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首长第一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号首长第一部-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成员,指定哪一个人,都有利也有并,所以,组织部建议,由王增方同志临时负责。

最后,游杰副书记觉得备选方案不好,决定米用第一方案,并且分别和德

良同志以及运达同志交换意见,最终确定由关泉同志临时主持工作。

马昭武特别说明,这次临时常委会,因为性质特殊,组织部来不及就柳泉市

的班子问题进行讨论,他个人的意见,还是二选一。要么,将关泉同志担任市委

书记的事定下来,要么,由王增方同志担任市委书记。


余开鸿在常委中排名最后,但今天的会议意义非同小可,他顾不得身份这类

敏感问题了,急于站出来表态说,王增方同志是发改委下派来挂职的,发改委会

不会对他有所考虑?我们这样一来,会不会打乱发改委的安排?以我看,为了避

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选择关泉同志比较稳妥。

马昭武说,挂职干部在当地留下来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先例,这样的先例还

很多。我们省直有好多干部挂职以后,就在当地任职了。中央下来的干部,在我

们省没有留下来的例子,但在外省,还是有这种情况的。

陈运达说,这事,是不是应该先征求一下发改委的意见,然后我们再讨论?

赵德良说,如果我们先征求了意见,而省委常委会又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恐

怕不太好。

说过这句话,赵德良显然还有未完之语,但他没有继续说,而是端起面前的

茶杯,喝了一口水。所有在官场上行走的人都知道,领导在讲话过程中喝水,并

不等于领导的讲话已经结束,恰恰相反,喝水表明领导接下来还有更大段的讲话。

因此,赵德良喝水的时候,其他人,没有一个发言。

赵德良将茶杯放下,接着说,有一件事,我要向大家通报一下,游杰同志的

父亲住院,他赶回北京去了。今天上午,他给我打电话,主要是两件事,第一,

向我请假,第二,他非常关心柳泉市的现状。关泉同志临时主持工作,是游杰同

志和组织部的同志一起定的,这个决定,不仅没有稳定柳泉的局面,反而有继续

乱下去的迹象。游杰同志对此非常不安,他对我说,这个决定可能有点问题,是

他没处理好。我说,这件事,不仅仅是你和组织部部长会议决定的,也分别征求

了我和运达同志的意见,我和运达同志,也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

择。如果说,这件事需要检讨,我们三位书记,都有责任。在电话里,游杰同志

也表达了一种意见,希望快点把柳泉的班子定下来,他也倾向于由王增方同志来

桃这个担子。既然他有此提议,人又在北京,我和游杰同志商量了一下,希望他

能抽出时间,去一趟国家发改委,和他们通一下气。

这番话大有讲究了。如果明确通知召开常委会,某个常委因故不能到场,那

是一定要向赵德良请假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因为私事,例行的做法,是向办

公厅通报一声,并没有向省委书记请假一说。赵德良和游杰之间,通话是实,游

杰主动给他打电话,却不是事实。赵德良有意将很多话反过来说,这就是一种说

话的艺术了。没有人会去计较是赵德良主动打电话给游杰,还是游杰主动打电话

给赵德良。何况,游杰是副书记,主动给赵德良打电话,于情于理都正当。

游杰的父亲住院,他本人一时不能在江南省正常上班,向办公厅请假还是向省委书记

请假,都说得过去。这些细节,没有人会顶真,甚至不会考虑到底是赵德良就王

增方的任命向游杰征求意见,还是游杰主动提名。常委们需要了解的是游杰对此

事的明确态度,支持还是反对。

游杰对于这一提案,显然是投了支持票的。赵德良正因为有了这一保证,才

会说出这番话,让人觉得,游杰是主动提名,而不是被动接受。

唐小舟的手机是调到震动的,而他的手机,又很可能是整个江南省最忙碌的

手机之一。他做着记录工作的同时,手机不断地震动。每次震动,他都要拿出来

看一眼,以免漏过重要电话。手机再次震动的时候,他拿出来一看,是肖斯言,

知道这个电话重要,便将身子弓到桌子下面,小声地接听。

肖斯言把电话交给了游杰。游杰说,他已经去过了发改委,分别见了几个主

要负责同志。发改委的意见很明确,只要王增方同志本人同意,他们没有意见。

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有意见的事。某一个人被下派挂职,可能有考虑提拔

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却在于暂时还无法提拔,只能采取一种迁回的方案。既

然暂时不能提拔,就是提拔有一定难度,地方能够安排,实际上解决了上面的难

题,何乐而不为?

