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敲了敲方淑韵的房门,不一会,房门就被打开了。
叶飞走进房间,搂住御姐的小蛮腰就要热吻的时候,感觉一双目光望向了这里,叶飞抬头望去,顿时和坐在客厅沙发上,目光看向这里的田歌,眼神有了一瞬间的交集。
叶飞暗叫晦气,这妞怎么会在这里,这不是破坏自己的好事吗?
叶飞松开方淑韵,尴尬地笑了笑,道:“田小姐,你也在啊!”
田歌点了点头,收回目光,看起了电视。
看到叶飞吃瘪的样子,方淑韵咯咯笑了起来。
田歌在方淑韵这里,叶飞知道自己家今晚又有独守空房,就要离开的时候,方淑韵却叫住了叶飞,等叶飞坐下后,沏了杯茶给叶飞,道:“叶飞,蓬莱酒店这边的纷争算是彻底解决了,我明天就准备回去。”
叶飞抿了口茶,道:“不准备在这里多住几天,借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
方淑韵摇头道:“我来这里也有些时间了,是时候回去了,哪儿有时间去散散心!”
叶飞知道解决完蓬莱酒店的事情后,方淑韵就会离开这里,毕竟方氏集团派她过来,是为了解决事情的,不是出来玩的。
不过在叶飞看来,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方氏集团可是他们方家的,方淑韵若是想在这里逗留几天,别人也不会说出来什么。
方淑韵即将离开天城,叶飞多少有些提不起兴趣,本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御姐好好研究一下双修功法,以求共同进步,现在看来不仅今晚要独守空房,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如此了。
田歌看了叶飞和方淑韵一眼,她从沙发上站了起来,道:“韵姐,你们聊,我先回房了!”
田歌看到叶飞和方淑韵亲昵的样子,心里感觉很难受,她怕自己在坐下去,会控制不住自己。
田歌今晚和方淑韵睡在一起,他并没有离开这里,只是去了主卧室而已。
田歌回房后,方淑韵笑着推了叶飞一把,道:“叶飞,我过去陪会田歌,你自己在这看会电视。”
叶飞听了苦笑,自己一个大老爷们,晚上看什么电视啊,他起身低声道:“韵姐,我还是走吧,在这里只能看不能吃,难受得慌!”
方淑韵俏脸一红,拍了叶飞一下,道:“有种你晚上过来,小娘子我扫榻以待!”
叶飞听得小腹一热,但想到田歌,随即摇了摇头,若是被这妞撞破了,那就太尴尬了,强忍住这种诱惑,叶飞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方淑韵关上房门后,苦笑了一声,暗自道:还以为这家伙有多大的胆子呢,原来是个胆小鬼!
叶飞若是知道自己离开,方淑韵会这么想自己,即使冒着和御姐双修被田歌撞破的危险,叶飞今晚也得过来偷香窃玉!
叶飞心中虽然可惜,但更多的并不是叶飞真的怕被田歌撞见,实在是这妞对他表白过。
叶飞心底里是不愿意和田歌单独相处的,若是和御姐那啥的时候,真的被田歌撞见,那情景叶飞真心不愿想。
叶飞多少有些胡思乱想的时候,兜里的手机嗡嗡地响了起来,或许是喝了很多酒的缘故,大脑的反应速度还是有些慢了,这些酒虽然不至于让叶飞喝醉,但毕竟还是起了点效果的。
手机嗡嗡的响声很急促,叶飞掏出手机,接通后,一把女人的声音就在叶飞耳畔响起,“是叶少吗?”
声音透着怯懦,还有一丝不确定。
“咦!”
叶飞眉头微皱,脸上的表情多少有些古怪,因为他已经听出来这个给他打电话的女人是谁了,正是向小玉,看来,还真被晏清给猜中了。
“嗯!”
叶飞轻声嗯了一声,算是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向小玉听到叶飞的声音,依然有些紧张,低声道:“叶少,我在汇佳酒店301房间等你!”
向小玉说完这句话就挂了电话。
叶飞脸上露出古怪之色,晏清说向家若是有人为向树生和自己谈判肯定是向小玉,现在无疑证明了晏清的猜测。
向家对向树生很可能放弃了,另选一个私生子进入向家,不然向小玉不会选择这个时候给自己打电话。
叶飞虽然倾向于晏清的判断,但心里还是很谨慎的,毕竟向小玉是个女人,这么晚约自己见面,若是给自己下了套,自己一头扎进去,到时候还真有些麻烦了。
但话说回来,叶飞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除非向小玉和向家人一样也放弃了向树生,不然不会彻底撕破脸,用这种手段对付自己。
叶飞想来想去,正准备单枪匹马会一会这个女人的时候,方淑韵突然从房间里走了过来。
看到站在走廊上的叶飞,不由笑道:“叶飞,你站在这里请门神呢,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去?”
