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穿越美满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香门第 穿越美满人生-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什么好看的,都七八岁的人了,还怕丢了啊?他和你们家秋林在一起呢。”小满得到了答案,也没多说话,就离开了。
王青青看着小满走远了,嗤笑了一声说:“还像个小驴粪蛋似的,又黑又瘦,一点模样都看不出来,长大了也是个丑的。”
春喜也跟着笑了起来,她见张凤面无表情,就凑趣说:“也不一定啊,要是能用上小姑用的那种美白蜜霜,或许能变漂亮些呢。”张凤听完,脸上的表情就不太高兴。
王青青嘲笑的看了她一眼,讨好的看着张凤说:“你以为谁都跟小姑似的,光东西好有什么用,人也要好才有效果呢。”
春喜看了一眼张凤,知道自己刚刚那话似乎让她不开心了,不自在的笑了笑。
新娘子的嫁妆早已经送了过来,新房也已经布置一新,只等着新人了。白氏四处都找不到张凤她们,只能看到小满跟在春娘身边忙和着,就是她如此不喜欢张福一家人,对小满,她也是心里夸赞的,实在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满儿,你过来。”听到白氏叫她,小满先是一愣,才走了过去。
白氏把手中的茶具交到她的手上说:“你帮奶奶送到新房里,奶奶前头还有事儿,把屋里原来那套旧茶具拿出来,知道吗?”
小满点点头,端起茶具就进了新房。新房里,有新娘家的亲戚坐在里面,目的是看管着新娘带来的嫁妆,怕摆酒人多时,有个什么闪失丢了东西,闹的大家都不开心。见小满端着一套茶具进来,坐在里面的年轻妇人连忙起身,笑着问小满:“这是什么?”
小满见她梳着妇人头,便对她轻福了一礼说:“嫂子好,我奶奶让我来把屋里的茶具换下来,这套比桌子上的要好。”
那妇人对比了一下,见果然是小满手中的那套要好,忙动手帮着布置了起来。小满没有再伸手,只四下环顾了一下新房,炕上铺着红色的喜被喜帐,屋子里的家具并不多,一个书案、一个立式的衣柜,还有一个带有圆型镜子的梳妆台,上面整齐摆放着一些小瓷瓶,每个瓷瓶上都写着名字,美白水,美白蜜还有美白膏。
虽然小满心里早有准备,可当小满看到这些东西时,心里总会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虽然不像最开始那样心里充满着震惊,但却总会自嘲一番。
是的,这三年内,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让小满感觉到和穿越而来的时候一样的不可思议,那就是,这个世界多了这几样事情的存在。
小满至今清晰的记得,一年前秋林和秋至在一天放学后,一脸兴奋的给小满念了一首诗《咏梅》,两人无比对做出这首诗的作者无比钦佩,更让他们佩服的是,这诗的作者,竟然写出了《今日歌》和《明日歌》,来教育大家,莫要辜负光阴。
秋林和秋至是沉浸在那诗歌的意境中,可小满却被震在当场。她这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了和自己一样的穿越人世存在。好容易接受了这个现实,可当听秋林和秋至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京城宰相千金时,心里就更感慨了,人和人真的不能比啊,看看人家穿的,再看看自己,人家一首《咏梅》声名鹊起,两个《歌》更是让世人惊叹,可自己到现在还在努力的学着写字。
但是,这咏梅带来的震撼还没有消失,又一枚重磅炸弹也扔了过来,叶老爷家里装玻璃窗了。
这是什么情况?当小满跟着大家一起到叶府门口围观时,心里还一直迷糊着,虽然这玻璃的透明度并不高,但是,真的是玻璃啊。
于是,小满又断断续续的听说了关于江南商户王家五小姐的传说,她做出了风靡贵族女眷的化妆品,做出了一种能看得清人脸的镜子,又设计出了无数漂亮的精美的衣服款式。
就这样,每当京城宰相千金传出一首好诗词后,江南王家小姐必然会出一种新的东西与其争夺人们的视线。这种情况,终于在两年前才渐渐有了缓和的趋势,原因是这两个女人都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可能是为了声誉才渐渐蛰伏起来吧。
在被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不停的震撼下,小满已经渐渐麻木了,虽然偶尔羡慕人家穿越高端洋气上档次,可是看着自己家的日子也是蒸蒸日上,心里就平和多了。
那嫂子看小满对着梳妆台发愣,脸上扬起骄傲的笑容,这东西可不便宜,就是镇上也没有几户人家能用得上的。光是这些化妆品就要7、8两银子呢,何况这带着玻璃的梳妆台,随便拿出去一样,就够这乡下人活几年的了。就说嘛,自己妹子这东西抬进这泥腿子家里,肯定会惊倒一片的。
“孩子啊,你还有事儿吗?”那女人见小满半天还不动,心想着真是没见过世面的,在人家喜房里不走是什么意思啊?就走上前去轻触了一下小满说道。
小满这才回过神来,看着那女人一脸瞧不起的样子看着自己,就知道她是误会了。不去管她怎么想,小满端起她换下来的茶具,打了声招呼就出来了。
春娘见小满回到自己身边,有些不放心的问:“怎么去了这么久,没说错话吧?”
