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妻多夫制 作者:二十九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一妻多夫制 作者:二十九楼-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用,一会儿就好。"
说着站着个八字步,躬身下胯,双手探入车底,一声闷喊,整个马车竟被生生抬了起来。



☆、胸肌是浮云

第四章胸肌是浮云
锦娘很是吃惊,本来马车就不轻更何况车上还有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子,连人带车少说也有两三百斤吧,他竟然就这样抬了起来,放在蹲屈的大腿上,而后抽出双手在车轮上修理。
锦娘伸出头本想看看他怎么修车的,不想她这个角度从上往下看刚好看到那汉子松垮的衣襟大开,前倾的胸膛在她眼下展露无疑。
他的好身材她仅从他大块的胸肌就窥见一斑,宽厚,健硕,坚实,高高隆起,因全身正在用劲儿,两棵红果傲然挺立,挡住了下腹和腰身。
锦娘直直地看着那胸肌似乎还抖动了几下,回过神来,心中忙暗念,"胸肌都是浮云,胸肌都是浮云。"
眼睛却看着那汉子全身的线条,上下寻思,琢磨他的三角肌,腹肌,股四头肌,肱四头肌
"小姐,车修好了。"
一会儿,那汉子已经放下车了,王叔一试真的可以了,也直夸那汉子。
"大哥,这马车可能是一路上跑时间长了,我怕它再坏,你就跟在车旁吧。"锦娘这样说出的时候那汉子和车内的李三都明显一愣。
汉子是想不到这小姐竟然愿意自己随在车边,李三心中愣的是想不到锦娘对这样一个穷困汉子如此和善,甚至他都可以感觉到锦娘对他的些许好感。
"大哥是哪个村子的?"
"山那边王家村的。"
"不知大哥可告知姓名否。"
"我叫王莽。"
说完不再说什么,他可不敢随便问小姐的名字,在天朝,女子结婚后直接称某夫人,姓李就直接叫李夫人,要是还没成年,没有结婚才直接叫名字,但也只知告知较为亲近的人。
他刚刚看到锦娘梳着少女对角髻自是知道她还未成年娶亲,更不好问她的名字。
"大哥,你是做什么的,怎么还会修车?"
王莽讪讪一笑,"家中地少种不出多少粮食,我从小就跟了别人学些添砖加瓦盖房修墙的手艺。我前些年去边疆当过几年兵,修车是在军中学的。"
锦娘心道看来他家还不是一般的穷,谁不是没办法过活才去当兵的,也许他脸上那道疤就是在当兵的时候留下的。
"你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就我和我那瘸腿老爹相依为命。"
一般天朝普通人家再穷也还是有一个女人五个丈夫的,即使期间有丈夫去世或意外死亡也要在半年以后补齐五个丈夫,王莽家中竟然只有他和他爹两个人就有些奇怪了。
似乎是猜到锦娘心中的疑惑,王莽解释说到,"我娘很早就难产死了,家中没有女子其他几个爹爹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我和我爹了。"
锦娘心中明了。
因着路上有人说话感觉一会儿就到了庄上,在庄口大门处,一个老头远远看到王叔忙跑回庄内,一会儿全庄子的男女老少都蜂拥而至,在门口跪着迎候主子下车。锦娘看看王莽,他似乎并不吃惊她是这个庄子的主人,只抱拳与众人告辞。
"等等。"锦娘在王叔耳边细说了一句,一会儿他就拿来一个包裹递给王莽。
"这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是我们路上没有吃完的干粮,如今我们到家了也用不着,你还要翻两座山头就带着路上吃吧,免得浪费了。"锦娘这话说得十分漂亮,很是照顾了这汉子的面子。
果然王莽似是十分感动,锦娘就是不知他到底是感动她送这干粮还是感动她说话的委婉全了他的脸面。
还未进到庄内,锦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从马车里抽出一块大匾李三往上一跃就上了庄子的门头,一下子将匾挂在上头。
"开心农场!"
锦娘念出这几个字说到,"以后咱们的庄子就正式更名为开心农场!"
庄子里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主子,又见是个未成年的少女更是好奇得很,因着年前王叔回到庄上整顿了一番还卖了一家人,所以他们倒是恭敬得很,深怕在主人面前一个不好再被卖掉。
现在小姐刚进庄子,身边的贴身护卫就露了一手好功夫更是心中对主人更加钦佩尊敬了。连带着这些天干活儿都显得个个拼命卖力。
王叔这几天一直在忙棺柩入葬的事宜。
歇了两天,锦娘带了李三来到江洲最大的酒楼望江楼,对着掌柜的递上一张名帖说要见见酒楼当家的。
望江楼的老板王宝此刻正在三楼的包间里陪着妻子顾夫人吃饭,拿到名帖的时候,打开一看,忙问到,"那小姐可走了?"
"没呢,说也尝尝咱们望江楼的菜品如何,点了些菜在二楼临江的包间呢。"掌柜的说到。
王宝说着,将名帖递给顾夫人,她一打开帖子,看到陈国公府几个字忙问到,可是京都的那个娶了个皇子的陈国公府?"
