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玄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世玄门-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启动,等等,我来回收,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妮拉雅和敖芸一起点头,三人直接传送到小星顶端的机库内,小星的回收程序已经开始了,首先是一个主动减速的阵法。连续的低能波束让高速接近的飞行器逐渐的减速,距离近了之后,就会被定向引力阵法捕捉住,然后慢慢的移动到机库的位置。

不过这次等飞行器距离接近之后,自动飞行器就被林树的一个结界给围住了,接下来就不用小星费事了,林树已经将小型飞行器给固定在锚位上,开始详细的检查飞行器的内外。

不一会,林逭等人也闻讯赶来了:“怎么样?这家伙内部的记录仪还有效么?”

林树笑了:“还完好,这里的多层结界和封闭阵法最终还是将记录仪保住了。太好了。”

众人都是一脸的欣喜,很快林树就将记录仪给取了出来,众人也不回去指挥室了,直接就在这里将记录仪的数据给读取了出来。

林树很熟练的将数据整理了一下,投影在大家的面前。

“这是龙脉强度和速度的数据。从记录上看,它飞行了一千六百多单位,龙脉强度上升了60%多,速度上升了90%,换而言之,龙脉力量在离开星核后就急剧的减速了。”

“等等,这说明越是靠近核心,速度将会越快?那……”

众人都有些沮丧,如果按照这个距离算,进入星核范围之后,龙脉的速度和强度可能是现在的数十倍,这种情况下,小星肯定进不去,就是雨灵号来也一样进不去。

林逭失望的摇了摇头:“看来,想要进去还真的很难啊!”

林树想了想道:“未必,其实速度不是问题,速度带来的冲击力才是关键,如果我们能排开这种冲击力,速度就不成为问题了。”

“对啊,那用锚定原理行不行?”敖芸兴奋的问道。

“不行,锚定原理是一种补偿平衡原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设计,首先是降低正面的冲击力,接着是利用这些冲击力来补偿不能完全排开的力量……”

“我知道了,逆流鱼!”

林树笑着点头,说出逆流鱼的洁茜高兴的笑着,像个孩子似的。

逆流鱼其实不是一种鱼,而是一种植物的种子,这种植物的种子长得很奇特,它奇怪的锥形结构会让流经它身边的水流阻力大大的降低,然后再于尾部的须毛处形成一个洄流漩涡,造成一种向前的推力,将这个种子放在水流中,它不会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所以得名逆流鱼。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锥形结构太复杂,而且其内部空间利用率太低,恐怕很多实用型飞行器都会设计成这样,不过,这个复杂结构用在如今这个龙脉激流中,倒是非常地合适。

第814章 溯流龙脉中

改变小星的外型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小星明确的知道该如何改,然后她自己就会完成全部改造过程,不过,变身成为逆流鱼的不能仅仅是小星,还必须有数量不少的中继站,它们也必须进行改造。

林树和妮拉雅仔细的进行了计算和仿真,还用小星变形后的形态进行了一些测试,终于确定了中继站的样式和大小,原来被送过来的两个中继站还是可以使用的,在靠近外端的地方,用圆形的传统样式问题不大,只是后续的那些,都需要专门的制作了,这导致了探险进度的再次延缓。

在等待中继站到来的这段时间里,林树等人不断的制造并发射改进型的无人探测飞行器,逐渐的将自己的触角艰难的伸向了星系核心所在。

经过多次失败或成功的探测,林树已经确认,越是靠近星核部分,龙脉的直径反而开始收缩了,这可能是因为在实空间的强大引力场所引致的结果,如此看来,龙脉最初的直径比较小,流速和密度都更大,离开星系核心之后,龙脉开始变粗,然后逐渐出现的分支,像是树状脉络一样,不断的分下去,直到星系的边缘,当龙脉细的已经不能支持行星系的时候,恒星系的边界就确定了。

至于这些庞大的龙脉能量是从何而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这暂时还不是林树他们能够研究的课题。

这些无人飞行器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验证逆流鱼的效果,事实证明,逆流鱼的效果果然是好得让人吃惊,同样的材质和阵法。只是改变了外型,飞行器能够存活的距离增加了三倍有余,要知道,这个距离的三倍的意义可是十分重大的。

从理论上说,小星现在已经有能力直奔星系核。但是,这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变数和风险没有人知道,如果敢于冒险的话,完全可以另外调小影或者小玄过来做副手,然后由林树和小星进行一次单独的冒险,只是没有人会同意这个方案。林树自己也没有提。

