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 作者:府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 作者:府天-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臭小子,居然打趣你老子”徐良作势欲打,见徐勋笑嘻嘻地不闪也不避,他便放下手道,“那会儿差点没被吓死,但之后又几乎冲动想要应下来。好在我还知道自己是哪块料,要是就这么答应了,回头真打了败仗自己倒霉你也倒霉不说,就是那些无辜送命的将士那一关,我就第一个过不去。你老子我有自知之明,我就是那死命往前冲杀的材料,真要当什么统兵大将,那还是等下辈子吧”

“可我瞧见您掀桌子那架势,还差点以为您会一口应承下来”徐勋想到那一幕自己也给看呆了,便笑道,“我还真不知道除了弓马娴熟,您还藏着这么一手从来没露过。”

“这算什么藏着掖着,你当我当年和那和尚是怎么结识的?他还没进西厂那会儿,我俩就是一块厮混的。要说偷鸡摸狗高来高去的本事我不及他,可要说搬磨盘堵人路打架惹事的本事,他远不及我。都是年少时我没事提着石锁抱着磨盘练出来的,就是能唬个人而已。所以,你小子别没事当老太爷似的搀扶着我,我还没七老八十呢”

徐勋吃徐良一瞪,却根本没有收回手的意思:“这不是当儿子的有心孝顺您一二么?”

马车上朱厚照和刘瑾正在商议着怎么给寿宁侯府大小姐做媒主婚,兴安伯府徐良和徐勋父子俩还有闲心彼此打趣,兵部和内阁却已经是忙成了一团,同时忙碌的还有五军都督府那些勋贵武将和御马监那几个太监。就连张永也是怦然心动,这天特意去求见高凤探听消息。奈何高凤素来只管朱厚照身边的事,不涉政务,却是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事到如今,鞑子已经是一巴掌打在了大明朝的脸上,眼下已经不是考虑朝会改不改,而是考虑别人是否会趁势进犯的问题。可要派兵增援宣府,派多少兵由谁佩印领军,这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而户部尚书韩文等等又就军饷等等斤斤计较,两天之内,朝中吵翻了天。

这一日傍晚,一条僻静狭窄的巷子里,两乘小轿相向而行,到最后眼看要碰在一块儿了,两边抬轿子的四个壮汉都齐齐把轿子放了下来,继而悄无声息地往后退去,最后竟是没了影子。这时候,其中一乘小轿的轿帘就被人高高挑了起来。

“李公公。”

“焦大人,你这么急着找咱家,究竟什么事?”李荣不耐烦地一低头从轿子里走了出来,脸色不好看地说道,“眼下不是从前了,皇上看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只是表面功夫,要是咱两个见面的事被那些小崽子一状告上去,咱家的老脸也没处使用”

“我也知道李公公的难处。”焦芳却半点也不恼,仍是笑眯眯地说道,“今天我来,是有一件事想和李公公商量商量。现如今的局势想必李公公也瞧见了,徐勋得天独厚,皇上信赖,再要压着他上升,又或者是动萧公公,已经是不可能了。时至今日,反倒是那些阁老和部院大臣们看不惯他。这等时候,咱们送他一个人情,过去的事情不说一笔勾销,可也总能渐渐带过去。毕竟,如今对李公公来说,萧公公远不如那些个从前东宫的公公们威胁大,不是么?”

前几天王岳没事去碰钉子,而小皇帝的心思又琢磨不透,李荣心里正烦着,此刻焦芳一说,他不禁微微动容,沉吟了良久才开口说道:“那你说,什么人情?”

“当然是让他在朝堂上能够稳稳当当的人情。有什么功劳能比军功更大?这事情我和李阁老也提过了,鞑子的做派是从不和咱们硬碰硬的,大军过去,他们早就溜得无影无踪,这晃悠一圈就能得到军功,这么好的事可不常有。”

PS:土木堡之后最大的败仗,或者说是最大的兵祸,不是俺说的,明实录里头原话……

第二百八十二章 议出兵,决锄奸

京城外头有鞑子的奸细出没

就在上上下下正在商议援军宣府万全之事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仿佛旋风一般在京城流传了开来。一时间,不要说是才打算跟着王守仁以此番大军败北为题起诗社激励士气的李梦阳立时犹豫了,就连城外住民亦是惶然难安。尤其当一具尸体被人发现倒伏在一个小水塘的时候,奸细之说更是深入人心,一度甚至有人连城外的房子都不要,卷了铺盖携妻带子往城里头搬。毕竟,尽管只有七老八十的人还能记得当初京城围城的光景,但如今天子年幼,任是谁也会把如今情形和正统年间做个比较。

这话谁也不敢明说,但朱厚照何等脾气的人,一日在宫中偶尔听到人窃窃私语,他就立马恼了,唤来内侍吩咐把人直接拉下去重打八十,又怒气冲冲地吩咐人去传徐勋,浑然不觉自己在承乾宫这等内宫三番五次召见一个大男人有什么不妥。

