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饭,这是两个小的最爱吃的……
姚黄在过年前找陈阿木做了一张大的炕桌,此时堂屋中的土炕烧得热热的,菜摆上了炕桌也不会很快冷下来。最后一道菜摆上桌后,闻人千叶便带着姚青到院门口放鞭炮,如同一个信号,村子里面的其他地方也响起了响亮的鞭炮声。鞭炮一声辞旧岁,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姚红、闻人千叶和姚青都想起了去年除夕时因为没有钱,全家人只能吃窝窝头过年的情形,心中一时又酸又涩。回头看到炕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一瞬间那点儿苦涩全部消失了。他们的日子变好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姚黄抱出酒坛子,给自己、姚红和闻人千叶各倒了一碗酒。
“我也要。” 姚青叫道。
姚黄横了他一眼,“毛还没有长齐,喝什么酒!”
“你就比我大了三岁,难道毛就长齐了?” 姚青不服气地道。
“……”姚黄语塞,忘了自己现在是十二岁的萝莉了,“反正我长大了。”
“才怪!”姚青叫道,“我不管,你喝酒的话,我也要喝。”
“信不信我揍你!” 姚黄握高拳头威胁。
“大姐,二姐打我!” 姚青转身向姚红告状。
“二妹,不要欺负弟弟。” 姚红笑看着妹妹与弟弟吵闹,温温柔柔地吩咐道。
“二妹,今天过年,就让阿青喝一点儿酒吧。” 闻人千叶帮着姚青求情。
“好吧,看在姐姐和姐夫的面子上,赏你半碗酒。” 姚黄拿出一个空碗,给姚青倒了半碗。
“才半碗啊!” 姚青不满地道。
“有半碗就不错了。再挑剔,这半碗也不给你。” 姚黄哼道。
姚青扁扁嘴,不敢再说话了。
姚红和闻人千叶相视一笑,做为一家之主的闻人千叶端起酒碗,对众人道,“来,我们喝一口团圆酒,庆祝我们大家身体健健康康,来年日子更加红火。”
“干杯!”姚青欢呼。
“是干碗。” 姚黄纠正道。
“姐,你就不要纠我的错了,好吧?” 姚青翻了个大白眼给姚黄。
姚黄吐了吐舌头,端起酒碗喝了一口。入口酷绵,香味独特,不愧是全粮食酿造,不同于现代酒精掺白开水的地道美酒,真是好喝,后劲儿也足,难道村里面的人都争着去梁家换购。
梁家酿造的酒是祖传下来的酿造工艺,他们每年只酿造五十斤左右,几乎供不应求,每家分一点儿,自己再留一点儿,这酒就剩不了多少了——农村人舍不得拿粮食酿酒,这五十斤已经是梁家能承受的心理极限了。
姚黄去梁家买酒的时候向梁大爷提议,有没有有用果子酿酒的方子。如果有,山上那么多的野果,不就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了吗?梁大爷听后眼睛一亮,决定明年开始酿造果酒,等好了以后送姚黄一坛子。姚黄擦了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心里面乐开了花。
“二妹,第二口敬你,因为你的缘故,我们家的生活脱离了以前的贫困,生活得越来越好。敬你!” 闻人千叶再次端起碗。
姚黄不好意思地捧起碗,“我是姚家的一份子,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也是我的责任。”
“恩,让家里人生活得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姚红说道。
“是啊,我也有责任,我会好好读书习武,保护大家。” 姚青跟着道。
“我也有。”小包子不甘示弱地嚷道,他不能喝酒,为了应景便拿着筷子在姚红的酒碗蘸了蘸放进嘴巴里,结果辣得眼泪水流出来了。姚红喂他吃了一口八宝饭才止住泪水。
“这第三口是我和你姐姐,你侄子共同谢谢你的,如果没有你,我说不定已经毒发身亡了。” 闻人千叶和姚红同时站起身,拉着小包子郑重地对姚黄道谢。
“我们是亲人。” 姚黄急忙道,“姐姐,姐夫,你们不要这么郑重,我会不好意思的。”
“呵呵。”闻人千叶和姚红都笑了。
“吃鱼吧,你最爱吃的清蒸鱼。” 姚红夹了一筷子鱼肉放进姚黄的碗中。
“姐姐,姐夫也吃。” 姚黄分别夹了两人爱吃的菜放进他们的碗里,又将两个鸡腿分给姚青和小可。
“谢谢姨姨。”小包子圆溜溜的大眼睛弯成了新月形,他穿着大红色的小衣服,头上用红色的绳子扎了个小辫子,整个人看起来像一个红包,分外喜庆可爱。
一顿饭吃得温馨快乐,饭后,姚黄姐妹两个准备包饺子,姚青带着小可在院子里面放鞭炮,闻人千叶在房间里看书。姚黄力气大(不大就怪了),剁肉馅的活计就交给了她,姚红负责发面。白菜肉馅和胡萝卜肉馅两种馅料很快就准备妥当,面也发好了。闻人千叶和两个小的洗干净手跑来帮忙。闻人千叶不会包饺子,但面皮擀得挺好,于是便接下了擀面皮的工作;姚青小时候姚母教过他包饺子,他很快便上手,一边自己包,一边教导小包子。两姐妹是包饺子的主力,一会儿工夫已经包了一桌子的饺子。姚黄将包好的饺子端到院子里,天气冷,饺子很快就会冻住,能够存放很长时间。姚红拿出五个洗干净的铜钱分别包进五个饺子中,偷偷地在饺子外面做上记号。
一个下午就在包饺子中过去了,冬天天黑得早,姚青点了自制的大红灯笼挂在自家院子里,将院子照得红通通的,犹如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晚饭吃的是中午的剩菜,因为不是很饿,大家只是少少得吃了一点儿,接着便是守岁。
姚红和闻人千叶两人说着闲话,姚青和小可缠着姚黄讲新故事。
“你们想听什么样的故事?” 姚黄问道。
“神仙的。”小可奶声奶气地说道,小家伙最崇拜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神仙了。
“神仙的啊?” 姚黄为难了,记忆中关于神仙的故事和传说全部被两个小的掏空了,没有新鲜故事可讲了啊!


