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大唐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在大唐爱-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彩儿在旁听见。凑上前来悻悻道:“先时在天牢,看着月儿、采盈的样子,娘子的心情岂好的了?”

云儿看眼彩儿。未作它言。虽说彩儿一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会儿说的却也是实话。不无在分理。

江采苹抬手遮目眺睨头顶四角天空之上的杲杲烈日,今日仿佛格外干亢炎炙,时下已过午时三刻,仍觉闷腾腾,好像在燥雨,火云如烧。刺目的骄阳,刚才脚一着地,铺嵌于地面的沙石暴晒了大半日的烫人。隔着鞋底直蒸袭面颊,愣眼晕,头重脚轻一般。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入夏以来,天气一直暴热,之前倒也降过几场及时雨,然而炎天暑热,焦金流石。赫赫炎炎,正所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赤日中天,海天云蒸。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娘子,圣驾至。”于殿门外小站的工夫,李隆基已是乘坐龙辇驾临南熏殿,见状,云儿连忙压低声给江采苹提了个醒儿。

“嫔妾参见陛下。”江采苹于是半侧转身,朝龙辇停下之处行了个叉手礼。与此同时,云儿、彩儿两人俱站在后随之屈膝揖礼于江采苹左右两侧。

李隆基伸手扶向江采苹,入鬓的长眉微皱:“这大热的天儿,怎地站在外面?”带分嗔怪的说着,握了握江采苹玉手,“衣身这般热,快些随朕入殿。”

江采苹莞尔一笑,搭着李隆基温热的掌心刚要启唇,不成想竟冷不丁打了个哈欠,失礼之余,忙下意识垂首:“嫔妾失礼。”

凝睇江采苹,李隆基龙目含情道:“想是累得不轻。殿外日头大,朕早已命人在殿内置下冰盆,只待爱妃回宫,且来消消暑气。”

提步迈上殿阶,江采苹娥眉轻蹙:“这般说来,陛下早料知,嫔妾要来南熏殿了?”

李隆基只做拊掌哧然,并未予以答释。但听高力士笑呵呵的于旁插接道:“陛下疼惜江梅妃,又不是一天两日的事儿了。老奴可是全看在眼里,殿内的冰盆,晨早出宫之前,陛下便已命人及早备下,生怕现备,不够凉爽。”

李隆基目光一凛,扫了瞋高力士,高力士立时埋下首退后噤声,显是加罪高力士在边上多嘴。

云儿、彩儿静听在侧,互视眸,不由掩口而笑,尽是喜眉笑眼。李隆基对江采苹的这份恩宠,无疑是其她人求之不得的。身为近侍,自也为之欢慰不已。毕竟,江采苹的圣宠愈重,其等在宫中更可抬起头来做人。

在外人看来,龙颜威严,李隆基贯日不苟言笑,甚至乎笑比河清,然每当在江采苹面前之时,李隆基却时常言笑晏晏,语笑自若。即便今早在梅阁用膳那会,李隆基尚是拂袖离去,大为不悦,可再看眼下,中间顶多才隔了三个时辰而已,貌似彼此间的嫌隙已然全无,就像甚么事也不曾发生过似的,倘使被后。宫的其她妃嫔看见,同样是天家的女人,怎不羡慕嫉妒恨?

一步入南熏殿,丝丝凉息就扑面而来,且若有似无弥散有股淡香,设于坐榻两侧的御屏处,不知何时竟雕了道冰扇,其上刻缀有点点梅花,枝丫展穹,栩栩如生,细听隐约有叮咚的清泉脆响。

江采苹禁不住美目黑亮,巧笑倩兮,当下莲步轻移步上前俯看,触手一摸,心下却狠吃了讶,只见冰扇之上的梅花,触指凉薄,软糥有加,拈指不止有粉泽,更有香泽,竟是瓣瓣真的梅花点贴于其上。