而等到徐勋匆匆赶来,他就气急败坏地说道:“你来得正好,朕已经吩咐传旨下去,让刘健他们三个,还有六部那些尚书侍郎,再加上英国公保国公他们几个全都到文华殿议事,你跟朕一块去”

徐勋本来还以为朱厚照又是要对他倒什么苦水,这会儿听朱厚照今天找他来是为了陪着去文华殿,他不禁有些犹豫:“皇上,这样的场合,按理臣是不够格陪侍的……”

“朕说你够格你就够格”朱厚照不耐烦地打断了徐勋的话,随即看着人冷哼道,“朕火气上来的时候说话就乱了,未必争得过那些老大人,那时候你不并肩子上,朕还能指望谁?别啰嗦了,外头銮驾朕都已经吩咐了,快走”

即使是素来勤政的弘治皇帝,群臣们也很少能在朝会之外于文华殿面见天颜,因而这天听闻正德皇帝要在文华殿召见议宣府大同之事,就连刘健亦是心头感慨。和李东阳谢迁一块走进文华殿的时候,他竟忍不住轻叹一声道:“倘若皇上把早朝改成五日一朝之后,能真正日日于文华殿问政,这事儿倒是可为。”

“怕就怕皇上废了早朝之后却不来文华殿,那我等三人就万死莫赎,更对不住先帝了。”谢迁从前为朱厚照讲课不少,对这位小皇帝的性子没抱太大希望,说着又摇摇头道,“就好比此次西角门视事居然要拖延到六月初二,由此可见一斑。”

李东阳心里还在思量焦芳给自己捎来的信,这会儿不免有些心不在焉地随口说道:“也未必一定如此,皇上连乾清宫都不愿意住,兴许真是一片孝心,这些我们还是不要瞎揣测的好。况且,只奏五件事的早朝不过是个样子,若皇上真能勤勉问政,也不是不能废的。”

“元辅,西涯,事情别光往好处去想。”谢迁哂然一笑,眼角余光瞥见那边一前一后出来的两个人影,他的瞳孔不由得收缩了一下,继而就低声说道,“看看那边跟在皇上后头出来的人,你们就该明白了”

“参见皇上”

尽管如今尚未出弘治皇帝百日,又不是早朝,没有静鞭鸣响,没有鸿胪寺官纠仪,可众多人都是几十年为官的大佬了,几乎是在有人瞧见朱厚照出现的一瞬间,刚刚正在窃窃私语的人们就完全安静了下来,旋即在刘健领头下跪下行礼。在正中宝座上坐下的朱厚照随口说了一声免礼平身,继而就说道:“朕不喜欢拐弯抹角,今日召诸卿来,只想问一问,此番出兵的事情究竟商议得怎样了?”

刘健抬头看了上头一眼,见徐勋侍立在朱厚照不远处的阴影中,低头垂手仿佛没什么存在感,可这样一个人杵在那儿,他却偏生觉得碍眼十分,只能强耐不悦上前一步说道:“回禀皇上,廷议已经定下,以保国公佩征虏将军印充总兵官,以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统帅京营大军前往宣府,命户部左侍郎王俨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理宣府粮草,先期运太仓银十万两充军饷,至于监军以及守神铳内官,悉听圣命。”

对于保国公朱晖这个人,无论刘健李东阳谢迁也好,马文升刘大夏张升等也罢,谁都不想再派这么一个人作为总兵官,然而纵观朝中上下,英国公张懋年纪太大,其他的资历浅不足以为主帅,因而矮子里拔高子,竟只有硬着头皮提出这么一个人来。

朱厚照斜睨了一眼一旁的保国公朱晖,见其躬身行礼,他见其身材英伟相貌雄奇,还有几分主帅的派头,再加上苗逵从前为他讲解军事时常常提到朱晖其人,他便暂且颔首算是接受了这一茬,旋即却问道:“那预备派兵多少?”

刘健听皇帝这么一问,和李东阳交换了一个眼色,又斜睨了一眼马文升刘大夏,这才垂头说道:“回禀皇上,先期发京营军两万人。”

“什么,才两万”朱厚照一下子大急,竟是霍然站起身来,“之前同样是两万多人,结果遭遇了那样的惨败,如今再调两万人又有何用”

“皇上难道忘了,此前已经分批两次各四千人往援宣府,已经援军八千?”出乎意料的是,这回站出来的不是兵部尚书刘大夏,而是户部尚书韩文。他管着国库最是精打细算,这会儿终于忍不住了,站出来之后便大声说道,“先期援军已经人各赏银三两,这便是两万四千两,加上前时战死以及伤者抚恤,单单这两笔就不下四五万两。再算一算运米以及军马所用豆料,所耗费的银两连同脚钱,每一日便是数以万计况且宣府距离京城太近,倘若以大军压万全,万一鞑虏从万全遁走,随即又走密云怀柔一线又如何?”

