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告人的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崛耍ǜ咧屑按笱丛诤芏嘀恫忝嫔喜⒚挥惺裁刺岣撸耙蛭前咽奔涠蓟ㄔ诹松缃煌尽M和手机短信上了”。因而,“无聊文化和愚蠢一代相辅相成,共同把人类带向一个灾难性难以估计的未来”。
三联这期特别报道让我联想起了刚写的那篇博客,看来我在文中说时下年轻人很“肤浅”,并没有带着一个老男人感慨年华老去的无奈或者其他什么个人成分,原来这是目前普遍的社会现象。
我倒是没有马克?鲍尔莱对年轻人的那么不理解和悲观,愚蠢一代也好,精英一代也罢,从古至今,世界就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管是过去的奴隶时代、封建王朝,还是当今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
由此看来,不久的未来,人类社会即将演变成一个“新奴隶”时代,“奴隶”就是在互联网、手机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而“奴隶主”则是少数掌握着顶尖知识、技术与财富的精英。每天,奴隶们在虚拟社会里,沉浸于奴隶主们搞出来的花样不断翻新的游戏、娱乐等玩意儿,疲于奔命,源源不断地为奴隶主制造着财富。他们的寿命很短,没等到30岁就已经老化,被送到养老院去等待死亡。当然,那些奴隶里面,也有一些人幡然醒悟,有的被奴隶主雇佣来管理奴隶,有的则变成了游侠。奴隶主和奴隶之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当然也会有局部的摩擦。事件平息后,就会有一些奴隶被重新分配。
在“新奴隶社会”,国家基本消亡,地域只是网址的不同形式而已。奴隶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反抗,他们已经退化到失去这个功能,甚至他们离开网络,面对真实的同类就手足无措、不会交往。那些男奴隶们,几乎丧失了泡妞儿的欲望本性,把一女奴放在面前,他们也不知从何下手。他们只会在网上玩“虚”的,“虚”的城堡、“虚”的朋友、“虚”的情人、“虚”的结婚、“虚”的ML,生下“虚”的孩子。所以在“新奴隶社会”,人类的繁衍只能靠克隆。但愿作为精英的奴隶主们,还依然拥有着人类的某些本能吧。否则“新奴隶”社会还没等过渡到下一个社会,人类就彻底走向灭亡了。
  江湖论剑 江湖的主子(2)
当然也会有游离于这二者之间的极少数人群,他们同样掌握着顶尖的知识与技术,但他们不想当奴隶主,也不想做奴隶。他们活得优哉游哉,彼此几乎不相往来,有的人则试图拯救那些奴隶,可是大局已定,他们也无能为力了。
这有点像《黑客帝国》,可是我觉得很现实,也许未来就是如此。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曾在二十多年前,就预测到了计算机和外语在当今的强势发展。那时的我,还是东北某小城市里的一名高中生。我预测这一切的时候,是在一个同学的家里,双眼望着远方看不见的广阔世界和未来,高瞻远瞩地看到了电脑的普及,可是它太稀有了,根本没法把我的想法敲成文字,传到网上。
写到这里,我要再一次斗胆预测一下未来,并且我的预言会一一变成现实。
移动通信从2G到3G,我们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虽然现在刚刚开始应用3G,但是我相信,也许用不上十年,它就会被更新的4G甚至5G的通信标准替代。届时手机和电脑将会融合成一种新的东西,人们用一个终端,完全可以兼备二者的功能。
手机、电脑整合后超不过十年,网络虚拟社会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二空间,网络将成为主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如同当下去网络做的一些事情一样,更多时候是一种“旅游”或者“体验”,就像现在的人们去参观博物馆,或去乡村住土窑,尝试一下过去农民是如何种田、碾米、打水一样,感觉新鲜而有趣。
那时候的广告就算还有,也已经完全不是现在的状况和形态了。
二十年后,世界上只剩下若干个巨型广告集团,现如今多如牛毛的创意工作室、广告设计公司都已纷纷倒闭,因为已经没有业务可做。人们基本生活在网络社会,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广告等这些媒体已经被网络取代,硕果仅存的也就像如今的黑胶唱片一样,成为小众人群的收藏品,以便闲时把玩。比如广告,可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直接制作、投放完成,于是那些出片、打样、数印公司加上印刷厂等,全都和从前修钢笔、补锅等行业一样,成为消逝的行业。同时被淘汰的,还有形形色色的户外媒体,因为那些媒体的广告代理公司,根本就没有开下去的可能了。