“今下孟夏时气,怎地会有梅花?”大喜过望时分,江采苹忍不住回首直问向李隆基。眼前的冰屏,着实眼熟,仿乎在何处见过一样。

李隆基负手上前,眼底溢荡着浓浓脉脉之情。对于江采苹现下的欢喜若狂,看似同样煞为开怀。长指轻划冰扇,须臾默立,才开金口道:“喜之便好。朕可是遍寻宫里宫外的能工巧匠,紧催慢催半月有余才等来。爱妃既喜之,回头朕便差人将之移往梅阁。”

“送与嫔妾?”江采苹清眸一闪。顿有些打不过兆来。这般物美价廉之物,远比终日泡澡更解热,何况李隆基适才已说明,花费了半个多月才凿刻出两道冰扇来。若全移交梅阁,临时再赶工制作,只怕完工之日三伏天早过半。

“好生美致!”彩儿抵不住新奇劲儿。径自凑上前来,边赏目边赞不绝口道。“娘子快些看呐,好多瓣梅花是嵌于冰里面呢!”

云儿微笑着紧步两步,从旁悄拽了拽彩儿衣襟,示意其退后,切莫净顾一时口快,而以下犯上在御前造次了。

反观李隆基,倒未介怀,一副爱屋及乌神采。笑容可掬道:“朕知爱妃怕热,故才命人制了这两道冰扇。不送与爱妃,应如何处置?”

“江梅妃有所不知,为了这两道冰扇,陛下可未少费神儿,惟忧那些工匠手拙,合及不上爱妃的眼,这才先行搬入南熏殿来。”高力士适时加以说释出声。碍于面子。有些话李隆基不便直白,做奴仆者自是要代为说白,纵使为此又被李隆基瞋了睖,却也乐得心甘情愿。否则,岂非失了情调。

会意之余。江采苹敛神霁颜道:“陛下的恩典,嫔妾心领之。不过,嫔妾的梅阁,尚算清凉之所。暑热日厉,陛下见日勤于政事,寝殿当多置几道屏扇才好。”

南熏殿、勤政殿皆地处朝阳,时至盛夏时节,倘不门窗通敞,殿内委实比殿外尚闷热分。闭窗合门,密不透风,其实敞开窗扇,吹入的多也是热风暑气,是以,加置上冰扇,合拢上门扇,反而较显清凉。

“爱妃不喜之?”李隆基挑了挑眉,口吻倒也未有不快,“爱妃若不喜之,朕命人再行改制别样花案。力士!”

“老奴在……”闻唤,高力士忙应声,面有犹豫之色的看了眼江采苹。

君无戏言。与李隆基朝夕相处这大半年以来,江采苹自了解李隆基历来令出必行,于是秀眸微嗔,含娇细语道:“陛下,且听嫔妾把话说完。非是这冰扇不讨嫔妾欢心,嫔妾只是不敢独享这般好的东西罢了……”娇嗔着,长眉绵睇道,“陛下恩宠嫔妾,嫔妾岂有不欣然从之之理?嫔妾可不希落个恃宠而骄的恶名,倘或陛下恩赐予嫔妾,恕嫔妾斗胆,敢问陛下,少时嫔妾如另作别用,陛下该不至于开罪嫔妾吧?”

“但凭爱妃处之。”李隆基若有所思的抚掌相向道,面上的和颜悦色之貌,听似大有但博美人一笑已足以之味。

江采苹颔首浅抿唇际,神秘兮兮的付之一笑,即刻就地肃拜道:“嫔妾叩谢陛下隆恩。”

“免了。”李隆基步向坐榻,端过御侍奉上的茶水,吃了口清茶。

察觉李隆基眉宇拧叠不展,似有何闹心之事,江采苹折纤腰以微步,持过茶盏为李隆基蓄了杯茶,才坐下身道:“嫔妾尚未差人将冰扇抬走,陛下莫不是此刻便开始后悔赏赐嫔妾了?不然,何故闷闷不乐?”

