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台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台湾-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落了下层。

另外纳兰蓉蓉也是忽略了另外一部分有心之人的决心,这部分人可不是女人,说来也不能责怪纳兰大小姐考虑的不周全。毕竟在现今这个年代,谁说男人就不可以喜欢男人来着?说起来,赵文凯认识的人里,还真是有有此类特殊性取向的朋友。

不提赵文凯在某些人眼中是如何地一个香饽饽。在男人的眼中。眼前这个有着艺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令人仰止地位的赵文凯,更是一个值得敬慕和深交地朋友,同时也是一名令人敬畏的大人物。虽然如此。在场的众人,除了少数几人之外,还都是不敢和赵文凯深交。原因有各种各样。但是关系上却比一般地艺人和老板之间要和睦地多。

不过今天地聚会主角不是赵文凯自己。而是刚刚出了个人首张专辑的周杰仑。还有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方纹山的大好日子。赵文凯虽然说不会蓄意的利用自己的能量来为周同学做什么,但是为其在娱乐圈内部为两人张目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言谈之际,大家异口同声的祝愿周同学和方纹山“专辑大卖”。

。。。。。。。。

在周同学个人专辑发布的第一个星期结束,香港方面传来了消息,日本【索尼】与一直都不愿意轻易吐口地【爱立信】,两家之间终于达成了一个初步合作协议。而继而在新的【爱华】(【索尼、爱立信、华夏公司】的简称,哇哈哈【索爱】没有了。。。),将会在98年之后,正式开始进入电讯市场的竞争序列。而在此之前。三家平分了股份的公司则是要以新公司为框架,研发和构建新产品的一系列的繁琐工序。

而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也就是:【Star电讯】的总经理张春明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亲自来台北拜会赵文凯。

“【爱立信】对我们单方面和【索尼】接触,以及互利的相关条款很眼红,有意思想和我们另外再找机会单独合作一把。

而且这些欧洲人在谈判那几天里,天天都往我住的客房跑,言下之意是想问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索尼】丢到一旁单干。”说着这些谈判中所发生的琐碎事情,负责未来电讯公司的主要业务的张春明就不住的偷眼观看赵文凯的反应,说实在的这次谈判过程中对方给自己也同样开出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只不过此人深明这次合作的意义,便把多年来养成的商场不良习气收拾了起来。

而这段时间又有传闻集团高层不和的消息,这才是张春明最关心的事情。据说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集团二把手叶枫今年的年薪被赵文凯莫名其妙的“处罚”掉了。而对于叶枫,集团上下可是很清楚的了解此人对集团的作用。

因此有人期盼叶枫和赵文凯不和的消息是子虚乌有,同样的也有很多人紧盯着集团的高层职位不放。

所以当张春明汇报完电讯公司合作事情之后,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和赵文凯闲聊。只要老板没有做出“送客”的表情之前,张春明是不会放过这一次难得的机会的。能够上位出头,毕竟是所有有野心的人的共同心愿。

觉得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张春明不由得出言说道:“老板,对于【爱华】新项目,我有一个新的建议。”

赵文凯较有兴趣的看了看眼前这个能言善道的下属,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就已经判断出对方的大致目的,于是笑道:“张经理对电讯市场十分熟悉,你的意见集团一定要重视的。”然后做了请讲的手势,就开始听着这个只见过两次面的下属开始剖析未来的电讯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一系列的细节计划。

赵文凯听着听着,眼前不由得一亮,终于明白了此人亲自来台北的真实目的。

香港【Star电讯】与集团内的多媒体相关部门的技术力量开始整合,组建新的电讯集团,主要的业务则是专营除去给项目以外的所有电讯项目。而在【爱华】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之前,张春明想要的就是这个电讯集团总裁的职位。至于【爱华】,一个没有绝对权力的公司,还不入张春明的法眼之内。

此人的野心不小啊!

赵文凯看着拿出了一份厚厚计划书的张春明,心中对眼前这个急于上位的人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要说起来,张春明的建议十分值得考虑,毕竟未来的【爱华】,赵文凯也只是拿到三分之一的股份,没有绝对的话事权。成立独立完整的电讯公司十分符合【华夏集团】的未来利益。只不过张春明此人的表现有些叫赵文凯担忧。

像是张春明这样毛遂自荐的人,赵文凯还是第一次见过。在决定了和【索尼】与【爱立信】合作的时候,集团并没有打算把【Star电讯】做多大,只是希望有一个可以进入这个行业的踏脚石而已。可是像张春明所讲的大力发展电讯行业,赵文凯内心里却并不排斥。因为赵文凯知道未来全世界的电讯市场有多大。

不过张春明还是叫赵文凯想起了三国时期的魏延。

【Star电讯】的发展集团是在支持,但是力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张春明自己并不满足,这就是他进来到来的真实目的。

赵文凯在犹豫,张春明也在紧张,张总经理在赌博,赌赵文凯的目光深远,心胸非比常人。

赵文凯想了想,缓缓问道:“那么你又能给我带来什么?”

