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千金-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完饭,就该散宴了,下午愿意的夫人小姐们留着一起看看戏。大老爷儿们该回去处理公事的回衙门,没事的也回家歇歇,就剩自家的男人们呆在承平侯府里唠唠嗑。
当然,看戏一般都是寿宴过年才会请的。况且,很多夫人早就收到消息,这次承平侯的戏班子是苏夫人文氏邀请的京城有名的祥云班。
祥云班哎,上京里有名的戏班,当家花旦是人所众知的大家梨云。
梨云谁也,传说她二八年华,三岁拜师学戏,七岁登台,演什么都入木三分。只是近半年才来到上京,坐堂唱戏,想请她唱戏,有规定,非要请的人亲自到场,详谈过后,她觉得合适了,才会答应……
苏云筝第一次听说这些的时候,她直觉这是一种宣传手段,要知道,在现代,绯闻最能让一个明星的上镜率变高,在古代,这样的绯闻是不能随意传出的,不过神话主角可以啊!
这不,这位梨云不就火了。
文氏找大儿媳妇跟二女儿商谈送什么祝寿的时候,苏云筝刚刚听说了这一个传闻。想起老人家都喜欢看戏,即使这回是祖父寿辰,但是爹跟哥哥们一定会准备好送给祖父的寿礼。那么祖母就被忽略了,或许找人唱戏是个好主意。
当苏云筝提出这个时,文氏点了点头,确实婆婆会喜欢,婆婆喜欢了,公公也会高兴的。
一旁的傅氏也笑着“妹妹这个想法,我看行,娘做决定就好。只是,这梨云唱戏的规定很严苛啊!”
这也是文氏担忧的一点,梨云这短时间出去听说过很多次,确实听过她唱戏的人都说唱的很好,就是请人难。有时候,一个月,她也难得出来演一场戏。
早在提出这个建议时,苏云筝已经有了准备,她要亲自去一趟,凭自己以前兼职的经验,谈下这样一个案子,应该是可以的。最关键的是,梨云不是那种坐地起价的人,她唱戏看的是人品跟是否合她的眼缘。
在这样的时代,不是没有人强行去找梨云唱戏,甚至有人找很多大汉站在祥云班门口几天堵着不让别人去看戏,就是为了逼出梨云去府里唱戏。
然而,这位梨云大家仿佛身后有什么靠山似的,什么样的麻烦都被轻易的解决了。逼得那样紧,她都没有出面,就等着麻烦知难而退。等她着手解决的时候,似乎所有的麻烦在她眼前都小菜一碟,轻而易举就化解。
祥云班是个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苏云筝不会亲自去哪里,平白让家人担心,只好向梨云发帖,邀她出来去茶楼一聚。
看着台上那个女子一袖一舞之间,尽显风情无限,苏云筝默然了。
谁能想到,台上那个“女子”竟是那样的身份呢!
看着台上的女子,众人都出神了。
知道一出戏唱完,梨云下了台,下一出戏开场,依旧身于梦中心不知。
由于戏班是苏云筝请来的,承平侯夫人早就招来她坐在自己的身边。意犹未尽的承平侯夫人拍着苏云筝的手“筝儿有心了,这梨云大家一直有所耳闻,这几年也不大出门,竟到现在才看到她唱的戏。还是亏得我孙女儿有孝心,给她祖父祝寿,还想着我老婆子啊!”声音虽小地夸着,她脸上风采立现。
苏云筝很不好意思,低头闷闷的回着“孝敬祖母是应该的。”
听着这话,承平侯夫人更舒心了,对着二媳妇就满意地点了点头。老二家就是不让自己操心,从小老二就让自己省心。这娶的媳妇跟生的孩子,也是一个样儿,贯会让人放心的。
一旁的文氏自是很宽慰,而张氏则明显不屑了,琦儿昨儿回来给娘带了东西,也没见到娘有多高兴,怎么今天就对二侄女这么夸?还是老二家的会讨好婆婆,哼!
坐得比较近的苏云琦自梨云下场后,则无心赏戏,一个人不知心游云何处,浑然不知周围发生的一切。
坐得远的承平侯世子的其他几个女儿媳妇儿都没有听见什么,自然都盯着戏台上看了。
傅氏一直看着几个人,大伯母的眼神尽收眼底,嫁进苏家几年了,对于一些情况她早就摸透了。当做没看见,转脸,她就将眼神又回到了台上。小妹的戏还要一会儿,很期待能看到文字真实的再现。
苏云筝享受着祖母对自己的慈*,想想现代,自家奶奶十分重男轻女,自知道自己是个孙女儿,她连医院都没去。虽然回到上京不久,但祖母的性格她也弄清楚个七七八八。智慧的女人,慈祥的奶奶,对晚辈,只要不涉及门风这些严肃的问题,她还是很宽容的。
其实,对戏剧,在现代,苏云筝真心看过的就只有黄梅戏。而刚好,这里最盛行的京戏跟黄梅戏很相似,所以这回,她提供了一个越剧的适合拜寿用的戏《五女拜寿》。
记得刚刚见到一个女子来茶楼见自己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是梨云呢!
