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魂断大明-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王爷为何如此呢?”一旁的朱能也不解问道。
    “诸位有所不知,王爷这么做,原来是不知晓耿炳文的实力,只好趁着我军新胜,袭其不备,如今既已知他军分南北,可以南北相顾,我军难以速破。所以,王爷,这次当让张保告知耿炳文我军的实情,一旦他知晓,定会以为王爷亲率大军压境,那耿炳文虽是老朝老将,但此人老成多疑,如今又闻雄县、莫州皆被王爷所夺,他心中必定大惊,得知王爷大军压境,他必然会并南岸之兵于北岸,如此一来,正可被王爷一举尽歼。”道衍弓着身子缓缓说道。
    “说的好!”众人纷纷称是。
第17卷 741章:燕王用兵
    当夜,朱棣亲自率大军赶扑真定,真定离莫州不过数十里,经过一夜的疾驰,大军终于于黎明时分到达了真定,朱棣亲领燕王府勇士二百余人,径往真定府驰去 真定府即在今真定以南,自洪武年间建立真定府一来,便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中部最富饶最繁华的大都会。人们习惯上之所以将“锦绣太原城”与“花花真定府”联句,朱棣径自摔着燕王府勇士,直取真定府东门,趁着天『色』尚未大量,朱棣眼明手快,在马上双手齐齐探出,门口的两个守卫的小卒,正昏昏沉沉,那里会想到有人袭击,尚未反应过来,便被朱棣的两记重拳击晕了过去,后来的燕王府勇士立马上前一把抓起两人,丢在马背上,就地返回。
    众人见朱棣如此,均知其意,张玉当下将二人用冷水泼醒,询问耿炳文的军情,二人那里见过这种场面,况且询问之人乃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燕王,二人吓的将自己所知一股脑儿的全部说出来。
    “王爷,看来这耿炳文果然是南兵北去了!”张玉大喜道。
    朱棣听了也十分高兴,略一点头道:“如此来,我等可以趁着他分兵之际,一鼓作气,拿下真定!”
    “不错,如今耿炳文这个老头,兵分南北,我等正好趁此机会用分兵合围之计,一举攻克真定!”张玉弓着身子笑道。
    朱棣点头道:“就依张将军所言!”说这儿,朱棣吐了口长气,沉声道:“诸将听令!”
    “在!”张玉、朱能、丘福、谭渊、顾成等将领神情严肃的应声道。
    “张玉、谭渊、丘福,你等各引军三千,分别绕出真定府西、南、北三方,趁机进攻耿炳文大军。朱能引五千兵马策应。不得有误——”朱棣大声令道,“其余兵将,随本王、和熙儿从东门正面袭击耿炳文大军军营。”
    “是!“众人齐声应命,一时众将大呼,纷纷整戈待发。
    黎明,真定府。
    耿炳文居中而坐,此刻他满脸怒『色』冲着坐下的一名小卒喝道:“可有打探清楚?“那小卒战战兢兢的道:”报告将军,小的打探清楚,府外的那对人马并非燕王,乃是……?“
    “乃是什么?”耿炳文厉声喝道。
    那小卒身子一颤,道:“是莫州逃出来的人马,眼下已经来到了真定府外,莫州的军师程济在门口求见。小的本想拦住他,可他气势汹汹,非要见大帅,小的拦不住,这才进来禀报。”
    那小卒话音一落地,耿炳文心中一震,心道:“这个家伙居然没死,也不知眼下莫州是个什么情况!“对于这个程济耿炳文虽没多大影响,但记得建文元年,燕王三子被扣住在京城,后来三位世子利用勋戚之力欺压建文帝,借机脱困北归,这个消息被这个老家伙知道后,怒不可遏,当即借着自己在蜀地观察多年的星象只说,上书建文帝,说什么北方将起大『乱』,祸根乃是燕王朱棣,恳请建文帝削除燕王藩位。奏本一上,满朝皆惊。纷纷言论程济是没有根据的胡说,『逼』迫建文帝杀掉他,但这人也极为机灵,眼看朝臣对建文帝施加压力,当下来一招以退为进,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建文帝说:“请皇帝开恩,把我囚禁起来,如果明年,我的预测不应验再杀我。”于是把他囚禁狱中,其时,建文帝已登基,有感于燕藩势力过于膨胀,朝廷难以节制,早就了削藩的决心,只不过生怕诸王一时兴起,兴兵作『乱』,所以初始一切尚在暗地里进行,对于程济的一番言语,建文帝当时迫于压力,不敢苟同,但内心对此人颇为欣赏。对他的言论还是十分赞同的。不久,燕王果然生了反义,兴兵作『乱』,建文帝便将他从刑部大牢里放了出来,改授翰林编修。此次耿炳文北伐,建文帝特意让程济,随军出征,共商军务。