、第五十五章 过年(下)

姚黄给两个小的讲了《镜花缘》。对于这部神仙间的恩怨传奇,姚黄的印象是“前半部精彩,后半部无聊。”相较于后半一群女孩们的玩乐,姚黄只觉得前半唐敖周游列国,见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更加精彩有趣:像“大人国”的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女儿国”里林之洋被选为女王的“王妃”,他被迫像当地男人一般穿耳缠足;在“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虚伪狡诈;“无肠国”里的人都没有心肝胆肺,他们都贪婪刻薄;“豕喙国”中的人都撒谎成性,只要一张嘴,就都是假话,没有一句是真的……姚黄很佩服作者李汝珍的想象力,能够写出这么多奇葩的国家。表面上是描写海外诸国的人,实际是借这些人的表现暗喻社会上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和现实。
姚黄缓缓描述着唐敖一路的见闻,不止两个小的,姚红和闻人千叶也停止了谈话,侧耳倾听姚黄的讲述。一直讲到唐敖到了蓬莱仙山,看破红尘,天已到子时,小可包子已经开始打盹。姚红急忙下了水饺,五个人吃了后便上床休息。因为姚红作弊,五个人每个都吃到内有铜钱的饺子。姚红笑呵呵地对每个人说了来年平安健康的吉祥话。
第二天早上是被外面鞭炮声吵醒的。睁开眼睛,发现屋子里面比平时亮堂许多,再打开窗子,大地白茫茫一片,原来昨天夜里下了雪。瑞雪兆丰年,村子里的人肯定非常开心。
姚黄穿好衣服后就带着弟弟与侄子给姐姐姐夫拜年,一人得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十分钱。早饭吃的是蒸饺子和汤面,寓意着金线吊元宝。饭后,姚红给两个小的穿上厚厚的棉袄,姚青就带着小可出门拜年去了。大年初一,小孩子们会结伴到各家去拜年,送上吉祥话,各家也很乐意上孩子们上门,热闹喜庆,总会准备好小吃零食给孩子们。姚家准备的是五香煮花生和烧黄豆以及花生糖,花生糖最受孩子们喜欢。有的孩子为了吃糖,甚至又跑一趟到姚家。
中午吃的是简单的面片汤和几样清爽的小菜,饭后。一家人带着礼物去村长家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家拜年。两个小的上午玩了雪把衣服都打湿了,姚红不得不给他们另换了一套衣服。幸亏今年多做了两套新衣服,否则都没得换。
大年初二照着风俗是去舅舅家拜年,可惜姐弟几个没有舅家,便留在了自己家里面。看书的看书,做针线的做针线,如同平时一样。两个孩子写了三篇大字便出门玩了,姚黄躲在屋子里面修炼。心境提升后,瓶颈跟着消失,姚黄现在的修行一日千里。
过年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大年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安平郡内是要举办灯会的,比中秋和七夕还要热闹。一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饭。跟着李四叔家坐着牛车到了城里。除夕的火,元宵的灯,一进入城门就仿佛进入了灯火的海洋,各式各样的花灯将整个安平郡照耀得如梦如幻;沙戏灯、马骑灯、火铁灯、架儿灯、象生鱼灯、一把蓬灯、海鲜灯、人物满堂红灯,灯光盈市;摆摊的、耍龙灯、玩杂耍、踩高跷、舞狮子。热闹非凡。
人太多,没多久。姚黄便与姚红等人挤散了。姚黄也不着急,姚红和小可有姐夫护着不会出事,姚青更加不会有事,他虽然年纪小却聪明异常,再加上几个月锻炼出的身手,寻常男子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姚黄安心地随着人流一个摊子一个摊子地逛着,着花灯下面的谜语。做得简单粗糙的花灯下面的谜语通俗简单,精致美观的花灯下面的谜语则难了许多,有些更是掉书本子,如“卫宣姜梦长庚入怀”,猜《礼记》二句,如果不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谁能猜到这两句是“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还有那“息上加息”,猜孟子一句,普通老百姓能知道“以利为本”吗?