"应该是的,他们祖籍正是咱们江洲。"王宝说到。
"走,我们去看看。"
王宝和顾夫人似乎都十分意外是一位如此俏丽的少女。
锦娘内穿薄蝉翼的栖霞纱玫瑰香胸衣,腰束葱绿撒花软烟罗裙,外罩一件逶迤拖地的白色梅花蝉翼纱。腰若细柳,肩若削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真正是个美貌少女。
锦娘今日特意穿的这一身衣裙,这身布料都是宫中赏赐下来的贡品,一个词"特供",一般人很难有。
顾夫人一见到她被她身上的衣裙所吸引,看着她身上的纱衣眼中俱是惊叹,锦娘心中暗道,这位顾夫人果然是特别喜爱衣料的。
"敢问两位可是望江楼的老板?"锦娘彬彬有礼对两人作揖。
他们忙回礼,似十分惶恐,"不知陈国公府小姐,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王老板客气了,我母亲陈国公夫人过世了,如今新的陈国公夫人是我的姐姐。"
"早就听说陈国公府福泽天赐,竟能有两位小姐,真是有福啊。"那顾夫人似十分羡慕,天朝一家能生出两个女儿确实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如今我护送母亲的棺柩回乡,想在你望江楼订下酒席请父老乡亲们喝杯水酒祭奠母亲。"
王宝一听,十分高兴,连着夸赞锦娘是个孝女。
当下两人敲定三日后二楼摆下十张酒桌给有请帖的客人,一楼就摆二十桌流水席给一般的客人,锦娘从李三手里接过一个锦带,掏出一块十两重的金元宝付帐。王宝忙摆手说太多了太多了,十两银子就够了,而且也是等酒席办完再给。
锦娘又让李三拿了十两银元宝出来坚持要马上付帐给王宝。
"小姐出生高贵想不到竟是如此亲切大方之人,我王宝也不是扭捏的人,既然如此我就收下了,请小姐放心三日后我定将这场酒宴办的热热闹闹的。"
"如此那就多谢了。"锦娘又拿出十几张名帖递给王宝说到,"实在是不好意思,还有件事要麻烦王老板帮忙,我初回江洲根本就不知母亲的一些旧友府邸,只知道其名,还要请王老板手下帮忙分送请柬。"
王宝拿过请柬略一翻看,都是江洲有些名望地位之人,其中就有他的弟弟江洲知府王玉,一边的顾夫人也看到了微微一笑。
"顾夫人,和你初次见面没有带什么礼物来,今日看你似乎对我身上这件衣裙很感兴趣,不如这样,三日后酒宴上我送顾夫人几匹别致的布料作为答谢王老板为我分送请柬之礼。"
那顾夫人今年早在京都就打听清楚了,她生得高挑纤细,素来喜爱纱料缎布做漂亮的衣裙。
果然顾夫人一听说有别致的布料十分高兴,对着锦娘十分亲热,"小姐还不知吧,其实王宝是我的大丈夫,我的三丈夫就是江洲知府王玉,也是王宝的娘家弟弟。"
一个妻子的几个丈夫间成为兄弟,娘家弟弟的意思就是说是同母所生。
其实锦娘早知道望江楼和江州知府的关系,这会儿见顾夫人说出来故意装着惊讶的样子,"真的,他们既是娘家兄弟又是兄弟那不是亲上加亲了,顾夫人真是好福气啊?"
说得顾夫人和王宝喜笑颜开。
三日后的望江楼热闹非凡,楼前满满都贴满了悼念老陈国公夫人的悼词,歌功颂德得,人来人往。
锦娘特意请来专业的悼念队伍和敲锣打鼓的竖着陈国公夫人的灵位在江洲城游行绕道的,现在整个江洲上至江洲知府下至走车贩卒没有人不知道锦娘是陈国公府小姐的事了。
望江楼二楼此刻正是江洲名流聚集一堂,锦娘一来就送上一匹水清色的栖霞纱和一匹天蓝色的倭缎,都是顾夫人喜爱的冷色调,把她高兴坏了,非要跟着锦娘站在楼口处一一迎接,锦娘正巴不得呢,有江洲知府夫人亲自陪同迎客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酒过三巡的时候,锦娘基本上都和他们熟了,美丽的少女走到哪里都是吃香的,特别是江州知府王玉对她更是十分和善,本就是个大方的男人,更何况妻子和兄弟都对锦娘赞不绝口的。
锦娘站到高台上举杯一顿,下面都看着她,她轻轻嗓子微笑着说到,"这一杯我替我母亲陈国公夫人敬大家!"
