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学全书-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范围象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 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 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 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 个剧本”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的原则不仅对西华·莱德很有用,当然对你也很有用。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最好的戒烟方法说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坚持下去。我有许多朋友用这种方法戒烟,成功的比例比别的方法高。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个小时抽烟而已。当这个小时结束时,只需把他的决心改在下一小时就行了,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轻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戒除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对于那些初级经理人员来讲,不管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看成是“使自己向前跨一步”
的好机会。推销员每促成一笔交易,就为迈向更高的管理职位积累了条件。
教授每一次的演讲,科学家每一次的实验,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他们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打好坚固的基础了。
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名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他们并没有深厚的根基与雄厚的实力。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石块本身并不美观;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
请做到下面的事情:把你下一个想法(不论看来多么不重要),变成迈向最终目标的一个步骤,并且马上去进行。时时记住下面的问题,用它来评估你做的每一件事。“这件事对我的目标有没有帮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马上不做;如果是肯定的,就要加紧推进。
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只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谓优良的计划,就是自行确定的每个月的配额或清单。
请你想想看,怎样才能提高你的效率。请你利用下面的“30 天的改善计划”来自我衡量一下。你可以在标题之下填入你一个月以内必须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以后再检查一下进度,并重新建立新的目标。请你经常留意那些小事,以便充实你承担大事的能耐条件与实力。
三  30 天的改善计划 
从现在开始要给自己制定一个30 天的改善计划,内容写上:
(一)改掉这些习惯(建议举例) 
1、不按时完成各种事情。
2、消极性的词句。
3、每天看电视超过60 分钟。
4、无意义的闲聊。
(二)养成这些习惯(建议举例) 
1、每天早上出门以前检查自己的仪表。
2、每一天的工作都在前一天晚上就计划好。
3、任何场合尽量赞美别人。
(三)用这些方法来增加我的工作效率 
1、尽量发掘部属的工作潜力。
2、进一步学习公司的业务。如公司的业务有哪些?顾客又是哪些人?
3、提出三项改善公司业务的建议。
(四)用这些方法来增进家庭的和谐 
1、对太太(丈夫)为我做的小事表示更大的谢意,不可象往常一样认为理所当然。
2、每周一次带家人做些特殊的活动。
3、每天固定拨出一小时跟家人快乐相处。
(五)用下面的方法来修养个性 
1、每周花两小时阅读本行的专业杂志。
2、阅读一本励志书籍。
3、结交四个新朋友。
4、每天静静思考30 分钟。
当你看到一个处处都高人一等的风云人物时,立刻提醒自己,那么优美的风度并不是天生的,是由许许多多严格的自我控制所造成的,建立新的积极性习惯,同时根除旧的消极性习惯,正是这种人的修养过程。
马上就建立第一个“30 天的改善计划”吧。
当你讨论“设定目标的做法”时,时常有人说:“我真的很明白一心一意追求目标的重要,但是我的杂务太多,经常‘扰乱’原有的计划,这该怎么办?”
许多未知的各种因素确实存在,并影响你的执行步骤,例如家人生病、工作撤销,或什么意外事件。
所以我们心里也要冷静,遇到障碍时要采取补救措施。例如你开车遇到“此路不通”或交通堵塞的情况,不可能停着不动;当然也不甘心干脆回家,那多煞风景。道路的暂时关闭只是表示现在无法通行,你可以从另一条路走到同样的目的地。
请观察一下高级将领的做法,每当他们拟出一个战略计划时,都会同时拟出几个备用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那就是说,万一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而打消甲案时,就改用乙案,正象飞机原定降落的机场因故关闭,机组人员一定会降落到邻近的机场一样。
循序渐进,没有经过许多曲折而成功的例子实在很少见。
当我们“迂回前进”时,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只是选择另一条道路而已,目的地是不变的。
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个日期之前把你要求的钱赚到手——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即不要拖延。你已经知道,你自己的木材要由你自己来砍,你自己的水要由你自己来挑,你生命中的明确的主要目标要由你自己来塑造,因此,为什么不尽快实行你早已明白的道理呢?
明确的目标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没有人能代替,它也不会自己创造自己。你打算怎样对付它?什么时候?如何做?
拟定一个实现目标的可行计划,马上行动——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够再耽于“空想”。
即“现在就做”
在你的有生之年,当“现在就做”的提示从你的潜意识闪现到你的意识心神,而要你做应该做的事情时,立刻投入以适当的行动,这是一种能使你成功的良好习惯。
这种良好的习惯是把事情完成得秘密,它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
它可以帮你迅速完成应做的但你不喜欢做的事,它能使你在面对不愉快的责任时,不至拖延,也能帮助你做你想做的事,它能帮助你,抓住那些宝贵的,一经失去便永远追不回的时机。
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下——不可以单靠记忆,一定要白纸黑字。
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那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当你朗诵时,你必须看到、感觉到和深信你已经拥有了成功。
拿破仑·希尔本人就在将目标变为现实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908 年,年轻的希尔在田纳西州一家杂志社工作,同时又在上大学。由于他在工作上的杰出表现,被杂志社派去访问伟大的钢铁制造家安德鲁·卡耐基,卡耐基十分欣赏这位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有闯劲、有毅力、理智与感情又平衡的年轻人。他对希尔说:“我向你挑战,我要你用20 年的时间,专门用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上,然后提出一个答案。但除了写介绍信为你引荐这些人,我不会对你作出任何经济支持,你肯接受吗?”年轻的希尔信任自己的直觉,勇敢地承诺“接受!”以致数年后,希尔博士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说:“试想想: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为他工作二十年而不给我一丁点薪酬。如果是你,你会对这建议说YES 抑或NO?如果识‘时务’者,面对这样一个‘荒谬’的建议,肯定会推辞的,可我没有这样干。”
在卡耐基对希尔的挑战中包括了明确的目的——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以及达到目的的时限——20 年。长谈之后,在卡耐基的引荐下,希尔遍访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500 多位杰出人物,对他们的成功之道进行了长期研究,终于在1928 年,他完成并出版了专著《成功定律》一书。从1908 年发愿,到1928 年如愿以偿,正好是20 年。《成功定律》这本书震动了全世界,曾激发了千千万万人发财或成名。七年以后,希尔做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
与此同时,他又开始撰写《思考致富》,这本书于1937 年出版。随后,他又将《成功定律》与《参考致富》两本书加以总结,得出成功学领域著名的十七个成功定律(本书的十七章正是这十七个成功定律),明确的目标正是这十七个成功定律之一。而将目标变为现实的步骤是拿破仑·希尔亲身经历所得。
立刻行动吧!制定目标、变目标为现实,你会发现你离成功已越来越近。   


