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学全书-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在洗澡时,灵感忽现,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用心思考,潜意识随时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当我们在思考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应有记事本,以便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来,便立刻记下来。   

 
第六节  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能使人把面粉当药剂治好了病,也使人把药水当毒液喝送了命,这都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人因悲伤而哭泣,但往往却因哭泣而悲伤,世界上有许多被不安、自卑感所苦恼的人,他们总以为自己对任何事都无能为力。这显然是陷入了负面自我暗示的陷阱中。
自我暗示的正作用,是训练我们如何增进自信心,如何能由失败中体验成功,又如何克服恶劣的情绪等等。自我暗示能使人把面粉当药剂治好了病,也使人把药水当毒液吃送了命。自我暗示如何正确使用,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且必需弄透彻的一门学问。
一 自我暗示的巨大力量 
拿破仑·希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暗示公式,他提醒渴望成功的人们,不断对自己说:在每一天,在我的生命里面,我都有进步。
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情况下,通过议论、行动、表情、服饰或环境氛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有暗示作用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向去行动。
对此,拿破仑·希尔补充到:“自我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通过自我暗示,可以使意识中最具力量的意念转化到潜意识里,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自我暗示,将有益于成功的积极思想和感觉,洒到潜意识的土壤里,使其能在成功过程中减少因考虑不周和疏忽大意等招致的破坏性后果。所以,通过想象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的成功人士,很可能会成就一个创富者。
暗示的力量,不乏令人深思的例证。据报道,某医院,一个医生在给一位病人进行肺部透视时,突然发现自己白大衣上被钉子勾了一个洞,情不自禁地说:“啊呀,这么大一个洞!”正在透视的病人以为自己肺上有个大洞,大惊失色,顿时昏厥过去。这是医务人员的不慎语言给病人造成暗示的结果。
拿破仑·希尔早年所在的医院,也获得过这样的经验:那纯属工作差错,因填错了编号使两个胸部透视的病人相互取走了对方的检查报告单,这两个病人,其中一个患有肺结核,却因编号错误而诊断为另一病人。后来,那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却不药而愈了,而另一个根本就是健康的人,因受到错误的报告单的暗示,最终住进了医院。这是令人许多当事人吃惊的现象,也使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对心理学的研究关注起来。
暗示是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它“不从正门,而是从后门”进入人的潜意识,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批判和抵制。因此,在应用暗示时,应注意暗示以无批判地接受为基础,无需付诸压力,不要求他人非接受不可。暗示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一般有如下本质特点:
首先,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故一般又称为心理暗示。暗示的过程,主要是人们心灵接受某个信息的过程。所以,进行感知、判断、推理、论证等活动方式,都是暗示这种心理活动的具体体现。
其次,暗示有一定的明显性和隐晦性,是二者的统一。一般来说,暗示的一方总是把意图隐蔽起来,再通过暗示让对方知晓,百货商店在销售电风扇之前,让厂家在柜台上摆起电风扇作“破坏性试验。”向顾客展示其寿命,以赢得顾客信任。
再次,暗示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但其形成有一定特殊的心理环境和外在环境。如一位商学院的实习生,便巧妙地利用环境暗示在短期内发了大财。
他在他位于华尔街的办公室的墙中央,挂了幅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大照片作装饰。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位石油大王,但照片使人联想到他与石油大王也许有某种密切关系;更有人认为,他是一位知道经济界秘密情报的灵通人士。暗示心理常常发生在个体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那么给个体创设一定的暗示环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个体心理的变化。这位学生利用暗示的技巧使人们的心理产生错觉,从而赢得了与许多大富翁交往的机会,在他们的帮助下,生意走红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暗示的五种方式与成功分析 
(一)直接暗示成功妙用 
有意识地向他人直截了当地发出刺激信息,使其迅速地不加考虑地接受,以达到预期的反应为目的而不会引起抵触的暗示,就叫直接暗示。目前,商业活动中便常用到直接暗示。推销者不惜金钱聘名人作广告,让他们穿着一件衣服,拿着一样东西,服用一种药品,而对观众郑重其事地说:“这个,我喜欢”。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在运用暗示诱导人们的购买欲望。
(二)间接暗示成功妙用 