当然,到那个时候,咱们现在正在阅读的诸如《广告圈》之类的广告杂志也不存在了,它或许已成为一本著名的网络广告杂志。唯一存世的纸印本,被摆放在广告博物馆的角落里,创刊者的名字印在一张小牌子上,立在杂志旁,上面早已落满了灰尘——也许永远不会有灰尘,因为博物馆也是虚拟的。
当然那个时候,可以在虚拟广告名人大词典上找到这几个名字,和千千万万个广告人一样,他们为广告的发展奉献了自己。也许,那个词典上也有你的名字。
2009年9月10日
  思辨与思变
印象中,早几年北京有很多广告讲座和获奖作品赏析之类的活动,现在好像忽然都没有了。那时活动的票价虽然很贵,很多广告人和一些公司还是很愿意掏钱参加。
记不清那时组织此类活动的都有什么企业和机构了,印象中龙之媒广告书店发起的比较多。据说现在的徐老板,快到晌午了才到书店,下午三四点就撤了,晚上七点后基本不出门,什么活动也不参加。每天看孩子做家务,过着退休般的生活。
前两天去了一趟龙之媒,已很久很久没过去了。挑了几本书,结账时才知道原来的九折卡变成了九五折,服务员说现在已经没有九折了。我问她:为何不提前广泛告知一下啊,尤其像我这种买了十几年书的老顾客,是不是应该有些特殊的照顾啊?服务员也没法答复我,她毕竟不是徐老板。
龙之媒从一家小书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积累,如今已经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专业广告书店。也许老徐功成名就了,想颐养天年;也许老徐年纪大了,没有了当初创业时的激情与梦想,所以这几年广告行业听不到老徐的声音,更看不到他到处活动的身影。不过书店里的很多年轻人还不想这么早就开始养老,于是纷纷离开了书店。所以即使像我这种资深顾客,每一次去看到的也都是陌生面孔。
要参加《现代广告》主办的一次广告讲座活动,头一天帮朋友比稿做创意,到后半夜才睡,活动地点离家又那么远,本来不想去。后来觉得这样的活动如今太少了,反正自己又不上班,还是去了。
我到的时候,劳双恩的演讲已经结束,朱伟幸关于新媒体的主题讲座我赶上了。后来打听了一下,劳双恩的演讲内容是关于艺术表达与广告创意之间的趋势。大概能猜到他说了什么,只是可惜错过了他讲的那些经典案例。
朱伟幸关于新媒体的讲座,让我觉得收获特别大。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经典的案例,如果没有一个很懂的人讲解,只让我表面地去看一遍,根本不会明白其中的重点和精髓所在。而且从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来说,这两年传统媒体的势态开始走衰,网络媒体逐渐兴起。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网络广告与公关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和更显著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最近帮朋友公司做的活儿,几乎都跟网络相关。
其实在头两三年几家大4A刚开始成立互动部门时,虽然自己服务的客户离网络很远,我还是预感到了这种发展趋势。那时我还力劝一正在换公司的朋友去某4A的互动部,将来会更有发展些。前两天去龙之媒,差一点要买两本网络广告的书读读,后来一想,像我这么聪明的人,这么善于触类旁通,找几个案例看看不就都明白了嘛。
时代在发展,广告行业也跟着在改变。如今是新媒体兴起的时代,如果还死守着传统的报纸和电视,不看风使舵,或许就有翻船的危险。
以前刚入行的时候,就痴迷能做创意、写出NB的文案。现在如果还抱着这个想法,肯定就是死路一条了。
前些天从朋友那儿看到了DJ最近做的一个项目,从策略到表现感觉都很不错。不过看完仔细想来,精彩之后仿佛已经是一种定势了,或者说,一看就是DJ的。或者再换句话说,如今房地产的行情已经变了,可是DJ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从前的样子。如果再这样下去,不见得是件好事。
2009年4月17日
  突破不易,生存更难
以前地产项目的楼书、海报、形象广告的设计,都是通过图片来表现项目的气质和卖点。据说红鹤做CLASS时,第一次把模特模拟情景拍摄用在了广告表现上,引发了各个地产广告公司纷纷跟风。2008年典晶广告做某项目时,请痛楚老师摄影。典晶的老板听到报价后,禁不住说了句粗话,然后感慨地说:以后我也去搞摄影,不开广告公司了。 
其实这种实拍的表现方式,很早就用在产品广告的表现上了。周围的好多同事都有幸成为我们广告画面上的角色,因为有时候客户没有那么多的预算,请不起专业模特和摄影师。记得1999年给沈阳电信做“来电显示”,找不到合适的图,就拍了制造部的一胖同事,据说当时广告的投放量很大,满大街的灯箱上都是同事的大胖脸。 
广告用名人、拍专题片,大概始于十五六年前吉林一家叫威特的保健品公司。他们当年请的是央视邢××,那时还称不上形象代言,只能算是产品功能解说。因为是首创,效果出奇的好,威特从一家小公司一跃挤入行业前茅。后来保健品的广告都去效仿,终于泛滥到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限制的地步。 
