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有一项猜测,可当作助谈。欧洲人原先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不相信会有黑色的天鹅,因为这会坏了他们心中的完美形象,就像他们在心目中塑造的天使不会穿黑衣一样,那是撒旦的颜色。据说16世纪时在澳洲发现了黑天鹅,如果天鹅都能有黑的,为什么郁金香就没有黑色的?鸟类的黑色或许有保护功能,但黑色的花朵,如前所述,对自己的存活与繁衍却不利。
第三个议题是:如果荷兰的郁金香和台湾的十姊妹,是普遍人性的重复现象,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种疯狂的盲从行为?这是有利于人类存活的因素吗?或纯是上帝的败笔?有一种说法大略如下。在石器时代,人类的族群活动规模不大,或许在一两百人之间。管理人类大脑情绪的机制,同时包含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处理日常生活事项时,基本上是理性面在运作。但若遇突发状况,或有障碍要超越,而这些事情是一般人无法理解或无法掌握时,就会失去自我判断力似地跟随他人行动,出现盲从现象。
所以我们常可听到一种说法:「理性的个人、盲目的群众」,大概就是在说明这个现象。一旦需要聚集人群,就是要应付突发状况,或有大型障碍要排除,或是出现了超级的利益,或是遇到前所未见的奇特现象。一旦进入「群众」的状态,理性的面向就被压抑下来,非理性的「跟风」,就如滚雪球般地增长。从纳粹到红卫兵到任何一窝蜂的盲从现象,大概都可以从这个观点来理解。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的经济活动是理性的」。这个假设的隐含前提是:「个人在做供需交换时」,但不能据以推论说:「人的群体经济活动也是理性的」,史例昭昭,事实正好相反。
郁金香狂热是个完整的案例,本书作者细腻地析述了整个过程。这是个漂亮的例子(美丽的主角),再加上大仲马动人的文采,把这个泡沫事件传播到好几世纪之后的不同社会里,更深入了老少妇孺心中。人类的经济疯狂行为,也因而有了一个优雅的代名词:Tulipomania。

此文是《郁金香热》的导读,2000年5月时报公司出版。感谢李怡严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退休)对本文的指正,并提供重要的相关文献与论点,其实他是本文不具名的合著者。

附录2
黄金的魔力






Peter Bernstein (2000): The Power of Gold: The History of an Obsession; New York: Wiley & Sons。彼得?伯恩斯坦:《黄金的魔力》,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517页。

汉人的习俗里,长辈与诸亲友给新生婴儿的礼物,最常见的就是黄金:金元宝、金项链、金手镯…。在象征吉祥如意、长寿百岁的祝福之外,我后来才领悟到,其实这是家族成员对新加入者,所提供的一项「逃难基金」。几千年来兵刀水火的血泪教训,这个民族早已充分认知「天命无常」、「富不过三代」,给新生儿的礼物,还有什么比黄金更具有「急难救助」的功能?台湾中央银行地下室所藏的黄金存量,听说在全世界央行中名列前茅,也是基于同样的动机:逃难恐慌症。
「汉人与黄金」是我一直很想了解的题材,因为其中有太多的谜题需要解答。举个例子。《孟子 · 公孙丑下》,陈臻问孟子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一般对「兼金」的注解是「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对「镒」的理解是「二十两」,百镒就是二千两。问题是:「兼金」的「金」是黄金吗?孟子有二千两黄金的行情吗?当时有这么丰富的黄金在市面上流通吗?
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页65说:「古时金银铜都称金」。如果是这样的话,诸王送孟子的到底是金或银或铜?劳干在1971年《中研院史语所集刊》写了一篇〈汉代黄金及铜钱的使用问题〉,内容丰富,但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解答,反而增加了不少疑惑。读了这本《黄金的魔力》,我更确信需要有一本《汉文化里的黄金》,来告诉我们这个民族的「黄金拍案惊奇史」。