结果,厢房里迎来的是一个侍女打扮的女子,不用多看,苏云筝就确定自己眼前这位绝不是传说中的梨云大家。

、第二十章家宴风波

一个戏子,或许会带着一丝铜臭气息或者风尘味,但是梨云给自己的第六感就不会是那样的。或许并不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不会是市侩或者轻浮的。
侍女的打扮并不是苏云筝评判的标准,化装出行,谁都会,毕竟梨云的样貌并不是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一个红角在街上行走,在苏云筝的感觉里,应该就跟现代的当红女星逛商场一个性质。
而这侍女的眼神很正,不随意乱瞟,显示了一种训练有素。开口第一句便是“苏小姐,我家主人今日无法前往,特派小婢前来解释。改日定会下帖亲自相谈。”
苏云筝本就不是个刻薄的人,这梨云的为人处世也挑不出错“不必客气,那就改日。回去带我向你家主人问好!”
像是很诧异苏云筝如此谦和有礼,女婢道谢后才缓缓离开。
从窗户侧边,花开看到她未作停留,坐马车而去,回禀了苏云筝。
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就这样落失了。可苏云筝并未不开心,反而更加期待见到这位传说中的戏神。
台上演的场景,苏云筝回过神来,慢慢地品着。都说人生入戏,不知自己的将来又是何番情景。这京戏上演的都是苏云筝在现代没见过的,虽说比着现代的现代化戏剧有些不一样,还是挺有意思的,她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周围的夫人小姐们也都十分喜欢祥云班的戏,端的就是京戏味儿正宗,演的没话说。
最后一个压轴的戏就是现代越剧的《五女拜寿》了。其余几个花旦演的女儿和五女的丫鬟虽说没有梨云好,却也是一些普通戏子难以匹敌的。台上场景一幕幕变幻,台下的夫人小姐们不会像现代一样大声叫好,却也是掌声连连,有些更是直言说下次也要请祥云班演这出戏。
演到悲伤之处,台上期期艾艾,台下泪水涟涟。
连苏云筝自己都忍不住想,是不是不该把这出戏拉出来演,有些悲情啊!
戏罢,梨云早已下场,众人意犹未尽。
在整个戏程中,苏云筝看着台上那袖手一舞的人,怎么也难以融入戏中。实话是,她想帮他,可有心无力。有的事,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成的,有的人,不是想打动就一定能打动的。
无言,就像那次见面一样,苏云筝面对着“她”,始终难以说出拒绝,却不得不说出或许真的很伤人的话。纵使,她对“她”答应来承平侯寿宴唱戏,甚至于欣悦接受她讲出的故事,亲自编写戏词,进行排练,上场演出有着无限的感恩与谢意。
戏散,人走。
承平侯府终于安静了下来,卸下了一天的热闹,露出了疲倦,歇上一歇。
夜色尚出,灯已亮。
厅堂内,承平侯府一家开始了自家家宴。
承平侯与夫人,世子跟张氏,苏老爷和文氏,承平侯世子嫡子,现年十四岁的苏闻理,苏老爷长子苏闻笙,长媳傅氏,二女苏云筝同坐一桌。
苏闻理的到来,或许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惊奇,他身子一直偏弱,常年与药为伍。外人或许不知,承平侯府并着苏府都是知晓的,苏闻理一般家宴或者不重要的活动,他是从来不参加的。今儿个,承平侯大寿的中午他就早早地出院子,坚持陪同客人,晚上的家宴仍坚持参加了,这就奇了。
更奇的是苏云琦有家不回,闹着呆在娘家,不知道最后是什么原因才让她回了夫家的。
按照以往,苏云筝或许坐不了这个位子,毕竟她只是二房的二女。而今日,苏云琦不在,苏闻策不在,苏云筝两个弟弟还小,承平侯夫人也十分中意这个孙女儿。苏云筝当仁不让,这个位置,她坐了。
要说这个顺序,安排地妥不妥当呢?
自然是妥当的。
却还是有人不服,典型代表:苏闻链的媳妇儿小张氏和妹妹苏云珈。
苏闻链,年二十有一,承平侯世子长子,母关氏,为承平侯世子之妾,且至今仍是贱妾,妻张氏,为嫡母之族人,妹苏云珈,云英未嫁。与妻成亲二载,生有一女,取名苏玉雯。
小张氏虽大事对自己的姑姑张氏言听计从,为人却计私利,对自己丈夫还是相当维护的。见到二房的姑娘都跟祖父祖母一同坐了,心中闷闷的“凭什么?相公还是长房长子呢!怎么一个二房的丫头都比不过?祖父祖母也太偏心了点儿!”
这还是个隐晦的,脸上纵有表示,也是不显的。
她亲小姑子可就不那么能忍了,也不看看场合,蔑视的眼神朝着苏云筝一撇,张嘴就来“大哥也是长房长子,怎的还比不得云筝堂妹?”
好嘛,她讲出来了倒舒心了。苏云筝暗道,一个缺心眼的姑娘。你不看看,这样的场合,这话是你能想说就说的嘛?