时间慢慢的过去,随着林树他们零零碎碎的获取的大量数据,玄门总部和希望号的研究中心已经对星系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本被认为是无法跨越的鸿沟,现在已经渐渐的出现了一条隐约的曲径,整个探险队的人都十分兴奋。连制造中继站的速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当然,中继站的体积缩小也是一个原因。

随着制造周期的结束,源源不绝的中继站被送到了最前沿,今天将进行第一个逆流鱼中继站的布置,由于是第一次,林树当仁不让的作为主持者来负责布置工作。事实上,今后的所有布置,林树都不想假手他人,因为随着布置位置距离星系核越来越近,龙脉的情况会越来越复杂和危险,林树不放心别人来进行布置。

当然了,也可以选择中继站自动部署,但是这种遥控的方式肯定不如有人操控来得更好。

中继站部署不是一次到位的,而是分成几个阶段,逐渐的将中继站向前推进。直到到达一个尽量靠前,而又能稳定工作的地点,才会完成最后的锚定。

中继站可以说是现阶段玄门能够制造的最先进的自主一体化大型法器,在复杂的龙脉能量环境中,中继站要能即时的检测出周围的龙脉能量的流向、流速和密度。然后进行相应的阵法调整,还需要应对可能突发的能量纵波,以主动消波的形式来进行规避。

并且,在自动完成这一系列调整动作的同时,还必须要要保证自己的坐标稳定,实时的将完整的坐标信息和中转数据传送回去。

“林树,数据传送校验准确率99%以上,可以继续推进。”

“嗯,明白了,根据现在的阵法反应看,还能推进大概一百单位,我会分两步进行,如果数据传送不稳定,我会随时停下来。”

“好的,注意阵法的配合情况,老实说,这东西的质量如何还不知道呢。”

“呵呵,应该相信后方的支援团队,从现在的情况看,质量相当好,自固阵的工作也很好,你放心好了,我会随时监控的。”

“嗯,自己小心。”

“没问题,那我开始了。”

林树的中继站部署的情况是实时显示在小星指挥室的投影上,妮拉雅和林树的对话大家也都听着,林逭没有说话,这里是妮拉雅负责,林逭不会这么不懂事,虽然,她也很想给弟弟嘱咐几句。

另一个投影上,则显示着一个示意图,从那上面能够看到中继站将会布置的位置,这个位置刚刚按照林树的估计重新设定了两个节点,在投影上,能看到代表着中继站的三角形符号正在慢慢的向着第一个节点前进,大家的眼睛都紧紧的盯着投影,不知不觉间,连呼吸也变慢了。

终于,红色的三角形符号与圆形的节点重合了,妮拉雅有些迫不及待的向着投影上的林树问道:“林树,第一个位置到达,请你确认。”

“嗯,坐标吻合,进行数据传送实验吧,我先采集一下中继站的工作状况数据,一会传给你们。”

“好的。”

部署进展得很顺利,指挥室内的众人都松了口气,随后,林树再次顺利的进行了中继站的前移,一直到最后一个节点,中继站表现得都非常完美,指挥室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随后,这个好消息也飞快的向远方的雨灵号和希望号传去,不过他们收到消息将会是十几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林树又对中继站进行了一些列的测试,让中继站完成了各种姿态自动调整,确认中继站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林树从中继站上传送回小星号,当林树出现在指挥室的时候。指挥室又响起了一片欢呼。

林树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高兴,新中继站的成功部署意味着通向星系核虹桥的一个桥墩被架了起来,距离踏进星系核的那一天,或许已经不再遥远了。

林树心里也很高兴,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林树等大家欢呼了一会,才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各位,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不过,我们才开始而已,欢呼还是留在进入星系核心之后再进行吧。现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各位请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众人收起了笑容,肃然回道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林树的下一个命令。

“小星,准备出发,目标新部署的三号中继站。以巡航速度前进。”

“是!”