叶飞看到方淑韵,不由笑了起来,心说御姐来的正是时候,叶飞把刚才向小玉给自己打电话的事情告诉了她,方淑韵一听,直接说道:“叶飞,我陪你过去,我怕这女人耍手段,你一个大男人不好应付!”
方淑韵说的什么手段虽然没有挑明,但叶飞怎么会不知道呢,也没有说破,御姐陪着过去,正合叶飞的心意。
更何况叶飞压根对那中年美妇没兴趣更没性趣,有的时候男人和女人谈判远不如女人之间谈判的效果大。
叶飞和方淑韵到了汇佳酒店,坐电梯直接去了向小玉说的房间。
门铃响起的时候,向小玉迫不及待地打了房门,看到站在你外面的叶飞和方淑韵后,怔了一下,方淑韵却朝向小玉笑了笑,道:“你是向夫人吧,我是叶飞的女朋友方淑韵!”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409章 钢铁与专利
铁甲蒸汽舰的出现,使得大明海军突破风速,水流限制,可以不必依靠季风航行,大大增加船队活动范围,原本路途遥远的美州往返中原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而使用铁甲蒸汽舰,则可以缩短至四个月左右。
虽然铁甲舰的成本比木头舰要贵许多,但极优良的性能足可以抵消成本之间的差异,何况铁甲舰建造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不必象木头需要晾晒数年才能使用,只要有钢材则可以随时建造。
从第一艘铁甲蒸汽舰下水后,大明第一年就建造了二十艘,平均以每月两艘的速度增加,舰体也越来越重,最大的铁甲舰达到三千二百吨。
二十艘铁甲蒸汽舰只有二艘是战舰,其余十八艘都是武装商船,其实以铁甲舰的优势,即使是对上同期欧洲最大的战舰也有胜算,大明自然不必建太多专门的战船,这些铁甲蒸汽舰首先的用途就是用来往美洲移民。
从发现美洲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年,八年时间,大明在美洲的移民只有二万余人,平均每年移民不过二千多人,不过这二万余移民带给大明的利益异常丰厚,第一年大明就收益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三百二十余万两,此后,一直保持在二百万两以上,去年重新达到了三百万两。
这么高的收益当然靠的不是种田,前期大部分是和印第安人交易得来的,印第安人落后的文明根本无法抵御大明物品的诱惑,只要运送到北美的货物基本上有十倍以上的利润,早期甚至有数百倍,至于用一点物品就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取的巨大土地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而后除了和印第安人交易外,还雇用他们开采银矿。
与欧洲人单纯掠夺印第安人不同,大明有足够令印第安人心动的货物与之交换,为了交换到更多的金银,大明甚至指导印第安人如何开采金银矿,因此八年来,虽然美洲西岸的印第安人一退再退,让出不少地方,双方相处却还算融洽。
美洲得天独厚,不但有巨额的金银矿床,土地更是肥沃,移民当年就能安定,第二年就能产生收益,随着蒸汽机引入纺织业,大明的棉布产量大增,只是受限于原料短缺,国内棉纺业无法进一步扩大,江南一带棉、粮争地严重,美洲发展棉花生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明上下都迫切希望能够加大美洲的移民。
弘光十九年采用铁甲蒸汽舰运送移民后,大明往美洲的移民速度大大加快,当年移民数量一举超过前八年总和,总数达到三万余人。
由于欧洲人进入大明的舰线受到限制,大明铁甲蒸汽舰下水后,欧洲对此一无所知,倒是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偶有发现,蒸汽舰颠覆了西班牙人对船只的认知,他们不知这种飘着白烟,没有风帆,全身仿佛钢铁一样的东西如何能在水面行走,几次追击无果后,西班牙人干脆把这种船称之为幽灵船,从此避之不及,自到后来不少欧洲人乘坐过火车后,西班牙人才隐约猜到幽灵船可能是出自大明。
蒸汽船在远洋运输方面的优势剌激了大明上下的神经,工部宣布弘光二十年将制造出更多的铁甲蒸汽船,江南造船厂更是雄心勃勃,拿出了六千吨的铁甲舰设计,经过二十余艘船只的建造,铁甲蒸汽舰的技术已经成熟,唯一困扰铁甲蒸汽船发展的就是大明钢铁产量。
大明的钢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产量自然也居世界之首,永乐初年,全国课税记录,铁产量达一千九百五十七万余斤,合九千七百余吨,嘉靖时,单广东一省铁产量已达三千余吨,出口日本、柬埔寨、缅甸、爪哇、吕宋、交趾多国。
