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校)- 第9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卷:百族试炼 第713章 弹劾
诸人虽有猜测,但此刻闻言,心中亦是忍不住狠狠一震!
萧晨之名如今早已传遍蓟都,再非名不见经传的戎国使节,疑似创世封王境强者的修为,更是足以令人心中敬畏。
但此刻,大燕御史大夫文成渊直谏燕皇,将萧晨擒下枭首,如此举动魄力,何其惊人!
燕皇皱眉不语,目光却已经越过众人,落在那使臣中微微低首以示敬畏的身影之上。只是此刻他眉头愈发皱紧,脸上却仍旧没有半点惊慌。
这点让燕皇心中生出几分好奇,亦有几分淡淡的怒意。
他为大燕之主,如今有人正面弹劾加以死罪,萧晨竟还能如此漠然应对,是当真心中俯仰无愧?还是未曾讲他这位燕皇陛下看在眼中。
帝王君心,一念而动,整个气势却有翻天覆地之变化,温和轻缓的帝王威压,此刻骤然化为寒风料峭,大殿之内气氛陡然僵固凝滞。
“文卿此言,可有依据?且不可口中妄言,诬陷使臣。”
燕皇虽仍在质问,但气息变化与话中流露出的深意,却让朝堂上修士心中一震。
如璋家兄弟三人,此刻虽面无表情,但心中依旧是难掩欢喜,他们遵从老祖的意志,暂且放下与萧晨的仇怨,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愿看到萧晨遇到麻烦。
咱们不好动你,但有人出手,作壁上观或者推波助澜一下,也还是可以的。
大燕军方的大人们脸色阴沉,作为大燕军人,他们对于胆敢违抗帝国意志的行为等同当做是对帝国军方的挑衅,若陛下下令惩治戎国,他们很乐意出手。
帝国的大军已经许久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或许在大战爆发前,应该让军队经历一些战事,以唤醒他们体内战斗的血液。
更多的大臣对此报以冷笑,虽然陛下本意是要趁此机会安抚拉拢各方属国,以免在日后爆发的战事中,出现后方震荡不稳。但要让这些附属国听话,安抚拉拢不可缺少,但杀一儆百展露一下大燕帝国的强大,双管齐下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般想来,此刻的戎国,当真是最佳的出手对象。
至于各国的使臣们,面对大燕朝堂内突然的风云变幻与寒意翻涌,最初的慌乱震动后,脸色很快规矩平静,微微低首神态更加敬畏,但除此外便再无其他的反应。
既是针对戎国,他们何必插手?况且对于那位强势且强大的青云公,他们在敬畏之时,心中未尝没有一些负面的情绪,或许也想看着他惊慌失措,或者苦苦哀求的模样吧。
只是现在萧晨依旧保持着沉默,这点让他们微微失望。
而如果各国使臣只是失望的话,这满堂朝臣以及那位气势冷酷如冬日寒风的御史大夫文成渊大人,略微停顿之后,便不可拟制的愤怒起来。
在大燕朝堂之上,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凭什么可以保持平静?
出于一种被轻视后的愤怒,因为他们没有燕皇的气度修养,又或者他们要趁此机会向陛下证明自己的忠心,御史大夫与朝臣们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
“陛下,臣为天下言官之首,若无证据岂会随意开口。”文成渊声音温度又降了几分,语锋间流露出的冷酷与强硬分外清楚,“戎国、羯国尽是我大燕属国,便是陛下之臣,但未经陛下允许,两国悍然交战致使两国修士死伤无数。陛下闻讯,传诏戎国主,停息刀兵不可再战,是仁君风度,不忍苍生受难。而后,戎国竟不顾陛下诏令悍然用兵吞并羯国,所用的理由竟是羯国使团指使刺客暗杀天使这般无稽之谈!试问羯国如此处境,得陛下仁慈方能保全,岂会行此丧心病狂之举,分明是有人故意安排,寻机出兵!臣又闻戎国朝贡我大燕,贡品之中,竟存以次充好,鱼目混珠之事,后有长街之上,青云公萧晨无视我蓟都规定众目睽睽下与修士交手!此上种种,戎国君臣所为,何曾对我大燕有恭谨臣服之心?若如此亦不加以严惩,长此以往,我大燕威严何在?各方附属国,还有哪一国会将我大燕将我大燕天子放在眼中!”
“因此,臣请陛下下令,枭首使臣,严惩戎国!”