“没呢,就是看新房很漂亮,多待了一会儿。”小满坐在一边帮春娘摘菜。
院子外面,终于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新娘子到了。年纪小一些的男孩女孩都跑到了前面看热闹,小满跟在春娘的身边没有动,一则自己不喜欢看,二则自己也过了十岁了,这种热闹还是少看得好。
虽然她偶尔觉得还是有些拘束,可是若是想要活的好,人总得要适应环境吧。
没过多久,叶氏抱着孩子走了进来,她对春娘说:“嫂子,咱娘说可以上菜了。”说完,就转身出去了,看都没看一边的张氏一眼。
张氏在她身后大声说了一句:“看孩子就能不干活了啊,谁没生过孩子啊,都像你这样,还真当自己是少奶奶了。”
张氏真的很生气,自打这叶氏生了孩子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你要说因为她生的是男孩吧,张氏就觉得谁没生个男孩啊,可就她吧,生了孩子就啥都不干了,家里的活计大部分都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还不是因为老四的活是她哥哥帮着联系的,就觉得自己在这家里高了一头,婆婆也让着她。小姑子也不是个勤快的,整天因为跟着老四老五学了点酸文,就觉得自己是多了不起的千金小姐了。
最可气的就是自己的男人,每次自己和他报怨,他都会拿分家这事来说话,明知道自己不想分出去。她当然也知道自己独门过日子的好,可是哪有那么容易?真要是分了,就看老四那媳妇和老五这没进门的,全都是做生意家出来的,一个个鬼精鬼精的,这时候分家能分给他们多点东西,指不定自己家得的比老三家还少呢。再怎么说,自己男人总姓王不是。
王成过几年就要成亲了,自己家若真是一穷二白的,谁家姑娘愿意嫁进来,青青也快要到议亲的年纪了,这哪桩哪件不需要钱?
守着张老爹虽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是张家条件好啊,几十亩地摆在那里,现在看张老爹对王贵,那真是跟亲生的没什么差别,甚至感觉上比对张福还好,白氏又是王贵的亲娘,将来会对他们有安排的,自己就先这样靠在这里,攒点私房钱不是更好吗?
春娘和小满装做没听见张氏的话,仍低着头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要小满说,这白氏也真是有些过了,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要做这么多的席面,竟然只请了两个人。说的挺好,让张凤和王青青一起帮着干,可结果还不是自己娘和张氏在屋里头忙和着。
王青青和张凤此时已经躲了进来,外面的人越来越多,她们自然不好还站在院子里,尤其是张凤,已经14岁了。这些天,常听白氏叨叨着要给她找门好亲事。
张凤见春娘和张氏在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不停的擦着汗水,心里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娘今天早上是叫自己来帮忙的,可是看到自己穿的这件新衣裳,还哪里舍得进厨房来糟蹋呢?她小心的绕过地上的污水,走到张氏身边,对张氏说:“大嫂,我来盛菜,你往上端吧。”
通常情况下,张凤是不与张福家的任何人说话的,白氏生的几个孩子,一直把张福一家人当透明一样的存在。有时候,小满觉得也不能怪他们,从小就受到白氏的有意无意的教导,加之张老爹对张福的无视,自然他们在这种环境下也不会多尊重张福。
还好,这种情况春娘已经习惯了,偶尔春娘还自我安慰说,这样的小姑子比村里一些难缠的小姑子可强多了,那些才是搅事儿精。
小满常想,普通人过日子,也许就要有春娘这样的乐观精神,时常的自我开解,才能活的轻松,活的快乐。
响午过后,院子里的宾客终于全都离开了,除了在新房里的张志高和新娘子,张老爹一家人并张福他们,在挽着袖子在院子里收拾着。
整整10桌酒席,虽算不得是大捧场,但在村子里也绝对是数得上的了,张老爹坐在椅子上,乐呵呵的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家人,一脸的满足。今天自己心里真是痛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也来自己家里吃了酒,自己总算是长了回脸。
张老爹抬头看了看那有些西垂的太阳,心里有种酸涩的感觉,“这都多久了,村里的老长辈们才肯对着自己有笑脸啊,是什么时候他们与自己生份了呢?”