连吃了杯茶,李隆基搁下茶杯,端坐正身子,长叹了口气,方道:“朕岂是那般小家子气之人?近余月,炎阳似火,火日炙人,伏旱过早,朕接连几日收到急报,上奏南方大片赤地千里,田地龟裂,旱威为虐的折子。始自长夏迄今,东旱西涝,时有发生,着实叫朕头疼,不省心。”

江采苹心下巍巍一颤,大唐疆域幅员辽阔,尤以南方一带多山高地燥,七月的天日,日头本就正毒,未入宫前,珍珠村四野就常现槁木枯焦之象,断未少见其它临近之地野田干巴毗咧禾苗干枯之景,农夫稍一扛锄驱犁便已汗珠直滚。往常年间,暮春时令就已闷热,加之今年初伏有够湿热,且至中伏只恐更难免热上加热,令人难熬度,情势定好不到哪里去。

夏水汤汤,确实不妙,但过于清冽,也未尝便是好兆头。难怪李隆基近日总显烦忧,愁眉苦脸,有时说会儿话也会走神。身为一国之君,操系挂怀的国事自也多。众所周知,自古民靠天吃饭,旱涝无保少不得颗粒无收,一旦饥荒遍野天灾酿成**,来年民无以安生,国则多舛。(未完待续)

正文 第222章 弈道

稍作沉思,江采苹轻抚上李隆基温热的手掌,莞尔笑曰:“陛下为国操劳,可惜嫔妾是个小女子。”怨艾着,瞅了眼殿外的天色,盈盈从坐榻上站起身来,“这会儿快近夕食时辰,今个晚膳,陛下可是有甚么想吃的东西?嫔妾回头早点备下。”

后。宫不得干政。适才江采苹不过是随口一问而已,不成想竟扯及前朝之事上,虽说此刻并无外人在场,充其量是在闲聊罢了,然而,天颜咫尺,身为后。宫妃嫔不但应懂得避讳,更须进退有度才是。

“爱妃今日代朕走了趟大理寺,少不得乏累,少时传司膳房备膳便是。”李隆基拊掌于膝,温声交代毕,旋即朝江采苹伸出手,“且坐下,陪朕说会儿话儿。”

江采苹浅勾了勾唇际,心下镜明,李隆基显是有意唤其留下来作陪,于是霁颜搭握上李隆基的掌心,清眸微嗔道:“莫不是陛下吃腻了嫔妾苑里的饭食,再要不便是嫌怨嫔妾平素厨艺差,是以懒得移驾了。”

凝睇低低垂首柳眉如烟的江采苹,李隆基这才龙目带笑道:“朕,实是心疼爱妃,不想爱妃累着了。”

李隆基的口吻,听似从未有过的温柔至极,温柔得简直像极一滩水一样,直搅拨动江采苹内里深处某个最柔软的地方,顿觉心跳仿佛慢漏了半拍似的,眸光不由自主迎向身旁这个男人含情脉脉的目光。有时候。情话并不需要有多绵绵,只要肯上心,哪怕仅是抛了个深情的眼神,责斥之言也会变为种令人温馨的挂怀。

江采苹低垂臻首。浑然不觉已是粉腮酡红,长眉连娟微睇绵藐,含娇倚榻道:“陛下又在打趣嫔妾。一而再再而三的。嫔妾可要不依了。”

今早大理寺一行,想必高力士先时前往勤政殿时。便已禀奏李隆基查悉始末,现下自也显不着江采苹献殷勤。即便刚才提及了三五句,无非亦是出于顾全面子,顶多也就是只此一问罢了。毕竟,今儿江采苹抛头露面纡尊降贵大理寺看探天牢里的中毒囚犯,是在替李隆基围脸面,以显皇恩。为此加以犒赏,本也在情理之中。

“罢。罢……”皱眉笑罢,李隆基浅啜口茶,“方才力士跟朕说,在天牢碰见薛王了。”

听着李隆基边从胸腔发出闷笑声,看似边颇心口不一的宠让,江采苹娥眉轻蹙,正要佯做恼羞之色,抬首却见李隆基已然不露声色岔开话题。心头忍不住巍巍一动,遂曼声回道:“可不是怎地?大理寺丞言说,昨个天牢闹出乱子时,薛王闻知,当街便赶去了。连府邸均未来得及回趟。”

李隆基手持茶盏,须臾若有所思,才点了点头,声音浑沉道:“天牢一事,倒难为薛王替朕顾全这个体面了,堵堵悠悠众口。”