唐小舟问,要不要赵书记接听?

游杰说,他们在开常委会吧?你告诉他就行了。

唐小舟挂断电话,站起来,走到赵德良身后,弯下身,在他耳边说,游书记

刚才来电话,发改委说,只要王增方同志同意留下来,他们没有意见。

赵德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面无表情,也没有任何动作,很难判断他对这一

消息的态度。唐小舟说过之后,迅速回到座位,继续记录。

赵德良说,组织部的提案,只是方案之一。因为这件事的特殊性,我们选拔

同志,一定要选准,要吸取教训 o我听说,关于叶万昌的任命,就曾有很多同志

反对,事实证明,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对的嘛。叶万昌是没有选准嘛,确确实实给

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次我们为柳泉市配备班子,尽管时间

非常紧,但我们的标准不能松。怎么样?除了组织部的提名,大家还有没有理想

的人选提出来讨论?

此前,确实有些声音,比如余开鸿的提议等。可奇怪的是,此时,这些声音

竟然没有了,会场出现了暂时的安静。坐在一旁的唐小舟暗想,之所以出现这种

情形,可能与王增方被提名有关。如果组织部提名的不是王增方,而是别的人,

其他任何人,与关泉相比,优势就不是太明显。相反,王增方不一样,他既有国

家发改委下派的背景,又在柳泉工作了一年多时间,政绩还是非常显著的。尤其

重要一点,他在整个江南省官场,没有派系背景,如果没有人提名,谁都不可能

考虑他。相反,一旦有人提名,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损失了什么。

赵德良看了看诸位,说,大家都表示一下意见吧。

丁应平第一个表示了意见,他说,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我觉得组织部的这个

提名,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是审慎的,严谨的,也是最好的。我同意。

彭清源接着说,这几天,耳边一直不清静,说事的人很多,说什么话的都有;

游说某某人当市委书记的最多。省委的决定是很正确的,及时的,柳泉的班子;

确实要特事特办。坦率地说,我私下里,也曾考虑过这一问题,因为想到王增

方同志是下派干部,没有把他纳入考虑范围。今天,组织部的这一提名,让我有

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我完全同意组织部的提名。

夏春和是纪委书记,对于柳泉市班子的情况,他更了解一些。他原以为会提

名关泉,甚至早已经做好了投反对票或者弃权票的准备。现在提名的竟然是王增

方,他也像彭清源一样,有种眼前一亮之感,觉得组织部的这个提名,或者说赵

德良的这一考虑,确实具有大局观和公正性。他表态投了赞成票。

政法委书记罗先晖处境有些尴尬,柳泉市所出的事,与黑恶势力有关,而黑

恶势力的存在,与他这个政法委书记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至少说明他不那么称

职。此时,他如果再力挺柳泉市现有领导中的某个人,就显得不识时务了。尤其

关键的是,假若不久那个人又被查出有问题呢?他就陷入被动了。因此,他也就

投了赞成票。

至此,如果将赵德良和游杰算进去,常委中,便有六个人投了赞成票。就算

有人反对,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常委中,周听若年龄快珠线了,如果勉强支撑,或许还可以在人大政协干上