言至后来,已是杀机腾腾,寒意森森。
文成渊所言,核心一点在于当初天使被刺杀,戎国出军吞并羯国一事,朝堂修士尽皆知晓,然则因陛下一直未曾就此事表态,所以不曾有人提及。但今日百国朝贡大典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各方属国使臣的面,被御史大夫直接捅破,不管燕皇心中究竟是怎样的念头,如今怕是都要先将此事处理清楚。
燕皇脸色肃然,目光落在礼部所在。
璋桓上前一步,拱手开口,“回禀陛下,因戎国朝贡之礼多有珍稀植物,臣着礼部修士细细验证,最终查明三颗东洋深海珠中,其中一颗并非天然而成,乃是修士凭借自身手段炼制而成,价值与真正的东洋深海珠差之千里。”
“有关长街戎国青云公与修士争斗之事,具体缘由臣不知晓,但此事确实为真。”蓟都令出列淡淡开口,他主管蓟都事物,此事由他开口,自然最具权威。
文成渊面容冷峻,嘴角噙着一丝寒意。
燕皇缓缓开口,道:“戎国使臣,莫非到了此刻,你仍旧不愿辩解一句吗?”声音平缓,却好似有着无尽威压,重逾山岳,以沛然不可抵挡之势压落。
萧晨出列,快步向前行礼,神态恭谨,却无半点畏惧,“臣戎国使臣萧晨,参见大燕陛下!”
一丝不苟完成礼节,他才缓缓抬首,道:“陛下若是因为我戎国有罪,早已降下惩责,亦不会等待至今日。既然陛下以为我戎国无罪,臣自然无需解释。”
“哼!萧晨你休得狡辩,陛下未曾问罪是因仁慈,但本官身为御史大夫,便决不许世间存在对我大燕不恭不臣之辈逍遥法外!今日,若你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本官定要请求陛下,将你斩落在我大燕蓟都!”文成渊声色俱厉,眼眸等待雪白须发一阵颤抖,竟也颇具威势。
只是他这份强硬威势,却未曾取到任何应有的效果。
萧晨目光在他身上淡淡扫过,便再无其他反应。
燕皇沉吟不语,目光淡淡落在萧晨身上,不知心中究竟是何念头。
萧晨可以对文成渊漠然以对,但面对这位大燕之主时,还要保持足够的恭谨,拱手开口,道:“既然御史大夫质询,臣便解释一番,也好让朝中大人知晓。”
言及此处,他略微沉吟,缓缓开口,“戎国、羯国世代为敌,虽同为大燕附属国,却有极大自主权。大燕属国令有证,附属国度彼此间可自由选择战争和平,非影响事大,或造成生灵涂炭死伤惨重,大燕不得随意插手属国争斗。我戎国国主虽是陛下之臣,却非寻常之臣,既如此,御史大人第一条质询本就无法成立。”
“后陛下传旨,令戎国停止兵戈,其时我戎国已将羯国大军尽败,整个羯国已在崩溃边缘,若出军扫荡,顷刻可平!然国主依旧遵从燕皇陛下旨意,收拢大军,未曾继续出兵,如此,莫非不能体现我戎国对大燕恭谨臣服之心?至于后来对羯国用兵,缘由国主已经上修国主送达陛下御案解释清楚,至于御史大人所言羯国使团没有理由出手刺杀天使,此事臣心中亦有疑惑。但事发当日,羯国使臣定国公见事情败露,对臣痛下杀手,羯国使团修士纷纷反抗,臣无奈之下才下令调集亲军将羯国使团修士尽数斩杀,此事也就断了继续深究下去的线索,所以对御史大人的质问,臣亦不知当如何作答。”


第七卷:百族试炼 第714章 无证即无罪
“至于贡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之事,臣敢问礼部侍郎璋桓大人,不知我戎国朝贡之礼,在百国之中,除去三颗东洋深海珠后,以贵重程度排列,不知可排在何处?”
璋桓略微迟疑,迎对燕皇目光终归不敢作假,道:“戎国朝贡之礼,除去三颗东洋深海珠后,贵重程度在百国之中仍位前列。”
萧晨微微拱手,转身看向文成渊,道:“如此重礼,足以表明我戎国对大燕,对陛下的恭谨敬畏,既如此完全没有必要行这般龌龊且对陛下不敬之事。臣虽不知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然我戎国国势虽弱,但对朝贡之礼却极为重视,一应宝物乃是倾尽国库搜寻准备而成,万不敢蒙蔽陛下。这点纰漏,许是因夫人受诏前往蓟都时间仓促,准备贡品官员检查出错所致,又或者其中别有隐情,但请陛下相信,戎国对大燕,对陛下绝无半点不恭不臣之心!此事若陛下有意追究,我戎国可配合陛下追查,定能找出真相。”
“至于御史大人所言长街当众与人相斗,此事有蓟都令作证,臣亦承认确有此事。但缘由如何,莫非御史大人没有调查清楚,便可向陛下弹劾使臣吗?是日臣应燕明月大人之请前往一处酒家,是焦家公子挑衅在先,不分皂白对臣出手,臣为自卫方才出手将他们擒下。有关此事,燕明月大人当时在场,可为臣作证。若陛下需要求证,可传焦家焦云银上殿,当日之事便由他引起,臣愿与他当庭对质。”
文成渊脸色涨红,拂袖怒斥,“一派胡言,尽是狡辩之言!莫非以为凭此就能蒙蔽陛下,逃脱惩责,实在是可笑!”
萧晨脸色平静,目光落在此人身上,淡淡开口,“本公所言尽是实情,何来狡辩蒙蔽,御史大人身为言官之首,更应自律有度,不得以一己判断影响圣听!既然御史大人如此情绪激昂,想必手中已掌握了切实的证据。若当真可以证明我戎国大罪,本公甘愿领受陛下一切惩处,虽死无怨!但若是御史大人没有证据,本公虽是使臣,但亦代表着我国国主,受此污蔑还请御史大人就此给我戎国一个交代。”平静嗓音在殿内回荡,但其中一股强悍意志却清楚无比!
