了这一级,基本上每个学子的学习方向都已经定型了。

通过中级书院的毕业考核,过关之后,进入郡级高级书院。这一级书院的毕业学子,就有资格成为官吏。当然,只是基层官吏。

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可以选择进入灵州太学院进行深造。

将这一切理清之后,教育系统就需要进行一个较大的改造。涉及到师资、建筑乃至于各种相关教科书的编纂和印刷等等。

比如武科类的教授,可以让退伍的士兵担任启蒙书院教授职位。其余三级书院,可以让退伍的军官、或者从现今各大书院的毕业学子中选拔。这时代的教育,虽然科目划分不够详细,但正因如此,习文者学习的知识非常宽泛,各有擅长。自然能挑选出一些合适的。

至于研究类科目,可以在学业将成的学子中挑选教授,还可以在民间招募

另外,灵州太学院这座最高等级的学府,尚未见踪影,还需的立刻进行建造。地点选择在灵州城外两大祭坛旁侧,立刻就会招募工人,进行建设。

其余相关的建筑,必须要尽快的建设起来。还有编纂教科书,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武科类的教科书,现今基本没有成型的,一切得从头开始。

一切商议妥当,荀爽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风风火火就立刻赶回了灵州。李铮则又悠闲了下来。

现今麾下人才,包括荀爽在内,已经有不少了。荀攸、贾诩、荀衍、戏志才、田丰。有他们操持政务军务,李铮自然不必亲自劳心劳力。

再则,他自己劳心劳力,还不一定有他们做的好。

施施然走出自家府邸,李铮往校场而去。

远远的就听见其中的呼喝声,其中夹杂着几声娇喝,那不正是自家媳妇嘛。走进校场,便看到荀英一身披挂,按着腰间宝剑,挺立在点将台上。那一身英气,简直亮瞎了人的眼睛。

看到自家媳妇这身模样,李铮的心里就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诱惑啊!

第一百二十九章放假

坐拥大汉大西北,治下黎民数百万,拥兵二十万,先后破韩遂,收羌胡,征匈奴。北据鲜卑,西临西域,虎视东顾。

李铮现在的实力,不说天下之最,也堪当一流!即便那把持朝政的董卓,在有些方面,也稍稍不如,更遑论尚未崛起的关东诸侯了!

可以说到了这样的程度,李铮才有了肆无忌惮、才有了真正争取自由的本钱。

躺在一张躺椅上,李铮微眯着眼,一派悠闲自在的模样,简直羡煞旁人。不过让李铮稍稍有些不满意的是,自家媳妇没在身边。

要是有个美人这时候在身边,弹弹琴,跳个舞,陪着他喝几杯,聊聊天,那才是世间美事。

不过荀英虽然多才多艺,但强烈鲜明的个性,却让李铮在平时享受不到这种福利。

当然,李铮也并不在意,媳妇嘛,整天养在家里不让外出也不是个事,有事业的女人,更有活力,更有魅力。

李铮全身心放松,脑子里将这段时间以来所发生的一切,都逐渐咀嚼梳理,最终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虽说他现在的实力,并不惧怕董卓,甚至有信心在这种时候击破董卓拿下关中。但也只是想想。

首先,这一两年来连年征战,军中虽没有厌战情绪,但李铮也须得考虑到这一点。一张一弛嘛。

其次,董卓毕竟是强者,麾下几十万大军也不是纸糊的,精锐颇多。若是此时想从董卓手中夺取关中,想必一定会有不小的折损。董卓的军队,李铮相信,一定比匈奴人强!而且,李铮手里也没有了地形转换图纸,不可能如同对待右部匈奴一般,将董卓一勺烩了。

其三,即便击败了董卓,拿下了关中,那么长安的朝廷又该怎么办?是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干脆抹掉这只剩下一个框架的空壳子?

其四,董卓毕竟还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压制关东诸侯。若是李铮此时攻伐董卓,未免给了关中诸侯发展壮大的机会!

最后,西域诸国、北疆鲜卑,还有并州的左部匈奴,仍然是极大的隐患。

想到这里,李铮不由微微叹息。

说到底,仍然是自己不够强大。

麾下兵马正兵辅兵加起来,虽然有二十万之众,但其中九成以上都只是普通兵种。

虽然因装备和饮食的缘故,李铮麾下的普通兵种比其他诸侯麾下的军队都要强,但也不是强得离谱。普通兵种不能得到战骑技能系统的加持,这是最大的遗憾。

若是有五万战骑兵,李铮还会顾忌什么?!

直接碾压就是!

