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看来,合作和交往中的举止有礼、和善可亲是毫无意义的。

第75节:

第八章:经营关系就是经营事业(6)

某次会议中间休息时,几家公司的销售人员说起言谈举止对于赢得客户的重要性。其中的一位打断了同行们的话:“照我看,对客户们客气、跟他们套近乎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反正我的客户们素质糟透了。我经常得在电话里冲他们吼叫,因为他们实在叫人生气。不过,到第二天我当然得向他们道个歉。”

这个例子说明,认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经商毫无意义的人本身是个失败者,认为这种特别的努力没有用处的人本身就没有进行这种积极的尝试。

有些人不重视人际关系是因为缺乏远虑。他们只关心第二天结果如何,而不考虑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获取成功的能力,以及如何能使自己长期地在有利的环境中工作。

有长远眼光的人,才会注意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目光短浅的人必然会忽视“特殊关系”所能带给他们的好处。他们从未想到,与在急于求成的谈判中节节让步、提供低廉的报价相比,如果把这笔损失的差额早些投资在维持和巩固良好关系上,结果可能更为经济划算。他们没有认识到,虽然前者使他们更容易敲定眼前的一份合同,但后者却为他们奠定了基石,令他们在日后的更多份合同中,在价格上不必大举“割肉”。因此,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还包含了进行战略性的长远考虑和行动的能力。

面对市场,行业中价格战愈是硝烟弥漫,人际关系的作用和意义就愈重要。激烈的价格竞争通常会使客户举棋不定。所有供货商的条件几乎一致无二、难分上下。最终,你的客户所做的选择只能取决于双方关系的优劣程度。在很多时候,高质量的和谐关系免去你在价格战中亦步亦趋的辛苦。即使你必须为客户提供优惠的价格,也不会达到像你的竞争对手那般的“出血”程度。“特殊关系”会为你在谈判中留有更大回旋余地。一位尊敬你、对你有好感的客户在价格谈判中也会公平对待你。他不会咄咄逼人,利用谈判机会显示他的生意手腕。

对他来说,重要的不光是价格,还有他跟你的交情。他看得到与你合作会给他带来哪些共同利益。他会给你机会用其他论据来说服他,例如:凭借你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的优势。当然,没有一种措施或方法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依靠人际关系当然不一定时时有效、事事有效。个别时候努力而不见效当然是可能出现的,但这只会是极少数。你只需记住,你可以凭借关系智商愉悦绝大多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给绝大多数的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并赢得他们的友谊。这已是值得高兴的成绩了。因此,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争取朋友和同盟的努力。

即使对方偶尔让你失望一回,比如说,谈判没有预期的成功,你也要坚持把他当“特殊人物”来对待。别只是在闲来无事或万事太平时才想起向他表示尊重,无论何时你都应敬重他、关照他。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你会不时碰到些“让人受不了”的人。他们态度生硬、毫无顾忌,说话从不顾及礼节,显然对文明体面的举止毫无概念。他们得寸进尺,只会惹人气恼,而你就算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善相互间的关系。

这种人的负面影响糟糕透顶。他们会大大破坏你的情绪,就像一个吞噬你所有积极意念的“黑洞”。他们使你忘记你的工作和生活圈子中还有许多讨人喜欢的伙伴。请不要因几个害群之马的存在就心灰意冷。一般说来,如此举止的人毕竟寥寥无几。你应常记于心的不是个别人的狂妄自大、缺乏教养或肆无忌惮,而是大多数令人愉悦的、规矩友善的客户和伙伴。

?和气生财

坚持“和气生财”就能实现互利共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市场经济关系格局。

和为贵、合则全,这是自然的法则,人与人之间更应该如此。圣贤的思想就是依据这些原则形成的,人与人的合作也是根据这些原则而建立起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常常走向它的反面。关系闹翻、翻脸不和时,合作的关系便破坏了,彼此都把对方视为仇敌,并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