恒源祥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完全得益于当年那个企业自创的五秒广告——“恒、源、祥,羊、羊、羊”。没有大制作、没有明星,只是简单的一遍遍重复,结果恒源祥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线企业。随后,有的企业也跟着这么干,可是成功的只有一个恒源祥。北京奥运前,恒源祥又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儿,那个十二生肖挨个儿念三遍的广告,着实雷到了全国人民。 
以前洗发水的广告什么样想不起来了,但自从宝洁开始让美女模特把特别保养过的长发甩来甩去后,我们看到的TVC几乎都认准了这一个路子。所以电视上播放的洗发水广告遮上LOGO,用在哪个产品上都差不多。当然,至今我们还能记得周润发拍的“百年润发”,不知道现如今刘德华的延续版能否再现当年的辉煌。 
还有纳爱斯牙膏——一个小女孩和她继母的故事,在高露洁和佳洁士的广告轰炸中,脱颖而出。 
可是这样的特例太少了。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第一个写女孩脸蛋儿像红苹果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写的就是蠢材”。 
可是我们成为天才的机会太少了,广告发展到今天,成熟得我们不管做什么,似乎都在步前辈的后尘,走别人走过的路,难以有什么突破。 
当一个企业或者产品处于行业或者同类产品领先位置时,或者暂时还没有什么竞品,那么我们可以有很多自由度的发挥。可是在出现同质产品竞争后,我们的客户更喜欢求稳或保守的跟从。这也许是不敢去承担改变带来的风险,他们常常要去看同行们都做了什么。 
譬如蒙牛和伊利,你做早餐奶我也跟着,你推特仑苏我这儿就有金典。以前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广告很出位,自打联通上了3G,前期推出的几个TVC看着都有些动感地带的影子。也许这时候,该是动感地带考虑有所改变了。 
头几年帮一个做美术的朋友找工作,当时有两家4A可选择,一家做传统广告,一家做互动。我建议他去后者,因为那时互动刚刚兴起,有很多的机会;现如今去做常规的美术,要付出的太多了,而且还未必有多大的成就。 
传统广告越来越难以突破,成本的透明加上恶性竞争的杀价,广告公司靠此赚钱几乎已没多大的利润空间了。就拿某4A来说,现在正服务的四五个客户的月费,都不够给公司几个高管开薪水。这次经济危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外资广告公司,但是这种4A公司想转型创新,又谈何容易! 
周围几个开公司的朋友都在考虑改变,因为每天加班熬夜,靠出卖体力和时间赚来的钱不但很微薄,而且实在太辛苦。 
突破传统搞不好很有可能会死掉,但也许会活得更好。 
2009年11月29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文案班曾教过两个学生,他们一心要做广告,因此不惜放弃之前所学的专业和工作,甚至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文案班里还有些学生本来是广告专业的,结果大学毕业后却选择了其他行业。其实我觉得学什么、做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喜不喜欢,或者你最终想要什么。 
文案班有个女生在广告公司和银行之间权衡了一番后,最后去了银行。最近她的一个朋友游说她辞职,和自己一起开摄影工作室。女生很犹豫——摄影工作室很有诱惑力,但可能不会很稳定;银行虽然干得很不开心,但她又舍不得那份待遇。她征求我的意见,我说:你回去好好想想到底要什么,想清楚了再来做决定。 
前一段时间和以前的一个同事聊天,她很不喜欢现在的AE工作,可是经济状况又不允许她为了自己一直想做的文案,长久处于寻找和等待状态。所以她的时间就在无奈中慢慢流逝,搞得她非常痛苦。 
当初改行做广告,并不是我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精力只用了四分之一,其他绝大部分的能量都在闲置着。但是一时又找不到方向,让我很煎熬。 
刚入广告那阵子,虽然实际上并不了解这个行业,但是做下来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它,而且我的世界因此开了一扇窗。文案、设计、策划、媒介、客服,我都非常感兴趣。当时公司有位比较资深的AE问我到底想要做什么,她说文案、策划、媒介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我顿时有所领悟,不久换了家公司,决定专心去做文案。 
不过那个时候还是没有完全收心。有一年年底,创意部为北京移动设计新年贺卡,我当时刚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