可惜啊,战骑兵数个兵种,合计人数还不到五千。小规模战争倒是战无不胜,但面对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现在李铮要做的,是发展和等待。

精修内政,发展民生,增强底蕴和战争潜力,等待战骑规模的繁衍扩大。至于大军的数量,就暂时稳定在二十万左右,不再继续征兵。

吃过午饭,李铮换了常服,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短打装扮,出了府邸,往草场北段而去。

草场现今的面积,经过连续两次系统扩大,已经达到了两万亩左右。生物生长加速器的影响范围,现在将将把草场覆盖起来。

各大战骑兵种,自击破右部匈奴以来,就一直屯驻于草场,一边繁衍,一边训练。每日训练,就在草场北段的开阔地带。

天空中,一百五十头金翼虎骑呼啸着飓风一般,或是俯冲,或是抬升,或是倒转,组成不同的战阵,正在做一系列的训练。

草地上,一千青甲战骑分作数部,正驰骋飞奔。相互之间看似若即若离,却又联系紧密,统兵校尉往往只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各部兵马就能摆出种种战阵,演练各种疾驰奔射的战术。

又有山岳狼骑,每每冲锋,四面八方一片刀光,看似一窝蜂一般,就像大草原上的狼群围猎一样。但往往能同进同退,不落下一个。而且极其迅捷,往往一击而走,撤退冲锋,都如同一体。

还有摧锋战骑,虽然只有三百数量,但这种一阶战骑中最适合冲锋陷阵的重骑,奔杀起来,气势骇人,比之三千山岳狼骑的气势,也不差多少。他们正在演练凿穿、转向等等战术。

而旁侧不远处的湖泊中,正有十几条战船在演练阵势。在战船旁侧的水中,一头头庞大的阴影若隐若现,那是猪婆龙骑。

猪婆龙骑的甲装,很是奇特。

骑士装备与李铮那个时代的潜水装备有些类似,但没有那种累赘一样的氧气瓶,单单只甲装本身的特殊功效,就能够支持士兵在水下生存半个时辰。这种甲装材质坚韧,表面滑溜,就像泥鳅的表皮一样。

而猪婆龙骑本身的甲装,则侧重于头部和腹部。头部这一部分甲装,就像一副中间有着一条类似鲨鱼背鳍凸起模样的面具,牢牢的套在猪婆龙骑硕大头颅的上颌,保护着它如同鳄鱼一般的大嘴。面具上的流线型凸起,则十分锋利,是用于破坏敌军战船的利器!而另一部分,则着重于保护猪婆龙骑柔软的腹部。与鳄鱼类似,猪婆龙骑的背部有着十分坚韧厚重的角质鳞甲,而腹部的防御则稍弱。这一部分甲装,自猪婆龙骑下颌起,一直往下,将整个胸腹都保护的严严实实。

猪婆龙骑兵身着泥鳅一样滑溜的甲装,手执两根锋利的长达三尺的分水刺,伏在猪婆龙骑背上,在水中穿插来往。

李铮缓缓的走过这片区域,将所有的演练场面,都看在眼里。

战骑兵的强大,不但体现在战骑的综合素质,更体现在战骑兵与战骑兵、战骑兵与战骑之间的默契!

每个战骑兵都有固定的战骑,他们时刻和自己兄弟一样的战骑生活在一起,喂食、休息,都要战骑兵自己操持,就是为了培养战骑与战骑兵之间的那种默契。

而演练阵势,就是培养战骑兵与战骑兵之间的默契。

有战骑技能——骑术和阵势的加成,使得默契的培养,十分的迅速。

战骑兵往往只需要一声呼喝,或者一个动作,胯下的战骑就知道该怎么做。而统兵校尉只需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以达到传递军令的效果!

而整体如一,就是最高的境界。

当然,现在的战骑兵,虽然已经成型,但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演练阵势,只是增加熟练度,还需要经历更多的战争,才能完全做到军团一体的效果。

李铮一边走,一边微微点头,最后找了个地势稍高的草坡,坐了下来,这一坐,就是半天。

到了傍晚之时,各部战骑训练完毕,五大战骑兵种统兵校尉不约而同的来到李铮身前,抱拳行礼。

李铮摆了摆手,笑道:“做得不错,我很满意。不过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达到所有人整体如一的效果才是。”

又与五个校尉聊了一会儿,解决了一些他们平素里遇到的难题,李铮斟酌了片刻,忽然道:“因战骑的特殊性,之前大势未成,我就没有允许任何战骑兵放假休整。而今大势已成,战骑兵也不需要再藏着掖着,我想大多数人恐怕都很想家了吧?”

五大校尉相视一眼,齐齐点头,眼中已经略微流露出了激动的神色。他们大约能够猜到李铮接下来要说的话。

“呵呵,”李铮笑着站了起来,道:“明日就放假三天,回去看看父母,尽一尽孝道。。。另外,各自的战骑,也随同一起带回去吧,随时注意培养默契嘛。不过要记得,三天之后,一定要准时回来,不得延误!”

“谢主公!”

五人齐齐大喝一声,脸上的激动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去吧去吧。”李铮摆了摆手,笑呵呵的。

。。。

九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