暗示者向他人发出比较含蓄的刺激信息,既不显露动机,也不明指意义,而是让他人从暗示的内容去理解,从而接受其暗示,称为间接暗示。这种暗示含义深刻,委婉自然,易为人接受。一家酒厂,在宣传该厂产品的电视广告上有这样一段话:“××酒厂厂长,敬告广大消费者,过度饮酒损害健康,适量饮酒方为有益。”凡事总有正反两个方面,而人们在观察、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于从正面入手,久而久之则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但人们听多了阳春白雪的高调,看惯了锦上添花的盛景,就会听而不闻、熟视无睹,若此时能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别开生面的“低调”或朴实无华的“白描”,则能给人们一个新感觉从而别开一片蓝天。酒厂厂长劝消费者不要过度饮酒,可谓别出心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间接暗示还可在其它方面表现出来。例如,60 年代,美国军队的一个新兵训练营接收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程度低,不讲卫生,还沾染了许多不良行为。为了把他们训练成合格军人,军营教官动了一番脑筋。他们印发了一些家信,要求新兵们阅读,并仿照着给自己的家人写信。信中的内容是告诉家人,他们在军队中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说来奇怪,从此以后,这些新兵果真克服了以往的坏习惯,变得精神焕发,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个个成了标准的军人。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在阅读和写信的过程中受到暗示,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标准军人了,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军人的规范,这样,以往的不良习惯就被消除了。
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这番话是林肯对“有多大财富”的答复,所以最后一句话“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就暗示人们说:“你们是我唯一的财富,我离不开你们。”人们听过之后,自然会体验到林肯热爱民众的深厚情感。与直接表露情感的方式相比,用间接的、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表达情感和意愿能使人体验更深沉,印象更深刻。
(三)妙用反暗示 
暗示者发出暗示后,引起了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反暗示又分两类,一是有意反暗示,二是无意反暗示。
(1)有意反暗示。
有意暗示就是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效果。如军事上常用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激将法”,所利用的都是有意反暗示。在商业活动中这种方法也得到广泛运用。例如,一家日用百货商店,为处理库存洗衣粉宣布降价10%,但一月过去了却买者甚少。后来,商店在店门贴出一则广告:本店洗衣粉,每人限购一袋,购两袋以上加价5%。
行为看了广告纷纷猜疑:“是不是洗衣粉要涨价了?要不为什么多买要加价呢?”在此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开始抢购,不过几天,这家商店的洗衣粉就销售一空。
再如,美国有家饮食店,在门外摆了一个大酒桶。在桶壁上引人注目地写着:“不可偷看!”但桶周围却无遮无拦。凡路过的人,看到桶上这几个字,本来对这个大酒桶毫无兴趣的人也因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可见,“不可偷看!”从字面上看,是对看的行动的一种抑制,实则起的作用却是与此相反。本来不想看的人也要看一下,这正是经营者巧妙地通过暗示利用了人的好奇心理。只要你一看,饮食店老板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桶里写着“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芬香的生啤酒,一杯5 元,请享用。”“与众不同”又激起好看者好奇,就会想到花5 元钱去尝试一下他的酒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样一来,老板的生意就做成了。
(2)无意反暗示。
正面的暗示无意中起了相反的效果称之为无意反暗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就是这类暗示的典型例子。有经验的人常根据这种原理洞悉别人的心理。如有的儿童在家中毁坏了东西,但家长查问时,却把手藏在背后,连声说:“我没有,不是我。”这就是无意反暗示,经营者也可巧妙地加以利用。
(四)权威暗示妙用 
通过名人、名牌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称之权威暗示。这种暗示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很大。如医生治病,同样的诊断,出自名医之口,病人言听计从,于是出现了“安慰剂”之说。有人利用顾客对出口商品的崇拜心理,推销积压商品时冠以“出口转内销”,结果销售一空。因为人们不辨真伪,按原有思维模式“出口者质高也,内销者价廉也。”于是纷纷上当受骗而不觉。
(五)自我暗示妙用宜忌 
依靠思想、言语或符号,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意志和行动的称为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又分积极自我暗示和消极自我暗示。
(1)积极自我暗示。
指受暗示者的行为达到暗示者预期目的的暗示。例如:查理士·修瓦普是连锁工厂的大老板。在他所属的众多工厂中,有一家生产情况特别差,修瓦普去找那位厂长,了解他们厂比别家差得多的原因。厂长说他试了种种方法,或命令、或奖励、甚至巴结奉承,工人就是提不起工作的兴趣。
当时正好是夜班和白班交班的时候。修瓦普拿了支粉笔,走向车间。他问一位快下班的白班工人:
“今天你们共浇铸了几次?”
