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娘不嫁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娘不嫁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不管你死后如何处理你自己的私产我同林氏族人都不会管。那是你的自家事,不是?”

“那么玉儿呢?她终归是要喊你一声婶娘的。我去了,你就是她的亲人了。”林如海看着巧笑熙熙的女子,微微皱眉。

“哟!”张云溪用手帕掩着口笑道:“这我可当不起,谁不知道那荣国府外孙女,非常得荣国府老太太喜欢。拼着礼教不管,硬是同她那含玉而生的凤凰蛋一样养在碧纱橱里。同吃同住的?”

这话说的讽刺,听得刺耳。到了林如海哪里,更是刺得心口窝疼。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这件事情,才会着了道。不然也不会发生此等事情。也正是因着这件事情,他才不得不提前送信过去表示自己身体不好,希望女儿回来进孝。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这才能够稳妥的得到女儿即将归来的消息,不然凭着那妻子刚刚下葬就敢带人来抢人的形式,能不能回来都是个问题。

“咳咳……四分之三的家产,换玉儿的教养和出嫁。”林如海下了一个赌注,比较起贾家的日落西衰和那些不知礼数,这个女人更有胜算一些。毕竟,她所代表的宗族绝对不会允许她做出虐待遗孤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接受阿洛的建议,对一些问题进行注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看明白,但是我希望至此之后我不会再对一些概念进行评论上的解释回复。

此为注解:

宗妇:

宗子的正妻。《礼记·内则》:“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郑玄 注:“祗,敬也。宗,大宗。”

这是最早针对宗妇的记载,随着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以及文明的发展,宗妇的定义也有了改变。在汉朝的时候,对宗妇有了新的定义。汉代女性社会地位开始固定其在社会中的基本地位,很多女侯、女爵相继出现。很多家族,因为子嗣等问题,逐渐由家族最年长的嫡支正室夫人来管理。主要负责家族的内部管理、大型的祭祀等活动。毕竟在汉朝时期,中国依然保留着浓厚的社会性巫祭文化。很多祭祀,是需要女性来主持的。后来延续到魏晋,宗妇的意义被扩大化。从原本对一个小家族的支撑,到整个家族的内部协调等方面。因此,很多看韩剧的妹子,还有根本不看史实的妹子注意了,宗妇并不是什么本人特意弄出来的,而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宗妇最大权力的时候,都是集中在魏晋隋唐时期。很多时候,家族中作为族长的妻子的女子,所拥有的权利不亚于族长本人。尤其是在她的儿子还年轻,丈夫去世后她的权利会被最大化。宗妇规矩消失,实际上是从民国开始的。应该说从民国开始,我们削弱了宗族的力量。很多读者都是长在红旗下的,很少会注意这些事情。哪怕是老家有足够的宗族遗迹,也会因为父母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而忽略。可是在古代,宗族的力量有的时候是朝廷都不敢干涉的。看看那些贞洁牌坊。实际上,因为女性的数量在历朝历代都是少的,因此朝廷本身并不鼓励女子夫死守贞的。但是如果守了,也要从礼教上给予肯定。很多寡妇,哪怕都成了望门寡,也会被宗族要求守寡的。更不用说那些沉塘了!

顶房:

  我知道很多读者对这个规矩,其实都是看着文章中的简单说词,都不是很清楚带着朦胧的。因此在这里特意说明一下。

》古代的家族对于孩子是否计入族谱,是有规定的。不是说你生了儿子,来年开春的春朝大祭上就会记入族谱的。而是当这个孩子的年龄在八岁以上或者十岁以上,才会记入族谱。有的家族会选择八岁,有的家族则会选择十岁。选择这个年龄,多数是因为古代孩子难养活成长。一般认为,过了八至十岁这个阶段,日后的成长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了。小时候,很容易早夭。因此,不会对早夭的孩子记入族谱。同样的,早夭的孩子也不会允许入住主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嫡系长房的嫡长子,可能会在开蒙后记入族谱。这种情况发生后,这个孩子就等于未来可以分作一房了。所谓的顶房,就是他虽然排上了序齿,但是却没有成年就死了连子嗣都没有留下。那么他的弟弟,嫡亲或者没有嫡亲弟弟,而是排序的弟弟有权利顶房。继承他那一房的权利,并且享受两房的权利和利益。这就是所谓肩挑两房。

但是这里有一点,我希望诸位能够注意。很多人认为,所谓的顶房就是在族谱上,大房是他,二房也是他。这一点是错误的。顶房,只能证明你继续延续并且享用这一房的义务和存在,但是不等于在族谱上大房记录的还是你。如果大房记录的是你,那么就不是顶房了,而是过继承嗣了。规矩不同,出现的状况也不同。