姚黄一边腹诽一边看着花灯猜着灯谜,她盯着一盏莲花吐蕊灯下的谜条,“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这道题挺简单的,姚黄笑了笑,耳旁传来一个男子低沉带着磁性的嗓音,“谜底是柳树的柳。”
“恭喜公子答对了。”卖灯人拿下花灯递给男子。
男子的手白皙修长,提着花灯送到了姚黄的面前,“送你!”
什么情况?才子佳人灯会相逢,一见钟情,才子送佳人花灯作为定情信物?姚黄呆了,对于突发状况,她有些接收不能。
男子的手固执地伸着手也不收回来,姚黄定了定神,看向男子的脸庞。深刻英俊的五官,冷漠的气质,有点儿眼熟啊!姚黄飞快地翻查记忆,终于认出了眼前的男子是七夕夜那个晚上被自己所救的蒙面人。用一盏莲花灯偿还救命之恩吗?会不会太廉价了点儿?
姚黄笑着接过莲花灯。
“多谢。”男子也回道,他知道姚黄已经认出了他。
“你的名字?”
“姚黄。”姚黄没有打算隐瞒,以男子的身份想要查到自己的名字很容易。
“好名字。”男子道,“墨无心,我的名字,记住了。”
说完这句话,男子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看了眼手中的花灯,姚黄笑了笑,继续朝下一个摊位走过去。
正月十五的过了,日子恢复了平淡。姚家的学堂恢复了上课,每天闻人千叶带着小个孩子去隔壁的学堂,因为天气还冷,姚黄早早地在教室里升起两个火炉,供孩子们取暖。来上课的孩子们通常一大早就到了,一人揣着一个生红薯,到了课堂后就放在炉子旁边烘烤,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弥漫着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咽口水,等到第一堂课后一窝风地跑去炉子边拿烤好的红薯做早餐。吃过早餐后孩子们会跟着闻人千叶学习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内功也是比较粗浅易懂的。至于高深的武学,闻人千叶在暗中考察这些孩子的品性和资质,过关后才会教他们更高深的功夫。如今,村子里面已经形成了一小股读书学习的风潮。
姚黄带着姚红忙着为春耕做准备。离春耕开始还要两个月,姚黄决定先育苗和蓄肥。肥料来自于姚家的厕所。家里的厕所是姚黄照着现代农村的厕所改进的。在院子的角落挖一个长一尺宽半尺的小坑做为蹲坑,小坑左右两边埋着两块石砖,供上厕所的人踏脚用。蹲坑内部是斜面,连接到院子外面的蓄粪池;厕所外面摆着积满水的水缸,上完厕所后,从缸子里面舀水往蹲坑内一冲,粪便就从蹲坑进入了蓄粪池中,又干净又方便。姚黄和姚红经常从从河边割了许多枯草、芦苇什么的回来丢进蓄粪池,使得肥料发酵。这样,田里面的肥料就不缺了。
育苗也是用了现代的育苗法。说老实话,姚黄这娃是个地道的城市娇小姐,虽然没有五谷不分,但对农田的事情她半点儿也没有做过,纯粹属于“纸上谈兵”那种。做为宅女,她在网上看了许多的种田文,有了些许理论基础,可是她没有亲手实践过啊,万一那些理论不成怎么办?于是,姚黄便对姚红言明,这些新技术是在师门的藏书阁中看到的,有没有效果,她也不清楚。姚红反而对此非常有信心,在她心里已经将姚黄那个“神秘的师门”神化了。
两恩要育两种幼苗,一是红薯,一是稻谷。稻谷虽然是主食,但红薯的产量大,管饱,农家人都愿意多种红薯。红薯的育苗比较简单,把红薯一个个码在混合了肥料的土堆上,浇上适量的水,用油纸盖好,用来保温。约莫一个多月以后,红薯苗长长了一些后,用剪刀把茎剪下来,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每一段上带三片到四片叶子,分别栽到地里,然后注意浇水和施肥就行了。
等到稻谷和红薯全部摘种完成,天气已经进入了暖春。春风带来阵阵暖意与生机,村民们带着笑进行了第二播花生的种植。上一年花生的收获让大家赚的钱是以往五年收入的累积,村民们希望今年再次大获丰收,赚了钱好盖新房子,年轻的小伙子们则指望着这些收入娶媳妇。
姚黄来个这个世界已经一年了,这一年,她由一个普通农家少女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修真者,姚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是这一切让姚黄感觉不真实,她总以为自己在做梦,梦醒了,她仍然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宅女剩女……


、第五十六章 钓田鸡

静静地躺在屋顶上,耳边听着风吹过满院子花草瑟瑟的声响,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蝉鸣,姚黄的心绪不如她表现出来的平静。如今的生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