    耿炳文见他多少有些军师才能,这才让他去莫州给潘忠做了一个参军的职务,本以为会帮助守住莫州,岂料还是兵败,想到此处,耿炳文心中一阵伤感,正在伤神之极,忽然门外一阵喧哗,跟着三个人走了进来。原来程济竟等的不耐烦,带着萧峰、段誉二人闯了进来。
    “大帅!“一声尖利的喊声,将耿炳文自思索之中拉了回来。
    耿炳文抬起眼皮望了一眼程济,脸上立马堆起了笑意,道:“程军师,莫州战况如何?”耿炳文虽一早便得知莫州失守,但眼看程济等人安然无恙,忍不住存了一份幻想,故而有此一问。
    程济面『色』一沉,显出痛苦之『色』,沉『吟』了一番,方才将潘忠如何不停自己劝告,如何中了埋伏,自己如何突围清清楚楚的说了一遍,耿炳文皱着双眉默默的听完了程济的叙说,良久才叹了声道:“这燕贼果然果然厉害,如此巧妙的安排果然是出自昔日中山王的手笔!”耿炳文有如此一说,也不足为奇,朱棣年幼时,长追随徐达、常遇春等人身边,对于二人的用兵之道,多有体会,二人都是善于用奇兵的好手,尤其是常遇春可以用用兵如神也不为过,朱棣正是从他二人处学习了不少用兵之道。耿炳文听说与月漾桥埋下伏兵,又利用顾成『迷』『惑』潘忠,更用张玉断其后路,跟着夜袭莫州,也一出又一出的手笔,莫不是当年常遇春再现。
    “大帅……眼下如何是好?”程济哭着嗓音道。
    耿炳文也是心『乱』如麻,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便在这时,站在程济身后的萧峰忽然走上前道:“大帅,末将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可不可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好多人说,这本书写了那么久,又不赚钱,干嘛写啊,赶快结尾算了,免得浪费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们是好心。但一本书写出来,就想一个母亲怀胎十月一般,既然打定主意要生下来,就一定要好好将他养大成人,岂可为了辛苦而半途而废呢?《魂断大明》虽没有气得好的成绩,但小景觉得还是要好好的写下去,到了该结束的时候结束,就想孩子该长大的时候就长大了一般,这本书眼下尚未到该结束的时候,所以小景会一如既往的写下去,希望一直默默支持小景的各位书友们大力支持,支持首订支持首订哦!
第17卷 742章:合兵抗敌
    三人齐刷刷的将目光落在了萧峰的脸上,耿炳文一双虎目在萧峰的脸上滴溜溜的一阵『乱』转, 只见眼前这人一身粗布衣衫,难民打扮,眉目清秀,神态不卑不亢,并无一般难民见到大官那般忐忑惶恐,心中顿时有些疑『惑』的望了望程济,程济一愣,随即会意过来,急忙抱拳道:“启禀大帅,这位是雄县百户官萧峰,这位是杨将军的亲兵护卫段誉,二人在雄县失守后,扮作『乱』民逃了出来,路上恰好碰到了属下,属下见是自己人,便一并给带回来了!”
    耿炳文瞧一个普通的百户见了他竟如此从容镇定,倒也不敢小看了眼前这人。岂料就在耿炳文打量萧峰之时,萧峰也在一旁见这个两朝老将,耿炳文年纪在六十五之间,须眉皆白,也许是连日的战事让这为当年追随朱元璋的老将看起来多少有些老态,但一双虎目却炯炯有神,吐『露』着一股杀气,让萧峰看到了这位老将昔日的风采。
    耿炳文听得程济道明了他的身份,倒也不怀疑,径直说道:“萧峰,你有何法子,但且说来,若是对本帅破燕有利,本帅定会采纳,他日破了燕贼,本帅定会奏明圣上,记你大功一件!“
    萧峰道:“大帅误会了,下官并非了为了封赏才为大帅出谋划策的!“
    “哦!是吗?”耿炳文惊异的望了眼前这人一眼。声音陡地变得锐利起来。
    “是的!”萧峰不卑不亢的应了声。随即又道:“如今,燕王挥兵南下,士气如虹,大帅分兵滹沱河两岸,本来是进可攻、退可守、遥相呼应,进退自如的,只可惜如今燕王连日夺了雄县,莫州,粮草和兵力大为补充,且士气大盛,一旦挥兵下来,属下以为,那燕王纵使英勇善战,但兵力毕竟有限,若是手下估计的不错的话,估计燕王眼下兵力不足五万!”
