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着,郭守敬和其他几位专家立即投入建造司天台的紧张工作。为定准
建台位置,郭守敬多次到大都城东勘测地形,对方圆几十里的地质结构做了
详细准确的考察鉴定。一天,郭守敬正在城郊测量,突然间乌云密布,大雨
倾盆。本来就疲累不堪的郭守敬,被雨一浇,再也支撑不住了,一下子晕倒
在地,被随行人员抬回家中。
病愈后,他又投入工作。经过反复勘测,司天台的位置确定了。紧接着,
又是大半年的紧张施工,一座规模巨大、仪器设备完善、图书资料丰富的司
天台(灵台)在大都城东落成。它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
天文台。
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郭守敬等人创制的天文仪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圭表、仰仪和简仪。
圭表,是测定 24 节气的主要仪器。表是一根垂直立于地面的标竿,当太
阳在子午线上时,表影投落在南北方向圭面上,量一下影子的长度,就可以
推算出节气。圭表,虽然古已有之,但旧圭表表影边缘模糊,影界不清,影
长也不准确,计算时刻容易发生误差。郭守敬利用小孔成象的原理,制造了
一个名为“景符”的仪器,使日光通过小孔射到圭面,这样影界就清晰多了。
同时,又改进了圭表表高及量取长度等等,使测量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仰仪,是郭守敬独创的、观察太阳位置、日食状况的天文仪器,结构非
常巧妙,不过,比它更令人叫绝的,当属经郭守敬革新而创制的测定天体在
天球上位置的仪器——浑仪。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学
家就发明了浑仪,以后,历代对浑仪虽然都有所改进,有所发展,但由于结
构上存在着许多缺陷,所以观测范围有限,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郭守敬对
浑天仪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它变得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被人们称为“简
仪”。这个仪器,比西方要早 3 个世纪。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
士赞赏地说:“标志着从中世纪仪器向现代仪器转变的主要发明,则是将窥
管安装于极轴上,即自由大圆环形成的支承装置。这不是产生于文艺复兴时
期的西方,而是在元代皇家天文学家郭守敬的领导下于公元 1276 年完成
的。”为了纪念这位科学伟人,我国邮电部曾于 1962 年 12 月发行过两枚纪
念邮票,其中一枚便是简仪的绘像。
公元 1280 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部集古代历法之大成、准确精密的新历

法——《授时历》终于编制而成。它规定一年为 365.2425 日,比地球绕太阳
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 26 秒,与现行公历的平均一年时间长度完全一致。
《授时历》的颁行,比意大利格雷戈里提出的现行公历要早近 300 年。它的
方法和数据一直被承用了 364 年之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疑是中国历史
上一个最进步的历法。
郭守敬一生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直到年近 7 旬之时,还担负着兴建铁
幡竿水渠工程的重任,并亲自勘测了这一地区的全部水文地质情况,制定了
工程方案。可惜,当时主管这项工程的官员缺乏远见,把郭守敬所定的河道
宽度减少了 1/3。结果,一到雨季,山洪直涌河道,由于河道狭窄,大水外
溢,两岸顿时变成一片汪洋,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连元成宗的行
宫也险些被冲毁。这位皇帝不由跌足叹道:“可惜当初没听郭太史的话!”
1316 年,这位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病逝,终年 86 岁。郭守
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丰功伟绩,也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心中。
1970 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脉命名为“郭守敬山”;1977
年 7 月,经国际小行星组织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他们于 1964
年发现的一颗国际小行星,也正式命名为“郭守敬”。这个伟大的名字,将
像天空的星座一样,永放光芒。

李时珍

湖北省的蕲(q)县境内,有座依山傍水、历史悠久的古城,叫蕲州镇。
í
镇东门外的瓦硝坝,住着一户姓李的医学世家。老爷子是一位走方郎中,常
年身背药箱、手摇串铃,奔走于乡镇山村,为病人解除疾苦。医生的儿子李
言闻,深得乃父家传,加之勤奋攻读,博览经史,所以不但考取过贡生,还
因医术精湛出任过太医院吏目。在蕲州一带提起李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
晓。
1518 年,李言闻的第二个儿子李时珍出世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会想到,
这个瘦弱的男孩,日后会成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在李家后院,种着好多药草,都是喜欢研究药学的李言闻采来的。李时
珍从蹒跚学步之日起,就和这些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喜欢看这些花草发
芽、开花、结果;喜欢看父亲怎样把它们制成草药,为别人治病。随着年龄
的增长,他对这些草药的性能日渐了解,越发如痴如醉,整日消磨在庭园之
中。当时,医生被豪绅贵族视为“下九流”,社会地位十分卑微。李言闻对
所受歧视刻骨铭心,自然不原让聪慧的小儿子重蹈覆辙,而把改换门庭的希
望全部寄托在了时珍身上。
李时珍虽酷爱医学,但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厚望,只好把心思暂放在那枯
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他聪明颖悟,才智过人,14 岁便考中了秀才。李言闻
乐得心花怒放,以为这下儿子升腾有望了。谁知事与愿违,从 17 岁起,李时
珍接连 3 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严峻的现实,教育了李言闻,使他终于明白了
一个道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强扭的瓜不甜啊。从此,李时珍
放弃了功名,一心一意当起了郎中。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
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
方。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

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
《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
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
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
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
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
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
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
问:“这是你开的?”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
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
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
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
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
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病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
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一样,便不
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
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
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同样
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我偏错了?”李言闻答道:“有的病症看
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
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个果珍说得心服
口服。李言闻总是这样,从医理和病情两方面给孩子们灌输全面的医学知识,
使两个儿子都大得裨益。
李时珍 20 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如猛兽般冲决
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
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
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
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
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
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
你给看看。”说着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李
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
啊!”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
“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门外冲。李时珍忙拉住他,
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
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对,我开的是漏蓝子!”江湖郎中急急
地插了一句。“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
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的药,病人服药
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
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

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毫无
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定存在着一些漏
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
要害人性命啊!
深夜,月光如水,烛光摇曳。李时珍和父亲在灯下倾心而谈。听了儿子
的一番宏论,李言闻语重心长地说:“你想重修本草的想法不错,可是难啊。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关于本
草的书,相当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远远不能适应修
书的要求。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说是不是?”
父亲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时珍的心。在以后的 10 年中,他全
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单
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
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李时珍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
礼仪和医务。李时珍本不愿与皇亲国戚交往,但考虑到楚王也许会帮忙,使
朝廷答应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王府。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
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这
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
和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
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
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面遭到无端
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决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
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 年,35 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
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
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由于其中绝
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
自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 400 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
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
著作。李时珍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重担,并意识到了它的份量,却仍未料到,
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
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
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但他从药贩子那儿买来的“白花蛇”,
有时是另一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
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
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
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
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
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
一次,李时珍路过河南境内的一处驿站,见几个车把式正在把一些粉红
色的草花放在锅中煎煮。他凑近去看了看,见不过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旋花,
却不知这些车夫煮它有何用?便向他们开口讨教,一个车把式答道:“我们

这些人常年在外,风里来雨里去,盘骨多半都落下了伤痛。喝点旋花汤,能
治盘骨病呢。”李时珍用心把这种药草的形状、药性等记了下来,并把它写
进书中。
还有一次,李时珍带着弟子庞宪来到武当山。这武当山,风光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