不说承平侯直接闻而不听,承平侯夫人更是直接给了张氏一个,你看看,庶女都教不好的眼神。承平侯世子也是对自己女儿的话直接无视了,却扫了张氏一眼。
张氏直狠狠地盯了苏云珈一眼,给着一个满含意味的警告,也同时对于不是自己的女儿还要连累自己被埋怨感觉委屈。虽然,她是明白的,作为嫡母,教养庶子庶女也是她的责任,只是这么多年了,她依旧没能习惯。
关氏也暗暗攥着衣角,既为自己女儿没脑筋急,又为因为这个遭侯爷夫人跟世子还要少夫人的不喜了。
就连一样不平衡的小张氏都在心里责怪:小姑子真是,什么话也不经过大脑就这样说出来了,还不是连累她哥哥说不会教妹妹。
家宴上,只闻夹菜,筷子碰到碗碟的细微声音,大家都遵循着“食不言”。
见到一家子人吃饭比较沉闷,连老二家的两个小的(苏闻简,苏闻笠)都默默地吃饭。承平侯夫人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厨房加了个菜。
没过多久,那丫鬟就将一盘菜端到了苏闻简苏闻笠的面前。原来,这是承平侯夫人特意让丫鬟去吩咐厨房给两个小孙子添的菜,专门端过去给他们加菜呢!
两个孩子才七岁,本就腿短胳膊短的,没法自己在桌上加菜,全权依赖贴身丫鬟帮忙处理。丫鬟虽然知晓两个小主子喜欢吃什么,但每一家的菜味道不一样,吃菜的心情不一样,这个夹的菜要能完全符合主子的心意,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平时吃饭,都是跟二姐坐在一起,二姐跟娘都会给自己夹自己喜欢吃的菜,苏闻笠如此想着,心里直觉还是在家里吃饭好。
“记住,去祖父家做什么事都要乖乖的,吃饭也不要向在家里一样随意。到时候,纸儿,砚儿给你们夹什么,你们俩就吃什么。”苏闻简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的是娘亲在来侯府钱,千叮咛万嘱咐的话。
看到今儿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被端来了一整盘儿放到了自己的眼前,两个小家伙儿顿时相视而笑,扒着米饭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其实,承平侯夫人也不是有多了解两个孙子,因为确实不是每日朝夕相处。
而席间,苏云筝尝到了这道菜,现代的糖醋排骨,虽然很简单,这道菜做的着实正宗。想到两个弟弟吃菜的口味儿,苏云筝夹着一块排骨情不自禁地转朝两个弟弟看。
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刚巧被承平侯夫人看到了。她很欣慰,在老二家孩子中能看到这样温馨的场景,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做什么都会想到对方。
看着大儿子一家的相处模式,承平侯夫人就会不由地担忧。
谁都不会见到这一举动而不想太多。
十八岁即将出门的两姐妹花苏云璎苏云珞觉得二叔一家回来了,她们才知道原来祖母更喜欢二叔家的孩子。想从前,府里的孩子们都想讨祖母的欢心,可谁也没越过三弟去。
苏云珈依旧不忿,我也喜欢那个菜,祖母怎么不给我加啊?
承平侯世子最小的儿子苏闻琪筷子一丢“嬷嬷,我也要吃那个!”指挥着自己的奶嬷嬷给他加排骨。
奶嬷嬷听从地从桌上原本的一盘里加了一块。苏闻琪不乐意了,“我要他们那个盘里的。”
奶嬷嬷为难了,只好转朝主子花姨娘询问。
已经生下十一岁的苏闻琪的花想容,真的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神态娇媚,明眸皓齿,杏眼桃腮,这样的女子说她二八年华,或许都有人信。
因为苏云筝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就觉得花姨娘看着比苏云璎苏云珞两个堂姐感觉还年轻些。请原谅她实在是不会看人的年龄吧!
花姨娘可不是良家出身,而是察言观色还是懂一些的,早在听见声音的时候,她就密切关注着这一桌。对着儿子奶嬷嬷的无奈也见到了,招了招手,她不知是小声吩咐奶嬷嬷了几句还是只是做了简单的示意。
等奶嬷嬷再回到苏闻琪身边时,跟苏闻琪简单沟通了一下,苏闻琪就乖乖的了。
家宴由再次安静了下来。
喝着什么富贵鱼汤,苏云筝默默地表示,这花姨娘,貌似真的不简单哎!没见到这一桌根本对苏闻琪的行为无所反应,对她的举动连眼睛都没有眨一眨吗?

、第二十一章丑闻上

祖父寿宴结束后,苏云筝又空闲了。
每日里,逗逗侄子,吃吃半夏做的好吃的,跟着娘和嫂子学习管家,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平静的苏府跟不平静的承平侯府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来,苏云琦会南信侯府后第三天又回来了,这回更干脆,连闺女韵儿都带回来了。
苏云筝很好奇,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祖父寿辰那天,她就觉得大堂姐提前回来是因为在夫家受气的事不是那么简单。这才回家没多久,又回来了,难道那个老婆回娘家祝寿也来迟的大堂姐夫是个青楼常住客?
她自己没法派人出府打探这些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