包括匈奴阿古达木在内诸多使臣,目光看向文成渊,心中都有冷笑。
这一番指责最为杀伤力一条便是戎国不顾燕皇旨意荡平羯国,但此事戎国给出的理由,却是羯国使臣刺杀天使,暗存不臣之心,为维护大燕,维护陛下威严而战!
换言之,这一战非但不应有惩责,还需一番褒奖才是。
若你真有证据,大可直接拿出,若是没有,这一番言辞便显得苍白而可笑。当真以为凭你一张嘴巴的推断,就能治一国之罪,未免也太过狂妄了吧!
各国使臣彼此间虽然不合,甚至互有间隙,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身份,那便是大燕属国之臣!
你刁难为难戎国,他们可以漠然无视,但将他们一应属国都不放在眼底,这些使臣岂会受这种羞辱。
“陛下,既然御史大人开口,想必正如青云公所言,不如取出证据,也好让人心服口服?”使臣中,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恭谨开口。
“臣以为正应如此,若无证据,便妄图治一国之罪,御史大夫未免太过荒唐了一些。”
“此番为戎国之事,但臣等已是附属国之臣,日后未必没有面对今日这般局面的可能。还请陛下一切以证据说话,莫要被人利用。若有证据,戎国自当严惩,若无证据,也请陛下还戎国一个公道。”
“请御史大人取出证据!”
大燕势大,威压各国使臣,但当各附属国使臣纷纷沉声开口时,亦能形成极大的力量,即便是大燕也不可轻视。
事情快速变换,竟在不知觉中演变成眼下局面。若文成渊可以拿出证据自然可以完美处理此事,若不然,恐怕他也要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才能平息诸国使臣的心中的怨气。若一旦处理不妥,不但大燕威严受损,恐怕还会让各属国心生不满。平日或许无事,但在大战爆发后,是否会因此生出事端,谁都无法保证。
大燕朝臣脸色瞬间化为凝重,目光尽数落在文成渊身上。此人神态僵硬,脸色微微发白,向燕皇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一时间虽未找到足够的证据,但有关羯国使团刺杀之事,燕明月作为当事者,若有不妥处必然可以察觉。还请陛下宣他上殿,当殿对质,自可知晓事情真相。”
燕皇微微皱眉,目光在他身上扫过,已带上了极重的压力以示心中不满,文成渊身上瞬间生出一层冷汗,将身上衣袍打湿。
“传燕明月入殿。”
燕皇下令召唤,燕明月正在帝宫中当值,闻召后没有停顿,跟随在近侍身后直奔金銮殿。
快步进入其中,恭谨大礼参拜,道:“臣御林军统领燕明月,参见陛下!”
燕皇淡淡开口,“平身吧,朕召你来配合御史大夫询问,你当如实回禀,不得有半点隐瞒,你可明白?”
“是,陛下。”燕明月恭谨应是,起身后向文成渊微微拱手,“大人请开口,下官听着。”
文成渊稳定了一番心神,沉声开口,“燕明月,你为我大燕宗亲,一切当以我大燕利益为先,本官询问你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本官问你,当日戎国之中,你遭遇羯国使团刺杀一事,可有不妥之处?你若知晓一些什么,此刻尽可言明,陛下在此定会为你做主!”
燕明月微微皱眉,沉默半响方才开口,道:“回禀御史大人,下官心中却有不解之处。”
文成渊大喜,急声开口,“你速速道来!”
大燕朝臣与各国使臣,甚至包括高高在上的大燕之主,此刻都露出认真倾听之色,唯有萧晨依旧神态平静,没有半点异色。
便在诸人瞩目中,只听燕明月开口,道:“下官心中一直不解,以羯国当初形势,完全没有动手刺杀于我的动机,思虑再三,直至今日下官都未曾想通这点。”
这点诸人都已知晓,听他说及这点,脸上不由露出失望之色。
“你可察觉到当日刺杀有何不妥,或者当日之事并非羯国使团出手,而是有人刻意安排而成?”文成渊突然觉得有些慌张,急忙开口问道。
燕明月皱了皱眉,恭谨开口,“御史大人所言,下官之前也曾想过,但当日是羯国使团邀请下官前往柳烟馆听戏,若说有人安排,但两名刺客中,其中一人正是羯国使团定国公亲自送到下官身边,此事又当如何解释?当日青云公与我同在一桌,为击退尸族刺客,亦受了不轻的伤势,更被尸毒入侵。而且事后定国公面对戎国大军镇压时反抗,才致使整个使团修士被尽数杀死。此事虽有解释不通的地方,但与有人安排了这场刺杀的设想相比,下官更倾向于羯国使团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主导了这场刺杀。当然,这只是下官自己的见解,真相如何,下官不敢保证。”
他的意思很清楚,对当日羯国使团刺杀一事,他心中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