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秘闻 作者:陈楚君 俞兴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工秘闻 作者:陈楚君 俞兴贸-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琛、梅哲之,通过靠拢陈公博打人汪系当汉奸,从汉奸内部搞特务活动。
(三)为专门对付汪精卫,特别成立沪二区,以姜绍模为区长、陈祖康为副区
长、专作联络汉奸、收买汉奸工作。汉奸任援道、任西萍、汤澄波、徐天琛、梅哲
之,都由沪二区联络指挥。为加强他们在汉奸中的地位,对徐天琛、梅哲之,呈请
重庆政府下了个假通缉令。
7。为了反共,二处特设中共科由于蒋介石执行反共的‘政策,爆发了皖南事变,
围攻新四军,大批屠杀爱国人士。军统为配合蒋介石的反共需要,特在第二处增设
中共科,集中处理对中共有关的各项问题。同时成立特种问题研究所,以张国焘为
所长,专门研究对付中共和解放区的特务活动。又在磁器口童家桥、吴家院子设招
待所,专门接待、拉拢和收买中共叛徒。
中共科的第一任科长姓郭,是从山西调来的,个子很高,是个富有反共经验的
“人才”。本来对中共有关的情报,由党政科科长李叶负责处理。中共科成立后,
李叶外调,由沈介人代理党政科长。
8。IWe 年局本部组织概况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林蔚,是挂名不问事的
局长。
副局长戴笠,一手包办,大权独揽。
秘书室(特务处时代为书记室)主任秘书郑介民,副主任秘书毛人风,郑是挂
名,由毛掌权。
甲室即机要室简称。
第二处处长何芝园。下设:军事科。
党政科,科长李叶,后为沈介人沈国与国际科科长谢贻微打架,被撤职,由李
崇诗的妹夫叶翔之(叶由李崇诗介绍先到秘书室)接任,不久叶与姓张的女科员闹
桃色纠纷,被戴笠知道,在纪念周大会上不指名地大骂一顿,使叶几年不敢露头。
叶后来靠拢处长王新衡,拉上毛人风,1942年升为二处副处长兼任中共科长,大力
研究对中共的策略,联合中统徐复观,为参谋总长何应钦反共出点子,在军委会设
总长办公室,集中处理对中共的斗争问题。叶翔之代表军统任秘书长,徐复现代表
中统为副秘书长。这个机关有权用何应钦名义,指挥各地行营、各战区、各省政府
处理共产党有关案件,因此叶翔之成为军统研究中共的专家。改组保密局后,成立
中共处,叶任处长,通过王新衡与蒋经国拉上关系。毛人凤死后,叶翔之接任保密
局长,王则在幕后以立法委员名义代蒋经国控制台湾特务组织。
国际科,科长谢贻微,后为汪暄,主管敌伪及国际情报。
经济科,科长费同泽,兼任经济研究室主任。费既不懂中国和日本经济,又不
懂军统条令,工作成效甚微,被邓葆光取而代之。邓除负责局本部经济研究工作外,
并以局本部名义直接指挥财政部缉私处、货运管理局、国家总动员会议经济检查组
领导的各地经检队,搜罗经济动态情报。
1940年夏,二处工作人员约50余人全部在罗家湾办公。
1941年12月8 日,太平洋大战爆发后,戴笠将局本部从磁器口乡村迁回罗家湾
办公。
第三处处长徐业道,下设司法、行动两科。
第四处处长魏大铭,副处长董益三,是在马鞍山独立办公的单位,下设通讯、
工务、电监、人事四科,负责军统的电讯工作。魏大铭是无线电专家,他负责军统
电讯工作,是国统区主管无线电通讯事业的主要负责人。魏除负责第四处工作外,
还负责规模庞大的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研究无线电有关的各种专门技术,主要有电
讯侦察与密码研译。
以上是军统罗家湾局本部情况。
1941年到抗战胜利时期1。沪一区被破坏,陈恭澎投汪1941年8 月底9 月初,军
统在上海最庞大的地下武装特务组织沪一区的区长陈恭澎,被汪伪76号特务机关逮
捕,陈恭澎领着全区人员叛变投汪。汪伪76号头头李士群,利用陈恭澎的电台,给
戴笠发了一份讽刺性的电报,欢迎戴笠投汪。戴笠接到这份电报,又急又气又恨,
接连在丝厂杨家山公馆,一言不发地闷了几天。有时到半山的机要室吃饭,同张毅
夫、何芝园、潘其武、邓葆光等研究上海情况。戴痛骂人事科对沪一区的人事组织
无一份详细可靠的名册,连沪一区有多少人、人员社会关系。毛病出在哪里,以及
陈恭澎为什么叛变,全不了解。戴一直闹了近10天,才说:人事科工作拖拉,没有
一份可靠的人事卡片。我们一定要派人去美国学人事管理。上海出事10多天,找不
到原因。局本部组织与人事管理制度一定要改革,先解决各单位以会稿解决问题的
办法,今后改为用中午会餐碰头会解决问题。又说:人事科权力要缩小,业务部门
权力要加强。但只是闲谈,并未作出决定。