彭信威(190767)《中国货币史》(1954,2007重排板)
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出身,在纽约的New School大学兼任教授,1973年以自己的名字创办投资顾问公司,写过几本投资学与金融史方面的畅销书。全书20章分三篇,首篇有9章,综述黄金在西方文明史上多采多姿的角色;次篇有7章,谈1719世纪黄金在西欧诸国(以英国为中心)的货币功能;第三篇有4章,纵谈20世纪国际金本位的兴衰,与国际金价的激烈起伏过程。
我较熟知的题材,是第三篇的国际金融史。他摘述得相当生动,有很贴切的描写与评论。书后的11页参考文献相当完整,我知道的主要文献都列入了。但问题是,有许多已列出的文献,在正文中并未真的引述到。这就显示出本书特质:这是一本写给华尔街人士看的金融史,作者在博览群书之后,依时间顺序、依题材做了轻松、愉快、知识丰富的综述。你若问我这本书好不好看,答案是正面的。你若问内容可不可靠,我会说这是综述型的书,没有多少作者的见解。你若问这本书有无深度,我会说:对商业出版者而言,这是个冒犯性的问题。

试金石
作者是个「知识经济」的实践者,他在「转售」知识,他不是严肃型的深度工作者,本书前两篇的内容最能确认这项性格。西方文化与黄金在几千年的纠缠过程中,累积了非常丰富的文字著作,作者光是从英文著作(和一些法文书刊),就写出这本五百多页的大书。以这个题材的丰富材料看来,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再写出三本,反正他只是在综述与剪裁而已。
你若问这本书值不值得看,那我会说不错。举个例子来说明我的阅读感受。我对「试金石」如何运作一直没搞懂,在其它书上也没看到够好的解说,作者在页50和115对试金石的说明,让我有释然通畅的快感。这类有用的小知识还有不少,我对此书的好感,就是建立在诸多的小解惑上。

原刊于《中国时报》2002年8月11日

附录3
布劳代尔的《地中海史》







?《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唐家龙、曾培耿等译,上下册,1;018页(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年)。

布劳代尔这本博士论文在1949年出版、1966年大幅修订后,不断被译为多国语文。这本书为什么那么有魅力?贡献何在?

Fernand Braudel (190285)与Immanuel Wallerstein
在一千多页的篇幅里,并非页页珠玑,因为他的文体是描述性的,过度细节与注重事实,常在好几页之后还看不到一个具体的论点,有时让人会沮丧。本书的价值,是启发我们如何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这个既具体而又千变万化的海域,去构思不同的历史概念。这种历史形象构图的思考方式,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要欣赏的,是《地中海》的整体造型,而非细部的砖瓦,因为那不是有大史识的史学家,所要呈现的部分。他后来出版的名著《资本主义》(1979)与《法国史》(1986),其中的主要观念,都已在《地》出现过了。这些概念包括:长时段、趋势变动、事件、经济世界、经济重心变迁说、辅助性的敌人……等等。
本书首篇是从人文地理的观点,呈现大地中海域的环境特色,所对应的历史时间,是作者最注重的「长时段」(以世纪为单位)。这些地理与环境上的特殊状况,深刻地影响此海域内,各族群的活动形态。第二篇是从「趋势性变动」(以几十年为单位),来观察地中海域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面向的「整体性」变动;也就是从宏观、社会性时间的观点,来看人类的行为。第三篇是典型的事件史,作者表现出丰富的细节知识与熟练的手法,但却视这类题材为「历史的泡沫」,只是表层现象,数目众多却无深层的力量。
 