李隆基言外之意,不言而明,对此江采苹更为心中有数,默然稍侧了侧身,抬手为李隆基轻揉了几下太阳穴。唐朝历代皇帝,或轻或重多有头疾之症,其中尤以唐高宗为甚,李隆基似也遗传有这病症,每每忧思过重之时,总隐隐伴有头痛感。

至于天牢中毒之事,其实江采苹不无愧颜,然而为了顺利营救采盈出火炕,也唯有让牢中一干囚犯陪着一块受罪,不然,若有且只有采盈一人中毒,并不足使人信之不疑,尽管现下也招人起疑,但这些疑端尚不足为患,并不妨碍大计。为今之计,更是别无它策,惟有走一步算一步,心狠到底。

“船到桥头自然直,陛下切莫过于伤神了,龙体为重。”敛神之余,江采苹展颜一笑,手上的动作稍缓,改为给李隆基捶背敲肩。

耳畔娇音萦萦,幽兰般的香甜气息扑拂过耳际,李隆基直觉身上泛起股热浪翻滚不息,当下一把紧按住江采苹一双柔荑。

冷不丁被李隆基抓握住素手,江采苹不禁一怔,抬眸望去,才发觉李隆基眼底不知何时竟已漾满浓浓情。欲,刹那间,非但未有矜跃,笑靥反倒僵在面上。与此同时,脑海中只一闪而过四个字——以色使人,耳边仿乎刮过“妖媚祸主”的声声谩骂之音,其从不曾想过要专宠,受宠迄今,更不曾恃宠而骄,但明里暗就的流言蜚语却一直不曾中止,日日撺掇于耳,纵使再怎样心如止水,静得下心,却也无以隔绝得掉闲言碎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夜深人静时分,时不时总为此搅扰它日被李隆基弃之如敝屣时候,究是何样情势。

“时下暑气时气,手怎地还这般凉?”江采苹异样的冷淡反应,霎时犹如泼了桶冰水浇于李隆基头顶,一下子熄灭了其宛似处于焚身的欲。火,反握过江采苹玉手之际,遂略带嘶哑的沉质了句。

江采苹顺势抽回手,索性顺着李隆基话音答道:“嫔妾自幼体寒,三伏天也罢,数九寒冬也好,一贯如此。”

见李隆基鬓眉拧锁,江采苹颔首抿唇,心思回转的片刻,长指抚平李隆基夹叠的眉头,不失关切的言笑晏晏道:“陛下怎地动不动便一个劲儿皱眉?”顿了顿,续道,“天牢一事,既有薛王出面督责,任事情如何棘手,想是终有迎刃而解之时。至于南方大旱之事,嫔妾愚见,今下大可不必为之过早忧忡,天灾**原即非人力可阻也,时幸太平盛世,国库丰实,而民户多存有余粮,最不济开仓放粮,年逾大衍,势必不难安度。”

言归正传,李隆基微微一思,面有喜色道:“爱妃言之有理。”含情凝睇江采苹,方笑逐颜开道,“反却是朕忧思过甚了。连日来,朕着是被那一本紧跟一本的告急奏折,一本本看昏了头了。”

端坐正身姿,江采苹微微一笑:“关心则乱,陛下心系天下苍生,故才看重。”说及此,故作灵光一闪道,“嫔妾倒有一法子,且不知可行与否。”

“爱妃但说无妨。”李隆基的兴致,貌似也为之一提。

“嫔妾愚见,意在博陛下展眉,还请陛下明鉴,嫔妾可不是借故欲干政。”环目殿内,江采苹刻意先卖了个关子,而后才煞有介事的说道,“嫔妾实也只是一时突发奇想罢了,各州府所设的公私仓廪,可周济万民于旱涝之危,一解燃眉之急,现下东旱西涝,倘使行得通,何不西水东引,一通百通之下,指不准旱涝之地俱获双收,届时也未可知。”

“西水东引?”李隆基满为讶异的看向江采苹,半晌,长舒了口气,眼角尽是忖量,“爱妃所谏,不失为是个良策,但绝非易事。且待明日早朝,朕需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