    耿炳文心中对燕王的兵力也估计在这个数字,一听萧峰这般说,心中顿时点了点头,心道:“看不出这个小兵还有点见识!”他没答话,继续听萧峰说道:“燕王兵力不足五万,大帅且有十三万兵力,一旦分开,兵力相差无几,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是以分兵不如合兵,眼下只需大帅合兵一处防御燕军的进攻,以将军多年防守的战绩来看,区区燕王五万兵马岂非是大帅的敌手!”萧峰一双眼神丢溜溜的『乱』转,眼看耿炳文被自己说得心动,心中一阵冷笑,继续道:“别的不说,就算大帅,昔日对抗叛贼张士诚的那一战,放眼古今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当年耿炳文和父亲耿君用一起追随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战多年,后来父子二人随朱元璋渡过长江。耿炳文的父亲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力战而死。耿炳文承袭其父的管军总管之职,继续统领其部众。至正十七年二月初一耿炳文从广德攻长兴州,恰好碰上了张士诚守将赵打虎以三千精兵,那张打虎岂是耿炳文的敌手,几个回合下来,赵打虎的三千精兵被耿炳文打得落花流水,主帅赵打虎灰溜溜的逃往湖州。
    主帅既逃,剩下的虾兵蟹将自不是耿炳文的敌手,仅过了两天,耿炳文便攻陷长兴,获战船三百多艘。生擒长兴守将李福安等,名声大振朱元璋闻之大喜,当即改长兴为长安州,在县署内设立永兴翼元帅府,命耿炳文任总兵都元帅。岂料,这主帅一当便是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他所面对的确是一代枭雄张士诚,此人比之赵打虎厉害的多,昔年大元朝的丞相脱脱亲自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团团围住,当时的张士诚,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至于那“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终能逃出生天,率一股人马逃出高邮当了流寇,但很快张士诚东山再起,并迅速占领了江南最富庶的常熟、平江两个重镇。平江即苏州,粮仓,衣仓,钱仓,真正的大富之地。而后,张士诚势力发展极为迅速,湖州、杭州、诸全(诸暨),绍兴、宜兴、常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以及朱皇帝的老家濠州,全部被其所占领。刘福通如此勇武之人,也被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包围于安丰(寿县),出战时被杀,如此人物,耿炳文自是不敢小视,小心应对,但该来的终究是来了,不久,张士诚派左丞潘元明、元帅严再兴率大军来围攻,耿炳文率军出击,大败张士诚部。耿炳文料定,张士诚肯定还会来抢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便加紧备战。果然没多久,张士诚再次率兵来攻,耿炳文利用长兴城楼坚固,坚守不出,以城楼之利,多次以少御多,以弱胜强,和张士诚的大小仗打了数十次,每次都把张士诚打败,可谓战无不胜,张士诚的目的始终没得进入长兴半步,此后,长兴侯坚守的大名闻名宇内。
    这段昔日的辉煌此刻被萧峰娓娓道来,耿炳文的脸上多少也『荡』漾出了淡淡的笑意,他细细一思索,点了点头道:“萧百户所言极是,本帅就听你一言,将滹沱河两岸兵力合二为一,在此防御燕军的进攻。”说着,耿炳文一声暴喝:“来人!”
    “是!父帅!”说话的是耿炳文长子耿璿。大将军行辕原本戒备森严,一般非耿炳文亲自召亦不得入内。不过耿璿是耿炳文儿子,自不在此例。耿璿本来院外巡视,见程济带着两个陌生的面孔冲了进去,生怕是『奸』细,便忙跟了过来,耳听三人商议国事,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此时耿炳文一声令下,不由自主的应了声。
    见是自己儿子,耿炳文点了点头道:“传我命令,马上命扎在滹沱河南岸的军队立即北渡过河,合军一处防御燕军的进攻。”
    “是,父帅!”耿璿应了声,自地上爬起,转身出了大将军府。
    萧峰和段誉相视一望,段誉面含忧『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更了,各位大力支持,请支持首订,订阅虽不理想,但各位还是要支持哦,争取能上风云榜哦!拜托各位了!
第17卷 一世枭雄
    庙钟山黯夕阳,
    一龛犹自祀张王,
    吴中花草怜焦土,
    海上风云忆故乡;
    霸略已销黄蔡叶,
    盐徒曾起白驹场,
    行人掬取春泉奠,
    疑带当年御酒香。
    这就是张士诚一生的写照,对于这个人,小景还是很有好感的。恰好这几日小景趁着假期去了一趟苏州,并专程去拜祭这位元末一代枭雄,但走到张王殿前,但见殿中供张王二像。前一尊龙目海口,身着龙衣,腰系玉带,手执纸扇,雄姿英发,气宇轩昂,坐像后一尊在砖台上,容貌与前一尊相同,为“坐像”。像后砖台更高处有三尊女像,为张王的三个妃子——刘妃、郭妃、梁妃。整座庙宇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