天下纷争大乱,和为贵的想法丢了,合则全的做法就成了累赘。强者称雄,各拉一班人马,各立一个旗号,道德标准不统一,是非曲直各执一端,各家学派也都以一孔之见而沾沾自喜,抨击对方。

第76节:

第八章:经营关系就是经营事业(7)

例如说,耳能听、眼能看、嘴能吃、鼻子能闻、皮肤能感觉、手能灵巧地做事、脚可以至千里,都有各自独具的功能,不能彼此废弃,也不可相互代替,就像万空众技、各有长处,因而各有自己的用途。虽然如此,但都只是一技之长,不能全面。

独木不成林,人与人闹翻,否定他人,自己就会孤掌难鸣。所以,必须尽快另找合作者。强者称雄,天下纷争,社会的和谐平衡打破了,强者就是在削弱自己。所以,了解和为贵、合则全的人,争而不离,争而和合,因而强者更强,吵而更亲,心心相交,不打不相识,事业更繁荣。

和气生财,“和为贵”,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但是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商场上很容易争执不下,甚至争斗不休。或者因为一笔生意受到伤害,从而耿耿于怀。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的必要。

在商界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或者为争一笔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而,说不定明天就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互相得利。

凡是有经验、有涵养的老板总是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给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愉快!”

因为,商场上树敌太多是经营的大忌,尤其是当仇家联合起来对付你,或在暗中算计你时,你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况且,做生意的主要精力应集中于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调动资金、如何做广告宣传等方面,如果老是用在对别人如何暗算与报复,难免会顾此失彼。中国有句老话:生意不成仁义在。

广结人缘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八面玲珑,自然财源广进。但从商人的势利眼光看去,并非每一个人都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交结,连孔子也教人“无友不如己者”,但一般来说,创业者尽量不去得罪人,在无伤大雅、无大损失的情况之下,不妨处处与人为善、慷慨大方,但要花心思去栽培则不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记住商人的要义在于和气生财。市场竞争激烈,就看我们的商人各显其能,但绝对不可用“要道”征服市场。赚钱要走正道,要让我们的资本变得更洁白!

?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多当然好办事,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不过,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寻到合适并且可靠的合伙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选人不当,你做生意时就有可能被弄得鸡犬不宁。

在有些情况下,做生意如果准备采取合伙经营方式,那么一定要注意选好合伙人。因为一旦决定采取合伙方式,那么公司之内就会多一两个负责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寻找合伙人应本着“互补”的原则,即每一个合伙人不论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资金及个人性格方面,都应该有其长处和优点,若能够相互配合,管理上就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不同专长的人各负其责,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率。当然,这里所说的“互补”必须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创业伊始,没有可靠做基础的“互补”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合伙人来历不明,身份和背景都令人怀疑,那你在合伙做生意时,就绝对要小心留意。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虽说合伙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但“利”字当头,谁能保证对方不会财迷心窍而中饱私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公司的利益?如果某一不良合伙人是负责管理公司的财务,万一他把公司的银行户头结存通通提走,所有合伙人的血汗资本与赢利就会化为乌有。生意的运作骤然间搁浅了,公司能否生存下去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有的人很有野心,不想长期与别人同分一杯羹。有朝一日准备另起炉灶,重打锣另开张,原有的客户就可能成为该不良合伙人新公司的主要财路。当这些基本客户被揽走之后,生意便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即使勉强能应付也可能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恢复当初的“元气”了。

不良合伙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可能通过做假单、偷工减料、亏空公款、吃回扣等方式,干一些损公肥私的勾当。假如他只是个股资最小的合伙人,但在采取上述不良行动后,其利益所得很可能反而是所有合伙人中拿得最多的人。因此,与人合伙做生意,真可谓是步步惊险。所以,生意人开始最好是独自创业,如果不具备独自创业的条件,那么在寻找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时,一定要格外用心。

第77节:

第八章:经营关系就是经营事业(8)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好朋友可能是你生意上最佳的合作伙伴。因为朋友之间本来已经有相当时间的认识和了解,对彼此的人格、个性、能力等都有相当的掌握。甚至相互之间可能合作做过不少的事。不过,在商场上出卖朋友的人也为数不少,也并不能对朋友合伙人丝毫不加提防。