一届,但他的身体情况不是太好,他本人是去是留,还在犹豫仿往。无论是要走

还是要留,他都不想此时在官场栽刺,若想留,还希望到时候有更多的人替他说

话。若想走,退下来后,还需要官场方方面面的照应,而赵德良又是省委书记,

他自然不想把关系搞僵,站在多数人那边,自然是他的选择。还有一位常委属于

挂名性质,他本人是军区司令员,地方党和政府的工作,他极少过问。他见大家

都赞成,也就随了大流。

剩下来的常委中,余丹鸿一直没有表态,大概是想看看陈运达的意思以及瞅

一瞅风向,现在看来,大局已定,他也就说了五个字,我没有意见。

最后只剩下陈运达了。陈运达见大势已去,不想节外生枝,表态说,只要发

改委肯将增方同志支持给我们省,增方同志本人也乐于为江南省做贡献,江南省

又增一员大将,是我省之福,我本人乐见其成。

全体通过,赵德良因此结案陈词。

赵德良说,我本人也同意组织部的提名。今天常委没有到会的只有游杰同志

一人。尽管游杰同志在电话中已经表达了这一意思,但按照组织程序,我们还是

要确认一下他的意见。散会后,请开鸿同志将情况向游杰同志报告一下,并让游

杰同志,把意见传真回来。另外,游杰同志刚才来过电话,他已经去过发改委,

发改委几位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很明确,全力支持江南省委的工作,只要王增方

同志同意留下来,他们没有任何意见,完全支持。既然常委会大多意见通过,那

昭武同志就负责通知一下王增方,就由我和昭武同志负责和增方同志谈话,同时

准备上报中组部和发改委。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彭清源说,我有一个想法。

赵德良说,清源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彭清源说,在原来的班子里,王增方同志因为是下派干部,虽然挂了常委,

但基本是没有排名的。就算副书记比一般常委排名靠前,他的前面,还有市长和

专职市委副书记。现在,让排名靠后的王增方同志担任市委书记,为了便于王增

方同志开展工作,另外两位同志的安排,是不是也应该一起考虑一下?

丁应平立即说,我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清源同志先说出来了。王增方同志

虽然是北京下派的干部,又是由省委任命的市委书记,毕竟,他以前只是一个挂

名常委,班子如果不理顺,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有很多阻滞。在目前这种特殊的

形势下,对稳定柳泉的局势,非常不利。

这显然是一种政治艺术,也是一种决议的艺术。唐小舟暗自猜测,赵德良显

然是想对柳泉市班子动大手术。可是,他不能将自己的全部想法合盘托出,如果

他说,柳泉市的市委书记拟由王增方担任,再从外面调一位市长过去,现市长关

泉调离,不希望出现这一结果的人,很可能抓住其中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环节,

大做文章,从而将会议主题引偏,最后弄出个不了了之的结果。这次常委会如果

不能形成决议,下次是否就能?下次更难,各方面力量都有了喘息之机,活动会

异常频繁,势力拉锯的结果,便形成了相互的消耗,最终可能形成的是鹊蚌相争

渔翁得利的结果。

现在,赵德良的方法是,一开始摆明了态度,只讨论市委书记人选,其他暂

时都不予考虑。常委会便被集中在这一议题。等这个议题形成形成决议,后面无

论出现何种变故,这个决议,都不可改变了。

要不要改变?自然要改变,那是第二步。但这步棋,不能由赵德良来走,一

定需要由别人提出来。

王增方担任市委书记一旦成为定局。许多其他问题。便接踵而来。最迫切的问题,

恰恰是彭清源和丁应平提出的班子不顺的问题。

按理,关泉在班子里排名第二,张盛恭排名第三,即使调一个无名小卒去当

市委书记,班子也是顺的。可中国官场的事,除了职务的任命之外,还有一个实

力问题。实力直接与权力挂钩,相反,与职务任命的关系,倒小得多。因为王增

方在当地没有权力根基,他作为市委书记,要同时平衡关泉和张盛恭,难度非常

之大。柳泉的班子如果不更进一步调整,王增方将陷入无休无止的权力拉锯之中。

而且,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他一定是班子中的少数派。真的那样,他这个书记;

就只是一个空架子了。这恰恰是彭清源和丁应平的话意。或许,这也正是赵德

良的意思。上午,赵德良之所以分别找他们谈话,正是在调兵布阵,要求他们在

关键时刻,把这一问题抛出来。

这番话,不涉及任何个人,在座的每一位常委,全都是弄权高手,谁都意识

到这是个大问题。

赵德良因此转向其他常委,问,大家有什么想法?

其他常委先后表态,话虽不同,意思是一致的,这个问题,省委确实需要充

分考虑,最好是一次到位,免得留下后遗症。

这又是赵德良的政治智慧了,第二个议题,如此自然而然地派生出来,使得

常委会不得不深入地讨论下去,甚至不能施。至于这一议题,是否能够有一个令

赵德良满意的结果,都已经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王增方的市委书记提案,已经

获得通过,他至少已经取得了百分之五十的胜利。

赵德良便转向马昭武,问道,昭武同志,你们组织部对这一点,有过考虑没有?

马昭武说,柳泉的事态发生得太突然,许多事都堆在了一起。在这里,我要

向省委检讨。这些天,我们组织部差不多是在打乱仗,所有日常工作全部停下了;

突击解决柳泉的问题。至于刚才大家提到的柳泉市委书记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