针对上海出现的新情况,决定在局本部成立上海实验区。以原上海回来的富有
地下工作经验的王一心为区长,主管上海地区的工作,把原来分散各单位主管的人
事、会计、电讯、译电工作,集中到上海区,统一管理。区长掌握组织、人事、会
计、电讯等大权,审阅每一份电报、每一件事。上海来的情报经区长阅后,送情报
处负责处理。区长的意见经戴笠批准后,就成为定案,通知人事、会计、电讯部门
照办,以免会稿的麻烦,防止踢皮球的毛病。这在军统是一次重要的改革。另一方
面改变以前大组织机构,化整为零,成立许多小规模直属局本部领导的地下组织,
如程克祥的京沪区(指南京、上海),专做周佛海的工作;戴振的特别站,专做永
安、新新、金城等财团的工作;顾敦吉的直属站,专做申新纱厂的工作,各成独立
系统,不发生横向关系,避免一网打尽,这是特务机关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所作的
重要的组织改革。
2。局本部的改组扩大1942年中美所正式成立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局本部组织
又一次扩大。这是军统局最盛时期,局本部组织分为八处、三区、七室、一委员会,
全部工作人员1500余人。
八处中,第一处是军事处。处长鲍志鸿。该处主管搜集军事情报和扩大军统武
装力量。如安插军事情报人员,开办谍报人员训练班,掌握忠义救国军和别动军指
挥部,以及拉拢伪军,派遣杂牌部队当伪军,搞曲线救国等。
第二处是政治处。处长王新衡。该处主管政治斗争,负责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下设中共科,叶翔之兼任科长。设特种问题研究所,以张国焘为所长。党政科以王
方南为科长,负责搜集各民主党派的情报,派员监视各党派人员的活动。还有国际
科,负责对外侨和回国华侨的调查、监视与接待工作,以及搜集日汪有关情报等。
军统对中共与左派人士调查、监视和迫害,分别由中共科和党政科主办。科长
有权用局本部的化名,命令外勤单位如稽查处、警察局、邮电检查所、交通检查处
调查、扣留信件、物资等。处长有权命令外勤单位作扣留,如要密捕,则送第三处
会签或移三处主办。重要案件的逮捕,须呈报戴笠批准,逮捕要人呈报蒋介石批准,
由戴笠面报蒋介石同意后,派干练的行动员秘密执行,蒋的侍从室与军统局都不留
文字档案。
一、二两处是军统内勤工作的核心,两处共有工作人员约300 人。
第三处是行动处。处长先是徐业道,1942年是阮清源,1944年是沈维翰。下有
行动、司法两科。主要任务是根据一、二处提供的情报,执行暗杀、密捕等任务。
重要的行动案件都是戴笠亲自抓。戴笠经常用“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的
话鼓舞行动员,要求既完成任务,又不牵连到蒋介石,如暗杀杨永泰,转嫁罪名于
刘芦隐,就是“体念领袖苦心”的例证。
戴笠靠暗杀起家,特别重视行动科的工作,受其重用的刽子手赵理君、共产党
的叛徒周大烈,都干过军统行动科科长,第三处处长更是精于此道的人物。
第四处是电讯处。处长魏大铭,主管军统电讯工作。魏又兼任军令部电讯处长,
主管蒋管区的无线电通讯事业。
第五处是人事处,处长先是李肖白,后是龚仙舫。这是军统湖南帮掌握的权力
部门。人事处兼管组织工作,所以地位突出。1941年秋,上海沪一区被江伪76特务
机关破坏后,改革为区长负责组织。
第六处是经理处。处长徐人骥,是蒋介石亲自派来的,副处长郭旭,负责向军
需处领钱。
第七处是训练处。处长郑锡麟,是戴笠早期特务组织十人团成员之一,主管军
统几十个训练班。
第八处是总务处。处长原为杨隆枯,后为郭斌,都干不好,1943年由沈醉接替
后,工作才上轨道,戴笠很满意。
以上是军统局本部的八个处。自从1941年设立上海区,1942年设海外区,区长
黄天迈,1943年设华北区,区长马汉三,在局本部占有重要地位。各区区长主管人
事、经费、电台、译电、情报和行动,权力很大,是局本部的特殊组织。
此外,局本部还有几个与处平级的室。
甲室,即戴笠随身秘书办公室,由几个熟悉情况的亲信组成,如张毅夫、何芝
园、毛钟新等。
秘书室,主任秘书郑介民,实际负责人毛人风,是局本部总办公厅。
稽核室,主任张冠夫,负责经费审查。
督察室,是监视各级工作人员的部门,先后任主任的是郭寿华、廖华平。
机要室,由军统女少将姜毅英任主任。
经济研究室,主要负责对日经济作战,防止战略物资流人敌区和抢购敌区物资
等。王抚洲任主任,邓葆光任秘书。
还有统计室和医务室。
3。胜利从天上飞来1945年8 月3 日,美国在日本海军基地和重工业区广岛,投