《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作者用三种历史时间的概念,把诸多问题分置在三个层级上,一方面把全书的架构撑出了立体感,二方面也显示出,他对历史层级重视的顺序。各章之下再分二到四节,每节之下再细分数小节(其实各小节都可更深入地扩充成长论文,或甚至一本专书)。
在篇幅的限制下,这些小子题常被压缩到二至三页,不够深入,一触即离。篇幅如此简要,对外行人而言不够清晰,对内行人又失之浅略。本书珍贵之处,是在于整体架构性的设计,而非细节的内容。他的史学论述,不是提出假说、呈现证据、得出推论的方式;布劳代尔是历史图像的建构者,一位能掌握庞杂细节的大绘图者。
布劳代尔此书撰写时,并无预先设定的目标,而是先随着个别档案数据的刺激写出内容,之后再合成全貌。优点是地中海的复杂面向,得以不受预设架构之限制,缺点是成品必然庞杂枝蔓。布劳代尔著名的三种历史时间观,是在全书脉络了然于胸之后,他才顿悟出来的。
《地》特点在于:是材料在带领作者,而非材料屈服于作者的意愿。他写作的风格,不是在既定的论点内详细举证辩驳,而是在小篇幅内运用许多细节数据,同时处理好几个视角。他先描绘出一个小题材的枝叶(小节),再拼构出一个上层的景观(节),再往上构成章、篇、全书,是个由下写到上的描述与建构过程。
较严重的缺陷,或许是他对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档案掌握较佳,常可见到在一个共通性的题材中(如论城市的功能),只举意大利或法国南方为例。但这是一本论地中海的著作,不免让人怀疑这些例证,是否能显示出地中海域的通性?
我认为最有创见部份,是论贵重金属从北非和美洲流入后,对地中海域的影响。作者认为并没有之前学者所认为的那么强,贵重金属所发挥的功能,要视当地过去金银存量、相关事情,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国与国之间的联系、经济活力、国家与商人活动的情形,或甚至连「民意」都有关系。
金、银(以及铜)的数量,并不就是等于货币存量,金属货币之间也会相互碰撞、竞争。更重要的是,欧洲本身的经济已经开始成长,否则单纯的金银进口,不会有这么大的物价效果。现代国家的兴起、军队的开支、公务人员的薪资、以现金课税等等经济货币化之后,才会对美洲的金银产生有效需求。换句话说,他不赞同简单的货币数量说:货币存量与物价水平之间,有紧密的或比例的关系。
英语系的地中海研究者,对《地》的架构设计较无意见,但对档案数据运用、具体问题则有异议。半世纪以来评述此书的文章很多,多从各自熟习学门的角度(如西班牙外交史、海战史等等)评论,较少见到经济史学者有系统的批评。美国新经济史学者多持负面看法,例如1993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史学者 Douglass North认为,此书是一本艺术作品,年鉴学派并未对经济史提供有帮助的见解。
布朗大学的名史学者 Anthony Molho认为:「《地》在跨越美国专业历史人士的群岛时,就像是一艘失去踪影的船。《地》当然没有转变美国历史学界著述的风貌,它也没有改变美国大众文化对地中海的传统形象,也没有因而在美国开创出一种布劳代尔学派式的历史写作风格。」本书在各国所得到的评价不同,这是个值得再探讨的有趣问题。

原刊于《中国时报》 2002年7月14日

附录4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
经济和资本主义》导读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施康强、顾良译,3册。台北:猫头鹰出版社,1999 年(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6年)。



1架构与内容
1。1 结构
这套三部曲的第一册,是作者在1952年依他老师费夫贺(Lucien Febvre; 18781956)之嘱而写的,1967年由巴黎的Armand Colin出版,收录在「世界的命运」(Destins du Monde)丛书内。他之所以会写那一册,主要是当时他已投入许多心血,研究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经济,Febvre嘱他先摘要出版。
出版之后,作者有两项不满意的地方:(1)一本没有批注的经济史著作,说服力必然大减。(2)他对这个领域的接触愈广、领会愈深,就愈发地疑惑。因为他观察到的现象,似乎与他所熟知的理论相抵触,例如Werner Sombart和Josef Kulischer对资本主义的理解,布劳代尔认为他们虽然举证丰富,但在观点上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经济活动当成一种「均质的实体」来看待,也认为唯有透过统计数字,才能理解经济史。

Lucien Febvre,18781956
此外,一般历史著作也倾向于把重点放在欧洲本身,好像其它的世界并不存在。他们常把欧洲描述成一个逐渐迈向理性化的市场,终于累积出工业革命的果实;而且把工业革命看作分水岭,把历史切成一个工业化之后的现代社会,和一个工业化之前的传统社会。布劳代尔对上述的看法相当不满意,在长达25年的阅读、整理、扩充之后,终于在1979年出版了这套三部曲。他把第一册扩充改写,换了书名《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的与不可能的》,同时也把初版未附上的批注尽可能复原。
肉眼能轻易观察到的经济活动,例如店铺的交易、工厂的生产,是了解经济现象的起始点。作者提醒我们,在观察长期的经济活动变化时,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显而易见的活动上,应该要体察影响这些表面现象的深层因素;而这些面向却常被忽视,或虽然被理解,但未赋予公平的历史分量。
他提出一个「三层经济活动」的概念,来彰显1518世纪欧洲经济的特质,同时也可应用在亚非美等几大洲的情况。作者认为,经济活动中的最底层,是日常生活性的生产与交易活动,并无正式的组织;这类活动的地理半径很短,只限于城乡或稍大的区域内。第一册就是以这种「日常生活的结构」,作为主要探讨对象。
第二册《贸易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