小星小心翼翼的提高着自己的推进动力,以稳定的速度慢慢向着三号中继站前进,有了三号中继站作为参照坐标,小星能更准确的控制好自己的飞行姿态,虽然速度还比较慢,但是却非常的平稳。

林树对小星的表现非常满意,冲着小鱼状的小星露出一个笑容。小星高兴的扭着尾巴更欢快的在空中游动着,发泄着心里的快乐。

不久之后,在经历了两次比较强烈的龙脉能量波动之后,小星达到了三号中继站附近,经过坐标核对,三号中继站非常稳定,接下来小星将以此为基点,再次对前方的一定距离内的龙脉数据进行最详细的测算,以为下一个四号中继站的部署进行数据准备。

十天之后,第二个中继站由小玄拖着到达。经过林逭和妮拉雅等人的详细检查之后,将数据和坐标都灌输进中继站,第二次部署再次开始。

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小星号上的人们都在重复着这个看上去相当枯燥和单调,但是又非常危险的工作。一步一步,用坚定的脚步向着星系核前进着。

这期间自然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最危险的是遭受一次强烈的纵向波侵袭,小星号还好,因为有众多玄门的顶尖强者坐镇保护,但是那些无人值守的中继站可就麻烦了,强烈的纵向波对所有的中继站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不得不说玄门的设计能力和实现能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在这个严峻的考验中,中继站没有一个损毁,虽然有一些被推离了原位,甚至还有些中继站的通讯功能受到了影响,但是没有损毁就能修复。

事实上,不久之后,这些中继站就纷纷自己回到了原来的坐标位置上,而林树只需要派人传送过去进行阵法和法器的修复更换就可以了,中继站的优秀表现让探险队中的成员都非常骄傲,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大家的信心。

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星系核已经在林树的唤醒术感知距离之内,接下来,林树他们将会派出第一个无人探测飞行器,准备穿越这个相对狭小的龙脉峡谷,进入星系核的内部。

小星号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仰头看着投影上的影像,耳边传来指挥室的声音。

“最后检查。”

“自检完成,一切正常。”

“导航通讯完成,系统正常。”

“动力系统启动正常!”

“发射!”

“探测器星核001发射!”

一道蓝白色的光芒在探测器的尾部亮了起来,逆流鱼形状的探测器开始缓缓的加速,然后越来越快的沿着一条晃来晃去的航线向着前方飞去,在它那尖尖的头部,慢慢的出现了一个金色的蛋壳状的东西,仿佛是一个金色的帽子,看上去很漂亮。

终于,光芒渐渐的远去,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但是大家的眼神依旧不肯从投影上移开,那里还有不断变化的数字,代表着从探测器上传回的各种数据,直到这些也终于不动了,大家都知道,探测器飞出了讯号传递范围了,至于探测器的命运,大家都在祈祷,希望它能顺利归来,只有它能回来,小星号才有可能展开这最后一步的跃进。

第815章 源头自可循

虽然大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探测器一号最终没有返回还是让大家有些失望,这说明,星系核内部的情况还是很复杂和危险的,如今虽然已经站到了门口,但是如何踹门而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呢!

这也不难理解,像星系核这种关系到整个恒星系存亡的地方,肯定不是简简单单的就能出入的地方,大家很快就从失败的沮丧中走了出来,开始下一次探索的准备。

林树爬在桌面上,看着自己随手写在纸上的一些数据和想法,第一次的探索大家都预计了是会失败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得到的数据太少了,这次的探索显得很是盲目,同样,下一步该怎么走也就相当的茫然。

“林树,对星核内部……不对,星核外壳的估计看来还是有些不足。”

妮拉雅在林树的对面坐了下来,蓝旖很快就端了一杯茶给妮拉雅,林树已经习惯了妮拉雅这个根本就没有身体的家伙却喜欢喝茶这个事实。

妮拉雅冲着蓝旖笑了笑,蓝旖也笑着点头回应,然后退到一边坐在一张椅子上,好奇的看着坐在桌子边的两人。

“的确,星核的外壳?这个……定义有些不准确,我猜测,其实那就是阵法的外围了。”

“阵法的外围?如果是阵法的外围,那么……似乎有些太大了。”

“当然,一个能影响整个恒星系的阵法,大一些也是应该的,你看,我是这么想的……”

林树说着。开始在纸上快速的画着,他将龙脉通道也看作是阵法的一部分,整个星系就完整地包含在阵法中,而他们现在所面对的,就不是什么星系核。而是阵法核心,这么想的话,已经走到了骨头路的思路仿佛豁然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你是说,如果将整个星系看作是阵法的外围,然后由外及内的来推测整个阵法的运转规则?”

“对,不仅仅是推算。如果我们已经处于阵法之中,那么,分析局部其实就能推导出整体,而且,所有的阵法都应该符合基础阵局的规则,所以……”

“明白了。可以先划定范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