弘光元年,大明在只有半壁江山时,生铁产量依然超过万吨,弘光七年统一全国后,当时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三万吨,如今已过了十余年,在弘光十九年时,大明钢铁产量突破二十万吨。
二十万吨的钢铁产量不及后世一个乡镇小厂产量,在这个年代却是一个相当辉煌的数字,此时俄罗斯的钢铁产量在二千四百吨左右,整个欧洲钢铁产量加起来不超过万吨,大明的钢铁产量占据全球九成五。
不过,二十万吨的钢铁年产量相对大明的需求来讲还是远远不足,弘光十九年,用于蒸汽机、建筑、火炮枪支弹药的钢铁需求已经达到十五万吨,民间用铁亦需要数万吨之巨,加上正在铺设南京至上海的铁路,又需要数万吨钢铁,这二十万吨钢铁已经不敷使用,铁甲船所用的钢铁实际上是从蒸汽机,建筑用钢中生生挤出来的,如果来年还要加大船厂用钢,钢铁产量至少要达到35万吨才勉强够用。
一年时间要将钢铁产量增加七成,完全不可能,在皇帝的建议下,内阁制定了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从弘光二十年至弘光二十四年,大明的钢铁产量需达到100万吨/年、煤产量需达到800万吨/年、船舶制造20万吨/年、蒸汽机5000台/年、铁路里程总计5000里等。
要完成这个五年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钢铁产量,没有钢铁,船舶、铁路、蒸汽机的建造都无法完成,五年时间,将钢铁产量提升五倍,对于内阁来说压力颇大。
王福作出这份计划虽然自己也感觉有点激进,只是却并不算太离谱,英国人钢铁产量从1800年的25万吨增至到1840的80万吨/年用了四十年时间,可是到了1850年,英国的钢铁产量就猛增到256万吨。十年时间增加三倍多,而到了1870年则增加到600多万吨。
英国钢铁产量增长如此之快,自然是技术进步的原因,大明的条件要远远好于英国,但若是技术没有大的进展,五年时间要将钢铁产量从20万吨提升到100万吨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工部向全国发布悬赏令,若有人能将现在的钢铁冶炼技术提升,使产量大幅度提升,工部奖励十万银圆。
为防止这个五年计划被西洋各国商人看到,吓坏欧洲人,朝廷并没有公布,十万银圆的悬赏一出,顿时让无数人眼红心热,许多根本没有接触过钢铁冶炼之人也都对此关心起来,梦想着能获得悬赏,不少欧洲人也蠢蠢欲动,十万银圆在欧洲足可以买一个大庄园,从此过上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
可惜这十万银圆却不是那么好拿,欧洲人想得到根本不可能,此时欧洲在各种基础理论说虽然已经走在大明前头,只是在实际应用上却落后大明许多,他们的钢铁冶炼许多用的还是大明一百多年前的技术,只是大明士子一向不重视奇巧淫技,空有先进方法却无人总结,大明在基础理论方面才会落后。
何况要想改进大规模钢铁冶炼技术,必须参观工厂,大明各个钢铁厂已经全部用上蒸汽机,又如何会让欧洲人参观,最有可能得到这次悬赏的还是那些钢铁厂的技术人员。
最终这笔奖金在弘光二十二年时被人领走,领走这笔奖金的不是一人而是两人,其中一人为马鞍山钢铁厂的技术人员徐致喜,他首先采用了搅拌工艺,用长长的钢棒将反射炉中的金属溶液加以搅拌,这样,不仅使炉面溶液,而且全炉溶液都能接触空气,从而使脱炭更加彻底,成为可锻铸铁,又应用鼓动风炉本身余气进行预热鼓风,这个简单改变,在同等原料下,熟铁产量可以增加三倍。
另一人则是武汉钢铁厂的技术人员何为,他改进的是高炉,采用从炉子下部沿炉周风口吹入预热空气的办法,使原本日产数吨的高炉可以日产数十吨,产能激增十倍。
这两人分享了这笔高达十万银圆的悬赏,每人得到五万银圆,不知羡慕死了多少人,借着这个机会,皇帝要求大理寺制定专利法,专利法规定,凡是有独门技术或秘方者,都可以向朝廷专利局申请专利,根据技术和秘方的不同,享有专利权十五年至五十年不等,徐致喜和何为两人成为第一批专利申请者,他们享有该项专利二十年,以后凡采用了两人方法炼钢铁的工厂都需要支付两人一圆/吨的专利费,直到专利到期为止。
这个消息在报纸上登出来,全国不知多少人失眠,他们盘算着两人以后能拿多少银子,没想到五万两银子只是一个小头,后面大头不知有多少。虽然不知两人到底能拿多少钱,但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是朝廷内阁成员对两人也忍不住妒忌起来,大明钢铁产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绝对可以超过百万吨。如果全部采用了两人的技术,岂不是说两人能分一百万银园,而且一分就是二十年。这只是最低的数字,许多官员还想到以后全国的钢铁产量必定会大增,即使达到千万两也不是不可能,这如何能不让人眼红?
第四卷 破茧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