  
第三章 多走些路
做个主动的人,要勇于实践,做个真正的人,不要做个不做事的人。  
  
第一节 追寻另一点东西
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有时很小,成功不过是比失败更多点什么东西:几个很小的词,一个可移动的翅膀,一个多转了四分之一圈的螺钉。
拿破仑·希尔指出,你的失败也许是因为你需要“另外一点东西”把成功带给你。
你的成功也许是因为你多走了一些路,找到了别人未找到的另外的一点东西。
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你运用PMA 来追寻成功,就会不断去努力,去寻找“另外一点”东西。只有那些一受挫折就不寻找“另外一点”东西的人才会失败。
举个例子来说,以前有一位作曲家写了一首歌,却总是没有机会发表,乔治·柯汉把它买了下来,再加上“另外一点”东西,结果这“另外一点”
却使柯汉赚了大钱。其实他只加上三个小小的字:“呀!呀!嗨!”
早在莱特兄弟之前就有许多发明家差点就把飞机研究出来。莱特兄弟所用的原理和其他人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却加上了“另外一点”东西。他们创造出一种新的结合,因此,别人失败的地方,他们反而成功了。这“另外的一点”其实很简单,他们把特殊设计的活动翼缘加装在两机翼的边缘上,好使飞行员能够控制及维持飞机平衡。这些活动翼缘就是今日辅助翼的前身。
所有的成功都只是比失败多“另外一点东西”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才能抓住这“另外一点东西”呢?这就要求我们多走些路。在以下几节中将作出说明。   
  
第二节  抓住机会,掌握机会 
生命巨流中的黄金时刻转瞬即逝,除了砂砾之外我们别无所见。天使前来探访,我们却当面不识,失之交臂。
一 抓住机会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机遇与我们的事业休戚相关,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倏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了。
在商业活动中,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是否有所建树,抓住每一个致富的机会,哪怕那种机会只有万分之一。
20 世纪的美国人也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你曾在爽朗的秋天,在小溪旁散过步吗?溪流上有很多随波逐流的落叶。有的忽忽而过,很快就看不见了,靠近河岸的落叶,却慢慢地飘荡着;
有的被卷入漩涡里;有的飘到静水处,动也不动。
人生就象流水,有的在一个地方打转转,有的乘着急流往下游奔驰。你乘着这道流水,也许就在岸边悠哉悠哉,好几年才移动那么一点点,甚至完全静止不动。
随波逐流的落叶,只有听天由命,是无可奈何的。它的前途,完全由风向与流水片面决定。然而,你却可以自己决定前途,不必老呆在静止不动的静水处。你可以向流水中央游去,乘着急流,去寻找大的新机会,你所需要的,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向着急流游去。
这话说来简单,实行却难。诚然,急流处似乎一切都很好,然而,你是不是能够游到中心处,就没有一定的保障了。因此你必将有前途渺茫之感。
怎么办呢?抑或偏要到这安全的狭小天地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个游不游的问题,是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碰到的,这时候,如果有自信心的人,必将挺身接受考验,毅然跳进未知的世界中,向中心处游去。
他们知道,只要肯冒险,必定可学到新的经验。懦弱的人、怕变化的人,只好躲在原来的安全地方,眼巴巴望着别人乘着急流往前直奔。
而美国但维尔地方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善于冒险,最终乘着急流欢快地往下游驰去的勇敢者。
其实约翰·甘布士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有不少聪明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其理由是: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约翰·甘布士的看法却不同。
有一次,甘布士要乘火车去纽约,但事先没有订妥车票,这时恰值圣诞前夕,到纽约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车票很难购到。
甘布士夫人打电话去火车站询问:是否还可以买到这一次的车票?车站的答复是:全部车票都已售光。不过,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带着行李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
车站反复强调了一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赶到车站去,就如同已经买到了车票一样。
夫人关怀备至地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