“6 次。”那位工人回答说。
修瓦普不说一句话,只是在地板的通道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就出去了。
夜班工人进厂时看见地上的字,就问白班工人那是什么意思。
白班工人回答说:“刚才老板进来,问我们浇铸了几次,我回答6 次,他就在地板上写了一个6 字。”
第二早晨,修瓦普又到车间,发现地板上“6”字已经被改成“7”字。
白班工人看见了地板上的“7”字,知道夜班的成绩比他们好,不觉产生了竞争的心理。下班时,白班工人也很得意地在地板上写了“10”。此后,工厂的生产率与日俱增。
竞争能使人利用机会,发挥潜能胜过对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修瓦普利用数字符号的暗示,刺激工人的竞争意识,可谓激励的妙诀。
(2)消极自我暗示。
受暗示者对暗示产生一种抵触或逆反心理称为消极自我暗示。电视广告的制作者避免人产生消极自我暗示,因为这种自我暗示会引起人的自我防御。如有一则宣传妇女头发保健药品的广告,电视画面上一个头发斑秃的妇女在用了这种药品以后又长出满头秀发。这则广告肯定会引起许多妇女的自我暗示。她们看了这则广告会想:我还没秃到这个程度,当然也用不着买这种增发素了。又如,一则宣传男性衬衫的广告,画面上许多英俊的男青年穿着这种衬衫后使一位妙龄女郎侧目。许多中老年的男性看了这则广告会会想:我早已过了怀春的年龄,这是年轻人的专利品。从而打消购买这种衬衫的念头。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当一个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他就会充满敌意,或者逃避,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所以,广告的制作必须避免受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尽量克服观众对产品销售不利的联想,力求唤起顾客潜在的需求愿望,以推动购买行为。
三 自我暗示方法 
上面已谈及自我暗示的意义和运作,但自我暗示还能对自己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来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作用。当别人常对你说:“哦,伙计,你真能干。”你会感到自己信心十足,而且往往也会变得更加能干,因为别人对你的肯定,将变成你对自己的期望,你的行为也会尽力去回报这一期望。同时,我们自身也可以通过运用自我暗示,对自己的创富才能加以肯定,强化自己的创富意念。
成功学始祖拿破仑·希尔曾揭示了六个“实现目标的步骤,即通过自我暗示使自己获得成功的方法。这个方法共分为六大步骤,分别为:
(1)当你实行第一步骤时,你要在你的心里先确定你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具体的金钱的数码,并全神贯注,牢牢地盯着这个具体的目标,直到达到目标——你得到了金钱。勃生特在《富豪的心理》一书中也指出:
“我研究过的富豪,每一个都是有确切的目标,都明确地为自己定下过要赚的钱的数额,并同时确定了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2)你应牢牢记住,天底下的一切是不可能不劳而获的,你不能自我欺骗,特别在你的目标明确之后。美国最大的信封制造公司总裁麦基,一个不折不扣的务实主义者,在其谈论成功之道的著作《与鲨同游》一书中告诫人们:做事一定要有目标,但最重要的是:第一,要知道你要建立的到底是什么;第二,应有详尽的计划去实现这一目标;第三,对这一实现目标的计划,你还要有一个相应的时间表。这样,再加上勤劳而务实的工作,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有限期实现的梦。
(3)不要再停留于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