行家经验丰富,是合作的好对象。过去生意上的同行,有时也可以联起手来做生意,由于大家均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出现欺诈、捣鬼的情况比较少见。

做事应抱着长远的眼光考虑。选好合伙人不仅是合伙做生意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合伙做生意当中,还要随时提防合伙人之间的内讧,即发生“窝里斗”。

中国历史上曾经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当时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势力强盛不可阻挡,令清廷举朝震惊。但是洪秀全在占据并定都南京后,完全丧失了当初的斗志,整天躲在“宫里”吃喝玩乐,手下的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更是水火不相容,最后导致自相残杀、同室操戈,还逼走了翼王石达开,“天国”从此土崩瓦解。

上面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合伙做生意时,每一个合伙人都有权而且应该在公平民主的情况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人多嘴杂,有时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即使勉强通过一个决议,也仅仅是一各个合伙人不同意见的折衷方案而已。当某位合伙人的提议被否决,其心里总会不那么舒服,各合伙人之间心怀鬼胎,彼此间的磨擦此起彼伏。最明显的是,假若合伙人之间所费的心思和精神不是用来琢磨赚钱,而是用以盯死某个合伙人,处处跟其他合伙人针锋相对,时加防范。各合伙人的主要精力整天花在“窝里斗”的内讧上,公司的生意就没有办法做下去。

俗话说:“先小人,后君子”、“亲姐妹明算账”,合伙公司的存在,主要是建立在各合伙人的口头或书面协议上。为了日后合伙人之间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与麻烦,合伙协议最好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好,并进行法律公证,如遇到业务、利润分配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合伙协议是唯一可以遵循的根本大法。

大家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合伙做生意就和谈恋爱一样,既不可能没有争执,也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天天过年,只要各合伙人都时刻牢记要宽容对方、体谅对方,知道怎么样去修补彼此间的矛盾、怎样去弥补工作上的失误,这才是最重要的。再说,既然哥儿几个有缘在一起合作,总归是一种缘分,“和气生财”嘛,最好还是大家齐心协力赚大钱。

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出现严重的分歧,各合伙人实在无法继续合作下去,那就好合好散,若是勉强维持合作关系,不仅对公司效益没有帮助,还可能加深甚至激化各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到那时就会形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恶性竞争,害人害己

生意场有这样一个恒常的规则: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交易,你赚一百,别人赚一千,对于你来讲也是成功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你不让别人赚一千,你自己连那一百也赚不到。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嫉妒之心,是人之常情,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种嫉妒之心,而生意人的嫉妒尤其严重,在生意人中间,经常存在一种敏感、微妙的情绪,人们表面上亲亲热热,假如你的生意经营得不怎么样,大家还可以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你比其他人强些,这些人就有可能在背后联手,把你搞垮。即使是你的朋友、合伙人,有时也会被这种嫉妒心理冲昏头脑。在日常的交谈中,“我知道某公司有麻烦”这类的话总是比“我听说某公司生意很旺”的话多得多,幸灾乐祸的话总比唱赞歌入耳。对于这些嫉妒,生意人要小心对待才好。

俗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当嫉妒进入竞争领域的时候会变得极其有害,其危险之处是它使我们只想到自己好,但这种好不是通过搞好自己的生意,而是通过搞垮我们的对手。老是希望别人倒霉的人,在做生意上一定不是个有进取心的人,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功。别人垮掉了,除了满足了你自己的自私欲望外,实际上你没有得到任何收益。你不妨忘掉你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人,而把他当做一个统计数字吧,如营业利润、财富积累等,这是一个你要超越的数字。数字比人更具体、更简单,以数字为目标只会激起你的斗志,而不会滋长你的嫉妒。如果你不能在规模和分量上战胜他,那就在质量和用途上击败他吧,那也只是你所要超越的简单数字。故此,生意人要想维持一定幅度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对手搏杀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