张春明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赵文凯毕竟不是诸葛亮。

。。。。。。。。。。。。。。。。

周杰仑个人首张同名专辑发行销售之后的数个星期,成绩十分的不理想,一直都在台湾专辑销量榜十名之外徘徊。台湾内外乐坛对于周杰仑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总之是坏的多,好的少。一时之间,这样惨淡的成绩叫周杰仑和方纹山倍受打击。当私下里赵文凯特意去看周杰仑的时候,前段时间新专辑发布时意气风发的周同学此时却是满嘴的火泡,一旁的方纹山也好不到哪去。

初时赵文凯心中还觉得两人经不起风浪,心中有些怒其不争。可是仔细想想,这两位可不就是没有遭受过什么太大的挫折么。再看看目前的乐坛环境,周杰仑的曲风想要广大的歌迷认同,恐怕也还要再等两年了。

谁说领先于时代的东西一定会好的?

解劝完这两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音乐才子之后,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在下一张专辑上,希望到时候能够有一个“划时代”意义的突破。

PS:通报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云病倒了,算算日子,兴许是坐火车回家的时候就染上了风寒。到家之后,家里这边的气温都在零下出,很不适应。家里又有人住院,连锁反应之下,留痕也终于病倒了。这段日子真是不顺啊!高烧中更新完毕!更新有所缓慢,还望大家同情。睡觉去了……打了一白天的吊瓶了,咳咳……

第259章 经济陷阱

九十年代中后期,日本正处在继明治维新、二战结束后的第三次国家发展战略抉择期,需要通过改善与包括华夏在内的邻国关系,以实现共同发展。当然了,这个基调是不错,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往往很多细节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变味。之所以有如此的发展基调,主要还是因为多年来日本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有关。

而此时,日本的经济步伐远远没有了多年前的迅猛势头。早几年前日圆金融市场开始产生波动的时候,就预兆着日本经济的大幅度下滑和疲软。于是,日本国内的因经济因素所引发的矛盾开始不断的产生。

很明显,这其中的原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关键的问题是日本人自己想好起来,可是日本人自身毛病太多,说不得让外人在旁边煽风点火落井下石,这其中最典型的恐怕当数美国政府无疑。

如果是当今世界上那个国家最见不得日本人好,除了华夏人恐怕就是美国人了。另外,日本的经济滑坡这么快,也不能不算上赵文凯这样趁火打劫之辈的功劳。力量有大小,但是重在参与。

不过即便如此,日本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还是居于第二位,并且自身就是世界第一大债主国,即便是经济出现了不景气,在目前这个世界上还是其自身的国际地位依然不容别人小视。最起码赵文凯就不敢轻易地放过这块东亚地区最大的金融市场。

与每一次日本国家经济危机时期的处理方法一样。国家在转移民众视线地时候,总会是要选择一个和经济持平或者是同样有吸引力的方向来分担国家的重压。

而这时,传媒地力量无疑就成为了国家当前最有利地武器。国家需要媒体来“指引”大众地目光去看一些国家需要民众去看的事情。以此来解决或者是延迟社会矛盾的爆发,无疑是最符合国家利益和合理成本的。

日本国土狭小,交通发达。语言单一。文盲率低。所以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影响非常大。日本有五大全国性媒体:【读卖新闻社】、【朝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日本经济新闻社】和【产经新闻社】。

它们除经营在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产经新闻》外,还综合经营杂志、电视和广播等,以形成强大地综合影响力。

在最近的《世界报业协会全球日报发行量百强名单》中,这五大报纸都名列前茅。《读卖新闻》朝刊和晚刊的总发行量达到1400万份,《每日新闻》、《朝日新闻》的发行量也都是数百万份,五大报纸地发行量占日本全国报纸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而日本受众在各种媒体中。对报纸的信赖度尤其高,最高曾达到92%,最低时也从没下过80%。