“朕当然知道鞑虏神出鬼没一击远遁,但你们也理应听说了,鞑虏在宣府城下出示麻布冠和饼,竟是已经知道父皇……先帝新丧,这是来趁火打劫的”朱厚照环视一眼众人,随即怒气冲冲地说,“鞑虏那边怎个光景,无人得知,纵有线报也就是寥寥,可我中原虚实,他们这些鞑子竟然都清清楚楚,这是什么缘故”

说到这里,朱厚照突然拿眼睛一看旁边侍立的王岳,竟是气不打一处来:“东厂下头那么多番子,还管着锦衣卫,鞑子的消息怎的半点都刺探不到”

这一番迁怒不但使得王岳一下子脸上涨得通红,就连其他大臣也被一时间有些呆滞。这厂卫的差事素来就是侦缉百官,几乎鲜少有用在对外的战事上,怎就连王岳都怪上了?尽管刘健对于厂卫素来没有好感,但王岳为人总算还公允,对官员更是礼敬有加,他不得不躬身说道:“皇上息怒,鞑子来去如风,兼且汉人在那边太过显眼,所以这也怪不得……”

“怎么怪不得,那鞑子奸细是如何在我大明打探消息的?不是有人往外泄露消息,就是防备不力让他们混了进来”朱厚照恨恨地冷哼一声,随即就往旁边扫了一眼,沉声吩咐道,“谷大用,东厂做不了的事,你这西厂提督去办”

王岳吃瘪,谷大用固然异常高兴,然而此刻皇帝突然塞了这么一个烫手山芋过来,他不禁暗自连声叫苦,却还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还不算,朱厚照随手给西厂派了差事,竟又看着徐勋说道:“徐勋,保国公既是此次率兵出征,英国公年纪又大了,你年轻,去京营替朕看着一点,就兼一个神机营掌印好了”

谁也没想到,皇帝刚刚还在发作东厂,这顷刻之间,就又下达了如此人事任命。哪怕下头都是久经沧海的老官员了,勃然色变的也不在少数。就在这时候,不等那些大佬们提出反对,徐勋就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回禀皇上,臣才疏学浅,况且府军前卫练兵未成,一时之间难以当此重任。”

“你谦虚什么,就连父皇……先帝在的时候都说过,你年纪轻轻不过是缺乏磨练,有机会就应该让你上去试一试。”如今弘治皇帝已经过世了,朱厚照索性把这些都安在了父皇身上,说得振振有词,“再说了,朕又没有解你府军前卫之职,只是让你一块兼着”

“皇上,京营重地非同儿戏,纵使世袭勋贵,亦不曾轻易授予一营掌印,更何况徐勋一弱冠少年”刘健被朱厚照的随心所欲给气得好一阵胸闷,不得不站出来劝阻道,“况且,先帝授予徐勋府军前卫掌印就已经属于破格,焉能数月之后再予如此重任?”

直到这时候,兵部尚书刘大夏方才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倘若皇上下此中旨,臣不敢奉诏。”

前两次徐勋先是指挥使,后是掌印,都是弘治皇帝说服的大臣,如今这些大臣摆明了不合作的态度,朱厚照一时为之气结,当即去看那边厢的几个勋贵,见他们虽是有的蹙眉有的犹豫,可纵使英国公张懋也没挪动,他不禁失望十分。就在这时候,徐勋终于再次开了口。

“皇上厚爱,臣铭感五内,只臣实在是分身乏术。不过,现如今保国公既是带兵出征,兼且抽调京营中精锐将勇两万,所余却不能就此闲置,应当继续操练有备无患。皇上若是允准,可以定国公督军,兴安伯管操。”

PS:我晕,才以为月底双倍不过是个传说,谁知道从今天就竟然开始了虽说上前六几乎是理论可能,但我得拼一拼,希望大家投出压箱底的一票……总之我从今天到五一七天是木有休息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老谋深算

这个奸猾的小子

一时间,也不知道多少大佬在心底暗自骂了一句,只是一时半会却不好驳回。这当口,总算有一个饱学诗书精通礼法的礼部尚书张升站了出来。

“皇上,定国公兴安伯正有孝在身。况且,兴安伯乃是徐勋之父,这未免……”

“徐良是徐勋的父亲又怎么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才是该有的气度”朱厚照摆明了一副我就是胳膊肘往里拐怎样的架势,见张升明显是被噎着了,他这才又慢吞吞地说道,“再说,朕如果记得没错,这武将不比文官,甲胄在身公事为重,守丧的假期过去之后,就该出来带兵的,又不是文官丁忧之后必得夺情再说了,朕如今同样尚在孝期,还不是打起了精神出来料理国事”

这前头一席话勉强还算有道理,可后头朱厚照说到自个的时候,张升险些没背过气去。这想休息的时候说六月初二才开始早朝,说到人事任用又振振有词说自个也是带孝料理政事,这岂不是倒来倒去?然而,朱厚照却不管下头人是怎么想的,径直说道:“徐勋所请朕准了,刘大夏,这一回你不会说不奉诏了吧?”

刘大夏虽是脾气倔的老头,可也不是一条筋拧到底的性子,更何况兴安伯徐良或许算不了什么,定国公徐光祚毕竟是世袭公爵,况且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