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 月8 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当天美国又在日本海军要地
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9 日苏联百万红军进人东北,给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当头
一棒。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是投降,还是继续蛮干下去,这是全世界关心的问题。
当时,重庆政府依照日本问题专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王凡生和军事情报
机关二厅的研究,根据日军一个师在硫磺岛抗拒最强大的美军攻势达一月之久,最
后集体自杀的事实,判断日军法西斯当权的军人,会利用日、满、韩地区内线作战,
蛮干下去。本来王凡生8 月10日后已接到日本左派吐露的情报,日本有投降的可能,
但要等待天皇召开的御前会议作决定。8 月14日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无条
件投降。这个情报未得到证实,王凡生不敢贸然上报。这件事,在胜利后约一个月,
王凡生的重要干部罗建白泄露给军统特务王抚洲,戴笠密报蒋介石,蒋一怒之下,
撤销了国际问题研究所,王听到这一消息,顿时犯了高血压病,中风,一命呜呼了。
1945年8 月14日的傍晚,重庆市中心突然有人贴标语,放炮仗,欢呼胜利了,
日本投降了,人们热泪盈眶,欢呼歌唱,整个山城沸腾了。而蒋介石最亲信的情报
机关军统还在睡大觉。后来爆竹声响彻山城,胜利的号外也印出来了,特务情报机
关才不得已跟在人们屁股后面放炮仗庆祝胜利。原来,蒋介石最重要的情报机关,
一向没有收音机收听敌台广播,他们咬定广播是“宣传”,怕“中毒”,因此不买
收音机,认为只有敌区地下特务送来的情报,才是可信的。所以日本百万大军投降
的大事,一直等到第二天地下组织来电,才相信是事实。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戴笠正领着杜月笙一伙住在浙江淳安县城的西寺
庙内,遥控上海、南京地区的特务活动。他认定上海是蒋政权的心脏,也是自己政
治上的命根子,在淳安听到胜利消息后,为防止共产党游击队活动,立即以确保京
沪地区治安为由,向蒋介石力保当时掌握京沪地区实权的汉奸周佛海为上海行动总
队长,以周佛海税警团的武力为主体,负责维护京沪地区的治安。由于周佛海早在
1942年已投靠军统,戴笠指派多年潜伏在周部下的程克祥负责联系,为此派了大批
的地下特务进人京沪区,以周佛海为掩护,在汉奸心脏内活动。胜利后,以周佛海
为行动总队长作幌子,以程克祥为秘书长兼军法处长掌握实权,这样原来京沪区的
大批军统、汉奸特务,摇身一变而成为行动总队的当权人物。这就是1945年8 月14
日胜利后,到9 月10日中美所上海办事处成立前,以周佛海为上海行动总队长名义
下的上海治安的内幕。
戴笠除上述确保治安、防止共产党插手的行动外,又急调邓葆光去上海搞接收,
抢夺战争果实;调尚望负责接收和改编伪军;调王一心负责整理上海组织。这一系
列活动完成后,便安排杜月笙于8 月29日带着3 名重要特务去上海,他则以胜利者
的姿态赶飞重庆。为了防止顾祝同的三战区插手京沪;他又向蒋介石力保汤恩伯部
队从贵州空运上海成立三方面军,负责上海接收。他还向蒋介石要求,指定军统负
责处理全国各地的汉奸工作。这是利用蒋的手今踢开法院,抢夺法院逮捕、审判汉
奸的权力,夺取汉奸财产,又达到包庇大批汉奸的目的。
戴笠在重庆完成这些任务后,于1945年9 月8 日飞抵上海。碰巧那天下着倾盆
大雨,重庆方面为了保密,只单独通知程克祥去机场迎接。当时邓葆光、王一心住
在程的机要室电台的二楼。电台台长悄悄告诉王一心,“老板”下午到江湾机场,
邓、王立即找到程克祥,约好下午同车去机场迎接,程却叫邓。王在电台坐等。等
到4 点,不见程来,电台台长又悄俏对邓、王二人说,程早已独个儿去机场迎接。
邓、王二人无汽车,只得去程克祥为戴笠布置的“行宫”(盛老四的大花园洋房)
坐等。雨越下越大,6 时左右随戴笠同机来的两名警卫淋得全身透湿,进门就骂程
克样不派一个人去机场迎接,“老板”大发了脾气,一个人跑出机场坐上贾德田的
汽车走了。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原来那天下午新市长钱大钧的专机先到,机
场迎接的人很多,戴笠专机到时,见机场人多很乱,又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