因此,如果你顶房了。那么你的长子就必须过继给你的兄长,成为他的继承人。但是如果你一直都一脉单传的话,这个顶房会一直顶下去直到你出现两个子孙,才会结束。当然,还有一种结束方式,就是我文中写到的顶房纳娶。

顶房纳娶,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古老习俗。选择现存于福建一带的原因是,在中国魏晋之后,有多次的从关陇地区、河南河北地区进行的大型移民。当地的很多古老的鲜卑世家,都是在那个时候移民到今天的福建、安徽、云贵等地的。所以,我需要女主以及林家的鲜卑身份,所以才选择了这种古老的,并且可考得习俗。

这种习俗,规定了顶房者在宗族的要求下,同公鸡迎娶的一个女子结合。这种结合不是婚配的那种,只是单纯的上床。最初是一个月两到三次。这个过程是有要求的。男子进入女子房间内,入床前需要将头部带上罩子只留出眼睛和鼻孔的位置。然后干完事,立马离开在隔壁休息。早晨起床,要依然对女子行叔嫂礼。女子日后怀孕生了孩子,也不会同男子有任何关系。当然,如果男子在子嗣没有诞生前或者根本没有结合,那么女子有权利从族中过继一个不出五服的孩子作为嗣子。然后这个孩子会在序齿的时候,从他开始向上算一直到他的的曾祖等,过继他的曾祖给被顶房的那个最早的兄长。一般这种关系,会在宗族发现即将脱离五服的时候,开始提醒和谋划。

很多顶房的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继然后分房。因为所谓顶房,都是小的顶长子或者兄长的。那么从祭田的出料和家产来说,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古代财产分配有严格的规定,嫡系嫡长子,有权利继承家中一半以上的财产。每个宗族的规定不同,最大的可以获得三分之二。其他子弟才有权利分享后面的。但是顶房,尤其是顶了嫡长子的,那么就意味着之后那些财产都是自家的。所以很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进行分房的。最后,都会如同林如海一样,被要求纳娶。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文学创作中的,不值一提!

女户承嗣:

在古代女户,指的是家中没有男人,全是女人的门户。有的是只有一个女子,也有可能是母女没有兄弟。这样的家庭朝廷会给予女户的身份,同时在每年的年节等方面会给予体恤。因为大多数的女户,多是因为战争的关系。女户的灭亡,在明朝和清朝期间。因为这两个朝代,一方面是前者对于女性的限制和要求达到顶峰,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者鼓励女子再嫁。

在宗族中,女户的存在歧视很普遍。有的女子因为家族要求守贞寡,家中只有一个女儿。或者女孩儿父母去世,但是却因为其父独有一房的情况下,会允许其女户的存在。一般这样的女子,多是要招赘的。嫁人就等于失去了这一房的延续,不利于子孙。因此,宗族多数都不会同意嫁娶。在魏晋时期,女户的存在就非常的普遍甚至因为很多女性的独立特性,而娶夫纳侍。这种习俗沿袭与汉,或者更早的时候。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一点来作为后续的规则使用。

此次补充说明就这些,如果有任何疑问,请百度:中国国家图书馆 或者前往当地的资料馆藏机构,查询相关内容。本人不再对此进行任何形式的补充说明或回答读者的有关问题。

☆、2

张云溪听到这个,摸索着自己光洁的指甲。上面没有带护甲,而是用亮银色的漆料绘制着漂亮的碎花,然后贴着精美的碎钻。她低头峨眉婉转一笑:“贾家不会同意的。他们必然派了人前来,不但要送大小姐过来,同时也要带着林家的家财回去。从京中得到的消息,贾政长女封了贤德妃。有消息说,今上有意让宫中嫔妃回家探望,各家需要修建省亲的园子。贾家最近几年,内里空虚要是想建一个比得上其他妃子的园子,正需要林家的家财填充。我犯不着为了你这微薄的家财来招惹此时如日中天的贾氏宗族。要知道,一个娘娘就足够整个宗族疯狂。毕竟,贾家可是要靠着这女人的裙子,获得风光呢!”她言辞中很是褒奖,但是林如海如何听不出其中的贬讽?