张老爹看了看在院子里忙着收拾碗筷并不时提醒几个孩子小心一些的白氏,“是喽,就是前头那个老婆死了自己娶了她之后吧,就是那个时候,村里的长辈子都看不上自己,远着自己的。”
“孩子她爹,你想啥呢?”正在干活的白氏眼角扫到张老爹,见他坐在那里脸色似喜似悲,走到他的身边关心的问道。
张老爹收回心思,看着自己眼前的女人,有些混浊的双眼温和的看着她:“孩子娘,如今咱们算是都好了吧。”
白氏眼泪差点流了下来,她明白张老爹话里的意思,用力的点点头,说:“嗯,都好了,以后会更好。”
张老爹的目光移到了院子里正在抬桌子的张福身上,脸色稍稍一变,感觉到他心情的变化,白氏顺着他的目光也看着张福,她紧了紧握着张老爹的手说:“你别难受,就是有报应,也是我来受。”
张老爹的脸上充满着感动,他握紧白氏的手轻轻的说:“不会的,就算是我们有错,也没有要到受报应的程度。”
小满不知道别人看到张老爹和白氏这样恩爱的样子是什么感受,但她明显感觉在一边收拾桌子的张福只低着头干活,把自己的脸埋在阴影里,看不出一丝的情绪。
忙了一天,白氏留下张福一家吃了晚饭,春娘看张福的神色不好,就找借口拒绝了,说明天来看新媳妇时,中午一定会留下吃饭。
白氏见他们一再坚持,也没有做过多的挽留,让王成送他们一家到了门口。
作者有话要说:

、新家
即使这新房已经住了有两年,小满每次走近它,心里还是很激动。
这个家,再也不是三年前那破败的模样,从前的小泥土房子早已经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五间青砖瓦房,房子的两侧也各加盖了三间宽敞的泥坯房,原本春娘是想着这两间房子也起砖瓦的,但被张福给否决了,理由嘛也是和以前用的一样,太过于显眼了。
春娘这次到是没有任何不满的服从了,反正自己家的孩子还小,等到娶亲时再重新盖也来得急,却实没必要现在就盖那么多好房子,还要多交税。
整个院墙都是黄泥砌的,不过却足有一人多高,新做的大门结实厚重。厢房靠近大门的边,分别是牲口棚和鸡鸭猪的圈,以前那大块的菜地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在门口两侧留下的两块小小的空地种着一些蔬菜。
因为房子占了菜园子,张福就把屋后的菜地扩大了有半亩,让原本屋后的菜地达到了一亩近半还多,而且在靠近那水塘的旁边,也偷偷开了一块地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没有瞒着里正,为这事,张福送了里正整整两条猪后腿。
张福还在自家右边厢房的下面,偷偷挖了一个外人不知道的地窖,用来存放粮食,为了防潮,又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木板,这项工程,用了张福近一年的时间才做完。他的这个举动,小满是很赞同的,也许这是饿过肚子的人都有的想法吧,总想把家里放满了粮食,而且小数小满也觉得或许是前世的末世文看得太多,所以看到张福时刻保持着存放够一家人吃两年的粮食,心里才踏实了。
而最最让小满感觉到舒服的,就是家里新盖的茅厕,虽然也是用泥坯起的,但比从前那个只用一些树枝围起来的要好太多了。再也不用去那个冬天透风,夏天漏雨,每次遇到恶劣天气时,都恨不得一天不去不次厕所。
进了家门,张福最后一个把门栓上,春娘和小满则去厨房简单做些吃食。一路上,因为张福的脸色不好,几个孩子谁也没有开口说话,秋丰已经四岁了,正是活泼的时候,也紧闭着小嘴,一言不发。
秋林和秋至已经进学几年了,经过几年的学习,秋林和秋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前那两个大声说笑,嘻嘻哈哈的孩子如今已经变得沉稳而进退有度,受他们的影响,如今小满家的每个人,都似乎沾上了那么一点点的文人气息,至少他们家现在每个人,都不会像从前那样大声说话了。
秋丰还没有进学,张福打算明年就送他去学堂,如今秋林和秋至得了空就教他背一些文章,而秋林常常跟小满抱怨他受到了打击,因为两个弟弟都比他聪明。
这几年的学习也让秋林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块好的读书料子,几次和张福说自己想要放弃,但都被张福给拒绝了,小满也劝他再多读几年,家里人也并不是一定要他考个功名出来,但是他如今年纪小,再读个几年书也是可以的。小满常常有意识的跟他讲一些笨鸟先飞的道理,把一些自己知道的前世名人的故事改编一下讲给他听。
在家人的鼓励下,秋林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但是确实比秋至累很多,每天都要学到很晚才可以。经历过前世高强度学习的小满很明白他的感受,经常变着法子的帮他减轻压力。
吃过饭,因为看得出张福心情不好,小满他们都悄悄的回了自己的屋子。春娘收拾好饭桌后,见张福的神色缓和下来,才坐在他的身边,默默的陪着他。半响,张福张口说:“回头,我想去打听打听,姐当年被卖到哪去了?”
春娘吃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