单是观察日本其主要的传统传媒力量的规模,在东亚地区内。恐怕除了华夏这个庞然大物以外,日本也无疑是这个地区的第一。

而相对经济发达,社会开放的程度而言,日本媒体报道方式的特色,却“保守”的有过分,甚至可以说是“封闭”。

其主要的特色,一是口径一致。例如日本媒体保持不谈历史的基调,不仅自己不谈对外战争历史的是非,还不许别国谈历史。哪国谈历史,就给哪国扣上“抓日本的小辫子”、“打历史牌”、“干涉日本内政”等帽子。

日本媒体更将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设为禁区。宫廷近臣的记录、日记和回忆录等可信资料以及日美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证明,集日本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的裕仁天皇纵容军部对外侵略扩张,亲自或者动用皇族掌控侵华战争,公然违反国际战争法规并且“圣断”对美英开战,罪责难逃。

然而日本媒体一直对此讳莫如深。

二是煽情加暴风骤雨式。例如某年某月针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通过篡改史实的历史教科书等问题,华夏民众进行了几次抗议游行,日本媒体遂将其定性为“反日活动”,电视台反复播放游行场面,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从早到晚连续不断地重复同样的镜头和照片,无疑给观众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华夏13亿人都在进行反日游行,而且还不止一天。这种针对某个事件进行有策划性、连续性的大量报道,很容易使日本民众在短时间内对该事件形成舆论定式。

当然了,这样的手段似乎很多国家的传媒都在用,一旦用起来,保证是没完没了。赵文凯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有关一只“华南虎”的新闻。

另外所谓的“保守”和“封闭”也都是有选择性的,最起码,其在某些领域的解放程度就不是世界其他各国所能比拟。

不过96年大家的注意力还不在这方面,杨文宜有意思进军日本传媒业,也就是开展电视台的相关业务,这一点是很值得赵文凯“鼓励”的。尽管【超越电视台】转手给【八达】之后,并不会对赵文凯的集团造成什么样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日本来讲,却是一个难得的传媒国际化的标志。

“【八达】在日本未来的目标是主要发展娱乐事业,比如说是高级酒店宾馆,或者是高级会所等休闲娱乐的项目。至于电视台方面,也是以娱乐节目为主,并不是正统的,如同日本本土传媒那样的发展。”赵文凯今天把叶枫从香港特意叫了回来,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说什么杨文宜如何发展日本业务,而是为了研究一下集团今后在东亚地区地发展。

叶枫这段时间因为赵雪的事情和赵文凯闹得有些不大愉快。好在两人都是明白事理的人,中间还夹着一个赵雪,因此时间一长。事情该过去照样过去。没有什么说不明白,纠缠不清地。最起码赵家二小姐没有继续找叶大光头麻烦不是。

听到赵文凯说【八达】的事情,叶枫只是微微一笑。对于杨文宜那点生意。叶枫还真是看不到眼里去。要不是集团的主要业务和影响力来源自传媒。这方面更是集团地根基所在,叶枫早几年前就改行做其他生意了。比如说现在集团正在西伯利亚运作地【联合能源】。

至于【八达】要致力于在扶桑岛国发展地娱乐事业,叶枫只是当作一乐而已。以一帮黑道出身为基础的家伙作为骨干,即便是娱乐事业,恐怕也无非是要涉及黄赌毒的,这些方面都不是自己考虑的。对于日本多一个色情电视台。或者是多几个午夜情色频道,对其本国的整体行业影响不大。

而赵文凯找自己要谈的,就是这些影响大地方面。

“其实杨文宜的办法的确可行,很多程序和手续上也少了不少麻烦。但是问题是现在日本国内对主流媒体的管制还是很严格。最起码小打小闹可以,要是真是像我们这样地大集团进驻。不用当局来什么审核监察,估计直接就能受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照会了。”叶枫慢慢的说着自己心中的分析,然后问赵文凯道:“不过你之前所讲要以独立的名义,单独成立一家公司,对日本传媒企业进行整合,这样的办法和杨文宜做的也差不多。最后想要增加卫星电视以及集团频道业务,恐怕也是无法实现的吧。”

赵文凯点了点头道:“话是没有错,但是关键看这件事情如何去做。”

说着,赵文凯便把一叠照片和几分文件丢在了叶枫跟前。

那叠照片中拍摄的都是一个年轻男人。从照片的背景和此人的外貌上判断,这是一个日本年轻人。看到相片,叶枫有些疑惑,而再看一下此人的资料和那几份文件。就连自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