他喝了口水,擦擦嘴角:“来人必然是贾琏,只要你同意,我就能让贾家不管这事情。我只问,你觉得如何。”林如海此时清楚地明白,为什么母亲要那么做。舍弃了贾敏也要迎娶张家女!比较起贾敏来,这个女人果然适合坐上宗妇的位置。她落落大方,说话行事的魄力男子都少有,更不用说世道对女子多有限制可她却做得可圈可点。

当初为了宗妇的位置,自己曾同族中闹过矛盾。贾敏嫁过来,是嫁给他的。因此长房宗妇除非她有子嗣,否则就得另娶一人。之后双方僵持不下,在宗族的做主下迎了京府张氏的庶女。对方为了这个庶女,愣是要求宗族改了他在长房的分位。他原本以为,这些不过是维系两姓之好的手段。一个庶女,就是被嫡母教养能好到那里?也不过是一个被嫡母教导的维诺的女人。可不想,确非如此。

这个女人的教养家族,他曾经仔细对比过。张家的行事比较起一枝独秀的林家来说,果然有很多称道的事情。这也是后来他不曾阻拦林家子弟上进的主要原因。

张家限制子弟入朝,但是不限制参加科考。那是因为,张家子弟多。但是林家子弟本就稀有,当初曾祖是如何定下一枝独秀的他不知道。但是结局他却看到了,本应该在族中站在顶峰的他,却必须向宗族妥协。甚至在如此危险的位置上,连个可以帮忙的族人都没有。他感叹一声,复又喝了口水。

张云溪并不介意他的态度,实际上这个男人如何都同她没有关系了。日后也不过是记忆中的某种谈资罢了。她手指在镶嵌金边儿得外销瓷碗上滑动一会儿:“那……若是日后让大姐儿同外家生分了呢?

林如海斜眼看了这个女人一眼,她此时垂目含情的,在沉静中带着一种妖娆的魅惑。他目光微微收敛:“那就是嫂子的事情了不是吗?我求的不过是女儿有一个好夫家,同时有个强力的娘家依靠。”

“这样啊!”张云溪想了想,在心里算了笔账:“貌似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只是你可要同那个贾家说清楚,姐儿在我这里,可是要招赘的。说不得……娶夫纳士也是有的。”她语气轻柔,带着不容拒绝的意思。对此林如海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女儿什么性格,他还是清楚地。与其嫁人后只能在要紧的事情上依赖宗族,不如从一开始就依赖不断地好。招赘也不错,至少最后哪怕日子过不下去了,也不过是个和离,损不到女儿多少。

“那就一切拜托大嫂子了!”他微微笑着,青白的脸上依然能够看出年轻时的模样。林如海是一个雅致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人。在他同张云溪商定后,张云溪就正式入住林府对府内的财产账簿进行清帐运送。而一直住在旅店的小孩儿,也正式在五天后入了宗谱成了林家嫡系长房一脉的嗣子。

话说那贾家利用秦可卿的身份,成了妃子的娘家人后,日子过得很是得意。林如海病危的信件送到后,贾老太太就着急的给黛玉整理行装让贾琏带着乘船前往杭州。

在临行前,贾母特意将贾琏招入私密的说了些话。贾琏闻言,很是愁苦。他知道贾母是希望他一定要到带着林家的家财返京,他也知道这些家财只要进了贾府几乎同他们大房没什么关系,那都是要给娘娘和贾宝玉那个凤凰蛋用的。可是日后要追究反而是他这个大房长子出来顶缸。从贾母的院子回来,他就躺在床上生闷气。刚刚从邢夫人哪里说了热乎话回来的王熙凤看着贾琏如此,很是希奇:“哟……这不是要去林姑父那里吗?怎么?老太太说了什么不好听的。”

贾琏看着自家美艳的娘子,上前拦着王熙凤的肩膀很是愁苦。他们成家以来,都是有商有量的。虽然在闺中,王熙凤一向以泼辣传明。但是日子过下来,贾琏却发现自家媳妇的内秀起来。此时的贾琏也不过二十不到,虽然有些油滑但也不是那大奸大恶的人。他的内心,还是比较纯净的。因此,同王熙凤的日子反而过得很是舒心。

他看了看四周,检查了一下屋外没有人后就把老太太的意思说了出来。王熙凤听后,手指在小炕桌上点了点:“这事情咱们沾不得,但是做不好老太太怕是会怪罪二爷。毕竟我们在这府里,日子也是艰难。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道二爷肯不肯听。”

“我的好奶奶,此时正是要紧的事情。你我夫妻二人还有什么不好说的?”贾琏听到媳妇有注意,连忙握住王熙凤的手,满脸恳请。

“我的意思是,我去跟老太太说,我陪着二爷和林姑娘一起去杭州。林姑父毕竟后院无人这丧事就是要办,好歹也有一个女眷在内围不是?正好我前两年以生病体弱的关系,一直没有接管家的油头。二爷知道,我那个姑妈可不是个善人。我跟老太太说,顺便去拜拜那里的生子娘娘。怎么说,我们婚后这些年我也没个动静的。我们去见了林姑父,将这事情跟他说了必然会有个结果。而且,我琢磨着顺带趁林姑父还在世,给二爷求个缺儿。”

“能成吗?”听到能够谋到缺儿,贾琏是高兴的。但是想到那个林姑父已经日暮西山了……

“不去试试怎么会不知道?再者了,林姑父那个族内宗妇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