一饮而尽后,李三又递上一杯,"这一杯我敬咱们江州知府王大人,在京中我就听闻江洲治理得井井有条,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这都是王大人的功劳。"
那王大人和几个手下听了这话明显十分受用,心中亦是大赞不愧是高门小姐,未成年就能如此头头是道。
举起最后一杯说到,"我刚入江洲时听说王大人有意要修路,将城里的青石路一直铺往西郊,这时个大好事,母亲在世就总说人不能忘本,我初回老家也没什么作为,今日就在这里就奉上一千两为王大人此利民之举添砖加瓦。"
说着就拿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恭敬递给王玉。
大家本来就对锦娘十分热情,现在更是觉得这个少女是个人物,王大人这次更是面子十足,心中对锦娘已是十分地看好。
锦娘看着众人,心下窃喜,江州知府这条道算是铺平了,接下来她在江洲立足就要容易多了,只是她那便宜老娘不知道在地下有没有被她气死。


☆、责任田承包制

第五章责任田承包制
现在江洲城提起西郊陈国公府小姐那个个绝对是赞不绝口,孝心,爱心,热心
锦娘借机又一一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送了些京中的时兴玩意,算是初步踏入了江洲名流圈了。
这几日终于闲了下来,她寻思着搞点改革什么的,前几天一下子花了一千多两银子风头出尽了但心里还是很心疼的,不想办法提高庄子里的收益可不行啊。
她在李三的陪同下这几天都在庄子里转悠,对着那些干活的人她还时不时地问点什么,几天下来,锦娘算是对这个庄子有了一些了解了。这个庄子还是以种稻米为主,大概有二十多亩的良田,十亩的旱地,还有一个池塘和一块山脚下的菜地。房子都统一建在山坡上,在路的尽头,一个二进的院子,不算大但也不小,前面是仓库和大堂,后面是几间厢房,王叔先前回来还专门维修了下,毕竟锦娘和他们最少要在这个院子里住上一年半载的。中间院子两边的就是一整排小平房,都是庄子里下人住的。
吃着庄子里种的稻米,摘上来的新鲜蔬菜,锦娘这些天觉得浑身都舒服了,让王叔吩咐下去今晚召集庄子上所有人开会,戌时准时到,不到的直接乱棍打死。
在天朝主人家打死签了卖身契的下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算不上违法,但签了卖身契的若是女子就不能打死了,只能转手再卖。
晚上吃过晚饭,锦娘便坐在前院的大堂主位上,身后王叔和李三一人站一边,李三旁边放了个盖着红布的篮子。李七在一边也乖巧地自己玩儿。
戌时快到的时候,堂屋里已经来了好些人了,因着这些天锦娘都是笑眯眯地在庄子里转悠和说话,这些人倒也不是很怕,有些交头接耳地说话,有些一个劲儿打量锦娘。
看看沙漏,戌时一到,锦娘便对王叔使了下眼色,王叔会意过来,从袖中抽出一张名单来,"下面点名了,念到名字的到小姐跟前磕头。"
第一个念到名字的叫林宝珠,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她上前给锦娘磕了头,李三便从篮子中拿出一个小红袋子递给她,她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打开一看竟是十几块铜钱,顿时高兴地合不拢嘴,连忙又磕头道谢,其他的人都看着这一出,下头一下子热闹喜庆起来了,竖着耳朵听王叔有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
恩威并施的手段尽管老套但管用啊。
如此过了快半个时辰篮子里的铜钱发完了,人名字也念完了,庄子上整整六十二口下人锦娘一一见过了。
李三适时地添上热茶,锦娘喝了口,顿顿声正色说到,"今晚,你们都拿到赏钱了,这次分给大家赏钱的意思是感谢过去这些年你们为庄子出力了。如今提起咱们西郊开心农场江州人也是卖我一份薄面的,但这些时日下来我觉得咱们的庄子很多弊端,为了大家更好地努力,我决定进行彻底地改革,建立一套新的制度。"
这几句话说完,堂下人面面惊惧,有欢喜的,有担忧的,更多的是忐忑。
"简单来说就叫做责任田承包制。"锦娘看着众人不解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接着说,"意思就是我将田地都分给大家着急种,从种的粮食中抽成分给大家,你们各自以家庭为单位自己开火吃饭,男人都出去干活,女人除了负责生孩子照顾孩子,一家人的饭也归女人做。"
天朝女子一般都是养尊处优的,即使是卖身做了下人,只要她们成年结婚了也只负责给下人繁衍后代,并不用干活儿,但她生下的孩子就算是家生奴才了。
这一下子炸开了锅,勤奋的自然欣喜,懒惰的自是担忧。
王叔说到,"你们以家庭为单位站成一堆。"
锦娘一看,一目了然,这就是天朝一妻多夫制的优势显露出来了,一个家庭其实就是一个生产小队。
这些人主要有四个家庭,那个王娇家的是最大的家庭,三代总共有十八个人,李美花和陈芳家是两个中型家庭各有十三个人,林宝珠家是个稍小的家庭,有九口人。
锦娘看那王娇家的人口虽然很多,但她的五个丈夫年龄都较大了,但好在有六个儿子都已经有二三十多岁了。
"王娇家的从明天起专门负责山脚下那十亩水田,你们只管负责种两季水稻和一季油菜,庄子里其他的事都不用你们做,李美花家和陈芳家的几个丈夫正是壮年,你们两家每家负责十二亩水田,也是两季稻子一季油菜,其他也不需要你们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